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海軍福特級超級航母
2016/04/10 20:01:06瀏覽654|回應1|推薦23

 

一、前言

    美國海軍官員證實,新一代核動力航母“福特”號即將於7月進行海試,並將在9月交付海軍。 “超級航母'福特'號將於9月加入美國海軍”,2009年開始建造的“福特”號截至今年3月已完工97%,預計將於7月進行海試,並將於9月由紐波特紐斯造船公司交付海軍。報導稱,“福特”號排水量達10萬噸,長335,“福特”號是史上最強的核動力航母,它的入役將意味著美國進入“新航母時代”,美國海軍的力量將再次提升。美國“市場觀察”網站稱,“福特”號航母是迄今為止美國建造的最昂貴、最先進的戰艦,這個龐然大物可以容納4500人,“福特”號是美國第三代核動力航母“福特”級的首艦,採用多種高新技術,造價高達129億美元,是美國有史以來造價最高的艦船,也是被美國海軍寄予厚望的“超級航母”。除了“福特”號,美國第二艘“福特”級航母也在建造之中,第三艘將於2018年開建。過去數十年,游弋全球的龐大航母戰鬥群儼然成了美國軍事實力的象徵。

 

二、福特號是否真的天下無敵

     “福特”號航母的建造並非一帆風順,服役時間一再推遲,“福特”號將在9月份交付,但比2014年預測的交付時間晚了一年,而比原計劃晚了兩年。而且由於耗資巨大,也讓建造計劃受到不少質疑。據《福布斯》網站報導,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凱恩就曾多次指責該艦造價過高,希望研究替代方案。也有一些批評者認為,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利用航母作“浮動堡壘”的戰術或許已經過時,或者得不償失。德國《明星》周刊稱,這種疑慮並非多餘,航母面臨新的威脅,導彈速度更快、更聰明、更致命,俄羅斯和中國現在專注於通過相對便宜的導彈,來打破昂貴的航母戰鬥群的優勢。今年是珍珠港事件75週年,75年前,日本向世界展示了航母能做什麼,但最終是美國贏得了此後的海戰。這種經歷塑造了美國海軍的思維,二戰之後,美國建造了越來越大的航母。然而,在珍珠港事件75年之後依然如此嗎?美國一些軍事分析家懷疑,如果美國在未來幾十年內面臨一場大型海戰,航母是否還能生存下來。質疑航母未來的最明顯原因是它們容易受到攻擊,“中國已經利用新的偵察和製導技術打造在其沿海數百公里內有效發現和擊沉航母的軍事力量”。一旦服役,“福特”號航母將令人嘆為觀止,將是美國力量的偉大象徵。但一旦投入作戰,它也許被證明是對資金的可怕浪費。

 

三、誰掌握科技誰就掌握世界

    美國靠航空母艦稱霸世界達80年,為了保持科技的領先,美國發展“福特”級航空母艦取代1960年代的“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新的航母採用了許多新的高科技,包括電磁彈射器、先進飛機攔阻裝置、雙波段雷達、激光武器在內的大量新技術,工作人員配置更少,第一艘福特號正積極建造中將在20169月服役,這艘航母排水量達10萬噸,水面以上高度相當於20層樓,在裝滿燃料情況下可連續航行20年。福特號採用核子動力的主要考慮是續航能力強,全壽命周期花費大大低於蒸汽輪機等常規動力。由於福特號航母配備有激光炮、電磁軌道炮等新概念武器需耗費大量的電力,因此採用兩座新型第五代A5W壓水式反應器,它在50年的運轉期間無須更換鈾燃料,因此福特號等於是具有無限制的續航力。核能提供了強大動力,能使“福特”號航速達到30節以上。13800伏的配電系統,提供了60兆瓦以上的电能,能够滿足全电力推進、电磁彈射、電磁砲及激光武器的用电需求。在這艘新航母上,僅4部电磁彈射器同時充电就需16兆瓦。它能在較大範圍内精確調控彈射推力,能穿插彈射幾噸到30~40噸的無人飛機、有人飛機,日均彈射160架次,峰值可達270架,如此高能耗,傳統的蒸汽動力根本無法完成任務。對於反核聲浪高漲的台灣,知識的不足讓科技落後,由福特號航母強大的威力,可看出核能的重要性。

    航空母艦上使用的核反應器與核能電廠使用的原理是一樣的,將鈾燃料分裂釋出的能量加熱成水蒸汽再帶動汽輪機,既可帶動螺旋槳推進艦艇前進又可發電,美國想靠這種新核子動力航母再維持50年的全球霸業,福特號耗費150億美金比核四廠還昂貴,若核能不可靠,美國怎會做此投資,核反應器除可作航母、潛艇動力外還可作海水淡化解決地球缺少的問題,也可作核子火箭的動力帶人類上太空,若一眛排斥核能將使我國高科技退步,沒有高科技國家將淪為次等國家。

 

四、美國為何要發展福特及航空母艦

    目前美國海軍已擁有10艘當今世界最為先進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為何還要加力推進更為先進“福特”級核動力航母的研發與試驗?主要出於以下四個原因:

(一)是美國長期以來已養成當“世界老大”的心理

    無論是經濟、政治、外交、科技,乃至軍事,美國都想當世界老大。尤其是最近幾年,美國在經濟下行、國力下降、軍費削減的情況下,更看重通過軍力上的強勢和部分武器裝備的不斷更新,來彌補其他領域的某些頹勢與差距。

(二)美國現今依然是全球科學技術發展的“領頭羊”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引領科技前沿,不僅在眾多領域內的高新科技水平最高,而且創新思維和轉化成果的 能力也名列世界前茅,在軍工企業及武器裝備方面體現得格外到位。其大量先進技術的發明創造及其成果的運用轉化已經達到非常高的水平,需要在一個“集大成平 台”上得以集中反映與體現,而“福特”號航母就成為一個最理想和最好的載體。

(三)美國海軍長期存在與其他軍種爭地位、爭軍費、爭規模的問題

    盡管多年來海軍在美國三軍當中早已是排名第一,但美國海軍依然有危機感。由 於航母所產生的威懾效果大、發揮用途多,且能利用大洋連通性前出至世界上任何發生危機的國家的近海前沿,應對各種危機和沖突,因此美海軍希冀能獲得更多軍 費來建造最新一款航母及其他先進的艦艇、飛機,以更給自己“添彩”,進一步提升地位。

()美國紐波特紐斯是現今美國建造航母的唯一私營廠家

    此前的10艘“尼米茲”級航母和“企業”號航母也全都由該廠建造。通過研發和建造航母,該造船 廠以往平均每年至少可從軍方拿到1617億美元的費用。鑒於“尼米茲”級最后一艘“布什”號航母之后,美國航母生產已停滯了近6年,如果不再接續新工程 項目,將意味著工廠面臨經費斷檔,從技術延續和人才保留的角度來說,也不允許航母建造周期的空當時間太長以免有經驗的專家和熟練技術工人大量流失。

 

五、“福特”級航母的優缺點

 

   “福特”號航母採用了大量的高新技術,並幾乎運用於航母上的所有領域和系統,明顯呈現幾大優點:

()動力突出優勢

   首先是採用更先進的A1B(A5W)核動力裝置,現役的“尼米茲”級航母裝至多十多年,就必須更換核燃料。而“福特”號採用A5W核動 力裝置后,可以50年不用更換核燃料;不僅艦上佔用空間減少了,而且更換燃料和維修保養成本減少了,安全可靠性也得到明顯改善,在航率得以明顯提高。

艦上搭載F-35C四代艦載機。F-35C具有超高機動性和隱身能力,具有極佳的生存性和艦機適配性,在未來海空作戰中擁有一定的優勢。

()使用更高起點的電磁彈射器和電磁攔阻器

   當今世界9個擁有航母國家中,只有3個國家採用蒸汽彈射器(除美國外,還有法國和巴西),其他國家都採用滑躍起飛方式。面對彈射器領域遙遙領先的情況,美國卻著手研發更高起點的電磁彈射器和電磁攔阻器,關鍵在於電磁彈射器各方面性能要比蒸汽彈射器大幅提高:可在100的距離內把飛機速度從零提高到160節,彈射重量不受限制,既可彈射幾十公斤的輕型無人機,也可彈射30余噸的重型固定翼艦載機。

()“福特”級航母大量採用新概念武器,諸如雷射炮、電磁軌道炮等

    美國目前試驗的電磁軌道炮,其最大射程已超過300公裡,且速度也非常快,打擊力非常強。一旦該級航母全部換成電磁軌道 炮、激光炮等新概念武器,就將告別現在多數國家依然使用的防空導彈、速射炮等武器,從而明顯縮短作戰反應時間,增加攔截效能,提高生存概率。

()“福特”級航母的隱身性極為優異

    該航母的艦橋,不僅低矮,而且被挪到甲板右后端,飛行甲板也經過最新的隱身設計;艦上所有棱角或突出處,均經 過精心設計處理,並在多個部位大量使用各種隱身涂料或者隱身材料;艦上還有許多地方和部位覆蓋有隔熱材料,排氣管頂部裝有紅外抑制裝置。通過使用種種雷 達、紅外、電磁等隱身手段和措施,使其各方面輻射數值均明顯降低。

()“福特”號航母上搭載X-47B無人機和無人潛航器,可實施遠距離空中和水下的探測與攻擊,成為其全新的、靈活機動的攻擊力量。

    福特級航母亦存在有缺點,儘管採用了大量高科技,但並非完美無缺,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和缺陷。

(一)自身目標過大,且編隊龐雜,極易被對方探測發現

    “福特”級航母盡管從設計、雷達、紅外、電磁等諸多方面採取了很多隱身措施,但“樹大招風”、反射截面積、紅外、電磁輻射值依然過大,在日益先進的探測器材面前,很難做到“藏蹤匿跡”。

()“福特”級航母雖然安裝有兩座A1B型壓水堆,以及1.38萬伏的配電系統,是現役“尼米茲”級航母配電系統的3倍。能提供60兆瓦以上的電能。但由於各種新設施和新裝備需消耗大量電能,也容易出現電路故障或動力系統故障,從而導致整個系統癱瘓。

()由於“福特”級航母採用了更先進的C4ISR(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與情報、監視、偵察)系統,而這些系統其實相當脆弱,極易受到對方電磁干擾和打擊,從而影響整個指揮通信系統或火控系統等,造成作戰失利。

()“福特”級航母使用高新技術的比例過大,超過60%

   這些新技術、新系統、新武器、新設施等,有不少在試驗過程中或者運行過程中先后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迄今尚未達成最初的設計要求,難以按期交付使用。

 

六、結論

     世界大國在邁向世界強國的進程中,絕對不能沒有航母,必須要有航母!如果不發展或繞過航母,必然要重走回頭路,或者說肯定要補上這一課,這已成為歷史經驗和教訓。航母不僅是一個世界大國邁向世界強國進程中極為關鍵的環節,而且也可大幅提升海軍綜合作戰能力,使之體系化、綜合化、遠程化。使用航母與美國航母進行對局較量的做法,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可取的。欲與美國航母編隊較量,最正確的策略應採取充分依托岸基飛機、導彈及近海活動的潛艇、水面艦艇,乃至電 子戰、網絡戰等體系化綜合力量,才可能有勝算。目前,美國除了加速發展“福特”級航母外,還十分注重發展諸如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自由”級瀕海戰斗艦、“海上鬥士”多用途艦、“聖安東尼奧”級船塢登陸艦等多種匿蹤戰艦,並將更多地部署和運用在東亞乃至中國近海海域前沿,對海上交通線、遠海海上作戰行動及非戰爭軍事行動等,產生極大影響。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53111983

 回應文章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4/15 19:51
美國的:俾斯麥,大和。


何偉(H101094880) 於 2016-04-15 21:25 回覆:
威力遠超那二艘!擊沉就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