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RSS Feed Link 部落格聯播

文章數:10960
獨家新聞!文茜的世界周報:飢餓遊戲主持人峮峮於35歲生日收到厚達609頁情書!峮峮流淚:想結婚了......
創作詩詞 2025/04/22 15:51:55

獨家新聞!文茜的世界周報:飢餓遊戲主持人峮峮於35歲生日收到厚達609頁情書!峮峮流淚:想結婚了......


慢板——莫扎特如何安慰我們   莫扎特的「感情狀態」始終停留在「稚子」階段,他一直是個「天使」。   前幾年DG公司從卡拉揚的演奏中精選了一些「慢板」樂章,出了一張專輯。這真是個好主意:卡拉揚指揮的慢板絃樂之精雕細琢、「做工」十足,世所公認。果然這張CD暢銷全球,讓DG賺了不少錢。後來,菲利普公司也如法炮製,從海汀克指揮的馬勒交響曲全集中挑子幾個最有名的慢板,組成一張CD。馬勒的慢板之精美,也仿如卡拉揚之「做工」,可惜目前還不知道這一張的銷路如何。  其實這個「主意」我早就實行過。我把莫扎特鋼琴協奏曲中我最喜歡的慢板集中、轉錄到一卷錄音帶裡,以便我深夜睡不著覺、放管絃樂又怕吵鬧鄰居時聽。有一天我太太也坐在我旁邊「監聽」(她怕我喝酒),到後來反而她受不了,說,怎麼放這麼悲哀的音樂。  我太太是「喜歡」莫扎特的人,因為我聽的古典音樂她最早表示可以接受的就是莫扎特,而且她是從莫扎特的法國號協奏曲聽起的,還會哼其中一段主旋律。她一直認為莫扎特的音樂「很好聽」,到那一天晚上,她終於瞭解,莫扎特也會讓你「難過」。  記得曾經在音樂雜誌上看到了一個女性樂迷寫的關於莫扎特的文章,其中說到:她喜歡莫扎特,她先生一直瞧不起,認為莫扎特就是旋律優美,沒什麼內容。一直到很久以後,她先生才承認,莫扎特值得一聽。我想,這位「先生」大概屬於「迂」的一型,只有貝多芬、華格納、馬勒這種作曲家才算是深刻的,這種類型的樂迷我想還有不少。  但是,我一直就很喜歡莫扎特,不怕人家笑我「淺薄」,就像我喜歡海頓一樣。我喜歡海頓,因為海頓是農家子弟,而我也是農家子弟(我喜歡的另一名作曲家威爾第也是農家子弟,另外,也是農家出身的德沃夏克,我也正在想出理由去喜歡他——可惜他跟海頓、威爾第還是差了一大截),而莫扎特,正如貝多芬一樣,出生於宮廷樂師家庭,「階級成分」跟我不一樣,而且他從小就在父親帶領下,專門彈鋼琴博取皇帝及貴人們的喜歡和賞賜,然而,你還是不能不喜歡莫扎特。  如果你對「崇拜」莫扎特還沒有十分把握,那我還想告訴你,很多神學家都很喜歡莫扎特,譬如大名鼎鼎的卡爾·巴特,請看他怎麼說:我曾經根據我自己的神學觀點去尋找……我肯定我所表白的,那就是莫扎特啦……我幾乎每天早晨都聽莫扎特的作品……一味沉浸於「教義」上。 巴特講的並不特指莫扎特的宗教音樂,而是他所有的作品。我初看這些話,老實講,有點「不高興」:怎麼可以用我所不喜歡的「神學」去「玷污」莫扎特?不過,神學家和無神論者都可以「崇拜」莫扎特,這倒是一個思考的「起點」。  談到莫扎特音樂中的「神性」,恐怕還需要從他這個人講起。記得有一部電影叫《阿瑪迪斯》(莫扎特的全名是:沃夫甘·阿瑪迪斯·莫扎特),我一個朋友去看了,氣憤不平地跟我說:簡直在譭謗莫扎特。原來電影中的莫扎特據說(我沒去看)常常高聲尖笑、得意洋洋,非常不可愛。我想了一下,覺得這很有可能,而且跟他音樂的「神性」可能還是相通的。  簡單的講,莫扎特這個人根本就沒有「長大」過。自從發現這個天才後,他父親把全部精力都拿來照顧他(他父親說:培養這個天才是他一生的責任),所以,從某些方面來看:莫扎特完全不通「人事」。一旦他脫離父親(莫扎特二十五歲脫離父親掌控,十年後去世),他的生活就完全亂七八糟。他在維也納也風光過好一陣子,要不是他有錢就亂花,後來也不致於就這麼窮苦。  這也就是說,莫扎特的「感情狀態」始終停留在「稚子」階段,換句話說,他一直是個「天使」。要不然,你很難解釋,他的音樂為什麼始終那麼「純淨」。很多人都會說,莫扎特的音樂簡直就像「天使之音」,我想,這就是關鍵。  當然,小孩子也有悲哀的時候,也會哭,莫扎特音樂中的悲哀也許就是因為這樣才感人。譬如我們發生了不幸的事,朋友、親人一定「勸慰」我們,教我們不要難過。我想最佳的方式應該是這樣:你也難過得說不出話來,只是跟當事人一起哭,甚至抱住他哭。只有這種勸慰才是真誠的。莫扎特就是這樣,當他傷心、難過,他就像小孩一樣「純然」的傷心、難過,一點雜質也沒有。你聽他的慢板(特別是鋼琴協奏曲的慢板),就彷彿莫扎特在跟你說:我知道你很難過,我也很難過,然後他就哭了。  莫扎特是個天使,當天使來安慰你的時候,你還有什麼好說的呢!我一個得絕症的朋友,在逝世之前一段時間,就只聽得下莫扎特的音樂。當我最悲哀的時候,特別在更深入靜時,我往往也就選聽莫扎特。如果你不相信,你不妨試聽一下他的二十三號鋼琴協奏曲的慢板(我推薦肯普夫彈的,DG 423 885)。那種「純淨」的悲哀會讓你在聽完之後輕輕的歎一口氣,心裡想:算了,沒什麼好說的了。我很希望哪一家公司能出一張莫扎特的「慢板」。   校記:後來笛卡真的出了一套「小雙張」,全部慢板(460 191),演奏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不妨買一買。


音樂天使莫扎特   今年恰逢莫扎特逝世兩百週年。  在西方音樂界,莫扎特是能夠和巴赫、貝多芬並列的偉大作曲家,因此,歐美各大唱片公司都紛紛推出各種莫扎特專輯,來紀念這位兩百年前去世的音樂家。其中以菲利浦公司所發行的莫扎特全集規模最為巨大。  這一套全集共四十五集,全部加起來有一百八十張CD唱片,目前已出到第二十四集。預計年底出齊。  各大唱片公司所出的許許多多的莫扎特專輯,銷路似乎都不錯。這並不是因為大家都想趕熱鬧,想買一兩套來擺在客廳裡當裝飾品,主要還是對莫扎特音樂本身的興趣。莫扎特的音樂流暢、優美、雅俗共賞,兩百年來不知吸引了多少人,成了他們日常生活中最大的撫慰。很難想像其他作曲家的幾百年的誕生或逝世紀念,會像莫扎特這樣引起各大唱片公司的出版狂潮,因為實在很難再找到像莫扎特這樣能夠感動不同性質的聽眾的大音樂家了。  我有一個不車患了癌症去世的好朋友,在他與病魔纏鬥的一年多的時間裡,他有一次在信中說:有時候他喪失了求生意志,什麼事都不想做,甚至連音樂都聽不下去。在這種心情最低沉的時候,他可以從莫扎特的音樂裡得到最大的安慰,莫扎特是他唯一能夠接受的東西。  我自己也有類似的經驗。通常我會在不同的身體狀況和心情之下,選擇不同的音樂來聽。但是,有些時候情緒壞到什麼音樂都聽不下去,我一定會想到莫扎特,特別是他晚期所作的那些鋼琴協奏曲。  莫扎特的音樂為什麼會有這種特別動人心弦的力量呢?這可能要從他的天才和個性方面去尋找答案。  莫扎特的父親也是音樂家,當莫扎特還躺在搖籃裡的時候,就天天聽到父親在教姐姐彈琴的聲音。三歲的時候,莫扎特已能夠在琴上找出哪幾個音配合起來比較和諧好聽;到了五歲,莫扎特竟然就會作曲了。他的耳朵非常靈敏,小提琴低了八分之一音他馬上知道,喇叭吹走了調,他會感到全身不舒服。  莫扎特的父親看到自己生了一個這麼具有音樂天才的兒子以後,非常的高興,就放下自己的事情,專心地來教育他。為了向世人宣揚莫扎特的天才,他帶著小莫扎特到歐洲各地旅行演奏。在莫扎特七歲的時候,他們的旅行演奏經歷了法國、比利時、英國、荷蘭等國家,前後共花了三年半的時間。後來,莫扎特又到當時全歐洲的音樂中心意大利去過三次。  因此,整個西歐、中歐地區的音樂界都知道有莫扎特這麼一個音樂天才了。  關於莫扎特的作曲天才,可以從下面兩個故事看得出來。莫扎特的歌劇《唐喬萬尼》公演的前一天晚上,《序曲》還沒有寫出來。  當天晚上,他要他的太太朗讀《阿拉丁神燈》的故事給他聽,他一面聽一面作曲,到天亮時曲子就完成了。還有一次,他和別人約好去玩保齡球,可是又答應另外一個人第二天早上交給他一首鋼琴三重奏。他不能食言,又不願意放棄保齡球的遊戲,於是,他一面玩球一面作曲。輪到他時他就去滾球,輪到別人時,他就伏案譜曲。當天晚上,他就在這種情況下把這首三重奏完成了。  當然,莫扎特也有埋頭苦思、辛苦工作的時候,不過,一般而言,樂念和旋律總是不斷從他腦中滾滾而出,讓他來不及整理。他最後的三首交響曲,三首音樂史上的偉大傑作,也不過花了他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因為樂曲就像泉水自山澗源源不絕而流下來,因此,莫扎特的音樂總是非常自然流暢,旋律總是那麼優美柔和,一點也不會有生澀的感覺。莫扎特的音樂所以能夠博得許多人的喜愛,達到雅俗共賞的地步,這恐怕是最重要的原因。  有些人,因為莫扎特的音樂優美而自然,就以為他只是以「甜美」吸引人,其實並不深刻。這就大大的錯了,不深刻的音樂怎麼能夠感動一個垂死的人,像我已過世的那個朋友呢?我個人以為,莫扎特音樂最迷人的地方是在於他的「純真」。不論莫扎特所作的曲子多麼複雜,或多麼悲傷,其中一定包含了「純真」的因素。  莫扎特因為從小所表現的音樂天才,使他的父親奉獻一切心力地照顧他:因此,實際上莫扎特一直到年齡很大的時候,都還不會料理自己的生活。當他結婚成家以後,他一直沒有儲蓄的習慣,賺了很多的錢就馬上花光,沒有錢的時候就只好痛苦地過日子。莫扎特離開他父親之後,生活一直不能過得有條理。  從這裡最能夠看出,在父親長期的「卵翼」下,在「心理」上他其實並沒有長大。這種情形,雖然在實際生活上造成許多痛苦,但對莫扎特的音樂卻是非常有幫助的。原因在於:莫扎特至死一直保有「純真」的童心。譬如,很多人注意到,莫扎特即使在生活最艱難的時候,也能夠突然意外地開心起來。  有人以為,莫扎特有苦中作樂的本領。其實,在心理上莫扎特一直像個小孩子,很容易忘掉痛苦,就像小孩子時時會「破涕為笑」一般。  不過,當他真感到痛苦時,他又會完全沉浸在痛苦之中,好像小孩在嚎啕大哭時,覺得世界都要塌下來一樣。  小孩子「純真」的表達感情的方式是:高興時真心地高興,痛苦時「一心一意」地痛苦,絲毫沒有「雜質」。莫扎特的音樂也是這樣,不論他的作曲技巧如何地成熟,不論他的理智如何地成長,他那一份「童心」永遠存在,永遠使得他的音樂充滿了「純真」的高興與哀傷。  這種特色表現在悲傷的音樂上,就具有一種獨特的感人的力量。比喻來說,如果你遭遇不幸,感到痛苦時,一般人總是安慰你說:不要太難過,要看開一點。但是,莫扎特的音樂卻彷彿這樣對你說:我知道你很難過,我也為你難過,我們都毫無辦法,讓我們一起掉眼淚吧。對一個非常痛苦的人,或明知道自己已經就要死的人,除了陪他一起傷心、難過,你又能怎麼樣呢?在這裡,莫扎特就像小孩子一樣毫不說謊,不像大人那樣有點造作地去安慰別人,所以,反而更能撫慰人心。  有一個音樂評論家說,莫扎特的音樂具有宗教音樂的特質,從毫無保留地跟人一起高興、一起哀傷這一點來看,莫扎特的「純真」令人想起天使。他好像是「上帝」賜給人間的一個非凡的天才,在短促的一生裡留下許許多多的傑作,好讓世人可以靠著他高興時有伴,哀傷時也有伴。這樣一個把他的「仙樂」永留人間的「音樂天使」,在他逝世兩百年的時候,喜歡音樂的人懷著一種「感謝」的心情來紀念他,來出版他的唱片,來購買他的音樂,不是最自然的嗎?

最新創作
獨家新聞!文茜的世界周報:飢餓遊戲主持人峮峮於35歲生日收到厚達609頁情書!峮峮流淚:想結婚了......
2025/04/22 15:51:55 |瀏覽 12 回應 0 推薦 0 引用 0
蔡黃汝:峮峮於35歲生日當天,收到情書,厚達609頁!
2025/04/22 15:45:26 |瀏覽 10 回應 0 推薦 0 引用 0
黃瑞芬老公小咪,動人詮釋:悼Zoe之歌
2025/04/12 19:34:16 |瀏覽 37 回應 0 推薦 0 引用 0
Deepseek深度解讀陳柏達大型作品4
2025/04/08 12:35:17 |瀏覽 29 回應 0 推薦 0 引用 0
Deepseek擊敗Chatgpt成為AI龍頭,全世界祝賀Deepseek的留言
2025/04/07 10:12:09 |瀏覽 33 回應 0 推薦 0 引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