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6/13 12:45:21瀏覽1640|回應35|推薦85 | |
家母姓王,單名來。 台語發音和鳳梨相同。 因為忌諱,家人從來不吃鳳梨。 四五十年前的台灣土鳳梨酸能割舌。 不吃鳳梨,不算損失。 1981年,我在高雄ㄧ家船務公司上班。 每回香港同事到高雄出差,ㄧ定託買數盒台灣名產 -- 鳳梨酥 -- 帶回香港。 當時公司的總務楊伯伯愛吃也懂吃,已經有名店名物的概念。 透過他的介紹,我才知道高雄鳳山X記 的鳳梨酥大大有名。 我也是一吃就愛上。 結婚時的中式喜餅,就採用了這一家有名的旺來酥。 剛到紐西蘭,我常作棗泥、豆沙月餅,還有鳳梨酥和鄰居分享。 白人鄰居卻只愛鳳梨酥這一味。 前年的塑化劑事件,赫然發現我購自台灣的棗泥、豆沙、鳳梨醬都是榜上有名的毒化產品。 這一兩年,我已經少作中式的糕餅了。 今年,George 和 Nicole 家的奇異果豐收。 我除了將奇異果作成泡菜,也熬成果醬,作了奇異酥。 第一爐的成品就有口皆碑 ( ... 真的沒有臭屁 )。
1. 作酥餅的果醬必須挑選還生硬,未黃熟的奇異果。 2. 切水果時,最好依奇異果放射狀的紋路。 這樣熬好的果醬才能保有水果的纖維。
呵呵 .... 我作事總是粗枝大葉。 常常,不是皮多了,就是餡料有剩餘。 這一回,多餘的酥皮我加ㄧ些咖啡粉作成餅乾。
最近,紐西蘭開始下雪,我每天躲在廚房裡烤餅取暖。 目前,還有人在排隊,等著我的奇異酥 .....
後記: 前一趟回台灣,好友孫小毛送了一隻切水果專用的薄刀,和一隻削皮的刨刀(第一張照片)。 這次製做果醬,多虧了有此二利器,省時省力不少。 特此致謝。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