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2/30 16:24:25瀏覽1249|回應0|推薦5 | |
※本文獲刊於【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見《正視媒體污名化問題》一文) 聯合報15日一篇報導「本籍媽媽教幼兒 比外籍要求高」中指出:學者研究發現,外籍配偶的教導方式似乎比較被動,需要外界協助,而本地幼兒的發展比較好,自主性也較高。但筆者認為,學者研究幼兒發展,不應該將其分析樣本分類為本地配偶與新移民配偶,這樣的分類事實上已將幼兒發展的與否,錯誤歸因於母職角色,對新移民女性並不公平。 過去對新移民女性等問題,媒體多有污名,甚至將部分幼兒發產遲緩的原因歸咎於母親的「新移民」身份,這對新移民女性而言,並不公平。然而,進一步分析,許多媒體報導中的消息來源又多為專家學者,但許多學者研究幼兒發展,卻僅探討母職應扮演的角色,並將母職角色分為「我者」(本地配偶)以及「他者」(新移民配偶),直接忽略幼兒成長發展中父親的角色,並用二分法增加不同文化地域的衝突性,如此一來,研究不但帶有性別歧視,當中更有文化及族群歧視的問題,錯誤將所有教育子女的責任推給非我族類的新移民「他者」。 家庭教育是幼兒教育重要的一環,然而,負責教育的卻不該只是母親,而是該由雙親共同教導、負責;研究幼兒發展,卻只探討不同文化背景中母親角色的影響,筆者質疑,難道父親不是家庭的一員嗎?不需教育孩子嗎?這樣的研究分類無非更強化了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刻板印象,家庭教育由此看來只跟母親有關。 近年來,台灣提倡多元文化與男女平等意識,然而,性別歧視問題原就根深蒂固於傳統父權結構中,要鬆動並非易事,若再加上文化、族群的歧視,那麼要改變則難上加難,台灣又如何能達成「肯認族群、正視差異」的多元文化社會呢? 媒體對新移民族群的污名化雖需要正視,但學者研究報告中的研究方法與樣本的選取則更顯重要:如何研究、如何分類、為何如此分類等,而我們在看待相關議題的分析與報告也需謹慎小心,否則將容易陷入性別與文化歧視的偏見中。 |
|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