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1/15 00:44:04瀏覽3331|回應10|推薦109 | |
◎轉貼《作文基本門法》~附註:2013/11.15 作者:孫劍秋、闕瀅芬〈96.8.13〉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華語文中心/作文師資班講義〕 http://r9.ntue.edu.tw/file/sun/writingBasic.pdf 對有些人來說,「寫作」是對現實生活的反芻,信手拈來,俯拾即是;也有人將它視為苦差事,以為自己又不是要成為大文豪,何苦逼迫自己硬寫出「東西」?尤其對所有公家或私人考試列有「作文」項目,感到厭煩與不公,認為實在不需保有此項考科,因為評分標準永遠無法達到完全公允。 然而,自中國實施科舉以來,「作文」已行之千年,從這個面向看來,我們或許可以想想箇中道理,「寫作」是一種語文表達能力的呈現,也是將所知、所學、所想付諸文字的方式,「作文」便是藉由範圍內的限制,可能是主題的限制,可能是文體的限制,也可能是字數的限制,來考驗每個人應變、表達、思考、學識各方面的能力;基於此因,「作文」是一種雖然評分難以全面客觀,然而卻是目前測驗語文表達能力最好的方式。在尚未研發出可以取代「作文」的考試項目時,「作文」仍是會存在的。 「作文」真是一件難事嗎?「作文」誠屬不易之事,因此,有些人以為寫作的訓練是多餘且不必要的,只要自己寫出來的文章別人看得懂就可以了。又因每個人的才情不一,有些人天生就對文字具有強烈的敏感度,只要平時多涉獵文學,腹有詩書後,自能出口成章、援筆立就。有些人則不然,即使讀書破萬卷,寫出來的文章,其質與量就是不夠理想。因此,本來就會寫作的人,認為作文訓練是不必要的;不會寫作的人,認為作文訓練可能無法使自己有太長足的進展。 其實,人為何要設限自己的能力,為何要看輕自己的潛能?「寫作」絕非困難重重,如同一般專業學識,是有其基本門法可循,只要肯花心思學習、下苦功練習,想要寫就文筆流暢、言之有物的佳作,定是指日可待! 有鑑於此,為了讓有心學習的讀者在寫作上有所精進,以下便針對寫作編寫的基本門法,依序分項做介紹,盼能裨益有志「寫作」訓練的讀者。 首先,是「善用寫作八力」。此八力是指寫作者必備的八種基礎能力,分別為「觀察力」、「聆賞力」、「感受力」、「閱讀力」、「想像力」、「思考力」、「表達力」、「修改力」。 我們因上蒼的厚愛,與生俱來這八種能力,不僅藉此探索大千世界的種種,更藉此能力觸發寫作的靈感,享受它所帶來的無窮樂趣。聲稱不會寫作的人其實只是尚未雕琢的璞玉而已,只要我們善用每一項能力,不斷加以訓練,日復一日,久而久之,將這八種能力發揮淋漓盡致,想要擁有生花妙筆,又有何難? (一) 觀察力 1、說明: 「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宋.程顥《秋日偶成》〉 宋代程顥《秋日偶成》中,最令人玩賞的句子是「萬物靜觀皆自得」,只要我們用眼觀察,所有的東西都存在我們心中。張大千先生有句名言:「凡經我眼皆為我有。」此句與程顥「萬物靜觀皆自得」不謀而合,異曲同工。 一個喜愛收集畫作、欣賞畫作的人,即使窮盡一生的精力也無法蒐購所有他看過的畫作。然而,只要能將欣賞過的畫作放在心上,印入腦海,也是一種擁有。 所謂「觀察力」便是「凡經我眼皆為我有」,世上萬事、萬物莫不存在我們心中。眼觀四面,放眼望去,我們所處的花花世界,不僅色彩繽紛,而且變化萬千,無一不在刺激我們的視覺感受,只要我們用心地用「眼」觀察,便可發現身邊其實有許多唾手可得的題材,供我們盡情寫作。 只是,有時候我們可能因為某些忙碌的藉口或理由,使得自己原始的視覺敏感度降低,長期下來,目光所及、所感只是它的表面罷了。連一般面貌都不能透視,更遑論「發人所未發,見人所未見」了。 明人袁宏道說:「善畫者,師物不師人;善學者,師心不師道;善為詩者,師森羅萬象,不師先輩。」對於一個寫作的人來說,生活裡的體驗與大千中的森羅萬象,就是靈感與創作的來源。 英國詩人勃來克有首名聞遐邇的純真之歌:「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手中掌握無限,剎那便是永恆。」渺小的事物皆有它可貴與可愛之處,盡是我們寫作的好素材,如果捐棄,豈非可惜? 註: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雋語: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手中握無限,剎那即永恆。」 唐.龐蘊居士自偈︰「一念心清靜,處處蓮花開;一花一淨土,一葉一如來。」 2、舉隅--林文月《蒼蠅與我》: 沈三白一生窮愁困頓,卻不忘苦中作樂,在《浮生六記》中,他憶童稚時把成群夏蚊看作群鶴舞空,不僅善用觀察力,同時也具備想像力。 林文月所寫《蒼蠅與我》一文,從拍蠅、觀蠅、到悼蠅的心路歷程,也是因善用觀察力而從中體會物我觀念的力作。 我們都不喜歡蒼蠅,林文月也不喜歡。一天,林文月全家吃晚飯時,有隻蒼蠅飛來飛去,卻打牠不著。隔幾天,只有她一人在家,之前晚餐時沒打到的那隻蒼蠅,竟又出現在書房,於是拿起蒼蠅拍子,準備與蒼蠅展開一場轟轟烈烈的追捕廝殺.....。 然而蒼蠅卻在原地不動,轉而激發作者的好奇心,她說:「蒼蠅與我各據一端,面面相覷。我注意到,牠其實並不是完全靜止,正一刻不停地搓動著細細的足部。這種動作令我記起小林一茶的俳句:『莫要打哪,蒼蠅在搓著牠的手、搓著牠的腳。』」經此小小觀察後,作者起了惻隱之心,下不了手,決定繼續觀察。 忽有電話鈴響,接完電話,又逕自忙許多事,根本把蒼蠅遺忘了。翌晨,當她清理房間時,「卻赫然發現檯燈左側有一個黑點。細看,竟是一隻死蒼蠅。牠的身體倒翻了過來,兩排細腿朝上蜷曲著。由那不大不小沒有特色的形態判斷,我知道那必是昨夜陪伴我的蒼蠅無疑,遂有一種如今只有我自己明白的孤寂之感襲上心頭。」 林文月由原欲置蒼蠅於死地的憎惡,到充滿好奇的細觀蒼蠅,再到辨析物我、敵我的差異,次第展現動人的感性與啟示。因其心境轉變而表現出的溫厚情懷,頗具「民胞物與」的精神。何寄澎在《林文月散文的特色與文學史意義》一文中,對《蒼蠅與我》所表露的民胞物與襟懷如下: 《蒼蠅與我》一文,則寫有一個奇妙(似偶然而必然)的晚上,家人都不在(平常絕少如此),只有林先生一人在家。晚餐時打不到的一隻蒼蠅又出現在書房,如常的搓著手腳,不知危機將近,林先生突然打不下去。第二天早晨進入書房看到一隻翻身的蒼蠅躺在書桌上,忽然有一種只有自己才明白的孤寂之感襲上心頭。 在文中,林先生表現出她與物之間的互通,帶有誰是朋友,誰又是敵人的哲學性。那晚家人都不在,陪伴孤獨的她只有那隻蒼蠅;在巧妙的機緣裡,是敵人的蒼蠅成為伴侶,所以才會說只有自己知道的孤寂感--這就是「民胞物與」的感受。 對於一隻小小的蒼蠅,我們多半是一掌擊斃,不然就是視而不見,少有像林文月去運用「觀察」的精神,想到要「辨別兩隻蒼蠅之間的異同」,進而發現前所未見之事,勾起潛藏內心的感受,發而為文。細想,平凡人所認為的平凡之事,有時反而是不凡的寫作動機與素材。 (二) 聆賞力 1、說明: 「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唐.白居易《琵琶行》〉 古今以描寫聲音著名的佳作,計有宋代歐陽修《秋聲賦》、唐代白居易《琵琶行》、清代劉鶚《明湖居聽書》、〈今人〉余光中的《聽聽那冷雨》.... 等。這些膾炙人口的作品,皆是利用作者敏銳的聽力與豐沛的文學造詣才得以完成。 「聲音」,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可喜,作家如果少了這一味,作品就失去另一種風貌,足見聽力影響寫作之深。 描寫聲音相當不易,記得在大學時代,音樂老師要我們聆賞一段交響樂,寫下這段音樂帶給我們的感覺,卻總是找不到貼近心中最佳的形容詞,搜索枯腸後,寫的也只是寥寥數句,與心中的悸動差之千里。 老師告訴我們:「真正打動人心的作品,是引發我們心裡的那一根弦,讓我們因它而微笑,也因它而哭泣。」原來「形容」只是其中一個部分而已,更重要的是我們內心的東西--因它而感動的東西。藉由對聲音的感動與觸發,撥動我們心中那一根弦,不管讓我們感動的是什麼,皆有其不凡的價值。 每天每夜,我們接收到很多聲音,悅耳的、動聽的、喧鬧的、尖銳的、爭吵的,讓人片刻不得清閒。然而我們也喜愛被這樣的聲音包圍,因為那是一種存在的感覺,接收這些聲音讓我們知道別人想要告訴我們的訊息,瞭解他們的想法。 當然,寫文章也少不了聲音,它使我們的文章生色許多。行文當中,也許是摹狀聲音,也許是聆聽後的感想,添加聲音元素,文章才能有「聲」有色! 註:余光中《聽聽那冷雨》~ http://dcc.ndhu.edu.tw/essay/yu-guangzhong/2008/02/13/%e8%81%bd%e8%81%bd%e9%82%a3%e5%86%b7%e9%9b%a8/ 雨景〈網路分享〉 2、舉隅:白居易《琵琶行》: 白居易《琵琶行》堪稱描寫聲音首屈之作,尤以第二段最為鮮明。 在《琵琶行》第二段裡:「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共十四句,全在描寫琵琶樂曲的音樂形象。由沉重低吟到輕細幽柔,由圓潤悅耳、抑揚錯落到流暢婉轉、鶯聲燕語,再由低沉細弱,到近於停歇。隨之猛然而起狂風暴雨般濺射出來,到最後用撥子在琵琶中心一劃,如撕裂縑帛的清厲聲後,樂音戛然而止。 白居易運用一連串生動的譬喻,使抽象的音樂形象轉變成具體的視覺形象。讓讀者隨著文字起伏感受、如臨其境,時而悲淒、時而舒卷、時而婉轉動人、時而驚心動魄。 這種描寫聲音的譬喻技巧,亦見於劉鶚《明湖居聽書》。其中黑妞、白妞說書一段,以具體的視覺形象,譬喻形容抽象的感覺。劉鶚形容王小玉的歌聲,用了四個喻依:「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恍如由傲來峯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峯半中腰裏盤旋穿插」、「像放那東洋煙火」,此乃運用明喻方式表達的「博喻」。 沈師謙對劉鶚形容王小玉歌聲時所使用的修辭,評析如下:「.... 翻空立奇,變化多端。同時兼用『示現』、『層遞』、『頂真』的修辭法,其筆法之神奇莫測,令人嘆為觀止。但最基本最重要的表達方式仍屬『博喻』。」由此觀之,想要將聲音描寫出來,「譬喻」是不可或缺的修辭技巧,如能再加上「示現」、「層遞」、「頂真」、「轉化」等修辭,文字裡的聲音更能「餘音繞樑、不絕於耳」。 (三) 感受力 1、說明: 「黃昏風雨瞑園林,殘菊飄零滿地金。秋英不比春花落,為報詩人仔細吟。」(前二句:〈宋.王安石《殘菊》)(後二句:宋.蘇軾〔or 歐陽修〕) 當我們看到殘菊飄零遍地時,內心第一個念頭是什麼?詩人說它像黃金般絢爛奪目,這樣的感受既特殊又美麗,仙人印象深刻。文章著重個人感覺,能有特殊的感受才能讓人耳目一新,因此,注意內心的想法亦是寫出好文章的要素。 有首歌歌詞的其中一句是:「我感覺不到你。」一旦戀情逝去,曾經親密的人竟也無法感覺彼此的感覺,足見「情」的重要。「情」是我們與這世界連結的橋樑,若少了它,該如何感受別人的感覺,遑論無生命物了。 王安石與蘇東坡是個「有情人」,更是個「有心人」,對於天地萬物有愛惜之情,因此認為「殘菊飄零滿地金。」 而我們同樣也有豐厚的情感,何不將它好好釋放、傳遞出來?我們總說自己不善表達、不懂表達,可是,卻忘了要先試圖表達、努力表達。對於寫作是如此,對於生活的態度亦是如此。不懂得把握,將大好的機會拱手讓人,豈不萬分可惜?其實,我們從來不缺乏特殊感受,每個人皆是獨立的個體,擁有相當自我的意識,只是沒有機會一一展現出來罷了。因此,不妨在寫作時將自己的感受傳送出去,表達異於他人的特殊感受,那將是相當吸引人的作品! 註:據《梁溪漫志》載,宋神宗時宰相王介甫〈安石〉詠《殘菊》詩,有「黃昏風雨過園林,殘菊飄零滿地金」之句。蘇子瞻接云:「秋花不比春花落,為報詩人仔細吟。」 因此得罪介甫,奏謫子瞻黃州。黃州菊惟黃落瓣,子瞻見之,始愧服。據《西清詩話》所載,則謂後二句應為歐陽修賞王安石《殘菊》詩所作。 2、舉隅--林文月〈蘿蔔糕〉: 每一篇文章都少不了作者的感受,文章所表達出的情感是動人的要素。一件尋常的事物能讓作者記憶深刻、鋪寫成文,想必是因其中的「特殊感受」。林文月所寫〈蘿蔔糕〉一文,便是傳遞特殊感受的飲食文學。蘿蔔糕是一種平民食物,嚐過的人只覺美味,甚少有人特地「記憶」它的一切,而林文月因為兒時的記憶與對母親的懷念,寫下這篇文章。 在林文月的回憶裡,小時候家裡人口眾多,過年時至少要蒸兩、三大籠的蘿蔔糕才夠全家享用。年節時,孩子們對於廚房裡忙碌的氣氛十分好奇,喜歡跑進跑出四處觀看而妨礙大人的工作。對此,林文月的母親不甚高興,娘姨們(女佣)更會催促小孩們說:「去去去,去外頭白相(戲耍)!」母親年紀漸老時,反而叫漸長的女孩們在一旁觀看學習,甚至參與動手。母親說:「用心學吧。有一天我不在了,你們才會自己做。」有這段濃厚的回憶,林文月對於平常的蘿蔔糕,總存有一份特殊的情感。 陳嘉綺在《蘿蔔糕的滋味》中,說明這類文章是「將人生種種體會領悟,情感經驗鋪敘成文,娓娓道來,文字平淡而情思悠遠」。「雪沬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在東坡筆下,簡簡單單的清茶野餐,不傴供人口腹之欲,而午盞之茶香,春盤之蔬美竟可以一併昇華為清歡之意趣。平凡如我輩者,能有閒暇逸趣細細品味每日三餐,實非易事,於是年節慶典應景的糕點食物,親友聚會盛宴上的佳餚,這些流竄在舌尖上的各式美味,往往與生命的經歷交融成為溫馨美好的記憶。 林文月女士的《飲膳札記》一書,藉由俎上灶前之割烹經驗,將人生種種體會領悟,情感經驗鋪敘成文,娓娓道來,文字平淡而情思悠遠。《蘿蔔糕》一文以記敘為抒情,平易中見醇厚,映照母親的祥愛,體會「當時只道是尋常」的人生經驗,寓意深遠。 寫文章貴能將自己的情感經驗表達出來,簡單的文字背後所蘊藏的深重情思,愈是發人感動,動人心魄。 註:余光中《白玉苦瓜》~借詠物抒發思鄉之情。 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374408 (四) 閱讀力 1、說明: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沒有墨水,要如何寫作?「讀書」就是寫作的源頭活水,知識使我們更有魅力,而閱讀使我們更有智力。 有人問科學家牛頓:為何能發現那麼多地球的奧秘?他說:「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看的比別人更遠。」只有藉由前人的知識結晶,才能快速輔助我們累積更多的智慧。 然而,即使我們努力閱讀,窮盡一生精力,充其量也只能擷取世間滄海一粟的智慧,遑論那些不利用書本的人。 讀書是一種人生享受。張曉風說:「其實最精緻最恣縱的聊天應該是讀書了,或清茶一盞邀來莊子,或花間置酒單挑李白,如果嫌古人渺遠,則不妨與辛稼軒、曹雪芹同其歌哭;如果你嚮往更相近的聲音,便不妨拉住梁啟超或胡適之來聒絮一番。如果你握一本《生活的藝術》,林語堂便是你談笑風生的韻友;而執一卷《白玉苦瓜》,足以使余光中不能不向你披肝瀝膽。尤其偉大的是,你可以指定梁實秋教授做傳譯而與莎翁聊天。」 這樣的樂趣如果尚未經歷,或許是因為尚未發現它的魅力。有所為而為的讀書或是帶有目的的讀書心態,只會讓我們更厭煩讀書。如果我們能將「教科書」帶給我們的藩籬撤除,用一種平心靜氣的態度去接近書本的本質,才能進而明白它的吸引力。 廣泛涉獵書籍,可使我們出口成章、援筆立就,寫起文章來格外順手。宋代黃庭堅說:「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言語無味。」重點不在於幾日不讀書,而是失去讀書興致的人,會有一種無趣的樣子,讓人不想和他往來。杜甫也用「腹有詩書氣自華」來勉人養成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寫好文章最重要的因素。當我們腦中擁有許多材料時,寫作時才能左右逢源、俯拾即是,不用擔心內容空洞、言之無物。例如:對於歷史典故熟稔的人,可以運用古今人物佐證自己的理論;對於喜愛背誦詩詞名句的人,想為文章添加文采亦屬家常便飯;而對於保持每日閱讀習慣的人,更可以將心得一一化成文字,訴諸文章,增加文章的可看性。 註:「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語出明.何良俊《世說新語補.言語篇》~ 宋儒黃庭堅曰:「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語言無味。」 又,清.陳繼儒《小窗幽記》云:「神仙不讀書,亦是一俗漢。」 2、舉隅--文天祥《正氣歌》: 熟知歷史人物是書寫議論文極佳的助手,尤其在舉例佐證時可以旁徵博引。 如文天祥《正氣歌》第二段,共十六句,由三組排比組成:「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即列舉歷史上十二位人物:齊太史、晉董狐、秦張良、漢蘇武、三國嚴顏、晉嵇紹、唐張巡、顏杲卿、漢管寧、蜀漢諸葛亮、晉祖逖、唐段秀實,囊括了春秋至唐12個忠貞壯烈、可歌可泣的故事,將其中所代表的節操正氣,集中展現。也藉由這十二人崇高的民族氣節,表達自己深厚的愛國情操,以及寓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這便是藉由歷史人物輔助行文氣勢與力量的最佳例子。 另外,平日背誦詩詞名句也有助於行文。引用古今名言佳句,主要是基於訴諸權威的心理,可以增強文章的可信度與說服力。在《史記.范睢蔡澤列傳》有一段蔡澤勸范睢退位的說詞: 蔡澤曰:「今主之親忠臣不忘舊故不若孝公、悼王、句踐,而君之功績愛信親幸又不若商君、吳起、大夫種,然而君之祿位貴盛,私家之富過於三子,而身不退者,恐患之甚於三子,竊為君危之。語曰:「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地之常數也。進退盈縮,與時變化,聖人之常道也。故「國有道則仕,國無道則隱。」聖人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今君之怨已讎而德已報,意欲至矣,而無變計,竊為君不取也。 此段文字中,蔡澤主要是強調「范睢應該功成身退,急流勇退,否則會招致殺身之禍」,除了列舉商鞅、吳起、文種的歷史教訓外,又引用諺語和孔子的話來印證,援引得宜,使蔡澤的說詞更為可信、更強而有力,錚錚有聲。 (五) 想像力 1、說明: 「多情卻似總無情,惟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唐.杜牧《贈別》〉 杜牧詩境營造出一股濃濃情感、密密情意,使讀者深刻感受多情人的無奈。巧妙地藉由「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兩句有情詩,想像燭淚是為離別的人而流,情景交融,如此仙人動容!這就是運用想像力的實例。 「想像力」是上蒼賜給我們最佳的禮物,乘著想像的翅膀,我們可以天馬行空、自由字在地遨翔,建構自己的理想王國。記得在高中時代,國文老師要學生自由命題寫一篇文章,對於飽受考試煎熬之苦的學生而言,沒有特定主題的寫作,無疑是一種解放。當時,筆者寫了一篇叫做《死》的文章,但絕不是充滿陰森森的氛圍,而想像那是一個結合所有過往精靈的新天堂樂園,筆者可以在那裡遇見才華洋溢的李白、杜甫、蘇東坡、李清照.... 等人,宛若一趟知性之旅呢!如果不是藉由想像,又怎會有這番際遇? 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然而,他卻沒有說「非禮勿思」,想來孔子也是一個性情中人,因為,怎麼可以束縛人的「思想」?清朝「文字獄」之所以不人道的地方也在於此。既是不能受到箝制的東西,我們就該好好加以運用,享受想像帶來的樂趣,別辜負上蒼的厚愛,做一個乘著「想像」翅膀飛翔的快樂人! 運用「想像力」所寫的文章,格外具有新意,因為,每個人的想像力皆五花八門、千奇百怪。不管是《魯賓遜漂流記》或是《愛麗絲夢遊仙境》,都是作者自己建構出來的世界,即使我們知道那是虛幻的,也依然沈醉在作者的筆觸下。而馬奎斯《百年孤寂》運用「魔幻寫實」手法,道盡人生悲歡百態,巧妙揉合虛幻與現實,營造豐盈的想像世界,反映南美大陸的生活與衝突,堪稱不朽鉅作。從這些作品受人矚目的程度看來,「想像力」對於寫作的影響,不容置喙。 2、舉隅--陶淵明《桃花源記》: 陶淵明生處晉、宋之間,目睹時代巨變,面對政治的腐敗、社會的污濁,心中油然升起厭棄現實之意,便以筆墨勾勒出一座不受世俗牽絆的人間樂園、世外桃源,藉此寄託自己理想的國度。 周翊雯在《陶淵明《桃花源記并詩》中的時空意識》中說明:《桃花源記并詩》是陶淵明的創作中最特殊、最耐人尋味的一篇作品。也可說是陶潛作品中現實與想像相結合的精華之作。作者運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交融的創作方法,描述了一個幸福美好的理想社會「桃花源」。在這個桃花源中,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戰亂,人人勞動,家家富足,生活安定愉快,風氣醇厚樸實。這個美好的樂園,與當時的黑暗現實社會形成鮮明的對比。 《桃花源記》是以小說的筆法寫成的遊記,作者發揮豐富的想像力,虛構而成。雖屬虛構,但卻是「虛實交錯、真假併合」,把這個理想的「烏托邦」寫得幻中有真、似有若無,充滿迷人的虛幻色彩。 再以現代詩而言,詩人經常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增添詩文的意象。如鄭愁予《山外書》:「不必為我懸念/我在山裡 來自海上的雲/說海的沉默太深/來自海上的風/說海的笑聲太遼闊 我是來自海上的人/山是凝固的波浪/不再相信海的消息 我的歸心/不再湧動」;其中「山是凝固的波浪」,即以動態(波浪)比喻靜態(山),深具豐盈的想像,營造藝術的語言。 註:陶淵明《桃花源》詩~ http://www.epochtimes.com/b5/1/9/1/c4725.htm 唐.張旭《桃花谿》:「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礬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頤和園長廊的蘇式彩畫:桃花源〈維基分享〉 (六) 思考力 1、說明: 「萬里誰能訪十洲,新亭雲構壓中流;河鮫縱玩難為室,海蜃遙驚恥化樓。左右名山窮遠目,東西大道鎖輕舟;獨留巧思傳千古,長與蒲津作勝遊。」〈唐.李商隱《奉同諸公題河中任中丞新創河亭四韻之作》〉 所謂的「思考力」指的是具有「巧思」,也就是李商隱詩中所言「獨留巧思傳千古」。每個人都會寫文章,然而要如何使人印象深刻,「巧思」是相當重要的。 廣告文案就是運用巧思的競賽。如:洗面乳廣告中為強調保濕作用,使用「乾哥哥」、「乾妹妹」、「乾媽媽」來借稱那些臉部乾燥的人。又如優酪乳廣告中為強調它能清除體內的髒東西,當主角喝下優酪乳時便說出:「倒垃圾的時間到了。」再借用垃圾車音樂作為背景,完美配合演出。獨具巧思的廣告文案仙人印象深刻,同樣地,寫作時如能運用巧思,添加文采,更是達到精緻的要徑。 然而,想要擁有「巧思」卻是不容易的。有記者問電影《末代皇帝》的作曲家,他的靈感是從何而來?「靈感是從折磨與煎熬中硬擠出來的。」他說有很多曲子是在導演的催逼下產生而來。平常我們多半是做單向式思考,很少考驗我們的腦袋,要一下子想出標新立異又引人注目的點子的確不容易。報社副刊主編往往為了一個報導標題,可能要絞盡腦汁,不知吸了幾包香煙、喝了幾杯咖啡,才能擠出那幾個字,謂之「字字千金」。然而,正因它的不易,更顯出它的可貴。 所謂「思考力」就是這種能力的發揮,舉例來說,運用良好的修辭便是一招,不論是轉化、雙關、類疊、對偶、排比、映襯.... 等,都是一種基本的方法,再者,將舊詞賦予新意也是一種方式。藉由觀摩別人的作品,可以激發我們一些新想法,長期接觸有意思的新事物,也能引發新的思考力,端看我們如何同中求異了。 2、舉隅: 具備巧思的文章其實就是運用文學語言織就而成。張春榮先生在《一把文學的梯子》中,將文學語言與科學語言作了鮮明的對比與說明:「以『黃河的發源』為例,說『黃河之水天上來』是文學語言,訴諸想像;說『黃河之水巴顏喀喇山來』是科學語言,交代確實的地理位置」他同時列舉數例,說明兩者的差異,茲列表整理如下: 科學語言 上述科學語言與文學語言所呈現出來的效果與感覺明顯不同,文學語言因為經過「加工」,使句子較原來警挺生動,增添藝術美感,此乃作者發揮巧思創作、修飾的結果。這也是每一位從事寫作之人所要追求的目標。 對一般人而言,我們不需要全篇都是「文學語言」,在行文中視需要鎔鑄數句即可。但鍊句的巧思不是一朝一夕可成,需日積月累養成,平日多閱讀、多思考是寫好文章的不二法門。 (七) 表達力 1、說明: 「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及今流俗語,我若登簡編。五千年後人,驚為古爛斑。」〈清.黃遵憲《雜感》〉 黃遵憲反對傳統詩壇的擬古主義,因此提出:「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即今流俗語,我若登簡編。五千年後人,驚為古爛斑。」的現實主義觀點,即要求詩要為事而作,反映真實生活的情貌,不必一味擬古。他所說「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正是一般人學習寫作需要注意的地方。 記得以前在教學生作文時,有一學生經常文白夾雜,幾次批閱修改,他仍我行我素,執意使用文言文入文。筆者忍不住告訴他:「寫文章要盡量避免文白夾雜,以免因文筆的生澀,導致更大的疏漏;如果你想寫文言文,可以等到文筆較為成熟時再寫。」學生一臉茫然的說:「寫文言文不是可以使文章更精簡嗎?況且,平常不練習又怎能寫得好呢?」想來學生誤會筆者的本意,更誤會寫作了。 平時,我們說的是白話文,使用文言文就成了特意的表達方式,如果我們是一個習讀古文、熟悉句法的人,想寫文言文自是不難。但是,如果只是初學者、半調子,未能瞭解文言文的章法,那麼,不如先將白話文學好之後,再更進一步練習文言文,寫出來的文言文才不致貽笑大方。 經由前人提倡白話文之後,我們已習慣寫白話文,寫文言文反倒成為中文系學生的「專利」。其實,寫文章本來就是要寫出心中所想,而用哪一種形式表現,則是每個人的自由。至少,我們先要求自己的白話文要寫得好,行有餘力時再訓練自己的文言文,可別本末倒置才好! 在此需特別說明的是,「我手寫我口」並非強調文章一定要俗白平易,而是希望採用最能真誠表達心中體悟的寫作形式。寫作的要件是真、善、美,這裡所說的「我手寫我口」即是「真」,能做到我手寫我口,我口講我心,寫出來的作品才會真實感人。 2、舉隅--陳列《八通關種種》: 平實的文字要如何書寫,才能讓人細細品嚐、低迴玩味?陳列《八通關種種》是相當成功的代表作品。此文沒有任何艱難晦澀的詞句,可是寫得非常精彩。 八通關位於玉山國家公園境內,景色優美,遠近馳名。在本文中,陳列「把內心最真摯的感動與最深刻的體悟,化為最平實的敘述、最自然的描寫,形成清淺流暢,卻咀嚼不盡的風格。看似字字平易,實則句句值得推敲,文字背後有無限精緻的工夫與邃遠的意涵,深得「平淡」真旨,卻為百讀不厭之作。」(見《高中教材簡析》) 以下文字節錄自《八通關種種》,透過文字,讓人領略精緻散文中的真情真意: 荖濃溪營地附近,雪深數尺。溪水有一段已結冰。冷杉林下的箭竹全埋在雪下。冷杉枝葉上也全是厚厚的白,似棉花的堆積,似刨冰。有時因枝葉承受不住重量,雪塊嘩然滑落,滑落中往往撞到下層的枝葉,雪塊因而四下碎散飛濺,滑落和碰撞的聲音則有如岩石的崩落,在冰冷謐靜的原始森林間迴響。 從陳列《八通關種種》的文采看來,白話文並非如人所言不夠精緻,許多寫得好的白話散文,在平易暢達之餘,文字背後其實有無限精緻的工夫與邃遠的意涵,值得我們反覆吟讀。 註:陳列《八通關種種》全文~ http://tw.myblog.yahoo.com/jw!1Pt_dDmCFR6LMKFpU.qf/article?mid=1224 (八) 修改力 1、說明: 「愛好由來著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阿婆還是初髻女,頭未梳成不許看。」〈清.袁枚《遣興》〉 「修改力」是指修改文章的能力。寫文章要捨得「割愛」,選擇將最適合的東西放在最適宜的位置,才是真正喜愛文章的表現。具備很多寫作材料,當然是不可或缺,但要怎樣將這些東西剪裁,呈現在眾人面前,就是重大考驗了。舉凡組織、條理、順序、輕重,都是我們對材料做整理的依據。 有人說:「寫文章就像生孩子,經由痛苦的分娩之後,孩子才能順利呱呱墜地。」因此,文章的誕生是要經過一番折騰,潤飾再三,才敢在世人面前展示。袁枚用「愛好由來著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來形容對寫作的字斟句酌,代表文人對自己作品的重視,也代表將三不朽中的「立言」視為大事。故而在寫作時,對於修改文章是最後的檢視功夫,少了它,我們很容易敝帚自珍,有疏失而不自知。 2、舉隅--賈島、歐陽修〈脩〉: 每一篇文章都經過文人再三修改後才得以完成,文人鍊字鍛句的故事更是不少。底下分別介紹兩則著名的例證,故事中文人嚴謹的創作態度值得我們效法與努力。 (1)賈島《題李凝幽居》:「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相傳唐代詩僧賈島有天騎驢在城中大街上,一邊走著,一邊反復吟咏方才寫成的五言律詩《題李凝幽居》。其中兩句是「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他覺得後句中的「敲」字,可以用「推」字代替,但一時猶豫未決。賈島想得入神,他的驢子卻衝撞了韓愈的儀仗隊。 闖禍後的賈島連聲道歉,說自己「神遊詩府,致衝大官」,並說明原委,把他決定不了「推」、「敲」兩字的情況告訴韓愈。韓愈聽了,不但沒有責怪他,反而十分敬佩他的寫詩態度。於是給賈島建議,認為還是用「敲」字好些。因為時值夜晚,僧門多半緊閉,此時來人必須敲門,況且詩中寫的又是幽居,有敲門聲才能以動襯靜,使山寺顯得更加幽靜。賈島認為十分有理,便採納了韓愈的意見。此後,兩人成了經常討論詩作的朋友。 古代文人寫文章就是如此小心翼翼,深怕自己寫的不夠好,沒有把真正的才學展現出來。也怕自己詞不達意,寫出貽笑大方的句子。一再推推敲敲,更更改改,只是為了能將文章表達到最好的狀態。 (2)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仕宦至將相,富貴歸故鄉」~林良先生在一次散文座談會中提到:「散文有時並不像大家所想的,密度很密,濃度很濃,反倒是追求一種舒緩的趣味。」 他當時舉歐陽修為例,說:「歐陽修曾經為了讓散文更妥當,把原來已經送出去的稿子『仕宦至將相,富貴歸故鄉』騎馬追回來改成『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使句子變得非常舒緩。」故事如下: 北宋仁宗治平二年,歐陽脩為友人韓琦以武康節度使出知相州,撰寫《相州晝錦堂記》。開頭兩句是:「仕宦至將相,富貴歸故鄉。」寫成之後,派人送給韓琦。文章送出後,歐陽修還一直把寫過的字句不斷地在心中反覆思量。隔日,他覺得語氣不夠完美,有欠妥之處,於是急忙差人快馬將原稿索回,改後只添加了兩個「而」字,成為「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 「仕宦至將相,富貴歸故鄉」與「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兩句,因為「而」字的有無,兩句話的語感差異為「前者比較直接」、「後者比較曲折」。雖然僅是多了兩個「而」字,且是虛字,不過卻因此文意更加鮮明、語氣更為舒緩,同時也饒富聲情韻味。 註: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首段: 「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此人情之所榮,而今昔之所同也。蓋士方窮時,困阨閭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禮於其嫂,買臣見棄於其妻。一旦高車駟馬,旗旄導前,而騎卒擁後,夾道之人,相與駢肩累跡,瞻望咨嗟;而所謂庸夫愚婦者,奔走駭汗,羞愧俯伏,以自侮罪於車塵馬足之間,此一介之士,得志於當時,而意氣之盛,昔人比之衣錦之榮者也。」 附錄:《現代散文略論》~「如何寫作一篇散文」: http://classic-blog.udn.com/Axeman/6487001 懂得分享,人生更美好!〈臉書分享〉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