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改造命運的原理與方法3
2010/12/03 15:06:04瀏覽97|回應0|推薦0

六、施比受更有福—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施捨就像把錢存入銀行,接受別人的施捨就像領取存款,享受福報就像把領出來的錢花費掉,所以施捨越多的人他的福報就越大。常接受別人的施捨就是在消福。所以聰明的人喜歡施捨,而不隨便接受別人的施捨。當他接受別人的施捨時,他是為了廣結善緣,而且會很快的把所接受的財物又轉施出去。

 

真正會施捨的人不會愛好名利,而且不貪求福報。因為如果為了求功德而行善,為了福報而施捨,那麼他施捨的善行將是虛偽而且有煩惱的。行善希望果報和名利,只不過是利己主義為求其私心之滿足所做的表現而已。所以我們施捨行善時,要把積功德的念頭和貪求名利果報的意識一併摒棄,這才是真正的大施捨。這種無心的善行才是最自然、最高尚的。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施捨不為人知,才是真正的善行。只施捨了財物,而不能捨棄了名利果報,並不是完全的施捨。所以說:心地清淨才是真正的施捨,心地清淨才是最大的福氣。

 

關於接受別人的施捨,古代有一副很深的對聯:「三心未了水難消,一念不生金易化。」這意思就是說:有了貪心、憎恨心和愚痴心的人,縱使別人只給你一杯白開水,你把白開水喝下去也是很難消化的。假如你心地清淨,沒有絲毫的妄念,縱使別人給你貴重的金子,你也是很容易消受的。

 

又有一首類似的詩偈:「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這首詩告訴我們:假如我們的智慧和德行不好,隨便接受了別人的一種施捨,來生縱使自己變成了畜牲,還是要償還的。

 

勤積陰德比享受福報好多了。所以先聖先賢都教導我們要努力行善助人。例如:印送經書,修建寺院、造橋舖路、救災濟貧、待人寬厚、矜孤恤寡、敬老尊賢、見寒施衣、見饑施食、見病苦施捨藥材、施茶水以解除行人的口渴和煩熱,施棺槨以免屍骸暴露,點夜燈以便行路,造船筏以渡人過河。

 

............凡是有益大眾的福利事業更應盡心盡力去做。(詳見陰騭文和感應篇)

 

有錢而不知行善積德的人最笨也最可憐了。因為一個人有錢而吝嗇施捨,就會把錢花在物質享受方面,天天大吃大喝,自己造了許多惡業而卻還不曉得。將來可就慘了,這種人一定會生出不肖的子孫來。因此「積福歌」再三叮嚀我們不要成為錢財的奴隸,而且要修福重於享福:

 

「榮辱紛紛滿眼前,不如安分且隨緣。

身貧少慮為清福,名重山丘長業冤。

淡飯盡堪充一飽,錦衣那得幾千年。

世間最大惟生死,白玉黃金盡枉然。」

 

積福歌

 

嘆人祇知今世財,

那知財是前生福。

我今說與積福人,

勸世重財先重福。

 

有福自有福,無福空勞祿。

若有一分財,定有一分福。

德厚福自綿,福厚財自裕。

 

何故奢靡人,乃以積福資,任意恣淫慾?

何故驕縱人,反以積福資,倚勢欺窮獨?

何故痴迷人,聚有積福資,貪得無厭足?

何故慳吝人,枉有積福資,捨財如割肉?

 

不肯種福田,願做兒孫犢。

留了難帶財,撇了易帶福。

臨時空手去,徒向閻君哭。

我為世人悲,叮嚀還再囑;

莫為兒孫計,自有兒孫福。

不如看破財,及早修些福。

 

七、普通人怕受苦果,聰明人怕種苦因—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

 

一般人遇到倒霉的事情,就想逃避它。可是聰明的人卻研究這事情發生的原因,從這原因上根本解決。

 

害怕受苦和逃避倒霉的事情是人之常情,可是害怕受苦和逃避受苦並不能解決問題,因為一切苦果都是由過去惡業來的。惡業不除,苦果就會接二連三地發生,逃也逃不了。所以光明童子因緣經第四卷上說:「善惡業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仍然不會消失,遇到適當的時機和因緣,一定會結果的。」(註二十)大乘造像功德經的第二卷也說:「善惡業的報應可能在今生,也可能在下一生,要不然可能就在下兩生以後才報應。」(註廿一)

 

造了惡業好比欠別人債,逃避苦果好比逃避債主,忍受痛苦好比償還債務。你雖然可能逃得了一時,可是債主還是會不斷找你要債。所以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勇敢地把債務還清,以後不再欠債。這就是古人所說的:「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

 

假如我們把這個道理想開了,當我們遭到倒霉的事情,我們便會懺悔過去所造的惡業,而不再怨天尤人。而且遇到了苦果;我們會很「快樂地」接受它。因為只有當我們忍受苦痛時,痛苦才會消失了。你想一想:接受苦果不是像了清債務那麼地令人輕鬆愉快嗎?

 

八、凶吉禍福的原因

 

(一)十來偈

 

佛經上有一首偈描述人們今生十種現象的由來,這首偈叫做「十來偈」

 

1、端正者忍辱中來。

 

2、貧窮者慳貪中來。

 

3、高位者恭敬中來。

 

4、下賤者驕慢中來。

 

5、瘖啞者誹謗中來。

 

6、盲聾者不信中來。

 

7、長壽者慈悲中來。

 

8、短命者殺生中來。

 

9、諸根不具者破戒中來。

 

10、諸根具足者持戒中來。(詳見罪福報應經)

 

△儒家的「五德」(仁義禮智信)有些類似佛家的「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所以不行仁義禮智信,就是破戒。

 

(二)短命的十種原因

 

1、自己親身殺害動物。

 

2、勸別人殺害動物。

 

3、稱讚別人殺害動物的技巧高明。

 

4、看見別人殺害動物心裏高興。

 

5、希望我們所怨恨的人早日死亡。

 

6、看見所怨恨的人死了以後,心生歡喜。t

 

7、破壞動物的窩穴。

 

8、教導別人破壞動物的窩穴。

 

9、捐錢建立神廟,然後殺害動物去祭祀。

 

10、愛好鬥爭,並且教別人互相殘殺。

 

(三)長壽的十種原因

 

1、自己不殺害任何動物。

 

2、勸導別人不要殺害動物。

 

3、看見不殺害動物的人,加以稱讚。(讚揚不殺生的好處)

 

4、看見別人不殺害動物,心生歡喜。

 

5、看見被人殺害的動物,設法加以救濟或赦免。

 

6、看見他人害怕死亡,加以安慰,使他身心平安。

 

7、看見別人心裏有恐懼,設法使他不再恐懼。

 

8、看見別人或動物有病痛,產生同情心。

 

9、看見別人遇到急難,就想加以幫忙。

 

10、施捨食物給其他眾生。

 

△我們把小動物關在籠子裏,以食物餵牠,來生雖然可能使壽命長一點,但是來生也會因為束縛動物而自己不得自由。這實在不划算!你可以把食物放在室外,讓小鳥自己來吃,不要把小鳥關在籠子裏餵牠。不要用繩子去綁動物的脖子或四肢;請諸君要明察這道理啊!

 

(四)多病的十種原因

 

1、喜歡打人、虐待動物。

 

△當老師或為人父母的人,如果為了學生或兒女變好,本著愛心去懲罰學生或子女,不但無過,反而有功。但如以憤怒心打學生則來生多病。

 

2、勸別人虐待動物、打動物。

 

3、看見別人虐待動物加以稱讚。

 

4、看見別人打罵動物心生歡喜。

 

5、惱亂父母,使父母心裏憂愁。

 

6、擾亂聖人或賢人。

 

7、看見所怨恨的人生病,心裏高興。

 

8、看見仇人病痛好了,心裏很不高興。

 

9、所怨恨的人生了重病,你卻送他假藥或與治病不相干的藥。

 

10、上次所吃的食物還沒消化,就又再吃。

 

△今生身上長惡瘡,乃是因為前世鞭打眾生。

△今生膽子太小,乃是因為前生常以恐懼的東西嚇人。

△今生常入冤獄,乃是因為前生把動物關在籠子裏。

 

(五)少病的十種原因

 

1、不打別人,不虐待動物。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LMUNDO&aid=466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