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為什麼西方要抹黑中國
2024/02/29 03:58:51瀏覽2145|回應0|推薦20

為什麼西方要抹黑中國

 

一、西方不斷湧現對中國負面情緒失去客觀分析能力 

   亞洲時報發表文章稱,近年來,一些西方評論人士及媒體一直宣稱「中國正在衰落」。他們認為,中國經濟正在衰退,年輕人失業,政府侵犯人權鎮壓人民,且人口下降意味著中國永遠無法超越美國,西方對世界的統治將持續下去,證明西方政治和經濟意識形態的優越性。事實上,西方經濟學家並不了解中國經濟,西方國家自己有許多問題。中國在轉變經濟發展新模式的過程中,正經歷經濟逆風,但對中國經濟進行客觀分析是必要的,西方不斷出現的負面情緒使客觀分析中國經濟變得困難。這些惡意抹黑其實有一些是由美國資助的宣傳活動,美國自己不會拚經濟但很會破壞對手的經濟。這趨勢也反映了西方世界的對中國強大的焦慮,以及對自身失敗和衰退的不安全感。數百年來,西方利用帝國主義和暴力建構了一個確保其繁榮並優先考慮其利益的國際體系。維持全球南方服從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秩序是其目標,中國的崛起​​是近代史上第一次出現一個不受西方控制的非歐洲國家在經濟上超越西方,西方國家由恐中變成仇中 

   近日,前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署長、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思義接受「經濟學家建言2024中國經濟」訪談時說「美國能夠『謀殺』日本和德國,但無法『謀殺』中國,因此它不得不說服中國『自殺」。羅思義表示,從長期趨勢來看,美國經濟並沒有加速發展而是在急速放緩。美國並沒有靠提高經濟成長來贏得競爭,相反地,美國很擅長強迫其它經濟體放緩增速,例如美國打斷了德國和日本的經濟成長率。美國非常擅長強迫別的國家降低投資率。日本的投資水準從佔GDP的30%以上降到20%左右,日本的經濟成長也隨之減速。所以,美國想要說服中國激進地降低國民經濟中的投資水平,因為美國知道,這樣中國經濟的成長就會大幅放緩,美國就能一如既往地維持其領先地位。羅思義認為,德國和日本都依賴美國的軍事保護,因此美國基本上可以命令德日推行親美的政策。但中國不受美國的控制。所以,美國能夠“謀殺”日本和德國,但無法“謀殺”中國,因此它不得不說服中國“自殺”,也就是說服中國轉型成類似一個西方經濟體的宏觀經濟結構。西方自認為成就達巔峰,要求全世界都應該效法。中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實現了非凡的經濟和技術發展,並透過走自己的道路做到這點,從而反駁了西方至上的說法。中國是世界經濟的主要參與者但拒絕成為美國的附庸國,西方世界在許多方面都失敗了,特別是自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歐洲正面臨經濟停滯、人口下降和日益錯誤的政治。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西方未能透過制裁摧毀俄羅斯經濟,證明了西方經濟實力的下降。而美國不制止以色列屠戮加薩平民的絕對道德失敗是極大的人權悲劇。 

二、美國的衰落及中國的成就 

   西方國家中最引人注目、影響最深遠的衰落例子是美國。從表面上看,美國經濟表現良好。實際上,就業不足和經濟不平等正在造成重大問題。許多美國人感到憤怒、幻滅 和兩極化。美國政治功能失調,並被金錢公然腐蝕,甚至最高司法機構也被指控腐敗。在下一次總統選舉中,川普很可能會連任,他是這種腐敗的縮影。美國政府也繼續在世界各地煽動暴力和不穩定,而不是處理自己巨大的國內問題。相對地,中國在過去20年的變化令人驚嘆。與美國一些城市破舊的基礎設施和危險的街道相比,中國的現代城市擁有令人驚嘆的建築、完善的基礎設施、非凡的公共空間,而且乾淨、安全。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目前的GDP比美國高2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到 2028 年,這一數字將增加 40%。中國佔世界製造業的35%,而美國僅佔12%。中國的規模經濟和技術進步意味著全世界數十億人可以負擔得起再生能源,從而提供可行的氣候改善行動。如果中國失敗了,將給世界其他國家帶來嚴重後果。西方對中國的敵意反映了一種勉強的認識,即西方可能畢竟不是成就的頂峰。西方人沒有學習中國的成功經驗,而是選擇了因優越感受挫而產生怨恨。現代世界是一個多元化的全球體系。不同的國家將走不同的發展道路,嘗試不同的政府形式。對於世界目前面臨的許多問題,西方並沒有解決方案。中國正在追求自己的經濟和社會目標。這些可能不符合西方模式,中國在走自己的道路時可能會遇到挫折。但為這些失誤歡呼並不會帶來一個更和平或合作的世界,也無法彌補西方的失敗。 

   羅思義說從未見過像美國媒體上出現如此多系統性的謊言和造假。2023年的數據顯示,中國的GDP成長率是5.2%,美國是2.5%,這意味著中國的經濟成長速度是美國的兩倍。而媒體當下卻說「美國很棒」而「中國很糟」,這真的是很荒謬,然而美國國內甚至沒有報導準確的經濟數據,且這是故意為之的,因為相關的謬誤一起同時出現在美國的媒體上,羅思義確信美國的情報部門參與其中,發布了虛假的消息。西方永遠不願正視中國的成功,每當中國在經濟、外交方面取得進展時,標題總是以「但代價是什麼」結尾。對西方國家來說,中國的成功代表著西方「領導力」和規則制定權的下降。從本質上講,西方不能容忍非西方國家的崛起。西方對中國的打壓是企圖扼殺非西方的人類發展模式。背後隱藏著強烈的霸權心態和西方對非西方發展中國家的病態偏執。西方一直擔心、害怕的是世界上出現另類發展模式。西方媒體完全背離向大眾呈現事實的職業道德,救不了的不是中國經濟,而是急於自救卻無策略的西方經濟。 

三、中國經濟成長不容西方抹黑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3年經濟數據,經濟成長率(GDP)為5.2%,優於原先目標5%。而5.2%的增速不僅高於全球平均3%左右的預計增速,而且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對世界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2023年中國出口占全世界比重依舊維持在14%的高位,顯示中國出口競爭力持續領先全球。這得益於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及光伏產品競爭力顯著增強。由於中國的崛起讓驕傲自大的西方國家很不舒服,西方媒體整日唱衰中國經濟,除了不客觀也用雙重標準看待中國。雖然改革開放後中國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中國崩潰論」一直此起彼落。最近「中國崩潰論」的聲音又非常盛行,對中國未來發展有許多悲觀論調。比利時「針砭歐洲」網站發表文章稱,從長遠角度看好中國經濟有三個理由。第一個理由是中國在創新方面已處於全球領先地位,第二個理由是中國已成新能源轉型大國,中國在綠色科技的許多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第三個理由是資本市場強大,中國的資本市場與經濟發展同步大幅成長。依據彭博社的報導,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發佈預測,中國將在2037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俄羅斯總統助理馬克西姆∙奧列什金表示,“中國已經成為領先世界的經濟體”。經濟專家林義夫說中國有三大競爭優勢,第一是人力資本優勢,中國擁有充沛人力資源的巨大優勢,科技人才多,教育水平發達,可以更快地推動科技創新和突破。第二是巨大的國內市場優勢,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第三是世界最齊全的產業配套。 

   中國實現工業化走的是一條和平發展道路,是通過開放、貿易以及合作實現的。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方發達國家在實現工業化的道路上對世界其他地區搞殖民化,販賣黑奴,從種族和文化上對印第安人等土著居民進行傾軋甚至滅絕行動,2021年9月中國提出全球發展倡議,重點聚焦糧食安全、工業化、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數字經濟、互聯互通等領域合作。這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的目標和成效之一,就是通過平等互利合作推進相關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發展。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經濟突飛猛進,發揮勞動力成本優勢成長為牽引世界經濟的巨大市場。實現了工業現代化的中國通過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提升了作為世界工廠的影響力。原本由美國獨領風騷的世界經濟正在發生重心轉移。中國不僅將產品銷往世界各地,還積極從許多國家和地區進口商品。與此同時,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廣交會、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等重大國際貿易活動,為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打開了窗口,中國經濟的崛起將造福所有合作夥伴。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180353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