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郑曼青(曼髯)宗师诗书画与太极
2018/10/23 20:43:34瀏覽603|回應0|推薦0

郑曼青(曼髯)宗师诗书画与太极

郑子太极第四代传人  福建 客家 张文成

书接上回,我们聊了郑公的诗书画和医,今说说拳。太师爷的曼髯三论是太师爷毕生智慧结晶,而其中只字片语,莫不蕴含太极拳的奥秘。

郑公曼青太师爷人称“五绝老人”,精于“诗、书、画、医、拳”。然对郑公曼青而言,“皆非有意求之”,“自然而然者”1,无非是“无心插柳”,一切“随缘”。恩师谢昭隆师父,不辞辛苦两岸三地传承郑子太极,亦取名为“有缘拳社”,或是受太师爷启发,顺势随缘,有机会问问师父。太师爷在《郑子太极十三篇》自序中写道,“体维摩病病之心,发尼父推己之愿,善于人同,达兼天下”,既有顺势随缘的菩萨心肠,也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天下情怀。

在太极十三篇之《谈心得》中,也能体现太师爷随缘大爱。太师爷以教太极为“最乐”。他说,“余弱任诗书画三课教授,以教书法为乐,以其含有强身运动之益。强壮将届之年,流离入蜀,以医糊其口,不意医运大行。人皆誉之曰济世活人。然余则以寝食无时,苦不堪言,且日与愁眉苦脸相对,肩人以生死之话,待有笑容焉,则余已不得而见也。惟教太极拳,不独可以袪病延年,心神愉快而已,少长咸集,善与人同,效老莱子之儿嬉,耄年不倦,胜华元化之禽戏,专气致柔,真可谓康乐无疆。”若翻译成现代文,大体是,我年轻时教诗书画三门课,最开心是教书法,因为,书法含有强身健体之奥妙。中年因时局动荡背井离乡流离入川,以行医糊口,虽然被人赞誉为“济世活佛”,却是苦不堪言。唯有教拳,心情愉悦。太极老少皆宜,与同道人一起,像老顽童一样,胜过华佗的五禽戏,练到致气专柔,真的是可以康乐无疆啊。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书里,郑公曼青附录了一张表格,用自己二十年来身体状况变化,来阐述练习太极拳的妙处,于今仍有教育意义。如:二十年前——耳目平常,不耐久用,手腕少力,足心时痛,腰膝稍劳便痠疲。目前——耳仍平常,目至今已四十九岁,视力反胜于前,且能耐用,手腕加强,足心不痛,腰与膝虽日行山路百四五十里,连达三五日,未觉疲乏也……。我追随恩师谢昭隆先生学习郑子太极拳已经四、五年,身心灵均得以涵养,身体之变化更是“脱胎换骨”。

郑公曼青诗书画底蕴深厚,对太极的见解自然不同于一般武夫。余初学郑子太极,平日对国学颇有兴趣,权就诗书画与太极拳做些诠释。

《诗论》与太极

郑公在《诗论》篇,开宗明义,诗,乃启发思虑。曰,“诗言志,不学诗,何以言?2p3”是为精要!太师爷自问“夫志将何言2p3”?自答之,“诗有以启之1p3”。太师爷接着说,“志其欲立,诗有以发之。然必待学诗,方可言其志2p3”。学诗,“能达其意而行其事2p3”,此犹理论耳。是为精要!诗与太极在启迪思虑上,是一脉相通的。

郑公曼青称太极拳“此为人生哲学之结晶者,以其精微而论,较习一切文艺之难,且有过之,决非一般武事可比”。是可谓“启发思虑”。

启发思虑,不仅于己还得以及人。

郑公在“启发思虑”篇中曰,“夫予之欲言志者,志欲立而立人,志欲达而达人,朝有闻于吾师名山者,夕必欲传诸同好2p4-5”。曼公以 “体维摩病病之心,发尼父推己之愿”,是“必欲传诸同好”之大爱也。恩师谢昭隆也常说,“教拳不藏私”。郑公曼青曾任中央军校教官,主持过湖南国术馆,教授太极拳。一九四八年迁居海外后,更是以此为乐,创办时中拳社、太极拳研究社等,奔波于台湾、香港、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开馆收徒,设班研究。太极拳可以启发思虑,可以悦己达人,“其义有二:一欲得天下英才而传之者,一欲求同声同气者之相应也2p5”。恩师昭隆先生两岸三地奔走,推广和传承郑子太极文化,也是遂了太师爷遗愿,吾辈即入宝山,自当勤奋,不可空手而归却负恩师一番苦心啊。郑公为了我民族自强振兴,“罄举所秘,笔诸于书”,于1947年著《郑子太极拳十三篇》,后又编著《太极拳自修新法》,陈微明先生称其为“学太极拳者之宝筏”,于右任先生赞日“至善至美之教材”。蒋介石也给郑曼青的著作题写了“强健身心”的题词。“言可以立或能行这,便不失为中华民国之郑曼髯也2p5”。郑公豪气跃然于诗,这就是太师爷的大爱。

郑公在《诗论》篇,二曰“取法乎上”。“古人所立及相传相沿者2p6”,“当然取最上者而法之”。这段话,第一个“法”是名词,是说,古人所立并世代相传相沿,称为“法”。譬如太极拳理,是为“法”。第二个“法”,是做动词,效法的意思,“当然是要取最好的最正确的而效法之”。太师爷认为,诗之上法是“得行气之法之佳者2p7”,“辞达而言曰韧,由之可兴、观、群、怨,出之以温柔敦厚,则复无以加焉2p8”。好诗,真情实感,才能赋比兴,才能启迪思虑,能可言志,而不是“无病呻吟,机巧无力”。

郑子太极也是“取法乎上”。在《郑子太极十三篇》中,郑公曼青明确指出:“惟太极拳之表现,诚有以配合乎内经与易,及黄老与孔氏之哲理。“并且在节录了《黄帝内经-素问》、《道德经》、《易经》、《易传》中与太极拳有关的文字,为我们追溯太极拳的理论根源提供了深入之津梁。是谓取之于法,又法之其上啊。郑公曼青把太极拳称为“由哲学而科学之太极拳”,很有见地,提升了太极拳的科学理论基础,避免了“玄而又玄”,不就是避免了“无病呻吟,机巧无力”法之陋习吗?郑公说:“太极拳之合乎哲学与科学者,无他。其立论纯乎哲学,其立场合乎科学,是皆可证诸体用之实,何待雄辩!”,太师爷不但用老学、易学、孔学解释了太极拳原理的诸多问题,而且还从医学、生物学、物理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中,“劲与物理第七篇幅最长,占十三篇的五分之一。绘图19幅,用表面张力与内聚力、向心力与离心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球体与园锥体之关系,解释太极拳之攻守化发刚柔等原理。为我们探究太极拳的科学内涵做出示范,是科学理论与实证研究应用于太极的典范,前无古人,后来者尚未见,对太极发展普及做出巨大的贡献。

郑公强调,诗得“情真事实2p9”。“至于发蒙,谚所谓开喉乳不可误投,以其一错,竟有致命之危2p9”,必须“教以写真情、纪事实、体察景物”。写诗如此,练拳何尝不是。恩师昭隆先生每次教习,必先从护心脏、熊经、川字桩,若干五禽戏起。常说,基本功夫得扎实了,且不可贪多求速成,更不可有机巧之心,想走捷径。可惜,不少同门还颇为不解,甚至暗地抱怨“怎么又是这些,怎么没新的东西”,渐生腻烦,实乃大谬!恩师每每嘱咐每天早晚15分钟,要体悟自己身体的变化,要体悟气息在身体的变化,这就是“体察”。功利心太强,是练不到太极真功夫的。有用则见,无用则视而不见,是我们后来人“不老实”机巧之处。譬如为了回避强光而戴上墨镜,虽然舒服,却已经看不到世界的本色了。所以恩师在教我“平圆推手”时,让我闭上眼睛,训练“听劲”,内心放空,听,清则明,听,明则晰,听,懂则能粘连走化。听,得“坐忘”,恩师常说,“坐也布袋,走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是为放下,太极难在“放下”。记得有次练习平圆推手,我和师父说,我怎么感觉有团火在掌心跳跃,师父笑而不答。如今,我似乎有些许明白了。放下,则松,越沉才能越松,正是“底气足,腰杆直”。

曼公指出,“诗之真境未明,十九乃寻话说,不知情真事实重要有如此2p10”。说的意思是,别没话找话说,是谓“无病呻吟”。

如果说,情真事实是诗的金钥匙的话,那么,“太极无手”就是开启太极拳之门的金钥匙。太师爷在《十三篇》之“视本末”中,说了非常重要的一句话:“练太极拳者不动手,动手便非太极拳。”此语道破了太极拳身法之真谛,是开启太极拳之门的金钥匙,也是衡量太极拳演练水平的准绳。此语乍看似乎与实际相矛盾,实则“是谓手足不能自动”。它生动形象地道出了腰为主宰、内外相合、上下相随等要领,耐人寻味。有手,既是无病呻吟了。

郑公曼青太师爷诗论四谓“道不远人”,“有同声,自能相应,有同气,自能相求2p11”。天地人三才,人在天地间,与“气”对话和交流,气,为正气、浩然之气、投缘之气也。气味相投,才谓有缘。恩师昭隆先生为弘扬郑子太极,创立有缘拳社,弘扬“五心文化”,是为“道不远人”。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也。

诗论五强调“物极必反”。“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2p11”,则与太极有异曲同工之妙。拳论说虚领顶劲、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我初练时并不得要领,浑身趋紧。恩师在教我练拳时,常常给我开小灶的。教我,气通才可拔背;气沉丹田实为意存丹田;虚领顶劲重在“虚领”,以神贯顶,要求是尾闾正中,如此方能使脊梁垂直,圆活自活,是肢体放松的基本准则。“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十三势歌里也讲“若论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六曰“不畔自然”。“登峰必欲极者,其有一异乎常人,得天独厚者,只要有志由之,则自然能达其目的2p15”,既是道法自然,又是合乎自然。郑公曼青将杨澄甫所传太极拳进行了改良,删繁就简,他说:“太极拳原仅有十三式,以沿传既久,架式增繁,练习费时,不易普及,余乃删减为三十七式。已较原有之十三式,增多廿四式。此亦因时制宜,勿以余著之简易太极拳以为简也。”“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所谓“少则得,多则殆”。大道至简。

太师爷在于台大学生座谈时,讲到练太极体会,说,“意到气到,时间久了,便会水到渠成。”则是合乎自然。只要有恒,太极不仅能学会,也能练好身体,练出功夫。恩师昭隆先生常在拜师礼说,“你们只要每天坚持早晚7分钟,练不到功夫,不是你们的事情,是师父的。”,这句话,也是道法自然合乎自然。铁杵成针,难在无恒,细水长流,水滴也能石穿,贵在坚持。国庆兄,对我说,你每天哪怕只要练熊经,把定步揽雀尾练好了,功力自然来了。我很听话,每日早晚,基本功开始,不贪多不求快唯有恒,练习四五年,真的是身心灵俱养,内外兼修了。

《论书》与太极

我追随恩师昭隆先生初习郑子太极拳时,恩师对我说,“文成,你可以写写毛笔字,可练气凝神聚力”,我遵师命,提笔开始学习毛笔字。开始用心,后工作学习太忙,也就时断时续至今也几乎停滞。但前2~3年学习毛笔的经历现在看来,确实对练拳很有帮助,算是“后知后觉”吧。现在,我带新进师弟妹,我也常常开玩笑的和他们说,可以写写毛笔字。

郑公曼青太师爷曾说过,“文艺之最难精者,莫过于书法。诗文词赋,可改而至于工稳。绘事可随而生变化。惟书则不然。有定形而不得增损。且左右上下行列及齐头并尾,俱有定式,又不可牵受拘束,则失其自然之趣。然甫落笔,便已判其生死。不可移易,是以难能也”。

《论书自序》开篇即曰,“笔者心也,墨者手也,书者意也,依此行之,自然妙矣2p29”。太极,形意也,以形示意。以意带气,用意而不用劲,行拳自然妙矣。

太师爷接着说,“论书,……,只谈一气,善养吾浩然之气2p30,”书者,养气也。太师爷在和台大大学生座谈时,说了下面这段话,谈了“永字八法”与太极的关系,不妨全文摘录——

“但太极拳之运动,吾以为过之无不及。书之原则,不过有八,所谓八法也。太极拳却有十三式。所谓十三势长拳也。其注意范围,书不过四正四隅,及中央之为九宫。太极拳则自巅顶至足心涌泉穴止,自头、颈、眼、耳、舌至下颚骨;自肩至腕、肘、掌与手指;下至胯、膝、踵、趾与足心。胸、背、肋、腹等处。将垂有卅点,均须要照顾。而且,一动无有不动,则百骸俱要松净。与书之难易计,不可以道里计。”

“文艺之最难精者,莫过于书法”,然太极“与书之难易计,不可以道里计” ,可见太极确实是“众妙之门,玄之又玄”,需要细细体悟,如其深才知深之奥妙。

在《概论三篇》,太师爷曼公以“已往、现在、将来”论之,详述了历代历家书之妙或书之弊,结合了自己书的阅历,谈了书之将来。其对“书”之领悟,重要的有——

1、  书,难在“稳”,“虽然我之求稳,至今日止已四十年矣,犹往往不易横平而竖直,乃堕入羲之之域,已四五十年,而不得脱其囿,真可谓疾固矣2p36”。书难在“稳”,太极难在“松”。太极拳要求,尾闾中正神贯顶,须求气通任督二脉。先通督脉,则气由骨中行。旋复继通任脉,由筋胳中行,归乎丹田。且纯任自然,即老子所谓“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又谓,常以静胜,乃以柔克刚也。从体之方面而言。体如能松,气血流畅,筋脉和通,五脏得其平衡。则百病不得上身。上中下三焦,了无阻滞。故古人所谓:“上医医未病”。太师爷继续说到,“诸位同仁,从今日始,请勿将自卫之用,再离开了松之一字。否则即自拒太极拳于千里之外。杨澄甫宗师,他不会讲话。可以一天到晚不发一言。但对此松字,每天总讲上几百回。不单如此,他还讲了一句话,更是奇怪。就是:不跟你讲这句话。你三辈子都学不到的。”恩师昭隆先生也每每强调松,“不错,比以前松了”,这是他常鼓励我的话,我自己也会得意些许。原来松可以免除提心吊胆。中国其它拳术,普遍都讲用力,只有太极拳讲松。且没动手,由脚而腿而腰,完整一气,心与肺不大动,气沉丹田。脑子清醒。“惟太极拳,可谓上医之良药也。学之百日,便能知其效用,如再期以岁月,或十年,或终身,受益更巨大矣。能得其健康,便是袪病,能袪病,即能廷年。以此而言,良药便在一松字中得之。”太师爷这句话至理名言,时时记得,必能享受到太极之精妙益处。

2、  书,“不可欲速”、“少则得,多则惑”。是谓太极“去三病”。“此二语,真前哲之心传。我费六十余年之艰苦,方能证其实验2p40”。太师爷对学生们说,“各位想不到,我六岁学字,学到六十岁才觉得有一点学懂了。天天在琢磨,但是算起来只这八笔,要多少年写一笔!所以「少则得、多则惑」,老子说这句话实有哲理,是对的。你要真正了解它,这一笔老点老点,有什么意思呢?它会使你深刻研究,深刻体会,往里面深刻达到一个境界。不是普通泛泛就可以把这个地方讲明白,所以有恒了以後,不要贪多,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我对太师爷这句话感触最深,“弗以聪明自误,必守之以钝,久自知之2p40”,我本愚,唯有恒,才能笨鸟先飞,守朴抱拙,才得始终。我做到了。

3、  讲究“持笔用笔2p40”之势,是为郑子太极之“美人手”。书之“释力2p67”,是为郑子太极“接地之力,10-9-8-3-2-定,是用踩的”,恩师昭隆先生时时强调。唯有此,才有“功”

4、  用墨,书之“用墨2p67”是为郑子太极“柔”,“如用死墨,则笔虽活,无可为焉2p67”。郑子太极讲究柔,是区别其他太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恩师昭隆先生非常强调韵律,强调每套路的时间把控,是为书之用墨在太极的应用。

5、  书讲究“立基2p72”、“立意2p73”,太师爷说,“心能转手,手能转笔,书法便随人意2p67”,对应于郑子太极就是“磨转心不转”,就是“松沉”后,才能有“柔”,柔才能有灵。

太师爷论书有很多细的描述,皆与太极有异曲同工之妙。随手摘录——

太师爷曼公谈「用笔」,其云:“挥毫时,左足心贴地,重心中正,不偏不倚,其力发由左脚根,而膝而腰而胯,得达乎右手指,以至於毫端,然後运用上下前後左右,亦合之动不失乎平衡,可抵於大成也”。

自修心法曰,“其根在脚,发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此即“一贯之劲”,与太师爷所云“用笔”」实无二致。郑子太极讲究美人手,接地之力吞天之气,均应如此为之,方能得「一贯之劲」之大用。恩师昭隆先生尝言:“涌泉、丹田、夹脊一起动”,并常要求我练拳、推手之际,时时刻刻,要求、检视自己是否做到美人手?是否松落定?是否交重量不转腰胯?其次,和恩师在喝茶聊太极拳练习,恩师说到并现场演示了“交叉神经”之作用,亦即由左脚涌泉达於右手劳宫;右脚涌泉以至左手劳宫能交叉贯串成一线,观之“用笔”一段,喻交叉神经之练习无疑。

太师爷曼公言“执笔”之诀,“不出乎五指之力集中,则万毫齐力,掌虚指实,腕覆肘悬而已。何谓五指之力集中,五指虽各有所司,然必须协力,万毫恶能齐力,五指用力不偏,则中锋而齐发”,则与郑子太极所强调的“内三合外三合”相一致。发劲之要,合力合势也。恩师一直强调,在拳架练习之中,亦需求「合势」的韵味,每一定式、甚至於每一过程之中,均须做到“合势”松落定,如此气合而不散;劲蓄而不靡。“合气”则周身上下完整一气,一来对方不易有可入之间;二来我易知对方之隙,或化或打,皆能应时如意。

郑公於“用笔”一节曾谓:“握管则不松不紧,笔管与手指如若生成一体”。言“力”谓:“余之所得,在正坐,或直立,左足心贴地,沈气而後作,初学动笔要专於简,简则易乎准,既准矣,习之勤而力生,力足而志不分,则渐入神,而得化境无难矣”。恩师说,练拳,要做到“忘我无他”,学会与空气对话,“深深吸,慢慢吐”;太极不动手,要做到身手合一。恩师每每在在练拳之时或在茶余酒飧间,提醒我,练拳尚需求其精细,每个动作做到位了。专注於一两个拳架动作,千万别忽略了“单练”,对这些动作拆开,来彻彻底底要求,行之日久,自能精细。以我学拳之体会,或是以为少,不贪多,求简去繁,得能专力于一;能专,则能着熟而深入。如同剥笋,除去了一层的问题之后,层层深入,而能几于细的核心,然若不求简,不免落得俗语所谓「样样精通,样样稀松」之境。亦算是对太师爷去三病之回应吧。

 

 

连续三天,突然文思泉涌,《曼髯轶事》三篇几乎是一气呵成,将自己学拳的体会,将自己平日看的郑子太极资料心得等等附诸笔端,算是对自己学习郑子太极四五年的一个小结吧。毕竟拳艺稀疏,学艺不精,难免疏漏甚至是谬误,还请恩师及同门师兄姐指教。

因我从未接触“画”,太极之于画之妙还真的谈不出什么。

我给自己一个小目标,在我写学习郑子太极10年心得时,能注释太师爷的《易全》,算是对郑子太极推广与传承做出的些许绵力吧。

 

 

郑子太极第四代弟子  张文成

2018-8-11 于漳州美伦山庄

 

 

备注:

参考:郑子太极十三篇及自修心法。

1          一九四一年,郑公在《时代精神》杂志发表文章,写道:“二十年间,岳忽为文艺,忽为教育,忽为武术,忽为医学者,皆非有意求之,悉因病而得却病之法耳,何足述焉。然而岳之如此,始则近乎为我,终则近乎兼爱,为我兼爱,皆孟轲所不取,吾其果近乎杨墨者欤?虽然,杨朱墨翟必欲以其道行者,是有为之为,以视圣人推己及人之心,自然而然者,毫厘千里,吾所志在圣人,亦若是而已矣,岂欲求多艺以自眩哉?”

2          曼髯三论,北京,海豚出版社,2014

( 興趣嗜好運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gtaichi&aid=11846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