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29 14:40:06瀏覽3824|回應20|推薦93 | |
我縱或再如何的不喜歡中國,卻也不能否認青藏鐵路是中國人的驕傲:誰能把天路修上了世界屋脊,把鋼鐵巨龍牽上橫空出世的昆侖山? 它像條白色的鋼鐵哈達,繫住長久以來的國中之國~西藏;為著軍事、經濟、貿易、觀光、運輸、國防和大量稀有珍貴的礦產...都使中國克服萬難,斥資330億以上的人民幣興建,從此徹底打開了雪域的門戶! 拉薩到青海西寧共1956km 車行時間不到24hrs。 青藏鐵路開通後,75%的進出藏物資已由鐵路承担,從而改變以往公路運輸距離遠、費用高、損耗大的缺点。 其中西寧至格爾木全長814km是第一階段工程,已於五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通車;而格爾木至拉薩段1142公里是2006年7月1日 才正式通車。 以往走青藏公路,以每天400km的進度,還要攀越好幾個四、五千公尺的山口,得花五天才走得完!而川藏公路就更遠了!從成都出發走川南線是2149km,北線更要2412km 音樂不聽可關閉,但這旋律挺好,雖然宣傳意味十足,不要聽歌詞就好 青藏列車只有2節軟臥車廂,每節八個軟臥房間,每間容納四人,共可搭載64人(中鐵只賣一半的臥鋪,另一半要留給各站時不時出差或出遊的高幹!) 咱搭車逃難也似的狼狽,他們是人五人六的處處備受禮遇且車子直接開到月台上恭候大駕。 領導幹部的軟臥:瓜子、各色水果、果汁、西藏最好的5100冰川礦泉水還附紙巾、便條紙筆 對照組:平民版軟臥~普通礦泉水和一個承瓜子殼兒的... 空 盤 子 硬臥車廂8節,每節十個房間,每間六人(上中下三層,鋪分左右,諳輕功、縮骨功尤佳)共可乘載480人 (PS:人太虛不便四處瞎逛,遂硬臥圖資取自網路) 4節硬座,每節定員98人,乘載392人,如此算來...每列列車共可搭乘936人,旺季一票難求 軟、硬臥的候車室~階級果然壁壘分明(圖資來自網路) 高幹的VIP室就拍不到了,"據說"更不像樣有名貴地毯、沙發.... 雖然搭8:20開的車,但由於青藏鐵路安檢十分嚴格,比照出入境飛機規格,所以我得摸黑七點到車站~拉薩車站很有民族風,大廳也富麗堂皇,不中用的我只顧得了大口喘氣、呼吸都來不及,神智沒清醒的也給烏鴉鴉的人潮嚇醒!~這一路完全騰不出手來拍照,艱難可見一斑。 搞不懂"祖國"邏輯~密麻麻的一大票人,背的扛的甚麼東西都帶、甚麼東西都不奇怪,但車站大廳入口就只肯開一個小門,頂著刺骨寒風大家拼命往前擠,時不時還有人逆向要擠出來;雖說是對號入座但大陸同胞爭先恐後,有縫就插、人貼人式的排法,總是讓人好傻眼又無奈~溫良恭儉讓在此是個屁好恐怖的搭車經驗(上下車都這樣幹)下次不敢了 將近千人搭車,車站就不能多些人手,開大門走大路?只開左邊告示燈下的小門 (上方車站圖資來自網路) 體魄不像橄欖球員一樣威猛的....實在"不配"搭內地火車! 這裡的車站吞吐量都很大,佔地面積也特大,卻看不見扶梯、電梯。拉提行李在相當於玉山海拔的高度還外加長跑....簡直是搏命!人都快虛脫噶屁,直想一頭撞死! 好不容易九死一生進了大廳,還要通過層層安檢:脫靴、脫帽、脫衣服(大衣、外套)、大小行李和貼身證件袋、相機、手機...都要過X光 突破人牆重圍終於來到"我的小窩":背包、雪衣、羽絨背心和隨身包及帽子圍巾散它一床 軟臥、下鋪 ~ 簡直是上上籤!
乾淨的被褥枕頭(都先放到上鋪去,晚上才用得到)拋棄式拖鞋、電視、閱讀燈,燈下有供氧口,羽絨衣旁是電視螢幕遙控器,軟臥的門可以上鎖,安全有保障(硬臥沒有門)。火車上過夜旅行對於生在蕞爾小島的我來說的確是個浪漫的體驗,但一次就好了! 很難想像大陸的春運~電影"人在冏途"描繪得淋漓盡致,印象深刻~這年年都是世界上最壯觀的人口大移動!今年粗估34億~光是想就頭皮發麻,好辛苦的回鄉呀! 青藏列車每節車廂造價1250萬人民幣:窗戶是雙層中空並能隔離高原強烈的紫外線,做到高速行駛不被風砂刮花磨損、有效阻隔低溫,避免室內外溫差造成霧化甚至窗面結冰影響視野 列車進氣系統可防風雪風沙進入,全封閉的列車有增壓、供氧及暖氣設施,全車採用彌散式供氧,提高車內氧氣含量到23%,另對急需高濃度氧氣者(是說我嗎??!)提供專用吸氧配套,盡可能使旅客達到舒適的環境~是很舒服!如果...沒有殺千刀的老是偷偷抽菸,就更好了! 專為行駛青藏高原而特別設計打造的列車從外殼到電氣和非金屬材料的選用都用心考量 走道邊,每個景觀窗下都設有折疊式的賞景座椅,是十分貼心的裝備 上了車、喘口氣、回個神就抓緊時間去拍列車上的廁所~趁還沒被蹂躪摧毀前! 每個車廂有兩間廁所,對門而立~有蹲式、也有座式(馬桶就不拍了) 為保護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列車設有與飛機同等級的真空集便裝置和污水、汙物箱;所有廢水、汙物均統一收集,將之抽入集便箱,於最後停靠時由污物車抽運送走處理。 請保持清潔衛生~此地無銀三百兩!~放屁!特別需要寫,就表示特別難做到! 不多久,我懷疑這一方小小廁所及洗手台...難不成有人能嘩啦啦洗澡嗎?怎能用得這麼濕? 列車"手段"更絕~廁紙用完絕對不補、死也不補,哪怕你跟不同的服務員說許多遍都不為所動 要過很久很久...才會再見到久違而珍貴的捲筒衛生紙~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我終於懂了! 到內地旅行建議您除隨身一定要帶衛生紙之外,我會再帶不同部位使用的溼紙巾,如此可維持基本的個人衛生,心情也愉快些。 括號裡顯示的是海拔高度;唐古拉車站~5072m,比秘魯鐵路的海拔最高點4817m還高出251m,是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車站! 照片下方附上記者喵在驚鴻一瞥的唐古拉之實況報導
那曲 : 列車停靠十分鐘,開心的從床上一躍而起,僅著薄襪、拖鞋就衝下車 在月台跑來跑去、騷騷首弄姿的拍照... 十分鐘後躺平吸氧的病號就是我! 舒適的餐車(只有一節),上車要先預定用餐時間,分好幾個場次因此有時間限制,不能太過磨菇到細嚼慢嚥;當然也必須跟高幹錯開,他們用餐得清倉,單獨使用整個餐車 我們在車上用了兩餐,六菜一湯,四人享用,兩餐都不同,菜色還不錯(也不便宜就是!) 餐後還另外點了好吃的酸奶和拉薩啤酒及凍可~一整個超愜意的 網路眾口鑠金的都一致說難吃,我可不這麼認為!~應該是領隊太優了,總是想方設法盡量打點最好的,常出人意外的有許多驚喜(或驚嚇) 火車上也有便當和泡麵提供不同預算的選擇。 搭車還是得搭從拉薩出發的車最乾淨、原物料資源搭配也充足;不像從北京、上海、廣州...過來的車~路途太長、車內環境不易維持也有些無聊、吃喝的選擇性就相對減少許多。 青藏公路與鐵路時而平行共進,時而交會,所不同的是鐵路遇河架高、遇山就鑿凍土、打穿隧道直接穿山過脈;而公路要翻越重重山、條條水才能再度與鐵路相會於天涯。 守著窗戶捨不得睡,直等到漫如蜘蛛網的冰凍沱沱河映入眼簾~三江源頭:長江、黃河、瀾滄江(流入印度成為湄公河)~看到所有中國人的母親河,心情還是不免小小激動了一下。 怪! 我看著濁水溪或是淡水河,怎麼沒有相同的感動呢? 果然近廟欺神!不該! 長江的源流從沱沱河以下依次為通天河、金沙江~明朝徐霞客追尋長江源頭也只能走到金沙江~以當時條件限制已經很了不起了!在這之前很長一段時間的古人都曾以為是岷江。 念青唐古拉山與一排....芝麻 氂牛! 再來一張:黑白芝麻交切片(雞兔同籠之...草場上的牛羊) 受地球暖化效應,在高海拔地帶,鐵路路基下是季節性凍土或長年凍土層(達550km),每到夏季,因地面溫度升高,常導致路基表層土質鬆軟甚至下陷,公路行車猶可,但高速行駛中火車的安全就有疑慮,這也成為當初青藏鐵路建設中的最大難題之一。 高寒、低氧、超高海拔~地球上再沒有相同的或可與之相比的惡劣環境。(就高寒凍土來說,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凍土鐵路雖然長三四千公里,但其海拔不高,只有兩三千公尺。) 中鐵經過許多困難失敗,終於想出克服夏季導致凍土鬆軟的辦法~氮氣棒:這種熱管長7米,是一種無縫高碳鋼管,5米埋入地下,地面露出2米。裡面灌裝有液態氮(冰點為-275 ℃)透過液態氨,將夏季地下凍土層的“熱溫”帶到表土層,使之保持冰凍狀態以支撐列車重量碾壓不變形;另外再透過露出地面管徑外表的翅片,把蘊含在地表土層中的熱量散發到空氣中。它們就像一個個自動傳導冷熱溫度的“空調棒”,讓路基永遠保持冷凍狀態,這種氮氣棒也在青藏公路兩旁出現。 附上我的錄影說明 另一個難題是土地沙漠化:為此廣設一格格的防沙固地柵、攔沙牆、攔沙石、攔沙層,防止飛砂走石覆蓋軌道 實境拍攝錄影:防止土石覆蓋鐵軌的措施 青藏鐵路穿過青藏高原上的兩個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和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共300多公里,生態環境獨特原始又敏感脆弱,一旦遭到破壞,就很難再恢復。 中鐵將穿越保護區的鐵路線盡可能採取繞避處理,並根據沿線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遷徙規律做考量,在格爾木至唐古拉山一帶以高架鐵道設置25條野生動物通道以保障它們的生活、遷徙和繁衍不受到威脅。 數十隻高原精靈:藏羚羊帶著小羊渡過楚瑪爾河並顺利通過青藏公路與鐵路 路線這麼長的鐵路電氣又是如何維護檢測呢? 就是靠下圖這突出地面的明管來精準的判斷監測哪個部份出問題,迅速進行處理 青藏鐵路沿線每隔一段距離設有護路工人的小屋或帳篷,無比寂寥的工作和生活 每當火車經過,他們爬上護欄向列車敬禮;制服筆挺的列車長及服務員也都立定在門邊窗邊同樣回禮致敬!
看到這一幕深深觸動我心~~曾幾何時台灣早已失去這種互敬互愛的精神和尊重! 從內在到形式都沒有!只剩口水亂噴、永無休止的紛紛擾擾。
我就這樣在一些讚嘆;一些矛盾衝突、一些反思中躺在如搖籃般規律平穩擺動的火車臥鋪裡淺眠稍歇,於次日清晨抵達了零下十六度的西寧唉!只是換個冰箱罷了!
後記: 青藏工程無疑的是21世紀的長城,舉世矚目肯定,其困難度突破好幾項世界之最: 1.世界最長的高原鐵路:全線總里程1956公里。(拉薩到西寧)
下篇將拉回到西藏,寫我所喜歡的色拉寺辯經與藏區生活....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