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特性(下)
2005/06/13 23:07:05瀏覽142|回應0|推薦0
美國特性(下)(點計數:1330)


--------------------------------------------------------------------------------
作者:王輯思 http://www.pen123.net.cn 2003-1-4 10:11:31 士柏咨詢網

美國社會中的政治權力分散,在西方國家中是比較突出的。立國時期的清教徒為維護宗教信仰自由,主張在自願的前提下通過契約來建立教會。在18世紀歐洲啟蒙思想的基礎上,他們又將宗教契約觀發展到政治方面,而政治契約的觀念又發展到法治方面。美國的開國元勛樹立了這樣一種觀念:國家領導者的權力須經人民同意,應由選舉產生;契約是國家存在的基礎,世俗權力的膨脹將導致專制,必須加以限制。這就是三權分立的思想基礎。聯邦政府由三個部門組成: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的國會是立法部門;總統領導行政部門;最高法院代表司法部門,有權對任何法律是否符合憲法作出裁決。美國人認為,三權分立可以防止濫用權力,制約由于權力過分集中而導致的腐敗。
在保持政局基本穩定的同時,美國又是一個在矛盾和衝突中實現社會變革的國家。法律 和行政法規的不斷革新,對總統、國會議員和政府官員任職期限和權力範圍的限制,激發了社會活力,增加了政策的靈活性。在美國歷史上,每一次重大政治危機產生之后,隨之而來的是政策的調整和矛盾的緩和。例如南北戰爭之后,種植園奴隸制消亡,排除了工業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內部障礙。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危機中,主張國家幹預經濟的凱恩斯主義應運而生,羅斯福新政改革很快恢複了社會生產力,調和了階級矛盾。60年代種族矛盾激化時,小馬丁*路德*金領導的反對種族歧視、爭取自由平等權利的運動,推動了保障黑人權利的民權法案的產生。美國人民的革命精神是社會進步的動力,而美國社會的自我調節機制,又為國內利益衝突起到了緩解作用。美國的重大社會變革和轉型,通常是在和平條件下實現的。
在國家統一的條件下,在資本主義基本制度許可的範圍內,美國統治集團和社會各階層對各種政策性問題不斷展開爭論,不同意見的激烈交鋒是正常現象。例如在國家政府的職能上有大政府主義和小政府主義、聯邦集權和地方分權的爭論;在政治思想上有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之爭;在外交思想上有孤立主義和擴張主義之爭;在國內經濟政策上有自由放任和國家幹預之爭、在經濟思想上有凱恩斯主義與貨幣主義、供應學派之爭;在對外經濟政策上有自由貿易和保護主義之爭;總統領導的行政部門與國會之爭,共和黨與民主黨之爭,各個利益集團之爭,新聞輿論界對政府的批評,在美國司空見慣,是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種政見的公開辯論,反映了國內各種利益的衝突和交匯,既是許多問題長期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不果的重要原因,也為政策選擇和社會改良留下了較為充分的余地。
五花八門的利益集團,對美國內外政策的形成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益集團的政治目標不是自己上台執政,而是通過其活動影響公共政策,以促進本集團成員的利益。利益集團中數量最多、權勢最大的,當屬追求經濟實利的集團,如大企業、行業協會、工會等。但是,為本民族或種族集團、教派、職業以及婦女謀求政治地位和社會權益的利益集團也不在少數,在許多政策制訂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各個利益集團通過其所組建或控制、支持的基金會、民間研究和咨詢機構(包括所謂"智囊團"、"思想庫"),提出政策主張和具體的操作方案,然后通過新聞媒體和大眾傳播工具提交各級政府和立法機構。聯邦政策和國會參眾兩院參考利益集團及其政策咨詢機構提出的不同政策方案,進行分析、對比和綜合,產生正式的國家立法和政策。
美國政府在制訂或改變其政策時,都不能不考慮輿論;同時政府又總是力圖引導和影響輿論,使其決策得到公眾的支持,或改變不利于其決策的輿論。當然,所謂公眾並非無所不包的集合體。不同的階級、階層、集團,屬于不同的地區、宗教信仰、種族和文化背景的人們,形成了許多種不同的公眾。因此,除特定條件(如抵御外敵入侵)外,在美國不存在代表全體人民的輿論,輿論只是一部分人或集團在特定時間對某個問題公開發表的意見。公眾既然是多元的,輿論也只能是多元的。從根本上說,美國的大眾傳播媒介是私有的,獨立于政黨和政府,對政府政策(尤其是國內政策)常持批評態度。在西方主要發達國家中,美國大眾傳播媒介的獨立性最強,出版言論自由最大,對政策和國內外公眾的影響也最大。
近現代資本主義的民主和法治,是美國政局穩定的主要基礎。理論上,美國宣稱的治國原則是人人生而平等,人權不容侵犯,法律至高無上。實際上,種族、階級、性別之間的不平等,侵犯人權,踐踏法律的現象,在美國比比皆是。同時也應注意到,作為一種觀念,法治在美國的確是深入人心並滲透于美國社會生活的一切角落。從總統同國會的爭權到家庭糾紛,從社會福利、婦女兒童權利、同性戀問題到種族紛爭,人們都會首先想到用法律的手段解決問題,而將道德問題、政治問題或經濟問題同法律問題分開,將憲法置于至高無上的地位。限制政府權力和保障公民權利與自由的一個重要手段是賦予最高法院以司法審查權。司法部門有權裁決各級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和聯邦政府)的法律是否符合憲法。在立法、執法時,程序問題在某種意義上同實質問題一樣重要。

(四)經濟制度與經濟政策方面

美國的經濟制度既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市場經濟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點。如果說日本的經濟模式是"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德國是"社會市場經濟",法國是"計劃指導型市場經濟",那麼美國可以說是"自由市場經濟"或"競爭型市場經濟" 。美國經濟制度和政策的特點同美國在民族構成、精神信仰和政治體制等方面的特點是相適應的。
美國"自由市場經濟"的產生有深刻的歷史背景。美國人民爭取獨立的革命,在經濟上針對的是英國對殖民地經濟發展自由的壓制和重商主義的經濟政策。重商主義使美利堅殖民地處于英國的經濟附庸地位。美利堅有產者要求自由貿易和自由市場,同英國政府的壟斷和其他特權產生了尖銳的矛盾。具有革命意義的自由放任經濟思想強調個人利益是社會進步和經濟增長的推動力,讓人們按照自己的自然天性去自由競爭,才能實現人力和物力的最合理配置。
美國建國初期急劇的領土擴張和移民湧入,以及南北戰爭后黑人奴隸制的廢止,為具有美國特色的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基礎。城市人口和移民的大量增長,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鐵路、公路、水路運輸網的急速擴大,工礦區的不斷擴大等等,都增加了對土地的需求,使地租和地價不斷上揚。土地成為有利可圖的投資對象和投機對象。美國早期開發中形成的地產市場,對于土地的充分利用及生產和資本的集中起到重要作用。土地投資和投機,成為美國經濟史上一個顯著的特點。
1787年通過的美國憲法同時是一個經濟憲章。它規定了整個國家是一個共同市場,對各州之間的貿易不得征收關稅或捐稅。憲法還規定,只有聯邦政府能夠管理與對外貿易和州際貿易,制訂全國統一的破產法,發行貨幣並調整其幣值,制訂度量衡標准,設立郵局,制訂有關專利和版權的條例,等等。這些規定對美國建立統一的國內市場和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經過200多年的經濟實踐,美國在資本主義國家與市場的關系問題上已有了成熟的理論和政策。從美國通行的經濟理論上來說,盡管政府幹預幾乎肯定會在某些方面滋生浪費和降低生產效率,但某些市場失靈的情況不能不由政府幹預來糾正。同時,自由市場的作用也是政府不應該也無法替代的。政府對于實施壟斷權和授予企業以壟斷權必須慎重,應鼓勵在公共部門中的競爭。政府的經濟功能應當分散,由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社區分別開展公共經濟活動。政府應當考慮社會公平原則,進行適當的再分配,應當將信息視為公共產品,有責任提供必要的信息,降低組織或個人獲得相關信息的費用。
與種族多樣化和政治多元化特點相適應的,是美國人對經濟資源受到過分壟斷和生產過分集中的擔心和防範,並期待政府為此制訂法令和政策。美國是最早制訂反壟斷法的國家。美國早在1890年就通過了反托拉斯的謝爾曼法,1914年又通過了進一步加強反托拉斯的克萊頓法和聯邦貿易委員會法。美國司法部的任務之一,是防止壟斷的出現。1997-1998年司法部同微軟公司就銷售軟件中的壟斷行為進行的斗爭,就是這方面的最新事例。同時美國又是托拉斯勢力最強大的國家。美國的反托拉斯法,沒有也無法制止壟斷現象的出現,而只是打擊壟斷意圖和行為,對反托拉斯法的執行因經濟和政治的需要而時緊時松。盡管如此,反托拉斯行動在限制壟斷、保持市場相對公平的競爭和活力方面,一直有著相當的成效。
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美國經濟的國有化程度是最低的,國家也總是想方設法地把國有企業轉變為私營企業,把國有企業納入市場競爭的軌道。但美國政府仍是一個重要的生產者,構成自由企業制度的一部分。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委員會是美國最著名、最有影響的國營企業。政府作為生產者,還突出地表現在開發核能、核武器的生產、航天活動及其技術開發上。美國政府又是訂購大宗貨物(包括軍備和武器)和勞務的大買主。
不過,美國政府更為重要的經濟角色是管理者,作為超越于市場之上的力量,以完善和嚴格的管理為市場經濟提供服務,調節經濟的運行,維護經濟秩序,建立社會保障體系。例如,在煤氣、電力、自來水、鐵路、航空、電訊等公用事業上,政府在政策上允許私人企業謀取合理利潤,但限制它們不公平地提高價格。又如,聯邦政府通過各種反傾銷法及"301條款"等貿易保護措施削弱某些外國產品的競爭力,保護國內市場;曾經對航空工業、造船業、公路建設進行經濟補助;通過農產品價格補貼使其在國際市場上有較強的出口競爭力。聯邦政府還在某些情況下對工資與物價提出最低或最高限度,以緩和勞資關系,抑制通貨膨脹。
政府進行宏觀經濟調控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是財政政策。美國財政體制是一種由聯邦、州和地方三級財政組成的綜合體,各有其征稅制度、征收名目(可以重複)和開支政策。三級財政體制相對獨立又有密切聯系,構成一個有機整體。稅收是國家預算的主要來源。當發生通貨膨脹時,聯邦政府通過提高稅收以吸收過剩貨幣;經濟衰退時,政府降低稅收,以使消費者有更為充足的資金,從而擴大市場需求,刺激投資欲望,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政府通過發行公債和其他形式的借款可以降低購買力,而歸還借款則可以提高購買力。政府擴大或緊縮開支可以刺激經濟發展或抑制經濟過熱。
美國的貨幣政策主要由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負責。美聯儲是實際上的中央銀行,具有很高的獨立性。美聯儲主席任期很長(14年)並且同總統的任期錯開,可以基本上不受國內兩黨斗爭和總統推行的經濟政策的制約,在決定貨幣政策上行使著極大的權力,被稱為"美國第二個最有權力的人"或"經濟總統"。美聯儲的高度獨立性,使其不時與政府行政部門的政策相抵觸,也使其較容易從長遠的經濟發展和金融穩定角度出發制訂政策,而不是服從、服務于短期的政治考慮。美聯儲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准備金制度、貼現制度、公開市場業務等手段,控制貨幣供應和信貸規模。當經濟不景氣時,增加貨幣供應量,擴大信貸規模;當物價上漲過快時,則減少貨幣供應量,縮小信貸規模。在美國經濟發展的大部分時間里,美國的物價能夠保持基本穩定,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美聯儲的貨幣政策。
美國企業分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和公司企業三種法律形式。中小企業絕大多數是獨資和合伙企業,而壟斷企業則採取公司的法律形式。小企業 在美國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們具有較強的革新精神、適應能力和服務態度,而且不像日本的小企業那樣容易成為大企業的下屬承包企業。在那些形成壟斷的行業,少數幾家巨型壟斷企業就控制和支配了整個行業的生產和銷售。例如,通用汽車公司、福特公司和克萊斯勒公司三大汽車公司就基本控制了美國的汽車工業。全國最大的500家公司約占全部非金融企業資產的40%,國內生產總值的40%,銷售總額的一半,企業利潤總額的四分之三。今天美國一些最大的跨國公司,如微軟公司、通用汽車公司、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埃克森石油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等,其年產值都高于許多中小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
過去,在一般人印象里,美國大壟斷企業甚至整個經濟命脈被摩根、福特、洛克菲勒等八大家族公司所統治。實際上,從50年代起,經理控制式股份公司已經成為美國現代工商企業的標准形式。大股份公司股份的高度分散化,促進了它們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家族統治的企業進一步減少。美國持有股票者占全國人口的比例一直比較高。股權分散化的情況,由于退休基金、互助基金和保險公司在美國股票中的地位上升而更加顯著。新技術革命和生產專業化的迅速發展,企業管理的日益複雜化和精密化,使僅擁有巨額股票而無專門知識的大股東日益難以勝任企業的董事會成員,而經過專業訓練的經理層在企業決策中的地位增強。
美國的企業制度的重要特點,是產權一般屬于私有;決策分散且高度自由,政府很少幹預;雇主和雇員之間自由簽訂雇佣契約。企業主可以完全自主地決定企業形式或企業的產權結構形式,企業產權都十分明晰。美國經濟史上,除羅斯福新政等個別時期外,企業基本不受國家機關的行政約束。國家只是通過各種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各種"反周期"的中短期調節措施進行間接幹預。即使是對于國家幹預程度較深的農業等部門,政府也盡可能地採取市場調節或法律手段來幹預,而不是使用行政措施。美國沒有全國性的經濟計劃。由于種種原因,美國工會的勢力和影響同歐洲發達國家相比較小,使企業的主體行為能夠得到更為充分的發揮。外國企業較為容易進入美國並享受國民待遇。為使本國企業增強競爭力,政府注意保護它們的充分自主權。

(五)對外關系方面

美國國內政局的長期穩定,是同一個長期的和平國際環境分不開的。美國歷史上同經過了九次具有全局性影響的戰爭:獨立戰爭、第二次對英戰爭、美墨戰爭、南北戰爭、美西戰爭、兩次世界大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1865年南北戰爭結束后,在美國大陸本土上從未爆發過大規模的戰爭。美國同其他軍事大國遠隔重洋。從第二次對英戰爭到珍珠港事件爆發的120多年里,美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幾乎沒有受到過威脅。一位美國學者曾就美國歷史上所處的優越安全環境寫道:"在有記載的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大國能在取得繁榮發展的如此長時間內,對其國家安全給予如此輕微的關注,投入如此少量的資源。即使古羅馬或中華帝國也無法在如此漫長的一段時間里完全免除安全憂患。" 直至今日,也只有極少數大國有能力對美國領土安全造成直接威脅。此外,美國有遼闊的國土,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先進的農業和制造業。它對國際經濟關系的依存程度也小于其他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得天獨厚的國家安全環境,是美國區別于其他大國的又一個重要特征。
建國初期美國國力弱小,無力與英法等歐洲列強抗衡,因此它既不願意讓歐洲各國涉足北美,也無意卷入歐洲的政治旋渦。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在他著名的《中立宣言》(1793年)和告別演說(1796年)中,都提出了后來被稱為"孤立主義"的原則,即美國應該利用地理上的隔絕位置保護自身安全利益,避免同歐洲國家訂立永久性同盟。但是,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盡可能廣闊的國外市場,而且不久就向美洲大陸的其他地區和亞太地區大力擴張。美國領土在建國后成倍擴大。19世紀末,隨著美國實力的膨脹,一股擴張主義思潮在美國泛濫。1898年美國同西班牙的戰爭和1899-1900年對華門戶開放政策的提出,標志著美國外交開始從致力于大陸擴張轉向了海外擴張。
1941年12月,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美國被迫參加反法西斯戰爭。珍珠港事件打破了美國人企圖憑借地理屏障置身于歐亞大陸衝突之外的幻想。現代軍事技術使浩瀚的海洋和廣闊的空間不足以抵擋外敵入侵,特別是美蘇冷戰時期核武器和導彈技術的飛速發展,使掌握了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敵國能夠直接摧毀美國本土。因此,在當代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中,核戰略、核武器及其運載工具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美國把防止核擴散和中遠程導彈技術的擴散視為國家安全的生死攸關問題,把歐亞兩大陸和中東地區同時視為對美國安全利益至關重要的地區。自從二次大戰以后,美國的戰略利益一直是全球性的。
獨特的歷史地理條件,使美國的國家安全觀念和外交思想同其他大國有很大不同。美國外交上一個由來已久的爭論,就是所謂孤立主義同擴張主義的矛盾。20世紀以來,雖然不斷有美國人提出類似"孤立主義"的主張,美國的實際外交政策卻從來沒有把勢力範圍定在美洲大陸。從根本上說,美國外交是一種擴充實力、擴張影響型的外交。但是每當美國在對外關系中遇到重大挫折,海外衝突不涉及美國根本利益,或者世界戰略格局相對穩定的時候,所謂"新孤立主義"思潮即會出現,主張置身于其他大國之間爭斗之外,縮減在海外的軍事力量,更多地採取貿易保護措施,減少對外國的政治幹涉和經濟軍事援助。
孤立主義在美國外交史中有多次表現。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美國統治集團認為那是歐洲列強之間的爭斗,並未打算卷入,而是採取中立態度。1916年,伍德羅*威爾遜以其"置身戰爭之外"的口號再次當選總統。以后美國雖然參加歐洲大戰,但戰后威爾遜總統參加國際聯盟的計劃被國會否決,原因是在1920年前后美國國內孤立主義思想仍然占上風。又如,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國的實力地位相對下降,在越南戰爭中元氣大傷,要求美國實行戰略收縮的國內"新孤立主義"呼聲甚高,遂出現了以"尼克松主義"為標志的戰略調整,強調均勢外交。在現實政策上,美國緩和對蘇關系,實現中美關系的突破以牽制蘇聯,強調同西歐和日本的伙伴關系,也調整了對外貿易和國際金融政策以適應美國實力相對削弱的現實。尼克松主義本身並不是孤立主義,但卻是在國內孤立主義情緒上升的形勢下出現的。
在美國實力地位相對上升、海外市場需求擴大時期,擴張主義思潮往往成為外交思想的主流。所謂"全球主義"、"國際主義"、"世界主義"、"幹涉主義"等等說法,實際上都是擴張主義的代名詞。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美國的軍事、經濟力量無可辯駁地遠居世界之首,在經濟上空前依賴海外資源和市場,在政治和意識形態方面力圖壓倒社會主義蘇聯,其全球擴張的動力極其強大。在美蘇冷戰初期,美國領導人把共產主義思想和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視為其全球擴張的主要障礙,制訂了"遏制戰略"。1947年,杜魯門總統聲稱無論在世界的什麼地方,無論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侵略威脅了和平,都關系到美國的安全。美國當時通過馬歇爾計劃和向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提供經濟援助的"第四點計劃",通過對國際組織的操縱,向全球推行以"自由貿易"為旗幟的經濟擴張,制訂了一系列符合美國長遠利益的國際經濟關系的規範和體制。冷戰結束后,美國倚仗其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擴張主義傾向又一次抬頭。
上文談到的美國精神信仰中務實精神同宗教信仰的矛盾交織,反映到美國外交思想中,即是所謂現實主義同理想主義之爭。現實主義外交思想強調外交的主要目標是維護和平和世界穩定,保護和擴大美國經濟利益。現實主義者主張,國家在國際事務中追求本國利益和權力是正當的,實力是利益的后盾,美國外交的出發點應是具體的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而不是抽象的道義原則。政治家的最高道德准則就是維護本國利益,為此而暫時妥協以至犧牲其他一些思想原則也應在所不惜。現實主義者把國際關系看成是權力政治、利益角逐和經濟競爭,其主要觀察方法是分析國家間的實力對比變化,主張運用均勢原則指導外交實踐。他們認為外交權力應當高度集中,決策者有權以秘密外交的方式解決國家間衝突。在此過程中,應盡量排除國會與輿論的幹擾。
當代美國外交中所謂理想主義理論,更多地著眼于世界政治的變革,促進全球經濟的一體化,以及對傳統主權觀念進行挑戰。它強調外交的主要目標是"維護正義",全世界的"民主化"和"社會進步"。美國理想主義者的深層意識仍然是"上帝選擇"美國作為獨一無二的道義之邦,他們用美國的價值標准去衡量其他國家的國內社會政治制度,並認為美國有義務將西方式民主推廣到全球。他們強調外交公開化,國會對行政部門的制約,以及輿論對國內外政策的監督作用。他們更多地從意識形態的角度去解釋國際政治,在很大程度上視國際斗爭為正義與邪惡之爭,民主與獨裁之爭,維護人權與踐踏人權之爭。
美國外交思想中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這兩種思維方式,兩套判斷標准的斗爭無所不在,而相互之間又常常滲透兼容。實際上,美國領導人需要在意識形態和實際利益兩方面同時找到政策基礎,在兩者之間尋求某種平衡。一方面,他們用道義原則來掩飾、解釋利益方面的動機,用"美國理想"作為旗幟去爭取政治支持;另一方面,也很難說他們只受權勢欲望的驅動而沒有任何真正的個人政治信仰,或他們的信仰在指導外交行動方面不起作用。

簡單歸納起來,同其他國家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相比,美國國情的突出特色是:
-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地理位置;
- 歷史上最大的移民國家,至今仍然相對寬松的移民政策,繼續發展的種族多元化趨勢,深刻的種族矛盾;
- 以白種人盎格魯-撒克遜新教為基礎的主流文化和其他文化之間的矛盾和相互包容;
- 宗教信仰和務實精神的對立統一;
- 以實現個人價值和追求個人自由為中心的價值觀,認為國家是為個人而存在的,而不是相反;
- 成文憲法至高無上的權威地位,由憲法保障的長期政治穩定;
- 政治權力分散的聯邦制,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權分立和相互制衡,穩固的兩黨政治,公開活躍于政壇的利益集團;
- 標榜獨立于政府和黨派政治的強大傳播媒體和思想庫;
- 強調經濟上的自由競爭,而將必要的政府幹預減少到最低限度;
- 巨型壟斷企業同靈活而有創新能力的中小企業之間的強烈反差和相互補充;
- 存在一個龐大的中產階級,但社會收益分配方面有著極其懸殊的貧富差距;
- 相對開放的國內市場和強勁的海外經濟擴張;
- 對外政策方面孤立主義同擴張主義、理想主義同現實主義的矛盾交織。
這些特性作為歷史的積澱,對冷戰后美國社會發展和外交戰略起著重要的投射作用。顯然,美國特性還可以包括許多其他的方面,未能在這里詳細論述。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BoDa&aid=1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