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十六章 無畏地面對死亡
2005/05/26 20:45:50瀏覽93|回應0|推薦0
第十六章 無畏地面對死亡

--------------------------------------------------------------------------------

http://www.sina.com.cn 2003/01/13 15:45 新浪讀書

  清晨,看到母親燦爛的笑容,我再次感到什麼才是真正的力量與偉大。

  在我們家中,母親是文化水平最低的人,除了讀夜校時念了幾個字,大體能將我們家裡每個人的名字寫出之外,她就談不上什麼知識了。然而,母親有一些非常難得的長處:一是慈祥善良,二是樂觀。她不僅對我們全家人是這樣,而且對所有的人都一樣。



  還是我很小的時候,母親就以她的樂於助人,贏得了許多人的尊敬。尤其是對那些殘疾人、老人和孩子,她總是以最大的愛心,給人無比的溫暖。其中,最使我難忘的,是對那些垂死的老人。

  村裡總有一些貧困的老人,有的沒有子女,有的子女不孝敬;有的子女即使孝敬也沒有能力。這樣,母親往往在他們人生最後的日子裡,給他們最大的溫暖。即使自己家裡再沒有錢,母親也要想法給他們弄些好吃的;即使自己有再多的事做,母親也要擠出時間來,與他們聊天,寬慰他們,讓他們開心。而最難得的是,這些老人過世之後,與他們非親非故的母親,經常要做一件一般人無法做到的事:幫他們洗最後一個澡,然後入殮,讓他們好好地上路。

  她這樣做,從來沒有想到得到什麼回報。實際上,也從來不會得到什麼回報。

  母親年輕時很漂亮,但那時候她就開始這樣為人服務。這似乎與她的形象很不相稱。但是,她這樣一做就是幾十年。她說,僅僅是覺得別人實在可憐,能夠讓這些老人如此告別世界,她才有些心安。

  我16歲離開家鄉,一年往往就回一次家。前不久我回家,正好又遇到村裡一位老人剛剛去世。儘管這位老人有自己的子女,但是他們卻畏懼死人,不願意為老人入殮前洗澡。母親得知這一消息,深深歎了一口氣,關上門,又往那家走去。

  那位老人的情況我很清楚。在人生最後的幾年,貧病交加,連吃一頓好的飯菜都難。只有母親,不僅經常對他問寒問暖,而且,還經常弄點好的給他吃。

  有一天,母親在山坡邊幹活時,被毒鋒螯了,人事不知,被送往醫院搶救。這位老人誤認為母親生命遭遇不測,就一邊拖著病弱的身體跌跌撞撞往醫院趕,一邊情不自禁地嚎啕大哭:「她是怎麼也不能死的呀!要死就死我呀!」

  媽媽被搶救過來。這位老人聞訊後,再一次喜極而泣。而現在,這位老人也去了。

  每次送走一位老人的時候,母親的情緒都十分低落,都會發出一些人生無常的感慨。

  這一天晚上,母親一如往常地為這位老人洗澡、入殮,很晚才回來。在和我們相待在一起時,她同樣感慨了一聲:「唉,看到這個樣子,真是覺得人生其實沒有多大意思啊——不管怎麼樣的人,最後都得走。」

  母親的話,使我們再次深感到死亡的重壓。

  當晚,我們沉沉入睡,第二天早上一起來,還能感到心靈上的一種巨大壓抑。然而,當我再次看到母親時,不得不震驚她的表情。她早早就已起來,正在為我們準備早飯。面對著一個個孩子,她滿臉都是燦爛的歡笑。我真有點認為自己看錯了眼:眼前這一個滿臉歡笑的母親,與昨晚那個感慨生死無常的母親,怎麼相差這麼大呢?那一天,母親都是一直歡笑著,似乎昨晚的那一幕,根本沒有發生。

  我知道,即使有同樣的老人去世,母親也會主動為他們服務,也會有同樣傷感的感慨。

  我更知道,當幹完這一切之後,母親還會快快樂樂地生活,以她的歡笑,去面對生活的一切。

  我進一步的想:我們有多少人,整天在躲避著死亡,怎麼可能像母親那樣,不只一次地與死去的人那樣相對。

  因為只要相對,就會害怕死亡的威脅。對死亡的恐懼,就有可能主宰心靈。

  母親並不是神,她也是一個十分平凡的人。在她與一個個死人相對的時候,她怎麼會沒有對死亡的恐懼呢?但是,母親勇敢地一次一次面對著恐懼,終於戰勝了恐懼。

  最平凡不過的母親,以她的親身示範,給我樹立了一個最不平凡的人生感悟:熱愛生,但絕不畏死!

  父親教我不畏懼生。

  母親教我不畏懼死。

  於是,讓我們掌握這樣一些生命智慧理念:

  一.熱愛生,但絕不畏死

  古往今來,千萬人有千萬人不同的生活,但不管怎樣不同,有一點是相同的:每個人都要經歷生死。在如何面對死亡,並戰勝死亡恐懼方面,優秀的人已經積累了不少成功的經驗:真正早日面對死亡,不僅會發現死亡並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樣可怕,而且,當他們從對死亡的恐懼心態中解脫出來,就會從此產生生命的新機。

  二.接受死亡的現實,反倒會減少對死亡的恐懼

  人害怕死亡,卻無法阻擋它的到來。不面對死亡,並不意味著死亡不會發生。其實,只要勇於接受,反倒會減少對死亡的恐懼。

  三.逼迫自己多次面對,就會覺得死亡並沒那樣可怕

  死亡和解脫的修行難,關鍵就難在人們甚至都不願正眼注視他。正如一位西藏大師所言:我們越拖延對死亡的正視,就越對它無知,恐懼和不安全感的陰影就會縈繞腦際。我們越想逃避那種恐懼,它就會變得越可怕。

  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人有避苦趨樂的天性。因此,對於能夠喚起使他痛苦的東西,總是想不去面對。但是,許多問題,越是不去面對,在下意識中對人的傷害反倒越深。

  因此,不如乾脆站著不動,多花點時間,多拿點勇氣去面對它。面對它的次數多了,它給帶來的痛苦與傷害就少了。

  四.辯證地看待生死

  有死才有生,這是一個誰也改變不了的規律。我們之所以具有生命,正是由於有以往生命的消失。新陳代謝,自然規律。既然這樣,我們對輪到自己告別世界的命運,又何怨之有呢?

  必須辯證來看待生死。西方一位哲人曾經寫過這樣一句名言:「上帝會嫉妒人,因為人都會死,而他想死都死不了。」

  一個人,即使他再偉大、再有本領,惟一能做的事,就是把自己擁有的這一生過好。當自己必須離開這個世界時,就帶著欣慰的微笑,無怨無悔地離開。

  生命就像一個大舞台,當我們登場時,就盡量將角色演好。當到了我們演出結束時,就該高高興興地走下舞台,讓新的演員登場。

  不好好活,活再久也是行屍走肉。真正好好地活,一輩子就已足夠!

  五.在宇宙的範圍內來看生死

  人之害怕死亡,往往是由於自我意識過強。看不到其實人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你來自宇宙,最終你還要歸於宇宙。你的回歸,也不過是回復你的根本。想到你的死亡,不過也是一種類似「回家」的歷程,自然也就不那麼可怕了。

  讓我們從一則禪宗故事中得到啟示吧——

  在大海裡,有一朵小浪花,十分苦惱地對大浪花說:「你這麼雄壯,而我這樣弱小,你真幸福,我多不幸啊!」

  大浪花回答說:「你這樣說,因為你沒有找到你的本質。知道你的根本是什麼嗎?」

  「那麼,我的根本是什麼呢?」

  「你就是水啊!」

  小浪花一聽,再也不痛苦了,於是高高興興地體驗作為小浪花的一刻。

  六.適當的心靈轉換

  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認識。如認識到在死亡時,意識與死亡的不相關性,就是一種有效的心理暗示方式。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就以這種方式來戰勝死亡恐懼:

  「當我們存在時,沒有死亡;當有死亡時,我們已不存在。」

  七.為心愛者奉獻

  我們不僅僅是為自己活著,而且還要為自己心愛的人活著。甚至為心愛的人活著的重要性,還要遠遠高於自己。於是,當面對死亡的時候,我們可以無怨無悔地,為自己心愛的人奉獻自己的生命。死並不那麼可怕,只要死得有價值。

  八.從事某一「不朽」事業

  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當生命結束時,自己所從事的事業還在繼續發展,乃至是一種偉大而不朽的事業,這就有理由沒有遺憾地離開。這是許多志士仁人戰勝死亡恐懼最通常的方式之一。

  九.從榜樣處吸取力量

  死亡並不只是落在我們身上,在我們之前,就有許多人經歷過生死。其中有些人,當生命的極限時刻到來時,非常坦然而平靜。想想他們為我們樹立的榜樣,自然能夠增加我們面對死亡的勇氣。

  如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蘇格拉底,因為自由發表思想,被判死刑。他一點也不恐懼,從容就義。他十分平靜地喝下毒藥。在臨死之前,他想起欠了某人一隻雞沒有還,趕快打起精神,叮囑弟子記得還,然後心無掛礙地死去。這種大無畏的風範,不正是十分值得我們學習的嗎?

  十.去掉高人一頭的自大感

  面對死亡,別把自己看得高過他人。高過他人的自大感,最會給人帶來面對死亡的困擾。這種人要找到戰勝死亡的勇氣,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必須從自己的意識和潛意識中,徹底去除自己高人一頭的念頭,讓自己向「一般」的人學習,像「一般」的人那樣去思考,到最後把自己變為真正的「一般」。

  十一.接受最壞情況,反倒有可能擊退死神

  經常有這樣的情況:有一些人得了病,本來心靈上沒有什麼負擔,但是由於有人告訴他是得了一種重病,便給他巨大的心理打擊,於是他很快消沉衰退,乃至死亡。與此相反,有的人即使遇到最殘酷的情況,由於他們勇於面對,勇於挑戰,結果戰勝了命運。不僅在之後的人生歲月中過得燦爛輝煌,而且反倒擊退了死神的威脅。

  如英國科學家霍金。21歲時患上重病,醫生說他至多只能活2年半。他卻想:命運最壞也不過如此,在這2年半內,我要努力做些有意義的事,結果不僅寫出《時間簡史》等享譽全世界的科學著作,而且過了許多年還活在世界上!

  我們無法避免死亡,但是,在蔑視死亡並與死亡搏鬥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能戰勝對死亡的恐懼,而且還能創造生命的真正意義!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BoDa&aid=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