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3/07 09:54:24瀏覽1041|回應5|推薦14 | |
京劇啟示錄
年初去看了屏風劇團「京劇啟示錄」的演出,演著一群「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劇團梁家班,在家國動盪的時代,希望能夠重振京劇文化。 故事背景約在民國30~50年代,那是個戰亂不穩定的時代。由於社會經濟凋敝,看戲的人越來越少,戲班子存活不易。另方面,梁家班裡面爭寵奪權,二娘、三娘彼此看不順眼,都想證明自己才是班主的最愛。二娘、三娘都希望藉由重振戲班來贏得班主的認同與主導地位,因此二娘力倡要有新的故事情節,不能都演「才子佳人、忠孝節義」的故事,要有新的特效、新的武術打鬥。三娘則堅持傳統,如果改的亂七八糟就不叫京劇了。所以班主在這兩個女人之間,耳根子都不得安寧。 至於徒兒徒孫們互相猜疑,想著班主是不是有留一手,特別教了誰。有人懷疑班主對自己的孩子比較好,若留在戲班將不被重視,未來也不可能有什麼發揮的空間,於是出走他方。於是演員一個帶一個走,願意留下來的有些是真心挺著班主,有些是因為沒有其他選擇,所以繼續留在班內。 可憐的是班主帶領著這一大團的人,最後還得面對文化史上最嚴厲的考驗。當毛匪佔領大陸之後,匪婆江青就開展一連串的破四舊、揚棄傳統的作為。所以這些京戲因為不在國家欽定「發揚」的範圍內,因此遭受毀滅性打擊。這時的大陸上演的是「樣板戲」,例如《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紅燈記》等標準劇目,以描寫工農兵革命為主線的現代革命戲,演員穿著毛裝,喊著革命萬歲的口號。 樣板戲的出現,加重了班主的內心衝突與壓力,看著文化傳承被破壞至此,偏偏戲班又欲振乏力,內部又如此紛亂,在內憂外患之下班主狠下心來宣布解散。這時二娘展現一股強勢,她認為戲班解散後,眾人生存將成問題,不知如何謀生。她提出的方案是,班主退位,由她接掌,由她來代表戲班子的正統。但是班主這一次很堅持,解散就是解散。與其弄出怪模怪樣的戲班,他寧可就此打住,不讓梁家班污辱了民族文化的傳承。班主把戲班的戲服、飾品換成現金,打發所有的人走。他說,該教的也教了,你們也都可以獨立了。 徒兒徒孫們一直等著班主重組戲班,只是班主一直沒有這樣做。因為京劇的傳承,不在於班主有沒有組成戲班,而是徒兒徒孫們自己有沒有維護道統的意識。而就許多人來講,連什麼道統傳承也沒去想,要的只是身心的依靠,情感的依賴,希望班主能成為支柱、給予庇護。 戲班子終究是散了。有的人加入了樣板戲演出,成為台柱明星;有的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鬥爭而死;有的隨波逐流,只求一口飯吃;有的人隱在鄉里、逃到台灣或他處重新等待發揚的機會。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