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溫州人雜誌方韶毅副總編撰「異人鄭曼青」之二:異人之詩
2011/07/07 16:20:21瀏覽660|回應0|推薦0

異人鄭曼青

方韶毅

異人之詩

        鄭曼青年少時在故鄉即有詩名,與夏承燾、陳仲陶、馬孟容兄弟等相往甚密,常有唱和。多年後,他飄零四方,想起舊日詩友,作《寄懷永嘉舊游七絕》,分贈劉景晨、王榮年、陳仲陶、梅冷生、夏承燾、馬公愚諸人。其中“坐擁皋比得此心,卅年闊別詡知音,嚶鳴不及枝頭鳥,猶得栖遲近武林。”是寫之江大學時代的夏承燾。

夏承燾《天風閣詩集》也有一首寫鄭曼青:“據鞍意氣尚能奇,一笑江天執手時。此是宋賢高咏路,馬頭山色倍宜詩。”此詩作于一九三五年,正當夏鄭青壯之年,意氣風發。

鄭曼青騎著高頭大馬來看望好友。倆人已經有十五六年沒有碰面了。在夏承燾眼裏,鄭曼青“丰采如舊。”鄭的學生君力邀老師到梵村一坐。鄭曼青以二馬來,讓了一匹與夏承燾。久處書室的夏承燾從未騎過馬,但盛情難却。鄭好騎馬,教夏踞鞍按轡。一路上,倆人吟詩論藝,在錢塘江畔談笑風生,幷騎至梵村。而宋代詞人周邦彥的墓坐落在此,又平添了一道探古尋幽的風景。于是有了這首《鄭曼青以兩騎枉過,與試跨至梵村》。

此情此景,已是絕響。魏晋風度,而今大概只能在詩畫中體會和享受了。

當時,鄭曼青已投在常州錢名山門下多年,得名師指點,詩藝已非往昔可比。錢乃光緒二十九年二甲第十六名進士,與高吹萬、胡石予幷稱江南三大儒,年四十歸田設館,專心致志讀書、著述、教書,“二十年間從游者逾千”。他授業所在寄園勝景諸多,名畫家謝稚柳離開常州五十餘年,憶及此園仍神往不已:“那裏沿著運河,常有帆檣來去。園雖不大,有‘雲在軒’、‘快雪軒’、‘望杏樓’、‘月榻’、‘荷花池’等。夏季的荷風,秋天的桂香,園角的竹林,路旁的書帶草……”

鄭曼青拜錢名山爲師時,已有聲名。他十八歲遠游京城,以詩畫結識陳師曾、羅癭公,頗受器重,遂聘于北京郁文大學。而後來上海,經蔡元培推薦,在暨南大學教書。那一年,他二十四歲。繼得吳昌碩、朱祖謀賞識,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國畫系主任。又與黃賓虹等創辦中國文藝學院。尤在上海美專,顯赫一時。

可以說,在當時的文人圈裏,鄭曼青是一個活躍分子。他在京滬活動的十來年,正是中國文藝復興的一個新時代。經歷了大世面的他,毅然拋棄一切教職,來到常州從錢名山專攻群經諸子,是需一番膽識的。

初入寄園,是一九二七年清明時節,春光浪漫。鄭曼青見園中菊花綻開,不由感慨:“殘雪孕晚香,當春發佳色,猶帶冰雪資,東風不相識。”

錢名山平生最得意自己的詩。曾言:“學詩最早,一生注力于詩,詩我者傳乎。”他有一書給鄭曼青講詩:“詩要有理、有意、有味,如作長句,幷要有聲有色。理之一字,近于迂腐,然性理情理文理,同爲一理,一詩一句,莫不有理,不得以爲迂腐也。詩忌苟作,無理無意無味,切勿下筆,待其不得已而爲之,其詩始高。凡我胸中有不得已,見天下事有不能已于言者,皆好詩料也,切勿錯過。”

鄭曼青寄宿寄園,據聞三年不出,潜心向學,自得真傳,所作所論亦走錢名山一路。鄭曼青自序《玉井草堂詩》:“詩文言語有以異乎?無他,由語言而文而詩,由粗入精,自繁就簡,極蘊藉而諧音節,合比興而成文章者。詩而已矣至矣盡矣,蔑以加矣。天惟大,無柱以搘之則天圮,天柱者真詩已耳。世無真詩,天之圮者久矣。”“詩求紀實而弗過,安妥而不頗,盤空硬語句,欲驚人者亦各有其旨,非敢强同也。”

但鄭曼青所作之詩,歷經動亂,散佚不少。年過半百之後,將僅存詩稿删選爲二百來題,分“少作憶存”、“周覽作”、“避寇作”、“還都作”、“避匪作”、“入台作”六卷,編爲《玉井草堂詩》刊行。

陳含光視鄭曼青爲“異人”,稱鄭曼青的詩爲“異人之詩”。他爲《玉井草堂詩》作序:“爲詩如其爲人,原本乎性情,具平淡天真之美,然平之中有嶔崎,淡之中有奧折,故時時出人意表而味之無窮。愀乎,其悲慨乎,其奮悠悠乎,其絕俗而離塵也,抑可謂異人之詩也。”

鄭曼青的表侄章左平談及其詩,同是此論:“曼叔之爲詩,早年喜李白、杜甫,後醉心于杜之醇厚與陶淵明之平淡,故其詩不爲奇韵險句,而于平淡中多深意。”幷舉其晚年之作《此生》爲例:“諸葛南陽尚有廬,歸田元亮足園蔬,此生散迹于天下,飲似閑雲一卷舒。”但陳含光又說:“彼夫東海之安期,桃源之元亮,固吾屬所慕,而非僅在于此也。”“君志意猶昔,其將謳吟激發于家國民物之間。”

但《玉井草堂詩》刊行後,許多好友都認爲鄭曼青所選太爲苛刻。他答:“糟粕多又何用,留此不過爲子孫作家乘耳。”一九七一年,《玉井草堂詩續集》出版,鄭曼青“不願留與後人爲予增損”,同樣只選去台後所作詩詞十之三四。

溫州圖書館藏有《玉井草堂詩續集》,爲鄭曼青之妻丁惟莊所贈。而臺灣大學圖書館所藏《玉井草堂詩》是鄭曼青親贈。丁惟莊人稱“丁四小姐”,是民國首任航空署長丁慕韓之女,工書法及醫學。

( 興趣嗜好運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gtaichi&aid=54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