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健康新觀念~紅薏仁
2010/02/20 21:52:06瀏覽2779|回應0|推薦4

    紅薏仁   

       味甘淡,性微寒,具有健脾、補肺、利濕、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

       常用以治療腹瀉、水腫、腳溼氣以及風濕痺痛等。

過去流行病學研究專家對於中國南方的民眾比較不容易罹患癌症的原因就非常好奇,

經過長時期的觀察發現,這地區的民眾非常喜歡食用薏仁

而薏仁過去就被中國人視為是具有健胃、利尿、消炎、止痛以及抗癌等功效的穀類。

蛋白質含量約為 16%~17%,白米是 7%  而已,

脂質 5%~7% (與燕麥相近),但白米為 0.5%

澱粉質為  62%~80%,也略高於白米的  76%

鈣、鐵、鉀等礦物質含量,也較其他穀類豐富。

薏仁跟米飯一樣,都算主食類,不過薏仁不管是在B群或膳食纖維的含量上,

都比白米飯來得好,若是紅薏仁的營養價值,又更勝白薏仁一籌。

 

研究更發現,薏仁當中的多醣體薏苡酯,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及抑制癌細胞作用,

進一步研究證實,薏仁更有「調節血脂、美化肌膚及調節免疫機能」的療效,

對於200多萬高血脂患者及更多高危險群的民眾來說,薏仁確實是非常好的保健食材,

尤其是中老年朋友,為了維護心血管的健康,更應該要多攝食含有薏仁成分的食品。


紅薏仁薏仁究竟有甚麼不同?

薏仁好,紅薏仁更好,紅薏仁就像是糙米一樣,是指沒有去殼的薏仁

它除了完全保有薏仁的營養成分外,還保有大量的纖維質,因此功效比起白薏仁來更勝一籌。

 

預防心血管疾病,《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到 薏仁 

「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濕痺,輕身益氣、不老延年、久服無毒害」的上等食材;

所謂的「輕身」就是現代術語「瘦身」,它的機制其實也與減少脂肪吸收、降低血脂有關,

可見得中國人很早就知道食用薏仁可以減少老年人經常罹患的心血管疾病。

近年來薏仁更被證實降血脂功效優於燕麥而更加聲名大噪,廣受到西方主流醫學的注意。

輔大、成大及埔基醫院曾通力合作,

讓高血脂患者每日實用60公克薏仁,4-6週之後,都有明顯下降。

其他醫院對醫護人員做實驗,食用60公克/天,連續50天,「血漿膽固醇」濃度明顯的改變。

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血脂質,豐富的水溶性纖維,也可以吸附膽鹽,

膽鹽主要負責脂肪的消化,因此減少膽鹽就可以減少脂肪的吸收,進而達到降血脂的作用。

 

抗過敏的功效

民間療法中,也有用薏苡仁治療過敏、溼疹的記載;

學者發現,薏苡仁根部萃取液可抑制組胺釋出六種抗過敏酚類化合物;

台大食品科學研究所以動物實驗發現,適量糙薏仁(紅薏仁)可調整免疫機能,確有抗過敏效果。

夏季濕疹者,患部除了紅腫,常起小水泡,有時還有滲出液,

這時候可以綠豆薏仁湯,綠豆有助清熱解毒,薏仁則可去濕氣

但是,冬季濕疹,患部變得乾癢還會脫皮,這時候不宜吃薏仁,才不會讓乾癢情況更惡化。

 

讓皮膚更白皙

未去除麩糠(紅薏仁)含有較多的B群跟膳食纖維,B群有益皮膚,含有相當多的蛋白質

油脂、維生素,及鈣、鐵、磷等礦物質。 ( 古書記載: 薏仁色白入肺,肺主皮毛 )

所以多食用薏仁,可以使皮膚光滑,減少皺紋,消除色素斑點,當然顯得更白皙。

 

粉末沖泡製品,更能完整吸收紅薏仁的營養

多次實驗中亦證實,紅薏仁比食用白薏仁或薏仁茶,更有助於體內排出過多的膽固醇

降血脂的活性也遠優於白薏仁或薏仁製品;

但因為紅薏仁外皮堅韌難吃,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紅薏仁反而較為不易消化吸收,

選擇保有完整紅薏仁成分的粉狀沖泡製品,可輕鬆攝取紅薏仁的營養,更讓腸胃沒有負擔。

儘管薏仁可當中藥材,但民眾可別寄望一吃薏仁就見效。

薏仁要發揮效用,必須「久服、加倍服」,一般人每日30公克,要連吃上幾個月的「食療」。

 

叮嚀:

孕婦不宜,雖無臨床、醫學證實,但中醫古籍有記載會滑胎,故不建議食用。

紅薏仁的含量較多,腎臟病患最好視血液裡的磷離子濃度,請跟醫師討論是否適合食用

    若患有糖尿病,薏仁跟米飯一樣,都屬於澱粉類食物,要進行「總量管制」,

    吃了薏仁後,就必須減少米飯這類主食的攝取ㄛ!!

-

-

-

參考資料: 

中國老人教育協會 (老人社會大學) http://www.tau.tw/index-4.html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