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04/10 15:00:00瀏覽1521|回應5|推薦1 | |
一項政策的實施,必須經過資料蒐集、政策規劃、民意匯整、召開公聽會、政策再修正,甚至必要時還需交由人民公投決定,這就是政策「合法化」過程。日前行政院長吳敦義倉促拍板確認授權各縣市可以設立「性工作專區」,政策甫宣布,全國立即有高達20個縣市表明反對設立,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更表示:「整個政策聽來就是中央拍拍手,責任丟地方,中央、地方管理權責不清,未來勢必引起眾多爭議。」 其實台灣應否學習西方國家設置「性工作專區」,這是長久以來正反意見併陳且值得討論的公共議題,但今天馬政府所推的這項政策,之所以會被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否決,原因就在於未經上述程序。要知,政府的文官都是經過嚴格的考試及訓練,也都學有專精,他們不可能不知政策的制訂及實施程序,然馬政府為何還要選在此時拋出此議題?很清楚地,就是要轉移五都選後其施政一再出問題的焦點。日本震災核幅射外洩引發台灣人民對台灣核電廠安全疑慮,馬隨即拋出3萬6千件公文遺失事件,企圖轉移,孰知又被自己不當提名邵燕玲大法官事件引來更大風暴,被外界稱為「恐龍總統提名恐龍法官」,為再轉移,於是臨時答應要參加「反國光石化」活動,結果卻被民眾嗆下台,引來更大難堪,於是只好再針對朝野都不反對的奢侈稅召開記者會,強調「一定要過」,作秀成份十足,但之後又爆所提名大法官陳碧玉法官任內曾擁有綠卡,連同之前提名邵不當一事,風波難以平息,為再再再將焦點轉移,政院於是選在此時拋出「性工作專區」政策,問題是各縣市應否設置「性工作專區」眼下並不是急迫性問題,此時提出,根本就是在消費性工作者。 我要說的是,一個無能及一再出包的政府,若只想藉由不斷拋出議題,操弄媒體,引導輿論走向,然後希望能夠成功轉移焦點,那終將徒勞無功。台灣人民擔心的是,馬政府若為了民調的長期低迷不振,而一再地犧牲公共政策的神聖性來轉移焦點,那不只是台灣的災難,更是台灣人民的不幸!(本文刊登於4/9自由廣場)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