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大陸的核能發電發展(二)
2014/04/20 00:06:35瀏覽289|回應0|推薦5

  

  一、核能到底好不好,看看中國南韓就知道

       當台灣的反核團體、叫獸學者及民進黨政客一直反對核四運轉,堅持要非核家園的同時,卻

  提不出能提供台灣便宜穩定能源的方法,其實台灣經濟的衰敗主要原因是無大型建設,政客不

  思建設專搞鬥爭破壞,國家產業空洞化後當然失業率高薪資低,一個擺在眼前的事實是中國大

  陸經濟充滿活力,外匯存底世界最多,南韓經濟更是生龍活虎,只有台灣伊人獨憔悴,而中國

   大陸運轉中的核能機組有20座,興建中的核能機組有29座,計畫中的核能機組有57座,核能建

   設規模世界第一,南韓運轉中的能機組有23座,正在興建的有5座,規劃中的有6座,只有台

   灣核四兩部機組吵了14仍然在虛耗(圖1),難道中國大陸及南韓都是傻瓜!只有台灣聰明!顯

   然台灣的反核及反服貿都是政治操作謀害台灣!大陸第一座大亞灣核電廠在1994年運轉較台灣晚,但是隨後嶺澳、秦山1~3期、  田灣、寧德、紅沿河及陽江核電廠興建迅速,尤其是2013

    2014這兩年有6部大型核能機組並聯發電,使中國大陸的能源建設有了堅實的基礎。

 

圖1  民進黨需耗14年     源自聯合新聞網

 

圖2 大亞灣核電廠

發電容量 2部各98.4萬千瓦 ,大亞灣1號機組19938月併聯發電。2號機組19942月併聯發電。電站引進了法國的核島技術裝備和英國的常規島技術裝備進行建造和管理,並由一家美國公司提供質量保證。年發電能力近150億度,70%銷往香港,30%銷往廣東。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和運行,成功實現了中國大陸大型商用核電站的起步,為中國核電事業奠定了基礎,為粤港兩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貢献。

 

  圖3 嶺澳核電廠 

嶺澳核電站一期是“以核養核,滾動發展”的方針在廣東地區建设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嶺澳核電站,2x99萬千瓦。2002528日一號機商轉。200318號二號機商轉。二期規畫建設2台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机组,採用嶺澳核電站一期“翻版加改進”的技術方案。2010年及2011年商轉。  

 

圖4 秦山一期                                                      秦山二期

    秦山三期

首座自主設計、建造、管理、營運的2×65萬千瓦商用壓水堆核電站,兩部機組分别於2002415日、200453日投入商業運轉。秦山二期核电站比投資1330美元/千瓦,是中國最低的,低於發達國家平均造價。它的上網電價為0.414/度。秦山三期工程是是中國和加拿大政府迄今為止合作建設的最大項目,也是中國首座商用重水堆核電站工程。

圖5  田灣核能電廠

一期工程2x106萬千瓦的俄羅斯AES-91型壓水堆核電机組。1號機於2007517日商轉,2號機 於2007816日商轉。田灣核电站是中俄間迄今最大的技術經濟合作項目, 廠區按4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机组規劃並留有再建4台的空間。其主要技術特點包括:双層安全殼、安全殼預應力張拉系统採用新型倒U50束鋼纜張拉方式、安全系統用完全獨立和實体隔離的4通道、設置爐心熔融物捕集器與冷却系统等缓和嚴重事故後果的安全設施、使用一体化全鋯先進燃料组件、採用全数字化儀控系统等。

 

  圖6 寧德核電廠

圖7  紅沿核電廠

圖8   陽江核電站

2014326日,陽江核電站1號機組正式投入商轉。陽江核電站位於廣東西沿海的陽江市,總投資700億人民幣,採用中廣核集團具有自主品牌的CPR1000技術。除已商轉的1號機組外,陽江核電站23456號機組工程建設進展順利,6台機組預計2019年全部建成投產。

 

二、第三代AP1000反應器及第四代反應器的建設

目前中國大陸興建的AP1000機組共四台,分别是浙江三門及山東海陽的12號機組,未來還會興建三門及海陽的34號機組,陸豐的12號機組等6部機。AP1000是由美国西屋公司開發的先進非能動壓水堆技術,AP1000電功率1250MW,設計壽命60年,AP1000與第二代反應器的最大區别在於其安全系統。發生緊急事故時,三代非能動机組不需要外部緊急電源,而是靠重力、位能(高位水箱)、自然循環和蒸發等自然現象,驅動冷却水冷却反應堆和安全壳,把熱量帶出去,可保障72小時内無需人為干預。此一系統可避免類似日本福岛核电廠爐心融化的事故。

通常來說,國際上核電劃分有4個“代際”:1954年蘇聯建成實驗性核電站,之后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的石墨水冷堆投產,可稱為“第一代核電機組”﹔上世紀60年代后期,在石油危機背景下,大批技術成熟的30萬千瓦壓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等核電機組陸續建立,今天世界上商業運行的400多座核電機組,大部分都稱為“第二代核電機組”,也包括中國的秦山、大亞灣等﹔到上世紀90年代,在已發生核電站事故教訓之上,美國和歐洲進一步發布了更具安全性和經濟性的核電站設計標准,以此為准的核電項目是“第三代核電機組”,目前隻有中國在建項目中有6台此類機組。

山東的石島灣高溫氣冷式核電廠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核電項目,在安全性上達到了核電“第四代”的標準﹔這個由清華核能研究院設計完成的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形成包括技術、標准、專利在內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在經濟性、安全性、核廢料處理等方面,“四代”核電具有更嚴格和完善的設計。清華核能研究院的高溫氣冷堆和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正在研發的“實驗快堆”,都屬於“四代”核電。而前者的進度更快。按照規劃,石島灣核電站初期工程僅處於試驗階段,投資額約為30億元,高溫氣冷堆的實際容量也僅為20萬千瓦。如果前期運營順利,預計2017年年底該電站將實現約660萬千瓦的發電能力,項目總投資約1000億元。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1264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