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癌症發生的原因及特性
2014/09/07 11:31:52瀏覽648|回應2|推薦19

                 

一、癌症發生的原因

人們對癌症可以說是談虎色變,對癌症患者都敬而遠之,事實上,只要能運用現代的知識和科學技術,建立合理飲食的良好生活方式,許多癌症是可以預防的。癌症的發生固然有遺傳、基因等因素,但90%以上都是外部環境導致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約40%的癌症患者與飲食習慣、食物構成、食物加工、烹飪方法等因素有關。約30%的癌症與生活習慣,特别是吸烟、喝酒有關。

基因突變原因有非常多種,第一種是所謂染色體轉位,通常發生在細胞分裂時,染色體的分配發生錯誤,如果細胞的染色體發生這種轉移,此細胞未來成為癌症的機會非常高。這表示染色體裡重要的基因發生了根本的結構性改變。第二是環境中的致癌物質或突變劑造成的突變,包括化學物質、放射線、病毒等。最有名的致癌物質是真菌分泌的黃麴毒素,人吃入體內後,肝臟代謝成為aflatoxin-2,3-cpoxide,會去攻擊DNA,修飾DNA上頭的鹼基,使得DNA上的遺傳訊息發生錯誤,而失去正常的調控功能。第三是遺傳上的疾病,病人本身負責修補基因的基因受損,他們便很可能得到癌症。單一基因的突變是不夠的!從流行病學的統計調查可知,年齡vs.癌症發生率的關係,並非一條直線,所隱藏的訊息是癌症並非單一事件所造成。由這曲線可計算出,至少要5~7次的基因變化,才會有這樣的曲線。這是因為隨著年齡增長,基因突變累積到了一個足夠的值,才會開始出現癌症。正常的細胞有所謂的細胞老化的現象,也就是分裂的次數有限。正常細胞在培養皿培養,只能分裂70次左右,然後越來越慢,完全停止分裂(細胞雖然沒死)。但是癌細胞卻可以持續不斷地分裂。

致癌物一般可分為化學性、物理性及生物性。化學性致癌物的測定常利用體外測試、動物測試及流行病學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國際許多權威癌症研究機構,曾將致癌物加以分類,位於法國的國際癌症研究院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定期出版致癌物之分類,將致癌物分為12A2B34共五類:1類是流行病學證明係致癌物,例如:黃麴毒素、4-胺基聯苯、  砷、石綿、苯、聯苯胺、香煙、二氯甲醚、鉻、焦油、瀝清、β-奈胺、鎳、煤灰、氯乙烯單體;2A類係流行病資料有限,但是動物實驗資料充足,例如:丙烯睛、鈹、鎘、環氧氯丙烷、環氯乙烷、甲醛、多氯聯苯;2B類之流病資料不足,但動物資料充足;或流病資料有限,動物資料不足,例如:丁二烯、四氯化碳、氯仿、DDT3類物質之資料不足不能判別其致癌性,例如:戴奧辛、三氯乙烯,4類則是目前資料可認定為非致癌物。其他研究單位如美國環保署,工業衛生技師協會(ACGIH, American Conference of Governmental Industrial Hygienists)及國家毒理計畫(NTP, 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也有類似排名。除了致癌物的分類外,許多行業不能指出特定致癌物但與癌症發生有關,例如:焦炭煉製、家具製造、橡膠工業、鞋類製造業等,工人可因工作暴露發生癌症5,6。生物性致癌物如B型、C型肝炎病毒在醫護人員或實驗室操作人員常發生;物理性因子如游離輻射線的暴露在放射技師、醫師及核電廠工人可能發生;化學性致癌物的行業則分佈甚廣,如煉焦工人暴露於多環烴,染料工人暴露於芳香胺,塑膠聚合工人暴露於氯乙烯單體,以及巴拉刈製造工人暴露於雙比啶等。

總之癌症發生的原因可概述如下:

l         化學污染物質:石綿、鎳、鎘、氯化乙烯及苯都是知名的致癌物。

l         飲食:高脂肪飲食引起直腸癌、子宮癌及攝護腺癌的機會很高,通常選用含高纖維之食物,會比維他命及礦物質的補充來得有益。

l         紫外線:紫外線會引起皮膚的老化及皮膚的破壞而導致皮膚癌,出門要載寬邊帽、太陽眼鏡、長褲及長袖,使用防曬劑也可幫助防癌。

l         酒精:嗜酒嚴重會增加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及肝癌的機率。

l         香菸:據統計一天抽一包菸得肺癌是不抽菸者的十倍,一旦戒菸致癌機率就會開始降低。

l         賀爾蒙替代療法:長期使用婦女會增加乳癌的機率。

l           家族性相關的特定癌症:某些癌症在人口的比率上較常發生於特定的家族,目前已知的是特定家族的癌症發生主要是來自遺傳基因、家族環境或生活形態的因素。

l           檳榔子: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發表專論公布「檳榔子本身即是第一類致癌物」,亦即檳榔子即使不加添加物,也會致癌。

有關檳榔對健康之危害,IARC 早在1987 年即綜合各國研究結果,認定「嚼食含菸草的檳榔」或「同時有吸菸與檳榔習慣」對人類有致癌性,致癌部位主要在口腔、咽及食道。2003 年,IARC 又邀集全世界7 個國家16 個學者組成工作小組,針對檳榔嚼塊、檳榔子和檳榔含有的一些亞硝基胺的致癌性重新予以評議,作了「檳榔子屬第一類致癌物」(即對人類有致癌性)的結論。

l         游離輻射:輻射對人體效應分成確定效應如皮膚紅腫等及機率效應如遺傳疾病等二種,輻射防護的原則旨在防止工作人員輻射之確定效應的發生,並抑低其機率效應在可接受範圍內,依據此原則,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發行ICRP-60文件,建議輻射工作人員容許劑量限制每5年為100毫西弗(平均每年為20毫西弗),我國原能會亦於91年頒布游離輻射防護法,正式將此規定納入,也就是在規定之劑量限值下,工作人員之遺傳疾病、嬰兒畸形或癌症發生率均將遠低於自然發生率。

 

二、癌症的本質

人體的組織及器官由微小的細胞組成,不同部位的細胞其形狀和功能雖不一樣,但其修補和繁殖方式都大同小異。正常的細胞分裂是井然有序的,這程序一旦被某些因素擾亂而失控時,無節制的細胞分裂便會發展成為腫瘤。通常腫瘤有兩種,一種是可切除的,不會擴展到身體其他部位,為良性腫瘤,但其生長會壓迫周圍器官而產生問題。另外一種即為癌症或稱惡性腫瘤,這不正常的細胞因失控而不斷分裂,具侵略性,能破壞鄰近組織或器官,同時會進入血流讓其他器官產生新的腫瘤,因此癌症常會以發生的部位來命名,如果擴展到其他部位,我們就稱為發生部位的轉移癌症,例如肺癌擴展到腦部時我們就稱為轉移型肺癌。癌細胞的特性就是能夠不停地分裂生長,一旦指揮正常細胞的指令發生一些錯誤,無法正常進入分化、休眠或死亡,細胞唯一能做的就是持續生長分裂,也就是癌症最重要的特色。正常細胞必須與其他細胞有某種程度的接觸,才能調控彼此的生長,但癌細胞喪失了這種調控能力,所以不受細胞間的生長指令所控制。

癌是一種常見病,它可發生在人體的各器官。在各種的疾病中,癌症可謂是「頭號殺手」。癌症有超過二百種不同的類別,醫學界至今對癌症的成因未能完全掌握,亦未有特效藥物可以完全控制癌症,但部份研究指出,癌症與環境氣候、生活飲食習慣、遺傳因素等均有關係。癌細胞之所以不同於正常細胞,是因為它有六種特異功能(1)癌細胞缺少正常的指令也能生長(2)是癌細胞會不理周圍正常細胞發出的停止生長指令(3)癌細胞可逃避內建的自我毀滅機制,當細胞裡的DNA複製發生大量錯誤,細胞會啟動一個自殺程式,但癌細胞的自殺程式可能壞掉了,因此將這些錯誤傳下去給子細胞(4)就是建構新生血管的能力,癌細胞可以吸引新生血管長到腫瘤內部;若能阻止新生血管的生長,便可以中斷癌細胞養份的供應,讓腫瘤餓死(5)是永生,這裡的永生是指失去細胞老化的機制。最後,也是癌症最可怕的能力,就是擴散,侵犯別的組織。

三、輻射致癌效應

一個細胞基因體受傷害的累積性是隨機的,又因為影響各方面基因體功能成為同ㄧ個細胞一連串的突變,致癌性不會降低。 現在已建立先天的和漸生的機制關聯性,細胞、組織和身體所有抗癌防衛,和必須克服致癌的發生。細胞內部控制增生(抑制基因)系統,和機制包含初始細胞的死亡,使減少和避免細胞增生,其原始生癌基因已突變變成生癌基因或受傷DNA或系統不做增生調整現象,或不再接受生長需要的生長因子。 細胞死亡是很重要的安全機制,特別是依步驟死亡的凋亡狀況。一個細胞在過程中可能因基因改變而失去殺害自己的能力,游離輻射依組織不同狀況可能造成凋亡情形,依細胞內和細胞之間信號程序發生。無論如何,他門也會造成突變,這會干擾凋亡和受傷細胞存活下來,形成致癌步驟中的一部份。在組織層面必需強調,鄰近細胞的盡力控制,包含增生接觸抑制,經過細胞間連結信號和調整分子的交換,旁觀者效應由鄰近細胞和間質做調整。已發生致癌基因情形相同形式的鄰近細胞和細胞外部間質等使細胞間會有多方面互相作用,這些細胞間反應發生在胚胎成形,在生長時、在細胞轉成組織時和在受傷組織再生時等。他們不管是抑制或促使均參與致癌過程。經過惡質變化和它的微環境,細胞分裂激素(以TGF-β主要在調節細胞增生)細胞間的訊息交換能夠減緩成加速致癌過程。 

微觀環境下可以停止或刺激細胞群的增生,這些細胞群遭受贅生轉換和影響基因不穩定性,事實上病理學在很久以前已顯示組織破壞幾乎總發生在侵入性癌症出現之前。低劑量和低劑量率的游離輻射,主要是前凋亡效應和少量受傷細胞是可以被控制或被削除。但是在大於0.5戈雷劑量和ㄧ個高劑量的狀況,大量細胞形成突變,組織瓦解和存活下來的細胞增生,使細胞很高比例死亡得到補賞,目的在保有組織完整性和調節增生。於原始細胞(如幹細胞或生殖細胞)和癌症案例如像多發性骨髓瘤和結腸、直腸癌的致癌分析已顯示這些過程,並依組織不同而變化很大。動物受到化學物已發生致癌機能,照射就對致癌影響會很小,但如再受到X射線照射、紫外線照射就會促成癌症的發生。 全身方面,有些細胞因免疫防衛降低而致癌,特別是當身體大面積受到照射。

 

四、癌症的徵兆

當身體發生消化不良、吞嚥困難、體重急降、大小便習慣改變、異常分泌、持續出血、長期聲音嘶啞及咳嗽、乳房或其他部位出現腫塊、黑痣或疣出現異常轉變、長期不瘉之潰瘍及聽覺失靈或耳鳴等徵兆時就有可能罹患癌症。

五、癌症的預防及治療

  在飲食保健上,「台灣癌症基金會」提出了幾個重點:防癌須自家庭做起;飲食的習慣、食物攝取的方式,多自幼童時期形成,故癌症的預防該自孩童時期就開始早期控制食物的攝取,尤其是脂肪、纖維及蔬果。我國國民進食的油脂和蛋白質,逐年上升,相反地澱粉類攝取卻逐年下降。國人平均油脂攝取量佔總熱量的34%、蛋白質佔15.5%、碳水化合物(澱粉類)51.5%。這個和衛生署建議的理想比例大有出入。正常的油脂、蛋白質與澱粉類之攝取量比率為23-30%10-14%58-68%。這情形與我國在這20年內,乳癌、大腸直腸癌、肺癌、攝護腺癌及胰臟癌高居癌症死亡率前10大排名有絕對密切的關係。癌症治療的專家咸認,為癌症的治療應該早早在還沒有演變成癌細胞時即著手,早期診斷以求及時治療。市場上可以看到一大堆的防癌藥品,或天然物品的販賣,其功用上不外乎(1)增加已有突變的初期癌細胞之凋亡(2)使有突變的細胞,快快成熟、分化而不再延生(3)減少這些有缺陷細胞的再分裂、再繁殖阻止新血管的增生。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17029525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4 03:11 【udn】 這裡更低價!修飾 幸福 健康 生物比價

 回應文章

reaizuguo*😻工業奠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受益匪淺,d---0.o---b
2014/09/08 02:44

保固免疫系統,增強自身的免疫力,也是防癌重要的一環;
免疫系統可圍困癌細胞,防止其增生,甚至消滅之。

古人有抑鬱而終者,我看多半因抑鬱降低了免疫力,得了癌症而身亡。

何偉(H101094880) 於 2014-09-08 04:17 回覆:
所言甚是

*惜ㄦ*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9/07 20:35

謝謝分享  致上問候

中秋節幸福快樂ε(•ˆ⌣ˆ•)

吳清緻的相片。
何偉(H101094880) 於 2014-09-08 01:27 回覆:
多謝!祝惜兒中秋快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