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反思全球化(下)
2005/05/24 15:19:12瀏覽203|回應0|推薦0
反思全球化(下) (點計數:1642)

作者:房寧 http://www.pen123.net.cn 2002-11-22 17:13:53 士柏咨詢網

作者最新論題

·縱論伊拉克危機 (02-28 18:44)
·水落而"油"出--美國"倒薩"經濟背... (04-03 09:03)
·“哥倫比亞”失事引爆的價值觀論爭 (02-26 10:23)
·永遠的雷鋒 (03-07 10:48)
·房寧質疑“歷史教科書事件” (12-06 21:55)
 
作者文集

  
   今年以來,原來大家寄予無限希望的所謂的新經濟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泡沫實際上破滅了。當然,對新經濟,我們還要作觀察,但是,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新經濟顯然不像去年這個時候,人們對它所表現出來那樣的樂觀。在這種情況下,整個世界經濟面臨著嚴峻挑戰。怎樣去維護經濟全球化,或者說怎樣去維護資本的不斷地循環與周轉,是一個嚴峻的問題。這個不光對于西方國家,對于發展中國家都是一個很尖銳的問題。那麼西方國家,現在它想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我覺得他們現在也正在思考,但有一個跡象非常令人不安,就是他們想向原來的,我們稱之為舊殖民主義的那個時代去複歸。因為它現在感覺到,第三世界國家經濟垮下去了,或者說多數是跨下去了,但少數有競爭能力的,和美國或和西方發達國家的競爭關系卻越來越加強。比如說以中國為代表的一些國家。
這個過程中,現在西方實際上是想了兩個辦法,即所謂的世界新秩序,就是美國倡導的世界經濟新秩序。這個新秩序大概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叫"墊高",就是說,對那些實在是經濟困頓、社會蕭條,已經被經濟全球化的循環甩出去的那些國家實行墊高,還要把你拉到經濟循環當中,還是讓你的資源和市場能夠進入這個循環。另外一方面,對在經濟全球化中由于種種原因發展起來的一些國家,像以中國為代表的這些國家,它實行所謂的"削平",也就是抑制你的發展,它們決不希望再有一個新的發達國家了。因為很簡單,全世界資源就這麼多,環境就這麼脆弱,市場就這麼大。如果西方不想改變它的生活方式的話,不想降低它的生活水平的話,它不就願意別人能夠也達到一個繁榮富裕的新境界。所以這個矛盾是客觀的,經濟全球化也是一場斗爭。
西方的國際新秩序就必然造成發達國家和外圍國家發生激烈的衝突。貧困國家心生怨懟,因為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當中跌入了發展的陷阱,被甩出這個過程了,一片焦土。所以要和西方對抗,甚至採取恐怖主義這樣的手段來表現自己對全球化、對西方的憤懣。另外一方面,西方國家也頻頻利用種種的手段,政治的手段、經濟的手段,甚至不惜軍事的手段來限制某些國家的發展,包括我們中國。80年代,中國和西方的關系應該說很好,清華大學的李希光教授作過調查,80年代西方傳媒報道中國的傾向是贊揚的,是正面的,用的都是一些褒義詞,比如經常提到一個的詞匯就是opportunity,機會呀,一提中國就是機會。
到了90年代,壞了,變了。李希光教授的統計是正面的報道和負面的報道比例是1比30。中國還是中國,我們一如既往,我們對西方人民、對美國還是抱著很美好的感情,這沒有變。而且我們現在還搞了市場經濟,從西方那兒學了不少好東西來。但是它對你看法變了,經濟客觀上有競爭了,從1999年炸使館,到今年4月撞機,這個感覺就有點壞了。有首歌叫《最近有點煩》,這個關系有點麻煩。這個就是全球化本身發展的一個結果,同時在主觀上是給整個全世界--包括西方,包括美國,包括中國--提出了一個問題。怎樣能夠妥善地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把經濟全球化向積極健康的方向去引導,而避免它的另一面,我們爭取讓陽光多一些,讓陰影不斷地去縮小。我想這是我們大家對經濟全球化的一個期盼,也是我個人的一個期盼。我先講這麼多,謝謝大家。
主持人:第一位網友叫做"太陽下的陰影",他說房教授的報告聽了一半我就已經聽出來了,您對全球化不持積極態度,也同時知道您對全球化的中國未來充滿擔憂,那現在中國已經加入了帝國主義擁有絕對權威的WTO,也就是很有可能落入房教授所說的全球化的陷阱,那房教授這些日子還不得憂慮死了,您可得千萬吃好、喝好、注意保重身體。
房 寧:謝謝。
主持人:另外再回答我一個問題,中國入世真的那麼危險嗎?
房 寧:好,這位網友很幽默,我一定保重好身體。我想是這樣的,咱們話分兩頭,對經濟全球化我們的觀察要客觀,要講究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態度。據我觀察,根據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態度,就經濟全球化整體上和第三世界的關系(因為我們研究的全球化並不是個沒有什麼動機的,或者說沒有立場的。我們關心、我們研究經濟全球化,包括在座的同學來這兒,咱們來共同探討這個經濟全球化的問題,其實目的還是關心經濟全球化和我們的生活、和我們國家的未來到底有什麼關系),客觀上來看,經濟全球化對于第三世界國家來說,是弊大于利。這是一個事實。從經濟發展的曲線就可以看出來,它是一種鐘型曲線,基本上以70年代為界。70年代以前,發展中國家總的是處于經濟全球化的受益期,80年代以來總的是一個下降的趨勢,這是客觀的,我們需要正視的一個現實,也可以說這是個一般規律。中國的情況,我覺得也要受到一般規律的影響,所以剛才我也舉了一些例子,也涉及到中國的情況,中國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受益,一方面也在經濟全球化過程當中遇到了很多的問題,也造成了很多問題。
比如我們國家現在沿海地區和內地,也有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這個和經濟全球化有關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參與經濟全球化,包括我們國家加入WTO,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吸引外資,外資進入我們都很歡迎。但是你要知道,外資進入它主要地集中在一些特殊的地區,它不是勻態分布的,往往就集中在經濟比較發達,進出方便,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好的沿海地區。所以表面上看,中國吸引了很多外資,實際上是沿海地區吸收了很多外資。
另外,是不是中國必定重蹈那些已經落入發展中國家的前車之覆呢?中國必定掉入發展陷阱嗎?我認為,坦率地說,有可能。但是也有另一種可能,就是我們能超越發展的陷阱,能夠超越經濟全球化給我們布下的這些荊棘。為什麼這麼說?這也不是光憑主觀願望,不是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希望我們比別人更加幸運,不是的。我認為我們有些先天的條件。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注意到經濟全球化它確實是一個資本的不斷滾動的過程,我認為大概有這麼四次浪潮。
英國第一個實現了工業化。英國在17、18世紀已工業化了。英國工業化以后,一個規律出現了,這就是"升級退出"。因為它的勞動力成本不斷地提高,那麼它的資本必然就要向外擴張,因為本國的利潤率下降了。這個時候英國首先開始資本向外擴張,英國在17、18到19世紀都是世界的工廠,但是后來它的地位喪失了,因為資本流到別的地方去了。誰取而代之呢?美國,美國成了一個很強大的,到目前仍然是世界最強大的生產經營基地。但是后來美國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就是升級和部分的退出。應該說,美國現在加工能力還是很強的,但是它很多地區的產業資本也在外流,歐洲發展起來了,日本發展起來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的這50年來。那麼后來呢,日本和歐洲也出現這個問題,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產業資本又向外擴張,擴張到了70、80年代的"四小龍",90年代的"四小虎",但是很快這個過程又不斷地加速了。到了80年代,特別是90年代以來,我們中國的大陸,沿海地區已經成為世界上最有生機和活力的一個加工區了。
那麼,隨著這個發展,沿海地區勢必也會升級。但是,從整個國家來講,它可以不退出。比如說,現在江蘇經濟發展,浙江沿海經濟發展,后面還有江西呀,江西后面還有湖北呀,湖北后面還有呀。我們有13億人口,勞動力趨于無限供給,幅員遼闊,內部市場廣大,中國有可能創造一個奇跡,就是升級而不退出。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我相信我們就能夠超越,至少在看得見的將來,超越全球化的發展陷阱,而實現一種比較長期的發展。

(三帕結束)

觀 眾:房教授您好,中國現在基本上可以說已經加入WTO了,前幾天我對WTO自己也學過一點東西。我是學物理的,不是學管理或者經濟這一塊東西的。我發現好像對于中國加入WTO,主要的七個談判的行業中,只有紡織行業,可能中國能從其中獲一些利。而過去,現在我們國家的一些比較大的一些企業相對在國際上可能也有一些競爭力的,像類似海爾這樣大企業,它們在發展的時候,我覺得它們的發展可能更多依賴于,我們國家一種關稅保護的措施。在這麼一種非國際化的競爭趨勢下發展起來這樣一種企業,它們將來在加入WTO可能也面臨很大的挑戰,畢竟它們現在跟國際上大企業相比還有很大一種差距。剛才您提到一種說法--我們中國在這種全球化的環境下,我們可能不陷入發展的陷阱,就是升級而不退出。那您能跟我們解釋一下這個升級而不退出和我們民族產業這種發展,它們之間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內在關系,或者說能不能給我們民族的企業提供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主持人:特別是汽車企業。
房 寧:經濟全球化,確實存在著一個發展陷阱的問題,也就是說,發展中國家,只要是加入這個進程,就必然要受到壓力,必然要付出代價。加入WTO之前,我們已經實行了20多年的開放,那麼我們從世界經濟當中應該說還是受益良多的,包括我們的對外貿易等等。我們國家這種巨大的加工業,它的成長,包括你剛才提到的像海爾集團。但是,這種進程顯然不可能永遠使你受益,你必然也要同等地對西方的企業、對西方的資本開放競爭。所以加入WTO實際上是開放競爭。雖然外資和貿易,我們一直是開放的,這次只是把競爭的閥門給打開了。顯然,中國的企業,就是包括你所說的紡織企業,都要不同程度的經歷更嚴峻的國際競爭的考驗,所以,所有的行業應該說都面臨著衝擊。 當然,可能更嚴重的是農業。因為西方對于農業有大量的補貼,再加上西方的人口和自然資源土地的那種比例關系,以及他們技術上的優勢,西方農產品比我們便宜得多。比如我在歐洲,去年我到匈牙利去講學,我發現它的肉食制品以及其他食品,包括飲料,果汁這一類的,極其便宜。我們要現在就立刻開放的話,我想很難抵擋。至于加入WTO,我想是這樣的,一方面你必然地要走出這一步,因為你已經加入到這個過程中了,人家當然要讓你以同等的所謂國民待遇來跟中國的企業在中國展開競爭,你不可能說都到美國去跟它競爭,它也要到這兒跟你競爭,這是一個方面。但是另外一方面呢,我想還有一個過程,未來有一個3到5年的適應期。你看WTO有一個時間表,短的可能3年,長的可能5年,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企業要進行迅速的調整,以適應這樣的競爭。在這個保護期內,包括像您剛才提到的汽車工業,它還能得到適當的保護。
另外要計算成本,還要計算服務。就是說國外資本有一些絕對的優勢,我們也可能有我們的一些相對的優勢,比如說我們畢竟是本土的,我們在服務方面有一定優勢。假如算總帳的話,在行業競爭當中,也不能說中國的企業或者行業就一定要在跨國公司面前敗下陣來。有許多外國人提到中國(當然這也可能沒有太多的根據)總要提到中國的神秘性,研究經濟的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就是說,按照經濟教科書,按照一些教條,好像在各個國家情況都是應該這樣的,但是有時候到中國來,確實就有些偏差,有些失真的地方。那麼中國的經濟,我想這也不是什麼神秘主義的問題。實際上應該講中國比較大,又有很多的文化上的因素,政治上的因素,這些因素也都可以轉化為一些經濟上的有利的條件,形成組合的競爭優勢。
加入WTO后怎樣,我們誰也不是算命先生,具體的也很難說清楚。到時候,比如一年以后怎麼樣,兩年以后怎麼樣,這個行業怎麼樣,那個行業怎麼樣。總的趨勢是競爭加劇,而我們還有時間,在這個時間當中,通過這種巨大的競爭壓力進行調整之后,在一個新的基礎上和西方企業在中國本土上進行競爭。另外,還有一個從國家整體格局上轉化,就是剛才我講的,升級而不退出的問題。也就是說,現在我們感覺到競爭加劇,它主要的還在我們現在既有的行業當中,加入WTO很有可能會促進中國的產業的調整,特別是區域經濟布局的調整。如果我們處理得好,也許有利于中國至少在地區之間的經濟格局的調整,那樣的話,也可能有利于我們總體上競爭能力的加強,來抗御WTO給我們造成的衝擊和帶來的風險。
觀 眾:我想問您一個問題,剛才在您的談話中提到了全球化的實質實際上是資本的全球化,我想問一下它的理論基礎是什麼?因為我們看到全球化過程中不僅僅有資本的流動,還有資源的流動,人力的流動,這些因素您是否考慮進去了。
房 寧:實際是這樣。這是個理論問題。咱們簡單講一下方法論。概念,實際上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一個問題。抽象的就不存在定義。你比如,剛才我談了,全球化,你可以有很多定義,你可以歸納為很多的方面,比如剛才我講了全球化就是麥當勞,就是消費的全球化。這是一種現象的枚舉法。但是,我們要把全球化定義到一個合適的位置上,是要用它來作為一種工具,解釋一種經濟現象。那麼,從現代經濟來講,我們講是市場經濟。那麼,市場經濟運行的核心,就是整個生產活動。生產活動的關鍵部分是資本,所以我們要把它定位在資本全球化上才足以說明整個問題。比如說,你要光講生產,你就無法解釋,為什麼生產不是勻速的擴張,為什麼有的時候生產發展,有的時候生產倒退呢?你不能解釋這個原因。同樣,勞動力也是和資本結合在一起的,像你剛才談到那幾個問題。資本是個核心的概念,現代經濟圍繞資本運動,所以我們就要把這東西定在這兒,我們可以用它來解釋很多現象,如果你就現象談現象,就缺乏一種解釋力,所以我們一般把全球化的經濟實質定義在資本運動全球化上。
觀 眾:房教授,我想問一下,剛才我們都暢想了,就是寄托于西部大開發,就是來實現升級而不退出,但是我們知道資本的一個很重要的特征,就是低投入,然后高收益、高回報。西部大開發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那麼我們的西部大開發它是否能在一開始就像我們的東部沿海一樣吸引外資,那麼容易,那麼輕易的吸引外資呢?
房 寧:當然不是了。你提得很內行,這是個好學生,清華的學生都是好學生。西部吸引外資的能力遠遠不如沿海地區,確實是這樣。一個原因,就是沿海地區現在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再有一個就是西部的基礎設施很差(其它的條件還不錯,但這方面很差)。所以,西部大開發實際上要分兩步走。一步就是要建設基礎設施,而基礎設施,憑借市場的力量是做不到的,它不會來。這個只能是靠政府的力量,就是主觀地、自覺地、由政府來調動一部分資源。這是非市場行為,然后去制造一個市場,或者創造一個市場的條件、一個框架,到那時候再把外部的資源去吸引進去。所以西部大開發,它首先是一個國家的戰略,是個政府的行為,進一步才能轉化為市場的行為,這也是現代市場經濟當中政府行為和市場自發行為之間的一種關系,我們通過西部大開發也可以看得到。所以,現在的市場經濟,它也不完全是自發的了。 主持人:謝謝房教授。在我們這個節目每次結尾的時候,都有一個一句話回答的問題,我們給您設計的問題是"對全球化進行了反思之后,您得到的最重要的結論是什麼"?既然您那麼喜歡唐詩,我能不能請您用唐詩回答這一句話?
房 寧:宋詩行不行?
主持人:可以,都是祖國的文化遺產。
房 寧:"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主持人:好,謝謝您,謝謝大家。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BoDa&aid=7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