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4/21 17:05:16瀏覽990|回應3|推薦19 | |
引用文章幻相 國中的時候讀過岳飛的滿江紅,那時只知背誦,不了解其意。日前再讀,卻覺貽笑大方。書本是這樣解釋的: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憤怒的頭髮豎起把帽子頂起,急驟的雨停歇,我抬頭望遠,對著長空撮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激動奮發圖強的志向。 我的解讀是這樣:岳飛疲於朝廷的小人讒言,在攻取汴京時,韓世忠,張俊這兩支軍隊自行退兵,最後岳飛收到退兵的詔書。所以情緒大為悲憤、痛心疾首,眼看收復在望,卻無法揮兵進軍。所以,極憤怒的他怒髮衝冠,並慨然眼淚流下。文中的瀟瀟雨歇不是雨停的意思,是男兒有淚不輕彈,所以用瀟瀟雨來暗喻失望、憤慨所流下的眼淚。這就是實相。 大家沒看到嗎?謝長廷落選的時候,回到高雄搭乘捷運,一路上遇到支持他的民眾,他紅著眼眶,把頭抬了起來,只為不讓淚水流下。所以「抬望眼」就是這個情境。 至於什麼「對著長空撮口發出清脆聲音」,奇怪耶,是在吹口哨嗎?有那麼複雜嗎?講來講去就是很激動想大聲怒吼啊,不是嗎?岳飛被秦檜從背後放冷箭,心情不就是這樣嗎?......小火子有時候工作很悶,被老闆釘的滿頭包,就很想發出怒吼,氣的想大叫,就是這樣啊。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書本解釋:三十年了,所得到的功名像塵土一樣,一下子就消失了。而過去那段長久的歲月,幾乎奔波了我八千多里路! 這解釋實在太沒有感情,也很沒意境。我的解讀是,功名是虛,國家是實。三十年來,過去所累積的功名對岳飛來說猶如塵土,行走的八千里路,只為盡忠報國、收復疆土。「功名塵與土」並不是說功名像塵土一般消失,而是功名在岳飛心中是個虛名,微不足道。所言的八千里路,講的不只是旅途,還有他的「愛國心路歷程」。 我覺得,如果照課本這樣解釋,叫做幻象、假象、表象。 把人物的感情融進文字,才知實相。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