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2/17 17:01:58瀏覽9640|回應7|推薦49 | |
《風起》(風立ちぬ),是日本動畫導演宮崎駿的告別作,我年紀大了以後覺得他的動畫電影都有些孩子氣,之前對風起的印象只知道是關於二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零式戰鬥機」(零戰)設計者:三菱重工的工程師「堀越二郎」的故事,還納悶他會怎麼描述一個軍國主義的幫傭。這一次借來DVD打發時間,想不到電影看完差點起立鼓掌,這真是宮崎駿登峰造極之作! 原以為網路上應該是一片好評,想不到許多人說:無聊、失望、奇幻題材不見了...。最傷人的是:這是一部老人的電影~~「老人」!!原來我是老人! 先讓我用下面的一些小例子來解釋這為什麼是一部好電影(有雷喔)。用動畫描寫主角的內心世界本來就相當困難,宮崎駿巧妙地用主角從小到大在夢中與義大利傳奇航空工程師Caproni的對話,把他對自由翱翔的熱愛鮮活的表現出來。 宮崎駿借用一些超現實的手法表達抽象的概念,比如那一段大地震的場景,他用怪獸般的嘶叫和人們的哀嚎作為背景,更加深對災難恐懼的感染力。 有人說男女主角談戀愛的場景太長了一點,但是透過他倆玩紙飛機的過程,宮崎駿成功地把男主角對女主角「菜穗子」和飛行的憧憬結合為同一個夢,這個電影其實也是浪漫清純的愛情故事。 「夢想」就是穿透這個電影的主軸,但是女主角得到絕症離開二郎,他才從這個夢醒來。宮崎駿的處理方式是在男主角設計的戰鬥機試飛高速衝場,觀眾的血液隨著隆隆的引擎聲開始沸騰時,突然間引擎聲消失~~男主角轉頭看著輕吹的微風,不再注目於自己的飛機,領悟到他的最愛已經隨風消逝。 你看的時候真的感覺到「風」嗎?從片中翱翔的飛機,被風吹落的帽子、雨傘,甚至在二郎設計飛機結構時發現錯誤,宮崎駿以被風吹得四處紛飛的圖稿預示飛機的崩解: 至於我本來對軍國主義的疑慮呢?在二郎小時候第一次在夢中見到Caproni時,就見到Caproni引以為傲的飛機一架一架被戰火吞噬。二郎驚懼之餘,Caproni卻淡淡的說:「這些飛機沒有一架回得來,他們本來就是被詛咒的。」這句話也是這部電影結局的伏筆,因為堀越二郎設計的零戰更是如此。宮崎駿並沒有用任何尖銳的言語批評,卻用劇中人物破碎的夢想控訴戰爭的殘酷。電影裡面沒有誰是壞人,每個人都只不過是大時代棋盤上的的棋子。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是一句成功的廣告詞,只不過「人性」也會是醜陋的。戰鬥機絕對是力與美的極致,是許多小男孩的夢想,對堀越二郎一定也不例外,但是性能優越的戰鬥機卻是滿足人們貪婪野心的工具。 真實世界中的零戰 電影中淒美的愛情故事是虛構的,歷史上沒有菜穗子這個人,堀越二郎現實生活中的婚姻生活也尚稱平順,的確是一名卓越的的工程師,諷刺的是他也真的對日本軍閥的作為不滿。 日本海軍當年認為若要主宰東亞戰場,並阻嚇可能介入的西方列強,需要一種兼具高速、靈活和長程續航力的戰鬥機。這些需求其實互相衝突又嚴苛:看看鳥類,續航力大的候鳥就沒有小麻雀靈活,小麻雀卻又沒有老鷹飛得快。當時的許多人都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任務,三菱重工的競爭對手「中島」公司也因此放棄競標。 《風起》中日本海軍給三菱重工的性能要求書,必須兼顧8小時1300海浬以上的續航力與其他空氣動力性能。 更糟糕的是日本沒有強有力的發動機,註定讓戰鬥機像沒有肌肉的弱雞。堀越二郎的策略是把戰鬥機做得盡可能輕巧,能少一根螺絲就少一根,並使用當時的最新科技和強韌質輕的鋁合金。這個策略不隨著西方戰鬥機設計觀念走,非常有「不對稱作戰」的味道。 影片中三菱重工的工程師正要打開新的鋁合金樣本,用來包裝的舊報紙上面的新聞是「上海事變」。 堀越二郎果然克服萬難,設計出性能超出日本海軍的預期的A5M九六式戰鬥機,由全金屬外殼打造,橢圓機翼,使用平整不突出的鉚釘接合結構。這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戰鬥機,同時代許多其他國家的海軍戰鬥機還是帆布外皮的雙翼機。A5M在經過改良後就變成有名的「零戰」,不但對落後的國府空軍綽綽有餘,甚至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的空中纏鬥中總是能咬住笨重的美國F4F野貓戰鬥機,把美國、英國的戰鬥機打得七零八落。 不過在殘忍的戰爭中是不能取巧的,早就參與中國空戰的「飛虎隊」已經累積不少克制零戰的經驗,美軍又發現缺乏裝甲的零戰脆弱得像豆腐一樣,後來甚至在伊留申群島的荒島上發現一架迫降失敗卻只有輕微損壞的零戰(史稱“Akutan Zero”)。美軍試飛這一架零戰後,發現它高速下容易失控,向右滾轉不夠靈活、減速時引擎容易熄火... 就依此制定出克制零戰的戰術,Akutan Zero重要性不下於捕獲納粹德國的Enigma密碼機。航空工業實力本來就高出日本一大截的美國後來也製造出性能更優越的戰鬥機,零戰便慢慢地失去它的戰場,只能充當神風特攻隊的人肉炸彈。 引擎不夠力是當時日本軍機的共通毛病,《風起》中堀越二郎的好朋友設計的轟炸機(九六式陸上攻擊機)也為此努力「減肥」,犧牲有防護力的油箱,因此只要一中彈就起火。電影裡有一幕日本轟炸機被國府的蘇聯製I-15戰鬥機(1977年老電影《筧橋英烈傳》也出現過)痛宰的鏡頭。 今天「日本製」常代表高品質,但是那時日本人對自己的產品也沒有信心,這一幕是一架原型機試圖降落在航空母艦上,想不到引擎故障,機油噴了滿臉,主角的命卻幸運地撿回來。 相形之下,美國的戰鬥機相當重視安全性,非常粗勇。曾經有一位日本空戰英雄在空戰中自以為擊落一架美軍的F4F,回頭一看卻發現它還在飛,日本飛行員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飛到F4F旁邊,才發現那架飛機外殼雖然已經被打成蜂窩,也已經失去了轉彎的能力,但飛行員卻毫髮無傷。可憐的日本零戰飛行員後來卻消耗殆盡,整個日本海軍找不到幾個像樣的飛行員,當然打不過美國。 性能比敵人差的戰鬥機叫做靶機。 難怪電影的最後主角回到夢中,漫步在飛機的墳場,堆滿了他親自設計的飛機。Caproni在他身旁雖然讚賞零戰的美麗,卻也告訴他:「飛機是個美麗卻被詛咒的夢想。」 電影裡其他的飛機 這部電影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忠實的呈現老飛機的樣子,不像宮崎駿其他電影裡面的飛行器都是作者的想像。下面是一些例子,倒是中文的維基百科對電影裡的每一架飛機有非常詳細的整理。 男主角夢中的這一架有九個翅膀的水上飛機是Caproni Ca 60,雖然長相怪異,但並不是虛構的,是夢中好友Caproni設計的。飛機的升力與飛行的速度和翅膀的面積成正比,想要把速度慢的龐然大物飛起來,只有增加翅膀面積,就成了這一副怪模樣。(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男主角送到德國受訓時看到的這一架乘客坐在翅膀裡飛機是Junkers G 38運輸機,它的造型可以說是美軍轟炸機B-2的曾祖父。(圖片來源:New York Public Library) 失敗的「七試艦上戰鬥機」。(圖片來源:Stayitai) 古早工程師 這個情景讓我想到早期台灣的機械製造業。 有多少人用過計算尺?還有人會用嗎? 影片中有一些解釋機械元件的動畫。 草稿設計圖看起來很不錯。 多年前宮崎駿監製的《螢火蟲之墓》有這麼一個美軍轟炸的場景,掉下來的炸彈竟然還在噴火,實在不合理;《風起》倒是非常的講究真實。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