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毛毛蟲變蝴蝶—考古變今用—廣欽老和尚‧修行考題(考古題)1
2010/12/05 11:11:06瀏覽95|回應0|推薦0

道證法師講述

李瑞玲、林嘉雯、陳弘學、林瑞蓁、仰蓮居士敬記

 

前言

 

在學時,對教授考過學長的題目,通常戲稱為「考古題」學生研究考古題,可以瞭解考試重點,使今考,及未來之考,成績優異。修行亦然。修行道上,天天有考題,時時有考題。行者研究大德之考古題,可知修行重點,提高警覺,於今,於未來生命考驗中,無往不利!

 

筆試—記憶清楚‧說一、二、三、

臨床—血肉模糊‧考驗百般

 

我們在醫學院讀書,講到要怎樣急救病人,就說第一步如何,第二步如何,第三步如何。考筆試的時候,只要照書本,背得清楚就算及格了,但是臨床上實際看病人,情形就大大不一樣!

 

比如說,半夜值班,送來一個和卡車相撞受傷的人,一看整條腿都被車壓過去,血肉模糊,整隻腳又鑲著很多玻璃碎片,這個人又是會痛,會流血,會哀叫的人,一方面處理,他還一面慘叫,用「三字經」罵醫生,我們一心要救他,既不能手軟,也不能夠生氣,更不能夠不耐煩,還要清楚明白,照書上所說的,第一步,第二步去處理。考筆試寫答案是比較快,真正要照做是不簡單,要一塊一塊的玻璃碎片處理乾淨,骨頭要接得好,傷口又要一層一層縫好,有時候站一整個晚上,站到早上還不能處理好,要忍飢、耐累,甚至還不能上廁所,這種忍耐的過程,和在學校考筆試就大大不一樣!

 

研經—由文解義‧苦功百般

修行—死去活來‧考驗難堪

 

我們的人生修行過程也像這樣,讀佛經,做早、晚功課已苦功百般,照著經本去實行更困難,時常都考不及格,跌得頭破血流,還是得繼續照做下去。總是,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此後種種譬如今日生,心中邪知邪見「死」的當下,正知正見「生」。煩惱妄想寂滅了,法身慧命就活潑起來。

 

感謝菩提道上師長恩

 

很幸運,我在修行的過程中,遇到很好的師長,就像臨床上遇到很好的教授一樣,他們平常就會運用機緣出考題,幫我們培養實力,遇到境界的時候,也會用他們自己修行的經驗,以適當的啟示,幫助我們走過難關。

 

上廣下欽老和尚—突擊考、演技派、教學天才

(心不在道,保證考得哭哭啼啼)

 

我的兩位剃度恩師,是跟隨上廣下欽老和尚,修行將近二十年的比丘尼,他們時常會提出廣欽老和尚種種的開示和考題,老和尚不但自己修證的功夫很高深,而且我們用現在的形容詞來講,他真的是一位教學的天才,他出考題都不必思議,都是在學生沒有準備當中,出臨時考題,如果不是時常把心放在佛道的人,就一定會考得哭哭啼啼的,他如果先告訴你要考試,你當然會提高警覺,問題是他不會事先通知你,都是臨時用境界來考,看你在沒有準備當中的實力如何,我常聽恩師說他們自己修行的經過,時常都很感動,比起他們的境界和考題,我的考題實在是太簡單了。

 

實際生活中

是否會發現,這是在考「是非題」呢?

 

如果我們在學校考是非題,老師出個題目說,過十字路看見紅燈應該走過,看見綠燈應該停止,你就自然會曉得要打個X,知道老師在考你—是否知道交通規則,但是如果在實際生活中,有人故意把事實歪曲了,或是把事情做錯了,我們是不是會發現,這就是在考是非題呢?我們能不能像答考卷、寫是非題那麼平靜清楚?自己好好的作答,交出自己的成績單呢?我們如果在生活中,沒有發現,這是在考是非題,可能我們就會很懊惱,處處感覺很沒道理,很憤慨,忍耐不下去,這樣就是考不及格。

 

選佛場中

各人交各人的成績單

 

在人生的考試中,我們是各人交各人的成績單,同一位老師出的題目,每一個學生答案都不一樣,每一個人成績就不同。比如同一個婆婆,罵一群媳婦,每一個媳婦聽了,想法都不一樣,各人想法不一樣,就等於各人交出去的答案不一樣,每一個人所得的成績就不一樣。婆婆是婆婆的成績,媳婦是媳婦的成績,考試題目本身沒有好壞可言,但是每個人應考的心情不同,每個人的答案就有程度的不同。這個世間是一個選佛場,平時生活中大小事情就是大小的考試,就是在選,選得中的人,就往生西方去成佛。

 

※隨機晨考(是平常例行,卻都出乎意料之外)

 

誰最用功?

(這樣講幾句,就動心。唉,功夫還早咧!)

 

恩師告訴我說,廣欽老和尚平時大約早上六點,就會在寺裏面經行巡視,他平常都靜靜觀察,看什麼人拜佛念佛最認真,最早起來用功,就找那個最用功的弟子來,不分青紅皂白就罵一頓,甚至說一些讓他冤枉委屈的話,老和尚演技又很逼真,那位弟子聽了如果動心,甚至生氣起來,老和尚就搖搖頭,笑笑說:「我以為你多用功,這樣講幾句就受不了,唉!功夫還早咧!」

 

不知這是考題—就是「不覺」!(沒學佛!)

 

老和尚如果沒有說出末後這一句,可能挨罵的弟子怎麼樣都想不到,這是一個考題,因為沒有發現是考題,不知道老和尚這樣做原來是要看看我們怎樣交答案。不知道是老和尚要看我們對佛法的體會實行如何,故意演出的境界,因為統統不知道,所以叫做「不覺」。沒有隨時覺醒的心,就是無明、糊塗。佛是覺悟的,我們沒有時時覺醒,就是沒有在學佛,阿彌陀佛是「無量覺」,我們常不覺,就是沒念佛。雖然一大早就起來做功課,做了半天還是「不覺」。這樣就是枉費功夫,等於讀書很用功,考試都不及格!

 

聽故事,要會拿來用(銷歸自性)

 

有一位女居士聽到這裏,她就很歡喜地告訴我說:「這樣我知道了!我那個先生,經常一大早起來就隨便罵我,罵東罵西,罵得很冤枉,我都埋怨,前世不知道欠了他多少罵債?現在我知道了,我就當他是廣欽老和尚,早上出來巡視,給我出去考題,這樣,我就很快活了。我就把它考過,很歡喜去西方!」

 

這位女居士真是有覺性,聽了故事公案,能夠拿來自己用,銷歸自性,我會講的人,不如她會聽的人。能活用考古題的人,必然成績優秀!

 

金剛經的應用題—取相?動心?

 

我們可能一大早就讀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經文是這樣讀,不過假如有人很兇罵我們,罵得又都是一些冤枉的內容,我們就暫且把金剛經放一邊,當做這境界是真的,開始傷心、委屈,一點兒都不記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開始跟著虛妄相去團團轉,不但取相,而且還動心,不但動心,又大大的傷心,一點兒都不會「如如不動」,所以讀了幾十年的經,一考起應用題來就死翹翹。人家如果說我們學佛都是騙人的,沒有真心學,我們聽了還很不服氣,假如一考試就不打自招,表現出佛所教我們的,我們實在一點都沒有學到。什麼忍辱波羅蜜,先放在一邊,先辯論一下,哭一哭再說。

 

什麼波羅蜜?!黏手黏腳‧氣得要命!

 

有一位居士很可愛,他告訴我他生平第一次吃水果波羅蜜的經過,使我很有感慨,他說:他去山中做工,聽人家說波羅蜜有多好,一個一千塊,他就把它買來試試看,還聽說波羅蜜很黏,需要抹油。結果他不知道油是該抹在刀子上,用抹油的刀子切才不會黏刀,他沒搞清楚,拿了一隻刀就直接切,切到那裏,黏到那裏,到處黏,黏得整個手、身體都洗不起來,他就說:「黏腳黏手,氣得要命!如果不是想到是很貴買來的,我就乾脆把它丟垃圾筒,比較省力!」他還以為波羅蜜是要吃的時候才沾油來吃,結果又吃得很油很難吃。

 

是刀子要抹油

不是沾油吃!

(不黏刀的油—不執著的智慧)

 

他告訴我這吃波羅蜜的過程,真的很像我們修行的過程,本來刀子要抹油的意思,就是要讓它不黏刀,我們不知道刀子要抹油,就是不知道智慧是要不執著的,結果四處都執著,真的是黏腳黏手,氣得要命,什麼波羅蜜,真想丟掉!這不黏刀的油,等於是教我們,不執著的智慧,這是每一刀都需要的,並不是要給人家沾油來吃的,這意思等於佛經的智慧是我們生活中每一個地方都需要的,並不是來做裝飾的。

 

工作是藉境鍊心的考題

 

※平常考(作表面工作否?)

 

「你們看!

這個人最會做表面工作!」

 

老和尚出的考題是千變萬化的,我的恩師告訴我,當時承天寺建在深山中,工程有種種困難,大家要自己挑土、搬磚,甚至工作到全身泡在泥水裏面,老和尚勉勵大家,要一面做工作,一面念佛,訓練動中念佛的功夫。有一天,很多位法師大德來拜見老和尚,老和尚就請人到工地把我的恩師叫回來翻譯,當恩師一進到方丈室的時候,老和尚就馬上向在座所有的法師說:「你們看!我們全承天寺,就是這個人最會做表面工作!你們看看,她弄得全身都是泥巴,就是要讓人家說,她工作很辛苦認真!」大家聽到老和尚這樣講,可以說沒有人不相信的,在座的法師,有人聽了,就跟我的恩師說:「啊?老和尚說你都做表面工作,這樣不好喲!」恩師聽了,馬上就跪下來向大家說:「是的,弟子都是做表面工作,弟子會懺悔改過」。

 

知道—這就是考試!

理智作答交卷

 

當時,我聽到恩師這麼說,眼淚就掉下來,內心非常感動。我自己反省,如果老和尚這樣說我,又是向那麼多長老法師說,我聽了一定會當做是真的,感覺很難過,但是恩師她有覺性,隨時了解,這就是在考試,就好像在考是非題那樣,她會很平靜,照她應該回答的,交出她的考卷。

 

我們不知道這是在考試的人,就會依照自己的俗情俗氣,交出一張塗鴉、骯髒的考卷。這,在選佛場上,準備得幾分呢?

 

挨罵不服氣—不打自招—內心沒修,真是做表面!

 

我們想想看,如果有人當眾罵我們是做表面工作,我們聽了,馬上就不服氣,這等於就是不打自招,因為一生氣就表示內心沒有觀照,人家只說一句話,我們就馬上生煩惱,這就證明我們內心的修行工作,並沒有做,所做的真的只有表面工作而已。種種的工作本是要給我們藉境鍊心的機會,如果我們不明白這個道理,沒有好好利用工作中的種種境界,來降伏自己貪、瞋、癡、慢的煩惱,這樣所做的一切工作,確實只是表面,沒有實際的功德。

 

他評對了!真是做表面!

被批評,不高興—暴露出隱藏的心念—

—夾雜希求肯定之心—(內心不清淨!)

 

人家如果批評我們不好,我們就不高興,這表示我們做工作的動機,還有希望別人稱讚的心夾雜在裏面,這樣就是內心並不清淨。內心如果不能清淨,不管做多大規模的工作,都是只有表面而已。老和尚所說的就是很好的提醒,提醒我們反省自己是否有真實做內心的功夫,如果真心修行,內心有觀照,就不會為了別人說你做表面工作,來生煩惱,如果內心生氣了,就真正只有做表面工作,別人的批評也是千真萬確的。

 

※深夜疲極考

 

考得「很不是時候」—即「很是時候」!

 

筋疲力盡時,偏考半夜揀鐵釘

要揀,不揀,都是你的事!

 

恩師告訴我,過去在承天寺建築的時候,大家都要合力幫忙。有一天,在泥土裏忙到夜裏疲憊不堪的時候,老和尚竟然自己去把一大盒原來已經分類好的鐵釘全部都搞混。然後說你們去把這盒鐵釘分大小尺寸揀好,恩師描述,本來當時她湧起的念頭是—「唉!老和尚,你怎麼偏偏選這種大家都疲累不堪的時候叫我們來揀鐵釘呢?」然而,老和尚把面孔板起來說:「難道臨命終的時候還讓你選時間嗎?」恩師當時馬上跪下來,懂得老和尚的意思,回答說:「弟子現在就去揀。」然後勉力振作,抖擻精神,把鐵釘分一寸、二寸,照大小分類,揀到半夜,才把鐵釘都分好,然後去報告老和尚說:「弟子已經把鐵釘分好了。」老和尚卻說:「要揀,也是你的事;不揀,也是你的事!」

 

苦、痛、疲、老......都得正念分明

—臨終即最老,最累一天

 

臨命終的時候,我們沒有辦法選擇是在那一個舒服的時候,無論是三十歲死,或是八十歲才死,總是這一生最老又最累的那一天,所以平常都要努力練習,不管是什麼痛苦疲勞的時候,都要能夠正念分明。

 

做事,是歷事鍊心

降伏妄念,我執煩惱

 

我們都知道,老和尚自己是一個整夜都露天打坐的人,他本身根本不需要建什麼寺廟,他可以說,把建寺廟當作是教學的器具,用這個來鍛鍊弟子。

 

附註:

 

但須特別注意,此建寺作法是老和尚大菩薩示現,為特殊根機所用之特殊教育,不可作為常例。因為一般而言,依佛戒及遺教經是不可以為維生自利故,驅使策役出家人,作安置田宅,墾土掘地,斬伐草木及種種貿易販賣之事。唐道綽禪師因為曾有如下之事,尚障往生—

 

(一)曾置佛像於屋檐窗下,自己優處於深房(須向十方佛求懺悔)(重自我,輕慢佛故)

 

(二)驅使策役出家人(須向四方僧求懺悔)(不敬僧寶故)

 

(三)營造屋宇,損傷虫命(須向十方眾生求懺悔)(重自利,輕他命故)

 

因此三罪違反菩提心,尚構成往生西方之障礙。幸承蒙善導大師入定時觀察知之,勸其如法一一懺罪,道綽禪師謙敬受教,深自反省果有此過,故一一洗心發露懺悔。(時道綽禪師年八十,善導大師僅二十九)懺悔後,乃見白光照燭,及化佛菩薩現在空中滅罪瑞相,方得順利無礙往生。故知驅使策役出家人建寺,非吾等凡夫可任意效學之作風,賢能如道綽禪師,不慎犯之,尚自招障,須深懺悔,況吾凡夫?

 

我們聽故事,或看考古題,要把握重點來學習,不要學錯方向。比如有一支刀,假設不會用,手握刀鋒,以刀柄去切物,必然自害又不利他。此考古題重點在提示我們,不論做什麼事,都要藉事鍊心—去除貪、嗔、痴、慢、疑等五大類垃圾,提起正念,放下我執。並不是教我們要學習去建寺廟或特定做某些事,更不是鼓勵大家,都應該效法以建寺廟方式來磨鍊弟子,大家千萬別誤會。因為使我們成佛或墮落,都是由於「用心」的問題,不是做什麼「事業」的問題,故修行的重點,也就在鍊心,澄淨心。由善用心、善調伏心、捨妄想執著心,趨佛真心,開顯佛性,才能發揮「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妙用,成辦一切度化眾生之事。

 

修行如果錯把焦點放在「事」之成就,或放在自我「成就感」(增加我執),而不放在心之澄淨、捨妄歸真,則成世俗有為法,作幻化事相之奴隸,頂多只得世間有漏福報,不得超世深妙利益。若做事,心中又夾雜五大類垃圾,則修來的福報只能去三惡道享用。故須注意「用心」才不致忙了一輩子,只落得到三惡道享些福。

 

了解—修行就是鍛鍊自己

有理、無理、都交「正念」考卷

 

平時如果有人,在我們很累的時候,又要叫我們去做什麼,可能我們就會覺得他很沒道理、很不體貼。如果我們睡得正好的時候,被人叫起來做工作,可能我們就很不高興,會給他一個壞臉色。然而老和尚,平時給弟子的鍛鍊,就是這樣!當然有人也會不高興,不理會老和尚的鍛鍊,自己先跑去睡覺,但是有人會了解,修行就是要鍛鍊自己,隨時覺醒,他就不管事情到底是有理還是無理,都會提起正念,做自己該做的鍛鍊、交自己該交的考卷。老和尚說,修行不是在討論事情是有理還是無理,是看你遇到境界的時候是能忍還是不能忍!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LMUNDO&aid=466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