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3/04/15 00:14:23瀏覽863|回應0|推薦3 | |
回台灣幾趟,非常訝異台灣的民主政治如此進步。我本來以為美國的政治制度已經不錯了,回到台灣才發現一山還有一山高。 要舉例子,從台灣不容易舉出例子。倒是美國的例子可拿出來跟大家聊聊。 要辦駕照,拿著一堆證件到監理所,其中有張卡片叫做I-94。在美國很多人都知道,在美國的外國人很多,外國人入境美國要填一張I-94的表格,並且要保留收執聯。這張I-94期限一年,但是不代表你在美國只能待一年。只不過是說,一年之後再入境,就必須重填一張。 但是美國監理所的公務員拿著這張I-94卡當做憑據,說我只剩三個月可以待在美國,所以駕照期限只有三個月。這當然是很大的錯誤。我的一堆同事在美國沒有綠卡,憑工作簽證工作,這些人的I-94早就過期了,難道這附近幾十萬外國人都無照駕駛? 這個錯誤監理所毫無誠意幫我解決。我只好耍賴,每隔幾週就來重新辦一次,看看監理所會不會回心轉意。果然有一次就成功了,當時還被承辦人員罵: 1. 你的駕照快過期了,為什麼今天才來辦。真是個不太負責任的駕駛。(不是你們不讓我辦嗎?) 2. 你的I-94不代表你的居留身分,辦駕照不受I-94過期限制。你怎麼上回只辦三個月的駕照?(不是你們不准我辦超過三個月嗎?) 嗯!原來千錯萬錯,都是民眾的錯。這就是美國政府的公務員。 要搬家,當然要申請水電。美國電力公司雖是私人公司,但是這種公司在台灣,政府一定會嚴加把關,例如交通部對中華電信不可能採取放任態度。 美國這家電力公司很絕,除了非讓我請假親自去申請帳號之外,上網申請網路付帳,還說不能馬上login。但是帳單快過期了,唯一的方法就只能寫支票寄去電力公司付帳。第一個月如此,第二個月如此.....。半年後某一天我突然發現網路帳號可以登入了,終於解決問題。開個付費帳號要花半年,真是打從開始始用網路付費從未想過這麼扯的事情。 租了小小個公寓住了兩年,終於有機會可以搬到大的房子了。在這期間內: 1. 美國加州大火損失慘重,並且嚴重危及民眾生命安全。同一時間美國總統歐巴馬去度假。我腦袋登時浮現台灣因一天豪雨農損不到兩億,政府慰問農民還要被罵的情景。 2. 美國數次因天災停電。在美國停電比在台灣還恐怖,例如冬天只要停電,很容易凍死人。但是從沒有政府官員因此被罵得要死,有的住戶還停電超過一個月。 3. 美國DC地區的捷運電梯故障,這個手扶梯就像捷運文湖線在忠孝復興站轉板南線時的手扶梯一樣。DC這個捷運站的手扶梯速度太快,民眾被摔得很慘。在台灣這一定要搶修,在美國,「搶修」了多久呢?八小時,還是八天?正確答案是......八個月。一般人蓋房子都蓋好了,捷運站手扶梯還修不好。 要搬到新家了。新家遲遲無法過戶,您知道為啥?因為從前屋主過戶時的資料在政府部門查不到,大家都說已經去試務所辦好了,就等政府「登錄」,結果這個政府登錄了一個月,令人十分不解,我被迫去住旅館一個月。當我跟朋友探詢可不可以向政府求償,被朋友們當作是天龍國來的人。.......嗯!我從台灣來。 好不容易搬進去了。當然要申請水電囉!上網申請開始用電服務。電力公司很絕,明明營業範圍有三個州,付錢的時候有三個州可選,但是要申請服務的時候卻只有Columbia District 可選。只好打電話去問,對方的回答真讓我吐血。 「你可以上網申請啊!」 「網上沒有這個州可選啊!」 「那麼就是這州我們不提供服務。」登時讓我傻眼。分明是睜眼說瞎話。 掛完電話後越想越氣,再打一次電話。 「我是歐巴馬總統,白宮要搬出DC地區了,請問你們可以開始其他地區的服務了嗎?」 電話那頭傳出笑聲。我解釋之後他們了解了才道歉。但是還是要讓我等到網站更正之後才讓我申請。所以.....民眾還是要等。 美國許多住戶的信箱是由郵局管理的。因為郵局希望能用方便的方式讓郵差能夠很方便的塞信件到信箱裡。郵差方便了,人民卻不見得方便。新住戶當然希望換個鎖,才能保障自己的隱私,希望舊住戶不能拿他的鑰匙來開我的信箱。我當然也去申請了。 郵局收錢時態度都很好,還說等換好了會主動通知我,有問題可以打電話去問。誰知這個電話一等就是一兩週。打電話去問,回應都是缺貨沒有鎖可換。一個月後發覺實在不行,很多重要郵件收不到,趕快辦轉信把未來的信件轉到郵局的PO box,然後再打電話請他們讓郵差把我的舊信件從信箱裡取出來,因為我沒鑰匙。 郵局滿口答應。但是等我滿懷希望到郵局取信時,郵局的回答是:「沒有你的信啊!」 嗯!真是奇了。欠了一堆utility fee沒繳,難到竟然連帳單都沒有?打電話電力公司瓦斯公司,對方都說要憑帳單才要跟我對話。 這下可好,無能的郵局跟這些公司讓我處於一個想要按時繳費卻無法繳費,將來要被迫罰款的尷尬情形。想要跟這些utility公司解釋,得親自去辦事處。地方很遠,半天假大概沒了。 台灣傳來立委呂學樟批評政府時正好天打雷劈的新聞。本來以為新聞要說「呂學樟的說法引起老天不滿」。沒想到媒體的結論卻是:「呂學樟批政府,老天打雷呼應」。 短短的幾年,台灣成了一個批評政府的天堂。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