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6/30 01:15:43瀏覽719|回應1|推薦2 | |
近二十年前,謝長廷提出的「新文化理論」,其核心價值就是「合作共生」。謝長廷畫一個座標,軸的兩端分別是共生與滅決。社會如果是往共生的方向漸近,就是朝文明的方向移動,也是進步的方向。如果是往相反的滅絕方向移動,就是野蠻,就不是進步。 謝長廷闡述,座標的中點是我們自己的生存,也就是「自存」,自存是生物本能,人生下來一開始只是自存,這是最基本的,但文化卻會有走向共生或滅絕的差別,如果整個族群、社會的人走向共生,個人的生存也能提昇,由生物的求生,走向更有尊嚴、更健康的再生與共生。 2005年 「合作共生」,是我多年閱讀、觀察與思考所得的人生觀、世界觀與歷史觀。我認為,當一個社會裡大多數人,以「自存」的本能在生活,則這個社會的一般性是為「非理性」。當社會的多數人,在「自存」、「利己」之外,還能夠以「利他」、「共生」的思維來生活,這個社會就成為較高層次的「理性」社會。 選舉所帶動的族群分裂、政黨對抗,應該要讓它過去。政治人物為了選舉,可以動員民意,來凝聚支持。但是不管選舉期間如何看似勢不兩立,選完之後,台灣兩千三百萬人畢竟是一個命運共同體。這一陣子以來,政黨合作的可能性,在社會上廣泛地被探討。我觀察到,政黨合作的概念,並沒有被大多數支持泛綠政黨的民眾所強烈抗拒,甚至泛藍政黨的多數支持者也似乎可以接受。即使有些人反對,但他們並不是反對合作,只是不相信合作的誠意,而擔心被利用。這是一個意涵深遠的現象,所代表的是人民對於政黨對抗的忍受程度,達到了某個臨界點。此時,他們對政治安定的渴求,壓過了對他們所不喜歡的政治人物的排斥感。於是,只要是能夠結束無謂的政黨惡鬥,即便是與他們所反對的政黨合作,人民也覺得可以接受。 台灣主流民意跨過了這個臨界點,在我看來,表示了一個新時代的可能性向我們展現。過去政黨之間的「零和」鬥爭體系,無法解決當前的政治問題。民意現在要求一個「非零」體系的創造,一個「合作共生」模式的誕生。人民已經走在前面,輕輕地跨越了意識型態與族群對立的鴻溝。新時代的契機出現了。過去所不曾存在的「非零年代」,就此成為可能。從鬥爭到合作,從「零和」到「非零」,台灣社會一旦能夠跨過這一小步,就在文明進化的路途上又邁進了一大步。 我們需要更大的政治想像力,以及更高的道德勇氣,來從舊的「零和」機制與缺乏信賴的政治文化裡,創造出新的「非零」的機制。如果台灣的政治人物,能夠發揮政治想像力,承擔起領導者的道德責任,共同創造一個「合作共生」的「非零」新局,打破「零和」賽局的桎梏,台灣的生命力將可以淋漓盡致地盡情發揮,一個新的躍升即將展開。 這個理論,和謝長廷在二十年前念茲在茲的合作共生論述中,傳承下來是一致的道理。只是面對政黨惡鬥的激化,謝長廷有更強的使命感與驅動力,要推動這一個理念。他擔任閣揆以來,推動和解共生的過程非常艱辛,迭遇難關,但一向有「千萬人吾往矣」精神的謝長廷,還是堅持著這個方向。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