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南海挖油讓高雄致富是韓國瑜非常好的政見
2018/10/01 17:14:10瀏覽863|回應0|推薦12

南海挖油讓高雄致富是韓國瑜非常好的政見

摘要

1.前總統馬英九對國民黨高雄市參選人韓國瑜提出開發太平島

政見大表贊同,認為開發太平島觀光及天然資源,不僅可為高雄帶來財富,也有助化解南海緊張局勢。

2.民進黨立委鍾佳濱說,沒有證據顯示太平島上有石油,實在知

  識淺薄,據中國海洋局統計,南海油田可與波斯灣媲美,至少

  有367.8億噸石油、7.5萬億立方米天然氣。南海大陸架已知

  含油盆地有10餘個,面積約85.24萬平方公里,幾乎占到南

  海大陸架總面積的一半。目前,南海周邊的大多數國家均有油

  氣發現,光是越南每年就從南海挖取250億美元的石油。太平島200

  海浬海域內當然有油氣。

3.民進黨高雄執政20年負債全國之冠,不會賺錢,韓國瑜會拚

  經濟可翻轉高雄經濟。

 

一、南海週邊五國都在搶食石油,台灣卻在發呆

    高雄市長可做一些振奮民心、經濟獲利的事情南海是未來的重要國際舞台,台灣在此區擁有南海天然最大的太平島是具有籌碼的國家,200浬經濟海域包括漁業資源及海底石油天然氣是一筆很大的財富,台灣派軍枯守太平島數十年,未曾積極爭奪經濟利益,實屬不智,扁政府執政時竟愚蠢到將陸戰隊撤出太平島改派無戰鬥力的海巡署防守,讓虎視眈眈的越南蠢蠢欲動,南海周邊5國都在設法爭搶油氣,擁有太平島的台灣居然在發呆,不思任何作為,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文萊、印度尼西亞等國已與西方國家合作,從油氣開發中取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越南依靠白虎油田等,已從原油淨進口國變為淨出口國,每年獲利250多億美元。越南也因此成為南海爭端中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文萊則是靠南海石油發達的小國 ,印尼則在南海開出世界特大的天然氣田 ,菲律賓是在南海“動手”最早的國家而馬來西亞則是鑽了最多的油氣井的國家,南海的石油儲量在230億噸至300億噸,有“第二個波斯灣”之稱。越南曾經是貧油國,現在的石油年產量高達將近2000多萬噸,一躍成爲了石油出口國,石油已經成爲越南出口最多的產品之一,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已經超過了30%

 

二、中國大陸的採油規劃

    2018年5月17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說,南海任何鑽探和開採石油都必須尊重中國主權,必須先得到北京同意。所以兩岸關係很重要,台灣軍力無法保護南海權利,所以須和中國大陸合作開採石油。近年來,中國大陸對南海油氣的開發積極,“海洋石油981”是中國自行研發第六代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最大作業水深3000米,鑽井深度可達12000米,“海洋石油981”的建成,填補了中國在深水鑽井大型裝備上的空白,使中國深水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能力和大型海洋裝備建造水平跨入世界先進行列。它能抵禦200年一遇的颱風中國海油大力推動深水發展戰略,斥巨資打造包括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深水鋪管起重船在內的一批大型深水工程裝備,對於加速進軍深海海洋石油開發、提升深水作業能力、維護海洋權益有重要戰略意義。  

   與海洋石油981鑽井平台相配套的包括一系列生產,勘探專用輔助船舶,也就是所謂的“五型六船”。首先30萬噸級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船“海洋石油117”相當於一座移動的海上煉油廠,可日加工19萬桶合格原油,儲油能力可達200萬桶原油,配有140人工作居住的上層建築及直升机平台。其次12纜深水物探船“海洋石油720”,具備拖帶128000米長採集地震勘探作業的能力。“海洋石油201”代表了當今世界海洋石油工程船舶的最高水平,承擔着深水油氣田海上生產設施建設的重任,能够從事固定式、浮式和水下油氣生產設施安裝以及海底管道鋪設等全方位海上施工作業。

 

三、南海油氣爭奪的軍事實力

    國際上沒有公理只有武力,南海的許多島礁已被越南及菲律賓等國家佔領,這些島礁本身無甚價值,但島礁控制的經濟海域及天然油氣資源卻極重要,越南已與西方石油公司合作偷挖了許多油氣,而在軍事上,台灣的太平島孤立無援,由於距離台灣遙遠,不易獲得台灣本島海空軍支援,因此政府應下令海軍陸戰隊進駐太平島,同時須配備重武器及防空飛彈,規畫上至少能堅守7天待援。目前除中國大陸外屬越南軍力最強,越南向俄國採購了6艘基洛級潛艇及蘇凱30戰機積極擴充軍備,戰力早已遠超過台灣。

    台灣若怕油電雙漲,努力去南海挖油,嘴好像越南只花28億美元買得6艘基洛潛艇,台灣可以與中國大陸談護漁採油必要的武器裝備,請其勿杯葛,這些武器用來對付越南及菲律賓,而開採石油的利潤可用來買武器。政府應.儘速談判兩岸合作採油氣,並積極找西方油公司投標。.調海軍陸戰隊防守太平島,增強海軍便宜砲艦砲艇巡弋太平島週遭海域外交部要研究國際法,申張我太平島經濟海域主權。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116976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