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特性(上)
2005/06/13 23:06:32瀏覽243|回應0|推薦0
美國特性(上)(點計數:1682)


--------------------------------------------------------------------------------
作者:王輯思 http://www.pen123.net.cn 2003-1-4 10:11:31 士柏咨詢網

第一節 美國特性
每一個國家都有它自己的特性。正是這種特性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決定了這個國家內政和外交的基本走向。本書僅從五個方面概括美國特性。
(一)民族構成方面
美國是由移民組成的國家。這是它區別于其他大國的最重要特征。它最初是由英國清教徒為首的歐洲移民所建立的13個英屬殖民地組成。英國人最早移居北美。到18世紀,來自德國、愛爾蘭、荷蘭、法國等歐洲國家也有大批移民到達這塊英屬殖民地。他們逐漸採用英語和英國制度,但也同時保存各自的民族傳統與習俗。到二十世紀初,美國進一步融合了波蘭人、猶太人、意大利人、墨西哥人,以及來自中國和日本等亞洲國家的移民。
美國的移民國家特性,對美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到北美去的"這些個人之所以遷移到那里去,是因為他們的需要與古老國家里現存的交往形式不相適應。因此這些國家在開始發展的時候就擁有古老國家的最進步的個人,因而也就擁有與這些個人相適應的、在古老的國家里還沒有能夠確立起來的最發達的交往形式"。 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說的"最發達的交往方式",主要指的是當時最先進的生產關系。這些歐洲移民有的是為了逃離專制統治和宗教迫害,有的是由于飢荒而遷居,還有的是為了創造財富和發揮個人專長來到美國,所以絕大部分屬于原居住國的中下階層。"美國從一誕生起就是現代的、資產階級的;美國是由那些為了建立純粹的資產階級社會而從歐洲的封建制度下逃出來的小資產者和農民建立起來的。" 17至18世紀,主要來自不列顛群島和歐洲大陸的移民帶去了先進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與之相適應的政治自由、先進思想和開放的文化。對于他們來說,美國是名副其實的新大陸,沒有國王和貴族,沒有歐洲那樣的等級制度,很少宗教迫害,卻有著極大的開拓機會。歐洲移民驅動著美國經濟杠桿,以巨大的力量與規模開發了北美大陸的自然資源,打破了西歐的工業壟斷。在非洲強制性販賣奴隸而造成的大批黑人移民,為美國的早期開發提供了豐富的廉價勞動力,內戰后美國工商業企業勃興,外國移民又為美國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另一方面,移民也為工農業產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因為他們一踏上新大陸,就需要索取所有的生活必需品和一切社會服務,刺激了產品的需求和市場的擴大。
在美國二百多年歷史上,每一步重大發展都和湧入美國的移民浪潮息息相關。形形色色的民族和人種,受到經濟、政治和宗教力量的驅使,源源不斷地匯集在這片大陸,決心把美國變成他們永久的棲息之地。19世紀末美國跨入世界先進工業國行列后,繼續吸引科技人員和熟練工人移居美國。僅從19世紀80年代到20世紀20年代,美國就吸收了將近3700萬新移民。1890年至1900年期間,專業人員和熟練工人在移民總數中約占14%。到20世紀中葉,占世界人口總數6% 的美國,擁有350萬工程師和科學家,是世界總數的29%。 今天美國在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研究領域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如在核能、航空、航天、計算機、生物工程等諸方面的領先地位,沒有一項離得開近幾十年來新移居到美國的科學家。可以說,美國的經濟發達和科技進步,不但依賴于歷史上的移民,也依賴于今天和未來源源不斷地流入美國的新移民。
移民國家的特性決定了美國政治體制、文化和精神信仰必須是多元的。1787年制訂、1789年正式通過的美國聯邦憲法是美國的最高法律。英國移民在當時的美國人中占主導地位,因此美國憲法所包含的思想有不少反映了英國政治傳統。但是它也必須反映外來移民在地域、經濟利益、宗教信仰和文化上的多樣性。"美國多元民主的最初源泉可以上溯到殖民地時期的宗教寬容。" 由于來自歐洲各國移民的宗教信仰各不相同,新移民對原先清教徒一統天下的局面造成衝擊,宗教迫害不得不停止。宗教寬容為政治寬容創造了條件,各種利益集團學會了競爭和共存。
然而在號稱"自由之鄉"的美國,早期的多元民主和政治寬容並未導致全面的人權平等和社會公正。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里,歐洲移民對原居住于北美大陸的印第安人採取驅趕、隔離和剝奪其政治經濟權利的政策,對從非洲販賣來的黑人採取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政策,對來自拉丁美洲的移民和包括華人在內的有色人種也採取了不同程度的排斥政策。美國國內的種族關系,包括不同移民集團之間的關系,一直是美國社會矛盾的主要根源之一,也是所有美國人深層自我意識的主要部分之一。"我是美國人"只是美國人自性(identity)的一部分,他(她)們的自我意識還必然包括自己是哪個人種(膚色)和從世界哪一部分來的移民。這種意識比自己的籍貫或出生地的意識要強烈得多。
一方面,從理論上說,美國法律中所規定的公民身份、公民權利和責任貫徹了"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則。這是機會上的平等,而不是條件或結果的平等。 從總統選舉、國會選舉到地方選舉,從法庭審判到民事糾紛,從尋找工作機會到提供社會服務,沒有一個社會生活的角落不滲透著一個移民國家內部的種族、文化差異。這種差異既造成了深刻的社會分裂現象和種族矛盾,又同時造成了美國社會特有的對多元化、多樣性的寬容。美國人崇尚個人自由和個人成就,這種成就在他們看來應該建立在個人努力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種族特征、家庭出身或其他特權的基礎上。在某種程度上,美國人為自己國家政治、文化、種族的的多元化和多樣性而十分自豪,並常常以是否享有美國式的多元化、多樣性為標准來衡量其他國家。一代代的新移民,為了自己能夠在美國扎根,為了融入所謂主流社會並享有美國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權利,艱難創業,苦幹終生。這一社會力量的源泉至今還遠未枯竭,仍然在推動著美國的發展進步。
雖然像19世紀那樣大規模的移民浪潮很難再度出現,但近20多年來,美國仍然敞開大門,接受了大批來自拉丁美洲和亞洲的移民。在80年代的移民潮中,美國吸收的新移民達730萬人。截止1996年,9.3%的美國公民(2460萬人)是在國外出生的。1997年的美國人口中,13%為黑人,11%為講西班牙語的人, 4%為亞洲人后裔和太平洋島嶼人, 1%為土著美洲人。 如果說這些都是"少數民族",從人口比例上說是正確的,但很容易產生誤解。因為美國不像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國那樣有一個主體民族。美國最大的種族群體是占人口73%的白人(其中不包括講西班牙語的白人),可以單獨區分出來的最大民族集團是不列顛血統,但它也只占美國人口的15%,其次是占13%的日耳曼血統,再次是黑人和占8%的愛爾蘭血統。從這一意義上說,美國沒有"多數民族",所有民族集團都是"少數民族"(不過本書一些章節仍然依照習慣,將白人以外的美國民族集團稱為"少數民族")。由于新移民的不斷湧入和各個民族集團的出生率不同,美國國內各民族集團的比例變化較大。據美國人口統計局估算,到2050年時,美國人口中將有23%的講西班牙語的拉美人后裔,16%的黑人,10%的亞裔人。也就是說,到那時歐洲白人后裔只占到總人口的一半。美國民族構成的進一步多元化,將對美國政治、文化乃至社會生活的所有其他方面產生深刻的影響,也將投射到美國的對外政策中去。

(二)精神信仰和價值觀念方面
美利堅民族在精神信仰方面的一個重要特性,是求實精神和宗教傳統的融匯交織滲透于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
由于美國封建制度的影響較小,又由于美國是國土遼闊的移民國家,國內居民的流動性極大,美國人民中有一種生氣勃勃的進取精神和自由開放的風尚。恩格斯在談到他在美國旅行時,美國人對新生事物的追求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說:
我們通常都以為,美國是一個新世界,新不僅是就發現它的時間而言,而且是就它的一切制度而言;這個新世界由于藐視一切繼承的和傳統的東西而遠遠超過我們這些舊式的、沉睡的歐洲人;這個新世界是由現代的人們根據現代的、實際的、合理的原則在處女地上重新建立起來的。美國人也總是竭力使我們相信這種看法。他們瞧不起我們,認為我們是遲疑的、帶有各種陳腐偏見的、害怕一切新事物的不切實際的人;而他們這個前進最快的民族(the most go-ahead nation)對于每一個新的改進方案,會純粹從他們實際利益出發馬上進行試驗,這個方案一旦被認為是好的,差不多在第二天就會付諸實行。在美國,一切都應該是新的,一切都應該是合理的,一切都應該是實際的,因此,一切都跟我們不同。
崇尚變革創新,反對墨守成規,講求實效,不拘一格,是美國民族性格的一部分。19世紀30年代的法國歷史學家托克維爾曾說:"哲學在美國比在文明世界中的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受重視。" 這是指美國古典傳統哲學負擔最小而言。后來發展起來的地地道道的美國式哲學,是重經驗而不重思辨的實用主義哲學。美國人認為,"如果哲學不能容忍實踐的注釋,那麼哲學--而不是實踐--就應該被擯棄。" 這種思想是同美國早期移民不斷開闢新邊疆和不斷使用先進科學技術的歷史經驗相一致的。
與此同時,宗教傳統也深深影響著美國人的思想和行為方式。根據一些社會學家的研究,"對于是非問題的關注表明美國人比大多數工業化民族更具有宗教意識。" 早期移居美國的許多歐洲移民,在尋找經濟機會的同時,也在追求宗教自由,躲避宗教迫害和政治迫害。美國的海外擴張一直伴隨著傳教活動。美國的主流文化,是所謂"瓦斯普"(WASP)價值觀,即白種盎格魯*薩克遜人中的基督新教徒所信奉的宗教價值觀。
從憲法規定來看,美國是世俗社會。但就絕大部分人口宣稱他們篤信上帝這一點來看,美國又是一個宗教社會。美國社會的道德基礎無疑是基督教傳統。90%的美國人聲稱自己信仰上帝,其中人數最多的有基督新教徒、羅馬天主教徒和猶太教徒。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規定,國會不得制定有關確立國教或禁止信教自由的法律。這保証了宗教自由和各種不同宗教的並存競爭。宗教多元化的過程中不斷湧現出新的宗教組織和教派。除基督教的各大教派外,新移民帶來了伊斯蘭教、佛教,並在美國有可觀的發展。美國無疑是世界上宗教最為多元化的國家。在今日美國,沒有一個教派的信徒能達到信教者總數的十分之一。
就政府同教會關系的法律方面而言,美國是政教分離的國家,政府不應對某一宗教有所偏向,宗教組織不能直接參與政治活動。然而在實踐中,政治和宗教從未徹底分離過。軍隊里、國會里都有專門牧師,最高法院房間里壁上有"摩西傳十誡"的宗教油畫,每一張美元鈔票上都印有"我們信仰上帝"(In God We Trust)的字句。宗教對社會和政治的影響是無所不在、根深蒂固的。 在社會變革中,各教派中的信徒對政治、社會、文化乃至宗教本身的看法不同,又形成了保守派、自由派和溫和派,各自結成跨越教派的政治同盟。美國國內政治派別的分化組合,社會思潮和意識形態的演變,都是同宗教勢力和影響的變遷息息相關的。
美國的政教關系,在美國總統身份上得到了典型體現。歷屆美國總統都要標榜自己虔誠的宗教信仰。他們經常去教堂出席教會活動,在所有重要的正式國務演講中請求"上帝保佑美國"。正如一位美國學者所指出的,"總統常是一位傳統的新教徒,屬于國內許多教派中的一個.但他們的個人宗教信仰要同公職分離。總統是統一的象征。在這個宗教多元化的社會中,他作為一國元首,是全體美國人的總統。他確實也具有重要的宗教作用,即一種能把所有美國人團結在一起的共同信仰的象征性作用。" 盡管美國是一個信仰自由的國家,但美國人普遍認為應當有某種宗教信仰。公開聲明自己是無神論者的人,在主流社會中會受到孤立或鄙視。從政、從教或擔任其他社會公職的人,更須在宗教問題上謹言慎行。
作為主流文化和意識形態的新教神學,源于北美殖民時期加爾文教派的信仰,其教義是"上帝選擇"和"命運注定"。這種思想視美國人為最優秀的"上帝選民",視美利堅民族為救世主民族,其使命是把上帝的福音傳播到整個世界。香港學者黃枝連把這種美國人的使命感稱為"替天行道"主義,是很貼切的。 其中的"道",包括基督教教義的傳播,英美式議會民主制度的移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以及個人自由和天賦人權觀念的灌輸。美國人以其獨特的理想方式看待世界。一位美國政治學家指出:"美國的理想--分解到它的精髓--乃是由兩個要素所組成:開明思想與宗教信仰。而在這兩者之間存在著並將永遠存在固有的矛盾。" 這一固有矛盾,就是意欲衝破一切思想樊籠的務實精神,不得不受到宗教與道德信條的巨大而又無形的約束。燈紅酒綠下的人欲橫流,同質樸教堂中的莊嚴肅穆,既形成鮮明對照,又相輔相成。
在美國人的"開明思想"和宗教信仰之間,也有歷史上形成的某種協調和調和。美國早期的教會沒有像歐洲天主教會那樣曾經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阻力,而是其助力。根據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的研究,資本主義精神產生于新教倫理,新教教義對18世紀美洲大陸資本主義的興起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誘發和催化作用。在美國立國時期的新教倫理中,世俗的行為規範集中表現為勤儉、節欲、進取而嚴肅的人生態度。"禁欲主義的節儉必然要導致資本的積累。強加在財富消費上的種種限制使資本用于生產性投資成為可能,從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加了財富。" 同時,清教徒來到新世界建立一個"現世天堂"的夢想,要靠艱苦勞作后獲取的財富來實現,而不能靠繁文縟節和清心寡欲來實現。于是新教神學經過了同戰勝大自然、開拓新邊疆的社會實踐,滋生出一種強烈的功利性和實用性,在宗教的道德規範中注入了世俗的進取精神,將個人奮斗后獲得成功視為靈魂得到拯救的象征,從而完全消除了過去那種在財富與罪惡之間劃等號的舊觀念。這就是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的由來。深受美國人尊崇的政治家、科學家、哲學家和開國元勛之一本傑明*富蘭克林,就是集宗教道德說教和實用主義哲學于一身的人物。
在美國資本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為追求美好生活、思想自由和物質財富而冒險開拓,表現為"西部牛仔"式的個人自由主義。所謂"美國夢",就是指美國人在自己的新世界里抓住機遇,謀求發展,決不停息,永無止境,憑著勤勞肯幹就能夠取得成功的一種理想,而且他們相信這一代人比上一代人應當而且能夠生活得更好。這種個人追求決不排斥物質消費和感官享受,但也不同宗教信仰全然衝突。根據韋伯的統計,美國現代企業的資本所有者和經營領導者當中,在技術和經濟方面受過較高訓練的人當中,新教徒占絕大多數。 當然,當代美國社會中過度的超前消費和享樂主義,已同宗教信條格格不入,整個社會的風氣同立國初期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不可同日而語。
實用主義的利益角逐和金錢操縱同社會公正和道德規範既相互矛盾,又相互制約、相互包容。這種務實精神與道德約束之間的矛盾統一關系,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有其體現方式。例如在商業活動中的利潤第一必須同信譽第一相平衡;從原則上說,勞動市場上的自由競爭不能有種族和性別歧視;高收入要有累進所得稅制度加以制約以保証公平;提倡物質消費的同時應當重視精神生活和生態環境保護;追求金錢享受同為社會公益事業捐獻同時受到鼓勵,等等。
一般認為,個人主義是美國文化價值觀的核心。在美國社會文化背景下,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和利己主義(egoism)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兩個概念。"個人主義"強調個人的獨立性、創造性和自由發展,不受或少受社會和政治的限制,而"利己主義"是貶義詞,指將個人特殊利益凌駕于他人和社會公共利益之上的思想和行為。個人主義既是一種以個人為本位的人生哲學,又是一種政治哲學和價值體系。它認為一切價值都以個人為中心,個人之間在道義上是平等的,社會是一群人以自願的契約形式組成的一個共同體,其目的乃是維護組成該社會的個人的利益。這是美國立國建制的指導思想。集中表現了美國式理想並在美國家喻戶曉的《獨立宣言》說:"我們認為這一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幹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類才在他們之間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當權力,是經被治理者的同意而產生的。"這就是說,個人權利是上帝賦予的,國家是為達到個人目的而產生的,因而也是為維護個人利益、保障個人自由而存在的。美國的愛國主義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就在于認為國家是為個人服務的,于是個人也就應當效忠于國家。
個人主義價值觀並不等于個人不需要為群體履行義務。"在美國,從群體和個人角度考慮,政治既是集體性的,又是個人性的。政治既要顧及個人享有公民權利,又要顧及公民履行義務。同樣地,政治既要顧及群體履行義務,又要顧及群體享有權利。……社會同時要保護和承認個人利益和群體利益,確保群體和個人對社會履行各自的義務。" 個人自由和利益追求必須受到法律和公民義務的約束,這是全社會公認的行為准則。
美國的個人主義價值觀經歷了歷史的考驗,發生了許多方面的變化。 個人主義中排他的、反社會的、非道德的、墮落的一面,即利己主義的一面,以及過分追求物質和感官享樂的傾向,在當代愈演愈烈,嚴重損害全社會的利益,受到譴責和抵制。20世紀60年代開始的反抗社會正統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反主流文化,其核心是自我表現和獨立意識。反主流文化既包含反對性別歧視、種族歧視的內容,也對性放縱、同性戀、吸毒、未婚先孕、墮胎等現象採取更為寬容的態度。同時,當許多美國人的生存基本需要得到滿足后,開始更多地關注大自然,關注生活的意義和精神上的滿足,日益重視"自我實現",即強調發揮自己的潛能,體驗世界,而不是追求更多的物質財富和更高的社會地位。
在宗教信仰和個人自由方面,美國社會是比較寬容的。學校特別是大學,是自由思想的陣地,但假如某學校教育學生說某種別的政治制度或者文化比美國的優越,則為社會所不容。美國的教育機構和大眾傳播媒介把傳授知識、傳播信息同愛國主義教育和宣傳美國價值准則結合起來,常常採取的是十分潛移默化的形式。從法律意義上說,既然有信仰和言論自由,那麼從左到右的思想和言論,如宣傳共產主義,攻擊基督教教義,贊同暴力革命推翻政府等等,都是不違法的。但是在今天的美國社會里,這些言論都被視為大逆不道的異端邪說,事實上受到禁止。正如兩位英國評論家所說:"在政治上,一個人要是擁護另外一個激進制度,什麼共產主義,什麼社會主義,就不光是有些出格了,他或她是否愛國也成了問題。" 20世紀50年代在美國猖獗一時的"麥卡錫主義",就是對美國思想自由和言論自由的一大諷刺,而它的幽靈至今仍在美國政治生活中作祟。

(三)國內政治方面
聯邦制是美國政治的重要特色。憲法規定,政府的權力和職能分別屬于聯邦政府與州政府,兩者均享有實質性的權力。但它又規定聯邦的憲法和法律,同外國訂立的條約,都是全國的最高法律,各州必須遵守。各州法律如同聯邦法律相抵觸,則一律無效。聯邦制促進了美國的現代化進程,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同時,聯邦制也為政治和社會的變革提供了來自各州的動力和主動性,使政策選擇較為靈活和多樣化。一個州的實踐可為其他州提供範例和經驗教訓;而當州的革新遇到困難時,聯邦政府可以制訂法規加以推進。"這就是說,公共政策如有重大改變,必須得到國內各主要地區和主要經濟集團大部分人的支持。這使全國政府有了一種保守品質,但又因各州享有進行改革試驗的自由而減輕了這種保守性。"
美國建國后,特別是1865年南北戰爭結束以來,美國社會基本制度和政治局面是比較穩定的,只是在20世紀20-30年代的經濟蕭條和羅斯福新政時期,以及60世紀至70年代初反對越南戰爭、反對種族歧視的斗爭浪潮中,政局較為動蕩。美國國內政治的相對穩定,與維護至高無上的憲法地位有關。美國憲法是世界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憲法,也是至今歷時最久的憲法。它制訂200多年來,雖經17次修正,其基本原則並無大的變化。憲法所確立的美國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則,如天賦人權、法治而非人治、人民主權、政府權力有限、代議制政府、聯邦制、權力分立和制約平衡、司法審查、文官控制軍隊、軍人不幹預政治等等,至今都是美國的根本治國思想。建國初期即已確立的聯邦政府制度,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權分立體制,四年為一任期的總統選舉方式,兩大政黨在國家最高立法和行政機關中輪流坐莊的局面,一直保留下來,並且看不出有改變的現實可能。這種政治思想和制度上的連續性,在相當程度上保証了內外政策中大政方針的穩定性。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BoDa&aid=1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