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1/14 16:19:34瀏覽581|回應1|推薦21 | |
(Everything I Do) I Do It For You 靜靜的後院與梔子花開〈一〉靜靜的後院 當年在準備購屋和看房子的時候,老大將近五歲,老二還不到兩歲,老三則尚未出生,所以我最主要的考量,便是環境的安全、學區的良好,和小孩遊戲的空間。 我看了許多房子,終於選擇了這一棟,因為這個社區有警衛作二十四小時的巡邏;入夜以後,所有的側門都關閉上鎖,出入都要通過留有警衛室的大門,必須出示識別證才能出入。 這是一個相當有名而且安全良好的社區(跟我的後院相接的鄰居,是一位以三顆星退役的將軍;我曾寫了一篇文章「脫下戎裝的將軍」,發表在二○二○年九月二十九日的更生日報副刊);此外,連接社區的小學,是得了幾次藍帶(Blue Ribbon) 獎的好學校,並且就在附近,小孩走路便可到。更方便的是,若是走在社區裡面的道路,不用十分鐘便可走到學校的遊戲場(可從小學的側門進入操場),根本不用走出社區的大門和有許多車輛往來的大馬路,可說是既安全又方便。 而這棟房子最吸引我的,就是它廣大的後院(約有四分之三英畝),在低矮的杜鵑花叢及高大的松樹、木蘭花(magnolia)和橡樹之間,還有個裝置有四個鞦韆的鞦韆架,鞦韆架更連接著一個高架的小木屋;小木屋之前是溜滑梯,是小孩玩樂的好地方。小孩在後院玩耍很安全,因為木籬圍繞著後院,並且在廚房、連著廚房的家庭用餐廳和起居室,有面對後院的那些玻璃大窗,都可以清楚的看到小孩在後院的活動。 自從搬進這棟房子以後,小孩興奮得整天在後院玩耍。我傍晚下班回來,他們就要我到後院為他們推鞦韆,因為他們還太小,還不會自己盪鞦韆。我站在鞦韆後頭,兩手不得閑的各推著一個鞦韆。他們銀鈴似的清脆笑聲,總是隨着鞦韆的起落而飄揚。後來,他們的膽子越來越大,便開始要求:「爹地,再高一點,再高一點。」一直高到他們的小腳,可以踢到旁邊大樹下垂的枝條和樹葉,他們便開懷大笑。 漸漸的,他們會自己盪鞦韆了。 他們也開始玩溜滑梯。他們從木架梯子爬上小木屋,然後從連接小木屋的滑板上溜下來。他們爬上小木屋,溜了下來,然後又爬上小木屋,溜了下來。看他們周而復始,樂此不疲的玩著。他們告訴我說,那個小木屋是他們的「家」,並且時常要我上去坐坐。小木屋裡面釘有兩排木條椅子,非常的厚實堅固。我躬身坐在那兒,他們就會拿出玩具杯盤及餐具,假裝請我喝茶進餐。 老三在不覺中到了這個世界。時光流轉,不覺中,他們三個也都玩在一起了。 有一天,他們要求我去買個露營帳篷。我問他們為什麼要露營帳篷? 他們說,他們要在後院露營。 我買了一個帳篷回來,問他們要把帳篷架設在哪兒? 他們選擇了在溜滑梯和木蘭花(magnolia)之間的草地上。 我把帳篷架設好了。他們好興奮,便把門簾掀開,裡頭放了許多他們的玩具和彩色圖畫故事書。他們還邀請我先脫靴,進去坐坐。 歡樂時光,在不知不覺間流逝。後院沉靜下來了,不再聽到童稚清脆的歡笑聲。鞦韆靜靜的不再擺動。溜滑梯上落滿了松針,金屬的滑板因為沒再使用,有些地方已經開始生鏽了。 望著靜靜的後院,總是令我感到悵然若有所失。 但是,如果用心凝視,卻彷彿仍然可以看到,三個小小的身影,在那兒盪鞦韆、溜滑梯;若專心諦聽,好似仍可聽到,那天真快樂和純潔的歡笑聲。 啊,那就是一個為人父親的心情,那就是一個為人父親的心情啊…… 〈二〉梔子花開 連著起居室的外面,是面積蠻大的陽臺,由粗厚的木條高架舖成,周圍是厚木條釘成的椅子。這些木條漆成暗紅色。沿著陽臺邊緣種滿了「紅尖(Photinia Red Tip)」(一種常綠灌木,是陽臺或是露臺邊緣常見的觀賞植物 )。這種庭園植物到了春天,嫩芽嫩葉在幾陣雨後,就突然暴長成鮮嫩亮麗的朱紅色,和陽臺的暗紅色,以及在陽臺上方的整個葡萄架上,佈滿了的嫩綠肥大的葡萄葉子,構成了一幅很美的畫面。 可惜有一年,全州的Red Tips 都染病,據說百分之八十的 Red Tips 都死了。我們家的也不例外。除了環繞陽臺的以外,連後院與鄰居分隔而種的那些 Red Tips,也幾乎全都死了。 看着陽臺外已成光禿禿的景觀,總讓我覺得若有所失,想要沿着陽臺再種些什麼。 種什麼好呢?我東想西想,想到了黃梔,因為黃梔帶給我許多溫馨的記憶。小時的外婆家,外院的圍籬,就種了一些黃梔。 我到苗圃買了好多棵黃梔,就沿着陽臺栽種了。 但,不知道是日照的關係或是土壤的關係,雖然我勤於澆水和施肥,可是我所栽植的那些黃梔,總是顯得沒精打采的。經過了兩、三年,它們都沒什麼長高,也沒有開花。 我看再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因為拖延下去,說不定它們就要逐漸枯死了。所以我決定,要將它們移植到庭院的其他地方,看看是否會有什麼改變。 我在前、後院走了好幾回,最後決定把它們移植到前院屋旁,靠近裝置空調系統的地方。這些黃梔,就圍繞著在室外的,那兩個空調機組(樓上和樓下各一組)的四周。 移植後,我沒再去多留意那些黃梔,因為不再抱着什麼希望,多少有點盡人事聽天命的味道。 不到一年的時間,有一天我下班回到家,在車庫裡停好車,打開車門,竟被那濃得化不開的香味給弄糊塗了。 我走出車庫,從前院走向房子的另一頭,才發現那些黃梔開了數百朵的白花。眾多的花朵,把長高一倍的枝條,都壓得低垂至接近地面了! 我望著那些又高又開滿花朵的黃梔,真是難以置信。在一年之中,它們居然從病懨懨的毫無生氣,變成滿樹盛開著難以計數的花朵! 我沒想到只是換了一個環境,竟然會產生有如天壤之別的結果! 其實,這個經驗,也很可成為我們生活上的借鏡。 當一切都不順遂的時候,也許換個環境,事情便會有改善。 不管事情看起來是多麼的絕望,也不要放棄希望。也許換個環境,也許換個角度,也許換個處理事情的方式……事情就可能會有轉機。 俗話不是說,當一扇門關了的時候,也許會有另一面窗,正為我們開啟嗎? 靜靜的後院與梔子花開 https://www.ksnews.com.tw/wp-content/uploads/2024/11/ksnewsim20241114001-20241114001-2024-11-13_23-24-59_340400.pdf (2024-11-14 於更生日報副刊) 【附記】 這篇文章刊出時,距離文稿寄出的日期,約三個月又三個多星期。 老三在鞦韆旁的小木屋和溜滑梯上 小木屋旁的繁花盛開(隱約可見老二在小木屋下) 房屋的正面和前院 老二推著獨輪車載滿後院的枯枝落葉走上車庫旁的車道 車道旁盛開的櫻花 四歲多的大兒子和一歲多的老二在陽臺上吹肥皂泡泡 下雪天兩兄弟在陽臺玩雪 陽臺四週是 Red Tips,上面是葡萄架,下面掛著搖椅 已上小學的大兒子爬上櫻花樹 大兒子去念了耶魯大學 三個兒子都長大了 二兒子也當爹了 小兒子去當了醫師 梔子花開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