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秤什麼?
2008/10/19 06:34:09瀏覽216|回應0|推薦2

不輕易承諾,兼顧情理法的回答,平心靜氣的決定,終而快狠準的行動。

我們學工程的人喜歡用決策樹來思考事情,跟前一陣子很風行的"心智圖"類似。決策樹用久了,其實都畫在心裡,而無須形諸紙上。這就像一個人的閱歷,在在都是歲月的刻痕,不是書本上看來的,也並非學校老師傳授的,當然,更不可能是網路上複製貼上那般膚淺。

彷彿從出生落地,每個人心裡就放著一把秤,所有的決定的權衡取捨(trade-off)都放在兩頭掂一掂--

  • 幼稚園的點心要餅乾還要糖果?
  • 學校作報告要跟誰同組?
  • 男朋友要原來青梅竹馬的,還是上班新認識的總裁少東?
  • 找工作要選喜歡的,還是高薪的?
  • 人生要這麼順從平凡的過去,還是當下作一番轟轟烈烈的創舉?
  • .....................

秤兩端的掙扎與角力,一輩子都在試探我們的心。

當然,隨著閱歷的增長,多數人的晃動越來越輕微,有人是因為領悟,有人決定執著到底,還有更多的人,其實是放棄了!

使用決策樹,必須先瞧定每種可能的機率。譬如說,男朋友要原來青梅竹馬的,還是上班新認識的總裁少東?

  1. 原來青梅竹馬的,感覺上已經不再新鮮刺激,而且還沒當兵,工作也沒著落,將來幸福美滿的機率=40%,
  2. 上班新認識的總裁少東,穿金戴銀,渾身時尚品味,又風度翩翩,但他不見得專情於我,倒是物質方面可靠度很高,所以幸福的機率=60%。

用這種算法,還得估初期望值,當然很荒謬,可是,我自己上課也還在教這種東西。

凡事,只要能夠量化,solution都不是難事,問題是心中的那把秤是被血肉包住的,我們永遠看不見砝碼,抓不準輕重。

唯一跳脫的方法,是放下。不要再秤了,什麼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左還是右?跟自己爭值幾十年,最後還是得光溜溜的走。

放下,不是甚麼都沒有了嗎?不過,秤了半天,又終究擁有了甚麼呢?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