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六章 生涯設計的智慧
2005/05/26 20:37:49瀏覽168|回應0|推薦0
第六章 生涯設計的智慧

--------------------------------------------------------------------------------

http://www.sina.com.cn 2003/01/13 15:30 新浪讀書

  在海邊與太陽獨自相對的那一刻,我知道我已經「生下我自己」。

  這是我35歲的生日。35年前,母親將我生下。35年後這一天,我將自己「生下」。

  為準備這一天,我在生活中探索了許久。「出生」前的那一段日子,心靈更是搖擺不定,飽受煎熬。



  那時候,我已經在著名的中國青年報干了快8年,寫出了一系列有價值和影響的作品。

  照一般的想法,我應該照這條路堅決走下去。但是,當時我的心靈,卻已被另外一項事業佔據了越來越多的空間。

  如第一章所述,早在20歲剛畢業不久,我就悟出:意識到每個人必有一死,然後去主動開拓,是自主人生的起點。此後,我一方面在新聞崗位上拚搏,另一方面對有關生命、心靈的哲思,也貫徹了自己整個人生發展歷程。

  1994,我得了一場大病。這場大病,使我再次深感生命的脆弱和短暫,而且也使我靜下心來,開始放開眼光,進一步思考與世紀和人類相關的一些重大問題。在養病期間,我看了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的不少作品。池田大作的兩句話,深深震撼了我的心,:

  「掌握了哲學,就等於在心裡燃燒起一個太陽,以後將是以哲學照亮、開拓黑暗人生的時代。

  「為追求哲學飛走的密涅瓦的貓頭鷹現在還沒有歸來,喪失人生哲學的時代太長太長了。」

  我覺得池田大作的話並非危言聳聽。在19世紀,尼采吶喊:「上帝死了!」20世紀,弗羅姆再次驚呼:「人死了!」社會問題與各種生存危機的急劇增加,是20世紀重大問題。可是許多思想工作者,卻躲進象牙塔,置思想的使命於不顧,最後只是把它當作一種高雅的謀生手段而已。

  池田大作的話,不僅指出了哲學在當代的尷尬和危機,同時也給我指出了一條新的人生道路。

  哲學並非我所學的專業,但是對人生問題的關心,卻浸透我整個靈魂。我不由想:既然有關生命、人生的這些問題,對人類說來那麼重要,而我對此又有濃厚的興趣,自己能否在這方面有所作為呢?

  那一場大病後,我利用所有能夠利用的時間,沉浸於東西方各種流派的思想中,同時又根據時代的特點與自己的感悟,來探究有關21世紀人類應該具備的各種智慧。越鑽研,越覺得這一問題的重要,也越發覺得自己的生命價值更應該在這方面體現出來。

  其實,相對而言我當時的生活已很不錯:住在海濱的別墅,有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如果要當一個自由的記者,中國青年報的環境在中國應是首屈一指。與此同時,還有一個新的機會:直接回北京,到一家著名刊物擔任常務副總編輯。

  我所困惑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人的生涯設計問題。而且不是一般的設計,是一個人最重要的終身設計。當我在海邊思考這一問題時,突然想到: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年輕時因為生涯設計問題向托爾斯泰請教,托爾斯泰說——「一切真正的職業的前提條件,是看這個職業能否對人類有益」。這是一句決定羅曼·羅蘭一生定位的話,使他成為諾貝爾獎獲得者和「歐洲的良心」。此時,這話竟然像一束閃電,同樣照亮了我的心靈。

  於是,我決定立即辭職,也不去北京當雜誌的副總編輯,而去潛心研究改善人們心智的「大智慧」!

  辭職後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剃了一個光頭,發誓不做出一點屬於自己的成績,絕不罷休。之後,在沒有任何經濟來源的情況下,自費到國外考察學習。

  幾年過去了,我的成果也逐步收穫了——

  早在上一世紀,世界著名政治家丘吉爾就有一句名言:「未來的世紀,是心智的世紀。」人的素質的根本,主要在於心靈與思維。因此我認為:需要一套重整心智的理論,來全面改善人的素質。

  我將西方現代心理學與東方數千年煉心方法結合,並吸收哲學、社會學等多方面的智慧,創建了一套「心力學」的理論。一出來,便被評為首套中國原創型成功學,並被美國、加拿大、意大利等有關媒體評價為「成功學的東方奇葩」。

  在大學時,我覺得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知識的灌輸,而是能夠教會學生如何思考。遺憾的是:不少老師專業教得好,但卻很少人教學生如何掌握有效的思維方式。於是,我下決心研究最優秀的人如何思考,寫作了一本《天才思維》。

  我的成果,被中國青年出版社重視,出版了一套3本的「甘霖智慧叢書」,這是國內第一套探究21世紀智慧的叢書。

  之後,我又以「用智慧統率知識」為主題,針對不同的人群,在國內外進行各種演講。

  書和講座都引起不小的反響。國內外許多著名報紙、雜誌、電視台,對此紛紛報道。

  媒體報道固然代表著肯定,但更使我動情的是:當我面對那些聽眾時,那一雙雙渴望智慧的眼睛,正表示著對我追求的理想的認可。

  從當初下決心義無反顧地研究智慧,到如今,幾年過去,我深深地感到:當初的選擇是何等的正確。這種正確,來自於我將自己個人的理想與能力,與時代某種需求的結合,從而找到了生命的定位。

  於是,讓我們掌握這樣一些生命智慧理念:

  一.一生中總該有一天,讓你最終「生下你自己」

  每個人都應該有兩次出生,一是肉體生命的出生,一是自主生命的再生。第一次是媽媽把你生下,第二次是你自己生下你自己。而所謂「生下你自己」,最關鍵的就是要樹立真正的自立精神,並明確你這一生將成為怎樣的人。

  二.生涯設計的基本法則

  1.有計劃的生命,遠遠大於無計劃的生命。苦幹不如巧干,莽撞不如設計。

  2.生涯設計的核心目標,就是如何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大化。生涯設計的智慧當然無法代替你選擇,但是卻可以提供你盡快選擇和最科學選擇的條件。

  3.人生最大的困難,往往在於最需要選擇的時候,卻最沒有選擇能力。

  4.雖然有的人,在年輕時就知道自己幹什麼,並將最初的理想實現。但對大多數人而言,生涯設計是一個動態的、不斷摸索的過程。

  5.可有一個大體的方向,但到一定年齡,必須明確根本目標。

  6.要盡可能讓長中短目標得以統一。

  7.牢牢掌握「六段設計法」。這是生涯設計的具體步驟,包括:我是何人?

  身在何處?該立何志?作何努力?何處起步?如何拓進?

  三.要當「千里馬」,更要當自己的「伯樂」

  一個人要成長,要發展,一定得提升自己能力。但是光提升能力,還只是當「千里馬」。這樣並不夠,你還得當自己的「伯樂」:發現自己最適合幹什麼,並不斷開拓,將自己「賣個好價錢」。

  四.重視你的「玫瑰花蕾」

  所謂「玫瑰花蕾」,就是你從小由於受某些事的影響,導致你許久念念不忘,甚至能決定你的興趣、心向的東西。平時我們所說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這方面,往往體現為興趣的極致。因此,善於將這個「玫瑰花蕾」挖掘出來,往往決定你人生的最終定位。

  五.讓內外優勢美滿「結緣」

  成功不是單向的,總是意味著結合。最好的結合,就要把自己的優勢,與外在的優勢結合起來。

  六.讓「強勢知識」為你定位

  知識分子容易產生一個毛病:「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對知識本身缺乏判斷,學了一大堆東西,結果是「白無一用是書生」。

  於是,我提出一個觀點:多學強勢知識,少學弱勢知識,不學知識垃圾。

  我們要到前沿陣地去「淘金」,因為知識前沿即創造前沿。在前沿地帶,往往彙集了最優秀人士的思想精華和創造新成果,同時也會暴露許多需要解決的新問題。

  我們還要在擁有強勢知識的人身邊發展,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己也更容易在強勢知識領域,取得更大成績。

  七.如果鞋子不合腳,再昂貴也要捨得丟棄

  人們常常容易被表面的現象所迷惑,看見別人從事某方面工作好,於是,便盲目地跟風。但實際上,有時候,對別人適合的東西,對自己未必適用。甚至某項東西對甲是熊掌,也許對乙是砒霜。

  這有如穿鞋,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鞋子,千萬不要因為別人穿上好而羨慕,更不要自己也穿上和別人同樣大小的鞋子。

  八.別貪圖同時坐在兩把分開的椅子上

  生涯設計往往是一種選擇:你不可能面面俱到。有時,甚至你還無法兩方面兼顧:要得到這一方面,就必須放棄另一方面。

  九.在嘗試與驗證中明確目標十.生涯設計是人對自己的生命發展要有計劃地安排。而嘗試是沒有計劃的去闖,看來兩者很矛盾,但它們實際上是統一的。一個人到底有何長處與短處?有何潛能或缺陷?到底做什麼能出成果和不適合做什麼?……很多時候並不是靠純粹的「想」就已經足夠,而應該通過嘗試才知曉。不僅如此,這種行動的嘗試,不是一勞永逸的,而是多元的、不間斷的。否則,就很難嘗試出結果來。

  十.當職業與志趣不符時,也得反思自己是否錯誤

  青年時期是一個可塑性很強的時期,往往有許多潛能,卻被自己以各種理由忽略和否定。即使你斷定自己的某方面「一定不行」,也有可能是被某一個「心靈之套」束縛著。應該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反思自己的「認定」是否錯誤。

  十一.把目標變為必須限期實現的夢

  在生涯設計中,目標是至關重要的,它使我們有一個生命的航程,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和時刻表,使我們對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有一個明確的判斷,以便把生命中有限

  夢想是美好的,但沒有配合實際行動計劃的模糊夢想,則只能是妄想而已!的資源得到最好的開發與利用。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BoDa&aid=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