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邊緣視角-騙人的真實影像
2008/01/03 00:41:06瀏覽492|回應1|推薦2
一、 前言
  現在是一個影像充斥的社會,從電視、新聞到電影,各式各樣的影像型態瀰漫在我們生活週遭,然而,我們卻多半被動的去接受這些影像所給予的觀念與意見,讓影像不斷的替我們洗腦,讓我們誤以為這些影像和生活經驗是相契合的,導致大多數人都未能仔細的分析屬於影像背後的真實性。


二、 看不見的接縫-剪接
  電影藝術的基本就是「剪接」。透過剪接,能讓一個兩百年的故事在兩個小時內被巨細靡遺的描述,能夠使一些零碎的鏡頭成為蒙太奇 而具有意念的象徵。俄國導演庫勒雪夫(Lev Kuleshov)認為,電影的理念是零碎片段的組合,這些片段不完全和真實生活有關 。剪接在影像組合裡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術,剪接的基本法則就是在找方法來減少畫面不連貫的情形出現,如果每次轉換畫面時都會影響觀眾的注意力,那麼這些作品就可說是失敗了,基本上兩個鏡頭的視覺差異越大,觀眾就越容易發現畫面的不同。
  
1.影像的前後關係
  從「新聞」的角度來看,影像畫面透過剪輯而被撥送出,在這些剪接下,又有多少真實畫面被斷送?我們所接受的訊息只是媒體傳達他們所想要表達的,而大多數人們也都不多思考的就接受這樣的觀念,電視上撥出立委候選人跟女祕書走在路上,只要標題聳動的打上「立委和秘書到賓館開房間」,觀眾也沒有多加考證,就相信了這些畫面與文字創造出來的事件。又或者很多車禍事件,我們總是從畫面看到受害者傷心哭泣的罵人,然後又看到肇事者低頭不語,於是自然就聯想到這個肇事者的惡行惡狀,標題只要在打上「肇事者無賠償意願」這些字眼,那麼很多義憤填膺的民眾就會開始罵這個肇事者。而事實真是這樣嗎?我們只透過部份影片,就推論出結論,有沒有可能受害者是在責備記者不要在繼續攝影,讓他們好好休息?有沒有可能肇事者已經道歉過很多次,低頭是因為他感到羞愧?
  我們所接受到的訊息,往往就這樣似是而非的被影像拉著跑,沒有好好思考在這些影像背後,究竟呈現給我們的真相到底有多少,可信度有多高。

2.觀眾的聯想與影像的真實性
  下面這一段引文是一個關於影像聯想的實驗:

「雪夫(Kuleshov)和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我們從一些影片中,取出了知名演員Mosjukbin的特寫鏡頭。這些都靜態的,完全沒有任何情感表達的,就只是特寫鏡頭而已。我們把這些特寫鏡頭和其他電影片段做成了三個不同組合,第一個組合是Mosjukbin在看一碗湯。第二個組合是連接一口棺材,其中有一位死去的婦人。第三個組合是一位小朋友正在玩玩偶。當把這些組合放映給觀眾看時,成效相當不錯。群眾一直在討論這位演員的表演,他們認為分別是在深度沉思這碗忘記喝的湯,然後是對死去的人表達感傷及最深的難過,最後則是對遊戲中的小孩笑容,表現出無比的驚嘆和讚賞。不過我們知道,在這三個案例中,其實臉部表情是一樣的。」普多夫金(Pudovkin),1939年。

  上面的實驗說明,影像的連結容易讓觀眾產生一些不同的認知。人類的心智都會把接收到的視覺圖像轉而有意義的事物,有一個美國法律老師曾經在課堂上排演了一場假裝的犯罪事件,藉此測試學生目擊事件的正確性有多高。在上課時,突然有一名陌生男子闖進來,揮舞著武器,接著又跑開。這個老師立刻要求學生正確的描述剛剛發生的事件,當然每個學生都對這個意外有著不同的觀點。簡單的說,大部分的人對他們的視覺觀點是有選擇性的,通常都只看到想看的影像,或者只看到他們看得懂的。
  其實,在呈現「真實性」上,即使是新聞或是紀錄片,都和電影一樣帶有主觀的個人創作意識,所使用的都是相同的攝影操作技術。在普通的認知上,一場棒球比賽應該就是真實事件,對於藝術或音樂的報導上,相對就會比較抽象,然而這兩種事件,也只是在視覺的傳達上用了不同的手法。在棒球比賽過程中,特寫、全景鏡頭的交錯使用,攝影機利用不同的高度、位置、角度對球賽做詳盡的報導,還適時的穿插一些觀眾激昂的畫面與教練的表情,這些技術都可以產生一些張力與不同的戲劇效果,深深抓住了電視前觀眾的注意力。而像是音樂會的報導則又不同,在篩選上會依據音樂會的氣氛與節奏而有不同的鏡頭使用。這些創作者的個人主觀意識,其實影響了影片所呈現的真實性與客觀性,同樣也會使得觀看的人們產生不同的解讀。

3.影像的選擇
  究竟什麼樣的鏡頭才算是「客觀」?當工作者看到這些已拍攝好的畫面,他又要如何知道自己採用的影像是客觀且公正的?在剪接的過程裡,工作者是否又會刪去太多真相或者漏掉事實?
  舉例來說,有一個影像紀錄者,他到原住民部落格去旅行,並且打算替這些居民拍攝紀錄片。這位影像紀錄者在當地居住了一個月,把他所見所聞一一詳細紀錄,一個月後他回到他的工作室,開始做影像剪接,這一個月來居民和平常一樣過活,但是透過這位影像紀錄者的剪接後,也許觀眾看到的會和事實有所差距。假設紀錄者將村民們快樂與煩惱的畫面做1:9的比例去剪接,那觀眾看到的紀錄片,會傳達著這些居民生活的無拘無束的快樂感,而若紀錄者將快樂與煩惱的比重顛倒過來,呈現較多村民們煩惱收成的畫面,則觀眾就會誤以為這個地方生活很困苦,居民們過的很不快樂。
  其實,無論是新聞或是紀錄影片的製作過程,都和電影一樣,是一種具有意義的決定,包括了要拍攝什麼,如何拍攝以及最後怎麼去表現它。正因如此,所以我認為這些呈現給觀眾的畫面是會「說謊的影像」,就好像電影,一切情節都被事先安排好了,工作者早已決定好要給觀眾什麼東西,無論它是真實與否,在每一個畫面的切換下,或許身為觀眾的我們就錯過了很多事實的真相。而這些影像又掛著紀錄片的美名,包裹著真實的外表,其實不然。


三、 看不見的移動-鏡頭
  在電影發展初期大多以「固定不動的攝影機」或是「大量運用遠景鏡頭」為特色,這樣的手法讓觀眾在欣賞影片的過程中,較不容易感覺到攝影機的存在,移動的是人物,不是機器。從20年代開始,一些德國導演開始大量使用移動攝影機拍攝影片的手法,於是造就了這個技巧的新發展。藉由攝影機的移動,讓觀眾與角色的距離機動性提升不少,觀眾可以經由特寫鏡頭,看到角色想要傳達的細膩表情,也可以看見各種不同鏡頭的變換,隨著攝影機的走近或遠,讓觀眾更容易走入鏡框 裡的世界。

 1.角度
  通常,事件或物體所拍攝的角度也能代表作者對於某種題材的看法。以水平視角來說,很多寫實主義的導演都偏好這樣的鏡頭,水平視角鏡頭(eye-level shots) 多半較缺乏戲劇性,也不容易帶有導演的主觀想法;仰角鏡頭可以使畫面裡的角色看起來具威脅性,它會增加被攝物的高度,使的環境都變小,而把天空或天花板這類處於高處的東西都成為背景。俯角鏡頭會使被拍攝的物體看起來不那麼高,多半會以地面作為背景,這種鏡頭比較不適合表達跟速度有關的東西,因為會讓人有壓迫或是比較沉緩的感覺。
  這些不同角度的使用,很容易讓人對影片有不適當的聯想或猜測,不同的鏡頭確實會讓觀眾更快速的融入畫面,走入影像的世界裡,但是在呈現真實事件的同時,卻又悄悄傳遞出和事實無關的訊息。
  舉例來說,有一位新聞攝影記者匆忙趕去拍攝街道上的暴動,因為是突發事件,所以必定無法完全了解情況,為了安全,他可以選擇在封鎖線後方拍攝,到鄰近的高樓由上往下拍攝,又或者是走入抗議的群眾裡取景。在這些不同的攝影機位置與角度,就容易讓觀眾有不同的感覺與反應,如果這位攝影記者他選擇走到衝突人群裡拍攝,那他得到的鏡頭多數是特寫鏡頭,而且畫面會搖晃不穩,但是從觀看者的認知來看,他們就會接受到「這個衝突很激烈」的訊息;如果這個攝影記者選擇到高樓俯視拍攝,則觀眾的感同身受度會減少很多,拍攝的畫面也會因為攝影機位置不對而無法使觀眾找到中立客觀點。

2.鏡頭的運動
  我們的眼睛就好像是攝影機的鏡頭,在接受影像傳達的訊息時,總是不自覺的產生主觀的感覺,像是如果有一個反派角色走近鏡頭,觀眾們就會有侵略,敵意的感覺,認為這個角色侵犯了我們的空間。反該角色是吸引人的,那麼對我們來說,就會有種親切,友善的感覺。與鏡頭較遠的動作會給人有種張力較小比較弱勢的感覺,如果反派角色離開鏡框,那麼我們就會有一種安全的距離感。
  攝影機與移動對象的距離和角度都會決定這個片段的意義。好比說,假設我們要拍一個男生在草地上奔跑,如果我們使用的鏡頭是大遠景,則這個畫面會呈現一股無力感,被拍攝的主角似乎顯的不重要或是很渺小;如果我們使用中景鏡頭拍攝,則距離感被取消,畫面就會呈現比較有活力與朝氣的感覺。


四、 結論
  多半的寫實影像,目的只是為了紀錄事件,但是卻不可避免的會對呈現的事件有所評論。這些主觀的個人意見產生,是因為每次在拍攝或者後製整理時,必須要去面對很多選擇,攝影機的位置、鏡頭角度、光線或者是攝影機的移動、後製時毛片 的挑選,這些條件都大大的影響了觀賞者的知覺作用,使得每一個觀賞者都會接受到不同的訊息。
  而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接受到很多影像訊息的洗禮,卻容易忽略這些影像背後的任何一種可能性。事實上,攝影機拍攝的畫面無法做為一種忠實的紀錄,無論是鏡頭、攝影機位置或者角度,都會扭曲真實與客觀性。再者,攝影師與後製人員的主觀思想,會這些影像也都有著自覺與不自覺的影響力。我們只能自己評估,在這些影像事件的呈現上,到底包含了多少的創作者主觀意念,進而去選擇我們想要相信的事實。


參考資料
1. 路易斯•吉奈堤,(2005)《認識電影》焦雄屏譯,遠流出版社。
2. Peter Ward,(2005)《影視攝影與構圖》廖澺蒼譯,五南出版社。
3. 簡政珍(1993)《電影閱讀美學》,書林出版社。
4. Jill Nelmes,(2006)《電影學入門》陳芸芸譯,韋伯文化國際出版。
5. 程予誠(1992)《現代電影學-開啟成功票房的鑰匙》,五南出版社。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LORD&aid=1505559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很值得一讀的文章
2008/03/12 12:00
看您的照片,應該還很年輕。能夠寫出這麼深入的文章,令人驚艷。

經常在外頭的餐飲店,看到很多人眼睛盯著電視看,被動接受著影像,不知道他們的腦袋裡,有沒有意識到影像是可以刻意被塑造的。

熊婉婷(CLORD) 於 2008-03-19 17:41 回覆:
謝謝你的認同,其實這篇是我的小論文,放上來給大家分享。

我想大部分人都是處於被動的接受影像所傳遞的訊息。不過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我覺得,其實我們都活在一個制式的框架裡,就好像我們會根據他人的動作,表情而去猜想他現在的心情,或者以自己的標準去限制別人的行為。
這個要談論可以討論很久,在這戰且打住。
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