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5/03/02 15:11:12瀏覽953|回應0|推薦18 | |
![]() Top 200 Romantic Piano Love Songs 年老要樂活我想,十月十五日,一定是一個特別好的日子,要不然,為什麼我初中的同學會,和我大學同班同學的餐敘,都同時選了這一天呢? 這回初中畢業六十年同學會,據說是我們的最後一次同學會,因為再過幾年,我們都要年過八十了,還剩多少人有體力與精神,主辦或參加同學會呢?所以說,這是值得珍惜的一次同學會。 可是,大學同學「老灰訝」和 James 又以我月底將返回美國為由,邀請同班的老同學們到台中去餐敘小聚。這使我真的有些猶豫和為難呢。 我對 James 說:「我理應參加這個同學會才對耶。聽說這是我們的最後一次初中同學會呢。」 James 回答道:「可是,你更沒有理由不去台中的聚餐誒!這是以你即將返美為由的聚會耶!有人要從屏東、高雄、桃園、苗栗、台南、台北和其他地方趕到台中,參加這個聚會喔,你怎麼能夠缺席呢?」 James 說得義正詞嚴,我則聽得啞口無言。是啊,我怎麼能夠辜負大家的情意呢?因此我對 James 說:「好吧,明天我就去預購往台中的高鐵票吧。」 這時,我忽然想起了老許,忍不住問:「老許會參加嗎?」 「老許說他當天有些事情啦。」James 答道。 我說:「請你告訴老許,說我多年沒見到他,很想見見他。」 老許是我大學時代的好友,年紀比我稍大,照顧我不少。我們有寫作的共同興趣(他寫詩,我寫散文)。大三和大四時,他擔任「興大青年」的總編輯,在這兩年裡,我們連續獲得全國大專院校校刊競賽的亞軍。一路走來,我們共同經歷了許多的歡樂和憂傷。 James 說會讓老許知道我想見見他。 次日,James 回覆說,老許答應參加餐會,但他有公務待辦,所以會帶一個同事跟他一起南下,餐後他們還要趕到別的城市辦事。 在台北上車的他們,決定與我搭同一班車南下。十月十五日早晨,我從忠貞市場搭公車到中壢火車站,再搭公車到桃園高鐵站。進了高鐵的車廂,我看到 James 對我揮手。老許跟同事坐在商務艙,James 拿出手機叫老許過來打個招呼。 老許跟我一樣,已經頭禿髮白了。數年沒見,歲月不饒人哪! 我上車後約四十分鐘,就抵達台中了。住在中部地區的惠長和小潘負責開車來接我們到餐廳,但人多,兩部車坐不下。老許說,他有司機和可坐七個人的車,在台中高鐵站等候,因此要 James 和我搭他的車,其他人就搭小潘和惠長的車到餐廳。 我在台中住了超過十年,台中曾經是我最喜歡的城市。然而我旅居美國四十多年,台中市的變化實在太大了,我已經完全認不得它的樣貌了。 負責主辦這個餐會的「老灰訝」原本訂的是長榮桂冠酒店,沒想到他們的中餐部今天「休息」了,所以他只好臨時改訂「阿秋大肥鵝」餐廳。大夥兒先後到達餐廳,由服務小姐引我們進入包廂。 就座後,小菜和果汁及啤酒先送過來。大家歡喜的舉杯互祝身心健康快樂。在大家談古論今,說些自上回大家別後的大小事之時,美味佳餚一道一道的送上桌。我環顧我的老同學們,突然有一個讓自己感到有點意外的發現。 我發現,老同學們雖然都已經髮白或頭禿了,但每個人都顯得容光煥發,精神飽滿,看起來比實際的年齡還要年輕幾歲!我一邊享用美味佳餚,一邊忍不住在思考:是什麼使得大家顯得比實際年齡都還要年輕些呢? 首先,我覺得大家生活無虞,應該是第一個原因。 老同學們中,尚有一兩人未完全退休,其他人在退休前,不是在國內、外開工廠或是設立公司當老闆,就是在國立大學當教授,不然就是在公司行號裡擔任總經理、副總經理或是處長之類的職務。我覺得在某種程度上,每個人在經濟上應該都是不錯的。 寬裕的經濟,當然並不能保證身心的歡愉;但物質生活的無缺,卻是個重要的條件,這要先滿足,才談得上其他(例如身心的愉悅和歡樂),是吧? 在暢談中,我也發現在退休後,他們仍然能夠維持精神飽滿和身心歡愉的另一主因。 已年過八十的「老灰訝」,從教授的職位退休後,便跟太太參加了歌唱班,除了定期去跟歌友們 K 歌、練嗓子之外,有時還打電話給我,跟我討論歌詞的真意與內涵,追根究底,像是在研究學問一樣(他說要深刻了解歌詞,才能唱出真正的韻味)。唱歌是他退休生活的重心,每天都在練歌,生活是充實的。 小潘的夫人在幾年前離世了,小孩都已獨立在外,他一個人生活是孤單了些。但他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每天都去教會當志工。他說,教會就在他家附近,太太的墓地也在那兒,他每天到教會幫忙,也會到墓園去探望太太,生活是平靜、安寧和充實的。 寬明熱愛旅遊,也熱愛德國的文化和啤酒。自己創業後,得暇常當背包客(或是攜夫人一起出遊),跑遍了世界各地。退休後,他能夠旅遊的時間就更多、更自由了。 阿地在航運公司從總經理一職退休後,找了專家苦練薩克斯風,定期在我們的群組上分享他的學習成果。我們看到了他技術的日日精進。他說,少年時代就對薩克斯風深感興趣,很想學習。現在退休了,終於得償宿願,可以專心學習薩克斯風了。他的退休生活,每天都有努力的方向和學習的目標。 Kurt 在退休後,維持運動和到各地跑馬拉松或是半馬的習慣,皮膚黝黑,身體顯得硬朗強壯。他更維持追求新知的好學習慣。他的目光炯炯有神,始終顯得聰明睿智。 自己創設公司和販賣電腦有關物品數十年的老五,至今放慢了腳步,尚未完全退休,每年總會到中東幾個國家,拜訪老客戶一兩次,維持良好的關係。他是個很懂得生活藝術的人。暇時,他出外愛玩飛盤,在家就品茗、蒔花種盆栽和練書法。尤其是書法,追隨書法家學習和靜心苦練,還購買許多字帖臨摹,並時常在臉書上跟朋友們分享成果;他說他的老婆是他最忠誠的評論員。夫唱婦隨,伉儷情深,難怪笑口常開。 在泰國創業有成的 George 也開始過退休生活了。幾年前他在桃園高鐵站附近買了房子,如今大半年住在台灣,其他的時間,不是住在曼谷,就是跟太太噥噥到世界各國去旅遊。他兩夫婦極喜歡旅遊,跑遍了世界各地的名勝古蹟。只見他們在臉書上不斷分享各地美麗動人的風光和旅程;在台灣的時候,他們也跑遍各地大小景點。他們總是顯得容光煥發,神采奕奕。在我們老同學們中,他們大概是探訪過最多地方的一對夫妻了。 在越南經營傢俱工廠三十多年的飛煌,在二○一八年的冬天,為我們主辦了一個越南之旅,帶給我們二十多人一個星期歡樂難忘的時光。如今他結束了在越南的事業,返回台灣定居,與夫人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維持健身運動的習慣,使他顯得面龐和皮膚平滑有光澤,比當年在越南見到仍然為著事業奔波忙碌的他,好像更健康,更年輕了。 惠長從六輕的處長職位退休後,買了一塊山坡地植樹造林,夫人阿嬌也在住處一樓開了一家早餐店,除了藉此打發時間,方便與鄰居互動和聊天之外,更可就近協助照料孫兒女。如今大的孫兒女都已經高中畢業、上大學了。他們一家三代都住在鄰近,生活和諧安樂,可說是我們同學中的楷模和最幸福的一對了。 老許比我年長,卻仍然受到大公司的禮聘,不讓他退休。他幹勁十足。忙碌,使他保持清晰的頭腦和充沛的精力。看樣子,他一時也還沒有退休的打算呢。 James 年輕時辛苦創業。台灣、大陸、美國和越南,風塵僕僕的到處跑,至今在美國都仍有辦公室,有老美經理人為他出貨和售貨。如今他退休了,兩腿受到肌少症的影響,使他的行動受到了一些限制(走不穩、走不快)。但這些都沒法將他困住。靠著一支手杖的輔助,他不但獨自跑到台灣各地(包括離島)走走,也參加旅行團到國內、外遊玩。他的生活不受肌少症的限制,除了平日做復健和走路運動之外,他以旅遊和訪友的方式,讓生活變得生動和多彩。而這次的聚會就是由他發起,與「老詼訝」合辦的呢(他原說要獨自負擔此次的全部餐費,「老詼訝」建議每人先繳台幣一千元,若不夠才由他補足,結果還是讓他墊付了八千多元)。雖然手腳不像年輕時那麼靈巧了,但他的生活和心靈,自有寬闊的天地。 Daniel 在大陸台商的的公司任職多年,從處長的職位退休後返台生活,一些慢性疾病,使他時常需要靠手杖的協助。他的體能雖然可能因此較弱,但每當同學們有活動之時,他也都熱忱參與,共同歡樂,樂觀向前看。 Charles 則是在台灣的國營事業,從處長的職位退休。由於受到帕金森疾病(Parkinsons Disease)的影響,行動比較緩慢和不便,也需要依賴拐杖的輔助。但是,他勇敢的面對疾病,還花了許多錢,自費動了手術,以便使用較新的科技,精密釋放藥量進入體內,以達較佳的療效。他和 Daniel 一樣,總是熱忱開朗的,來參與同學們的各類歡聚和活動。他們兩人的身體雖有些疾病和不便,但並不干擾他們樂觀往前看的心境與態度。 我看著大學在一起的同學們,來自台灣東西南北的各個角落和不同的家庭背景,同時畢業離開了學校。踏入社會後,經由各自的努力和奮鬥,歷經艱難困苦,也嘗到了成功的果實,各有自己的故事和體悟。如今,在年華老去之際,大家仍能秉持自己的個性、信仰、天賦和興趣,歡喜樂觀的生活著,去做自己喜歡或是曾經想望的事情,優雅地逐漸走上老去的道路。想到這些,我的心中是充滿感動的。 從餐廳出來,老許和他的同事要趕到另一個城市辦事,有的人則需要趕去搭車回家。「老灰訝」邀我們幾個不趕時間的人,順路走到我們的母校看看。 如今,大學的校門早就不是座落在我們學生時代的地方了。不僅是校門,校園裡面的建築和大樓對我而言,都很是陌生。植物經過幾十年的生長(我們都大學畢業五十多年了呀),整個校園只見草木蔥蘢、高大、茂密,讓我覺得有點擁擠的壓迫感。我幾乎只能認出那條以前的主要道路,那些大王椰子樹,感覺它看起來,似乎是有些蒼老、變矮小而佝僂了。 年老要樂活 https://www.ksnews.com.tw/wp-content/uploads/2025/03/ksnewsim20250302001-20250302001-2025-03-01_22-32-36_812088.pdf (2024-03-02 於更生日報副刊) 【附記】 這篇文章刊出時,距離文稿寄出的日期,約四個月。 ![]() 老同學們歡聚一堂 從阿秋大肥鵝餐廳出來 走向中興大學的校園 走向中興大學的校園之二 我第一次見到的中興大學校門 James 和「老灰訝」及阿地 校園內的一角 ![]() 留下的十餘人在森林館前合影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