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17 00:31:09瀏覽128|回應1|推薦1 | |
前些日子和朋友閒聊,談起我們以前的華文老師,他們是多麼認真在教導我們,滿腹的經書,每次上國文課,他們就會把一些與課文有關的知識講述給我們,讓我們聽得津津有味。 不幸的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僑校菲化,把本來的文字史、文學史都刪掉,規定全菲華校要把中文課改在下午上,因此好幾位兼教兩家華文學校的資深老師,就只能捨棄其中一家學校了。 那時候,我還在上高中二,文學史、文字史沒了,幾位博學的老師也不在,我們真的是很不幸的一群;但我們並不敢放棄華文。 現在我們也當了幾十年的老師,說成績,我們是萬萬比不上我們當年的老師,因為我們的知識有限;我們沒有多大的機會可接觸更高一層的華文教育,但我們卻不是那種敷衍了事的老師。備課的時候,我們要找資料,沒有電腦的時候,家裡的桌子有好多參考書,碰到疑難的問題時,要去請教人家。 上課的時候,為了節省時間,生字、生詞,課文重點,都要用毛筆寫在字卡上,讓學生看著唸。近十餘年來,有了電腦,就不再用毛筆了,在電腦打完字,由打印機打印出來;現在科技進步,連打印都不必了。設備先進的學校,課室裡都有電腦,手指按一按,課材就能播放出來,多方便。 只是科技進步一日千里,華人子弟的華文水準卻一落千丈。外甥女的兒子,已經上中學二年級,一課簡簡單單的華文,若以以前的程度來說,那種課文應該是屬於小學部的,但他竟十有九字唸不出來。外甥女和孩子講話是菲、中、英三種語言的混合語。 五十年代,為了申請入菲籍,一些華人子弟都轉進菲校,失去了與華文接觸的機會,可幸的是,他們在家裡還是以閩南話溝通。我有幾位朋友就屬於這一群的。後來,這一群人的後代,有的就不再重視華文,進而不學習也不願講華語。君不見環繞在我們身邊的年輕一代,他們都不講華語了,連大陸來的新移民,也用「大家樂」和他的子女交談。為什麼? 近幾年來,中國和台灣都編了一些新的教材,學校當局又不知道哪一套好,結果有的學校採用的課本,有繁體字,有簡化字,學生都被搞糊塗了。本來習慣了繁體字的學生,忽然要看簡化字,要花費很多精神。老師不習慣簡化字,又沒好好備課,所以老師也常常寫錯字。 聽我的朋友說,她有個督課生,他們那一班的華文老師,下學期開學至今,差不多兩個多星期了,一課短短的華文課都還沒教完,再過幾個星期,就快要放年假,第三段月考可能就只考兩課了。問督課生老師在班上作什麼?不是要學生寫字,就是讓學生一個個到她面前背唸課文。老師也經常跑到課室外面去打手提電話。 唉,比起以前,我們這一輩的老師,無論是學識或是教學態度,真是太差勁了!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二十日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