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6/07/18 18:10:51瀏覽1699|回應4|推薦5 | |
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謝長廷今天(18日)接受中廣蔡詩萍專訪時表示,現在政治氛圍對綠軍是不利的,尤其是在台北市這樣一個藍色板塊大於綠色的城市中。但是他從創黨時期就開始參與民進黨,分享權力、分擔責任是應該的,這也是民進黨反省的機會,多向人民溝通,尊重選舉結果,這就是民主。 謝長廷指出,這段時間與民眾面對面溝通,感覺很好。走訪基層後也有一個感覺,就是市民對於市長人選,傾向於選人不選黨比例漸漸增加,根據調查,目前已有26%,相信未來還會持續增加。謝長廷說,雖然第一家庭弊案讓民進黨形象受損,但是綠色學者對於國民黨也有嚴厲的批評,民進黨被質疑並不代表國民黨就會被接受。相信市民的選擇會超越藍綠,中間選民數量會繼續增加。 對於如何與其他候選人區隔,謝長廷也認為「做自己最好」。他認為一個政治人物應該要有一貫的政治信念,不要做作,不要因為選舉才來塑造個人風格。謝長廷表示,他從政以來的政治主張,例如城市自治、社區主義、和解共生等等,並非選舉才這樣說,而是二十幾年來一貫的政治主張,有些政見也已經在高雄實踐。謝長廷指出,他在高雄市長任內,成立勞工自治委員會,讓勞工自治,所以在他當市長的六年期間,他們都沒有抗爭過。謝長廷說,一個政治人物需要宏觀、有遠見,希望自己的信念是可以改變或說服選民,而不是尾巴主義,不是為了選舉才去討好、迎合選民。 謝長廷表示,台北是首善之都,有很好的基礎,資源也很多。馬市長八年的政績,好的要繼續下去,不過壞的也要修改。但是馬市府團隊缺少願景,建設缺少城市美學,缺乏由下而上的城市自治機制,像圓環、龍山寺地下街沒落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謝長廷認為,市政不能慢跑,像松山菸場大巨蛋工程延宕,就是市府規劃不當,尤其台北面臨的是國際都市的競爭力,市政府的資源應該下放,尊重基層的意見,讓每個社區都成為自治系統。 針對拉法葉弊案是否會影響選情,謝長廷也表示,他相信對手也必定會用高捷案來攻擊他,但他是候選人,不會去講弊案,會把重心放在公共政策,尤其他當過市長、院長,光是講政見就講不完了,所以希望年底是談政見的正面選舉,不要淪為弊案對打的情況。謝長廷指出,像宋楚瑜的經歷,也是不錯的人選,不過他比較熟悉台北,對這塊土地有深厚的感情,也有直轄市長的經驗,他們現在提出的一些政策,他都已經在做了,這也是他比其他人更突出的地方。 謝長廷表示,他希望藍綠雙方都能以同理心去了解對方,因為是歷史的偶然,讓每個人有不同的政治色彩。他如果當初出生在眷村,有可能偏向泛藍;但他是出生在打鐵街,美麗島事件成為辯護律師,自然走向反對運動。謝長廷認為,藍綠不是必然的,大家應該用同理心看待事情,不能用顏色來決定好壞。謝長廷也認為,由於媒體每天戲劇化、八卦式的報導,讓社會的基本價值消失,正面向上的力量不見,這樣是很不好的。他認為現在的人都認為人們不可能有高尚的心靈,只有卑鄙的動機,到處都是猜忌、懷疑,所以他主張愛與信任,希望把城市中的愛找回來。 |
|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