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7/09 15:48:29瀏覽1803|回應1|推薦11 | |
中國媒體最近大幅報導載人深海潛艇「蛟龍號」破潛水深度紀錄(7000米深)的新聞,認為這展示了中國科技強國實力。不能否認,這的確展現了高超的工藝實力。7000米深海的壓力可達大氣壓力的700倍,能輕易把一般的容器壓成平板。軍用的潛艇可潛多深呢?區區500米,其受到的壓力不過是蛟龍號承受的1/14。蛟龍號的成就真的了不起,但是沒北京宣傳的那麼了不起。 很不巧,就在蛟龍號「破紀錄」前不久,《阿凡達》的導演卡麥隆和國家地理雜誌的團隊才剛剛乘坐「深海挑戰者號」潛水艇,潛入11公里深,地球上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然而,這也不是人類第一次到達這個深度,早在1960一個美軍的深水潛艇就已創此紀錄。「深海挑戰者號」有創新的設計,利用新的材料來克服壓力的問題,並提高潛艇性能。更重要的是,那是民營公司的產品,而「蛟龍號」中國政府傾全國之力的結果。(類似的例子:中國「神舟九號」vs美國「天龍號」太空船。) 下圖:「蛟龍號」的構造 下圖:深海挑戰者號歷史性之旅的圖解 中國的工藝實力有多高呢?壓力艙是潛艇的核心,「蛟龍號」的鈦合金壓力艙是在中國設計,但外包給一家俄羅斯公司製造,因為中國缺乏接鈦合金的銲接技術。另外,它的機器手臂等關鍵零組件都是外購。 其實載人深海潛艇早已不是深海探勘的主流,美國1964年的載人潛艇Alvin最深只能潛入4500米深,到目前還在用,也沒有汰換的計畫。不是美國科學家都在睡覺,而是西方早已大量使用無人的深海機器人(AUV)。這些機器人可在深海好幾個月,執行研究和探勘任務,昂貴高風險的載人探勘已不如往年重要了。 資料來源: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