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郑曼青(曼髯)宗师轶事之二
2018/10/08 20:02:28瀏覽1274|回應0|推薦0

郑曼青(曼髯)宗师轶事之

郑子太极第四代传人福建客家张文成

上回我们说到,郑公曼青太师爷的“三奇”,今个,咱来说说太师爷的“气”。

太师爷是非常重视“气”的。常说要“养浩然之气”,要有“吞天之气”。

所谓气,一谓豪气

郑公之豪气,可用顾毓琇1一语而盖之:“大道传中华,巨毫濡古今。六通桃李盛,三绝友朋钦。画意从诗意,天心见圣心。岁寒闻鹤啸,梅雪伴龙吟”。

但凡诗书画者,都豪气,豪气者,善饮。郑公也不例外。郑曼青豪爽,嗜酒,刻有闲章“醉乡侯”、“酒后尚称老画师”自吟。据传,曼公七八岁即能饮酒一斤,十八岁曾醉死一夜,受母责斥,戒酒六年。

“十年犹苦贫,依然郑歇后”,1924年,年仅二十二岁郑公,结束了十年的北漂生活,手持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推荐信,前往上海。刚到上海的青年郑曼青通过朱祖谋2认识吴昌硕3,又通过吴结识曾熙4与桥本关雪5,并于1926 年加入了王一亭6、刘海粟、钱瘦铁7与桥本在上海成立以古画研究与鉴赏为目的“解衣社”,交流书画篆刻艺术。海粟、大千等豪饮,郑公出京后也就开了酒戒,与海派画家常豪饮做画。上海画派泰斗吴昌硕、朱祖谋、曾熙及日本南画“祭酒”桥本关雪为郑曼青《三绝》册页题跋,在上海“解衣画社”展出后应邀前往日本参展。南画,是日本“南宗”画派的简称,始自德川幕府初年,繁荣于日本江户时代。作为众多日本画派的一支,“南宗”画推崇水墨画的中国元素笔法与构图。郑公以水墨山水画为人称道,尤善画花鸟。桥本关雪是为赞赏,为郑公曼青画作背书,画册题跋写道:“诗人性情绝尘埃,唯有梅华可为媒。数枝枯笔和残墨,写出清涛拂面来”,可见,桥本对太师爷画透着那股豪气的赞许。 郑曼青诗画中的禅意,桥本关雪先生也是大为推崇,认为是中国文人画之迷人处,“不限于实在之形体,乃从梦与现实而生之象征之美也”。在日本参展期间,当地艺界宴请中国画家。席间有日本人以酒挑衅,郑曼青与张大千提出以大碗盛酒一口气干完,连饮数碗,使该日本人大惊,甘愿服输,次日日本媒体即以《酒王张大千郑曼青》为题报道中国画展盛况。房琴先生做的《桥本关雪与郑曼青——近代中日画界交流》8一文中,详细记载当时的盛况。

郑公晚年因有高血压病,其妻常限他喝酒。一九七五年春,郑公返台,学生们设宴为他洗尘,庆祝生日。据当事者回忆,当晚,郑曼青心情特别好,与学生一一畅饮,虽控制在平日酒量内,但不料因此中风,四天后病逝于台北,享年七十五岁。看来,酒要喝,但也得控制量啊。

豪气者,亦豪情。郑公精岐黄,抗战时,曾在重庆来龙巷悬壶济世,医道大行。郑公曼青医名远播,人称“郑一贴”,慕名求医者中不乏当时的名流显贵。曼公收取的诊费也远远高于一般医馆,如其他医馆看病收费五十大洋,郑公这里要收两百,牛!对此他的解释是,看得好所以收得高。一日,一位穷困的退伍军人前来求医,得知看诊价格后对郑曼青说,“你的医术很高明,但收费实在太贵了,我的收入菲薄实在无法负担啊”,说完扭头就走。曼公得知是抗战志士,留之为其看病后,不但不收钱,还嘱咐门下今后对此人不取分文。郑公第一期弟子徐忆中回忆说:“穷人吃药,富人付钱。这是老师向来秉持的原则”,郑公仗义!

豪气者偶尔也很任性。

郑公暮年在美国办展,有一美国商人看中其中一幅乌龟图,却嫌价格过高而离去。次日,该商人又前来询问是否可以打折,得到否定答案后,再次离开。待到展览结束后,商人却再度前来求购此画,郑曼青却不愿卖了。他对那位商人解释道,“逾期不售,再者,你爱你的钱,我爱我的画,既然如此又何必要交换呢”,彼时曼公六十多岁,任性吧?不,那是豪气!

另有一件卖画轶事却已成美谈。1929年,郑曼青在杭州举行画展,少年张宗祥9对展会上的一幅白菜图情有独钟,每天都来画展上流连端详。展期结束前夕,无法负担全款的张宗祥付了一部分钱当做定金,并告知等余款到时再来取画。郑曼青听闻此事,着人询问原因,得到“款项还须多方筹措”的答复。于是,他不假思索便让人将画与定金一并送赠给了张宗祥,且曰:“识我画风,乃我知音”。知音难觅,伯牙之交惺惺相惜的豪气也。

所谓气,二曰胆气。

艺高人胆大。郑曼青来自浙江永嘉,永嘉之地,“其俗剽悍”,郑少年时“为报复大兄之仇,伤人几死”,逃至省城,卖画为生。郑公28岁担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部主任时, 张大千、马孟容都在其庵下执教。张大千在回忆文章里多次讲到曼公, 他还特别提到他有“隔空打人”之绝技。那是1964, 法国电视台为制作电视节目, 约请法国武术高手三人向郑公先生请教拳术。先生笑领之, 当即起立, 命对手三人并肩立定, 于两三公尺之远。只见里青先生双手平伸, 略一蓄势拂出, 对方三人同时向后退却。当时在场观众都不相信, 而被拂退之三人, 也觉莫名其妙, 于是要求再来一次,此次三人仍站立在原处, 但未等曼青先生蓄势, 即抢先前进, 以为此可制敌先机, 攻其不备。受老见状, 立即出掌拂出, 其中前行欲攻者竟先踉跄倒地, 其它二人也随后倒地,众始叹服。这段典故老张无从考证,但与恩师谢昭隆推手后,我信!我也是被一缕一带而跌落数米的。

太师爷郑曼青的拳脚功夫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的一件,是抗战时在重庆应英国大使之邀表演太极的事。多年以后,亲历现场的杨门师兄弟邓克愚在为《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一书作序,说起这段故事,不妨全文摘录——

【邓序】予友郑君曼青,世称永嘉五绝。予则独服其拳术之精,允得杨师澄甫之心传。一日在渝,同应英吉利驻我国大使薛穆11之邀,赴大使馆表演太极拳术,时英军访华团在馆,悉少壮军人,意气豪迈,见曼青矮小而少之。予曰:“君等皆身材魁伟,实力雄厚者,得欲与曼青一试乎?”众皆连声诺诺。其中孔武有力者,以安君为最;即趋前询以试法,曼青曰:“悉如君意。”乃于寻丈外,汹涌而来,攘左臂而擅右拳,曼青侧身左让其锋,则安君已颠仆数步之外;旋复攘右臂揎左拳,又从右颠仆如前状;最后变用双拳搏击式,向曼青迎头猛击,势殊惊人,甫见曼青头乍后仰,伸右掌于安君左腋下扑之,则安君已两脚离地,仰后翻跌于寻丈外,迫至场边,骤见曼青飞步随之,迅提其臂,得不仰出场外。众皆惊喜赞叹,余人睹状不敢较。请作表演,曼青即棚右臂,作虚抱式。予曰:“谁能推之使稍移动,为胜。”某君首推之,不能动摇。又加一人.并力推挤良久,仍未尝稍动分许。蒲乐遭君转请作他种表演,曼青伸臂仰掌曰:“请固握予掌,以力压之.弗使翻动,为胜。”则有数人,三握而三仰跌出。又伸臂舒掌,请以猛力斫之。安君首以立掌击之.至十数下,缩手而退,蒲君复举拳连砍数十下,而曼青行无所事。时曼青衣白荸衫;蒲君能作华语,卷其袖曰:“君之臂是铁否?”四座掌声齐发,成叹吾国国术之妙,为不可几及。丽英国人士:知有太极拳艺者,亦以此为刨举。郑君倘不得杨师之心传,其能运用如是之神妙乎!兹本其心传,以著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且多发前入所未发,行将付梓,属序于予.因追述此一事,以应之。京山邓克愚。

郑公另位师兄李寿钱,做序中,也说起一桩故事——

【李序】中日战兴,于避寇巴山,得琛郑君曼青.居处近,过往亦密,相与研究太极拳推手及玄功,最相契合。于是,始悉曼青之造诣精深,沦理超妙。盖原本杨师澄甫。而余忝在同门之列。乙酉春,我同盟国美利坚陆军驻渝者百余人,每周有联欢会,闻曼青与英吉利驻我国大使馆之文武官员,作友谊比赛,数胜之,乃邀请与会。曼青介余及其弟子郭琴舫、张纪培等五六人,参加表演太极拳推手毕,美战士选精于技击者十余人,请与较,曼青许之。一经交手先后不措者五人。忽一人体重二百三十余磅,于寻丈外舞拳跳跃,向头部击来,曼青摺肘接之,应手跌出逾二丈,撞壁而倒,声震屋瓦;又奔跃来,曼青举手送之,复跌出,其人摇头呼:“负负!”四座欢呼,掌声齐作。中有一人奇之曰:“何以如两人举而掷之?”张君纪培善英语,即以太极拳之运气,以无力打有力解之,而余以曼青手法身法有过人处,每发人出,其声其状,似以钱投鼓,直至撞壁而止,此非具有内劲不办。今者以其所著郑子太极拳十三篇见际,凡数万言,不独畅师旨而已,且多发前人所未发者。诚度世之金铖,卫生之鸿宝也。爰书数言为同道者告。丁亥九月东武李寿钱谨识。

邓、李两人因是当时的参与者,均如摄相机一样,对事件作了生动的记录,绘声绘影,是为可信,可见郑氏真是身手之不凡,过人之胆气。

郑公常说,“需养浩然之气”,将气用于太极。太师爷说,太极拳本是气功,是积气之功,也是养气之功。如能行坐处卧,言笑饮食之际,皆运用养气之功,则随时皆在运用太极拳。即恩师常教导的“太极生活化,生活太极化”。恩师教导,太极尚气。气能沉丹由则气壮,气壮则血盛,气血壮盛,则有裨益于脏腑大矣。气能沉丹田,每一呼吸,则脏腑俱能松动,随呼吸而开合,助之以运动之方,则宗筋日强,湿热外泄,健康自然日渐增加。太极拳之裨益于脏腑,无他,不于外之是务,而惟内之是求,尚气而已。

曼公曰,“鱼离乎水则死,人离乎空气则不生”,“苟能知积气之方如积水,则其力可达乎无穷”,遂发明“陆地游泳”说,是对太极拳理最大的贡献。以丹田喻气海,“每一运动,即觉气之鼓荡如游泳”,日积月累,“则可以溢乎经络,达乎骨髓,充乎膜膈,形乎皮毛,是为抟气致柔矣”。“极其至也,则知空气重于水,且重于铁也”;“如站水中至项深,身体正中气下沉。四肢动作有阻力,姿势变换要慢匀。”《拳论》云:“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 ,所谓,“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太师爷在《专气致柔》篇中,指出,太极拳之特长者,乃气沉丹田也。气沉丹田,即老氏所谓擘气致柔之着手功夫。所谓柔弱者,生之徒,刚强者,死之徒也。可见摄生之道,致柔而已。欲致柔,务先专气,专气以止于至善之地者,丹田也。气旺则血足,气旺血足则筋柔。筋柔者,婴儿之特征。以去死不远之人,犹有还童之望者.专气致柔而已。恩师也常说,柔而生灵,灵而变巧,巧才能有变,是“授人以柔也”。

养气,内修是为变,气质的变化。太师爷在《变化气质》一篇中说,“读圣贤书,而能笃行、审问、慎思、明辨,极其至者,所谓以六经作吾注脚。能使气质之变化,则余无疑矣。未听说学太极拳,亦能变化气质,可是学拳廿余年以来,能振敝起衰去病。过去在做学问上,屡辍屡迁,现在可以恒久不倦矣,少年时之轻躁已变而为沉静温穆”。

我追随恩师学拳以近五年,每每感知自己身体和内在的变化,恩师特别为我题注,“知易不易,行易犹难,惟有随缘顺天,沾粘黏随;避免固执逆势,顶匾丢抗,方能有得”。既为拳理,亦是处事做人之哲学。我自觉内外都有明显变化,这就是太极带给我的内外兼修吧。

欲知郑公曼青轶事,且听下回分解。

 

备注:

【1】        顾毓琇,字一樵(1902-2002),江苏无锡人。集科学家、教育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和佛学家于一身,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文理大师。

【2】        朱祖谋(1857-1931)原名朱孝臧,字藿生,一字古微,一作古薇,号沤尹,又号强村,浙江吴兴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为晚清四大词家之一。

【3】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4】        曾熙(1861-1930),衡永郴桂道衡州府(今衡阳市)人。字季子,又字嗣元,更字子缉,号俟园,晚年自号农髯。中国杰出的书法家、画家、教育家,海派书画领军人物。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世有"北李南曾"之说。

【5】        桥本关雪(1883-1945),日本著名画家,大正、昭和年间关西画坛的泰斗,日本关东画派领袖。 1914年起,曾30多次来到中国,并精通中国古文化。与吴昌硕,王一亭等结为至交。

【6】        王一亭(1867-1938),号白龙山人、梅花馆主、海云楼主等,法名觉器。祖籍浙江吴兴(今湖州市),生于上海周浦。清末民国时期海上著名书画家、实业家、杰出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与宗教界名士。曾两次任上海总商会主席。加入中国同盟会,资助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任中国国民党上海分部部长。蒋介石题送挽联:"当飘摇风雨之中弥征劲节,待整顿乾坤而后重吊斯人"

【7】        钱瘦铁(1897-1967)名崖,一字叔崖,号瘦铁,以号行,别号数青峰馆主、天池龙泓斋主等,江苏省无锡市鸿声里人。斋名有瘦铁宦、梅花书屋、峰青馆、磅礴、契石堂、一席吾庐、煮墨盦、临江观日、天池泷泓砚斋等。中国画会创始人之一。擅长中国画及书法、篆刻 。被誉为"江南三铁"之一(吴昌硕称"苔铁"、王冠山称"冰铁")

【8】        《桥本关雪与郑曼青——近代中日画界交流》,作者房琴,《书屋》2017-4P91-96

【9】        张宗祥(1882-1965),现代学者、书法家。谱名思曾,后慕文天祥为人,改名宗祥,字阆声,号冷僧,别署铁如意馆主。浙江海宁人。建国后任西泠印社社长、浙江图书馆馆长等职。

【10】    马孟容(1892-1932),名毅,以字行。朱自清先生为他的画写过一篇《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散文是为美谈。

【11】    薛穆(Seymout),时任英国驻华大使。

( 興趣嗜好運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gtaichi&aid=117453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