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九寨黃龍行 雲鶴 攝影 撰文
2011/12/01 00:37:58瀏覽336|回應3|推薦6

  今年年初,大使館送報社幾位編輯一個大型掛曆,其中也有春聯等等……。很漂亮的掛曆主要是介紹四川景色與藏族風情,其中有關九寨溝與黃龍的組像,更是引人。
  我是一個攝影的愛好者,深深瞭解到觀賞一幀風景照,與到實際景點之差別,有兩種可能性,其一是相片乃千中選一,而且是攝影家在不同的時刻不同的季節拍下來的,這些時刻與季節不一定是我們這些旅遊者適宜遊覽的,所以有人嘆說,實景根本不如照片。其二卻相反,則照片局限在框框中,雖然選取最美的一刻拍的,也是死物,要真正走入風景才能感受風景,讓印象中的畫面活起來!
  九寨溝與黃龍的大名十餘年來一直在我腦中盤旋,因為據說該地只有八、九月間才適宜遊覽,而且十月底黃龍也會因積雪而封閉,是以多年來都找不到一遊的機會。
  直到半退休了,時間安排較為輕鬆,才與新加坡好朋相約定在成都機場見面,偕遊九寨黃龍。
  因為年紀近古稀,所以我對旅遊地區的高度與溫度相當注意,尤其是我這種患有哮喘病的,這兩種「度」,不宜「高」也不適「低」,有點高不成低不就之感。
  即便如此,志銘兄《秋到九寨溝》一文中對九寨有如此的形容:「那是我從未見過的人間仙境:綠湖、流泉、飛瀑,組成水的抒情;雪峰、森林、草地、構成山的暢想曲;經幡、    牛、情歌,繪成藏族風情畫。」生花妙筆,令我期盼儘快溶入景色中。(全文不日在《文藝副刊》刊出)
  遊九寨的感覺是:美矣!楓葉紅的季節中、湖水呈青藍色、紅藍相配,構成大自然中的奇景(見上圖)。但美中不足是,遊客集中在這個期間上九寨,這麼美的景色宜靜觀,在如鯽的遊客群中,吱吱喳喳高低不斷的聲浪中,山嵐水聲包括飛瀑雄偉如聚雷之鳴響聲,都被壓住了,真是大剎風景。
  到了九寨,不到黃龍可惜。
  第二天清晨出發,新加坡朋友買了「紅景天」口服液與氧氣筒,我雖兩三天來每天服三次「諾迪康膠囊」(紅景天單方),也買了「救心丸」備用,更買一小瓶酒準備驅寒(酒因導遊警告高原地帶不宜飲酒,未帶上黃龍),還是在乘纜車時服了三小瓶紅景天口服液。
  那天到達時氣候不太好,據說氣溫在零度之下(白濛濛的積雪證實這一點,見下圖上),高度海拔三千六百公尺是早就知道了。但從下纜車站到景區到「五彩池」來回的路程據說是七點四公里,則是下站後才知曉的!
  霸王硬上弓,迫著不走也要走!
  嚼救心丸與吸氧丸,成為上下「五彩池」路上停不了的動作。唯一支撐著我「勇往直前」的力量,是看看「五彩池」的意願。
  到了「五彩池」,方知世間有此佳景:因為整個池是由如梯田般不同高度的小池組成,因不同高度的池水有不同的礦物成份,故而會在太陽折射下,呈不同的顏色。
  太陽露面了!遊客們都歡呼,而我也趕緊卡察卡察大拍其照(見下圖下)。
  因為要趕下午的飛機回成都,雖不願離開也要走!
  回程的千辛萬苦就不在這裏述說了。反正到達下山的纜車站,舌頭因嚼「救心丸」嚼得麻木了,而氧氣筒也空了!    上山,沒有橫著下山,算是萬幸。而歷經中這三個小時,集「慾念」(一定要拍到「五彩池」)、「逞強」(不自量力)與「堅持」的這幾種意識在一身生與死交叉的時刻,一到達纜車站慶幸僅到黃龍而未達黃泉,人就全部鬆弛下來,對人生也有另一種看法了。這也算是我九寨溝龍行出乎意料之外的收穫。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OWNLP&aid=5887438

 回應文章

亦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圖文並茂
2011/12/02 15:08
在報上讀完了您的文,趕緊來這裏看圖片。
漂亮的七彩池,謝謝您圖文並茂的分享,聽您這麼如辛的遊玩,我的尋機會趕快也去玩玩。



钟灵
九寨黃龍行
2011/12/01 15:36

云鹤老师,拜读"黄龙"一文时,忍不住捂嘴而笑,因老师的妙笔写得很幽默!

酷爱旅游的人都体会,旅游时是对体康的一种大考验。此文深刻写出个中的滋味。

也非常敬佩老师乐游的精神!


王涛
九寨黄龙
2011/12/01 13:26
云鹤兄云游天下!温情并茂,美不胜收。红景天口服液,什么味道,看来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