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2/11 23:06:19瀏覽26709|回應5|推薦86 | |
◎《過年期間的禁忌》轉貼分享: ~雁南飛 加註/2013/02.13補註 http://www.vrwalker.net/tw/newyear2010/newyear_taboo.php 台灣習俗過年禁忌多,有些已不合現代社會脈動;故吾人只要心存善念,平時「多說好話、走好路、做好事」,就不受民間禁忌的影響了。 整個過年期間〔大年初一~初五〕: •大年初五以前忌倒污水、灑水、掃地、倒垃圾或將水往外潑,傳統認為每戶家中都家中都藏有福氣財運,灑水、掃地與倒垃圾會將財神爺趕跑與掃走財富與好運,另外,垃圾也不能丟掉,必需等到初五隔開日才可進行一次的清掃,掃地時要注意要從外往裡面掃,象徵將金銀財寶掃進來。 •忌殺生、忌打罵小孩、忌生氣罵人與人爭執、忌向人討債,新的一年有好的開始才會旺一整年。 •儘量不要打針、開刀、看病,以祈求新的一年身體健康。 •吃長年菜不可切斷,才可長命百歲。 •忌說不吉利的話語,會讓今年一整年不吉利。 •忌動刀剪針線,所以過年期間所需烹調的食材宜年三十就切好準備妥當。 •忌跟還未起床的人拜年,會讓對方一整年都疾病纏身。 •嫁出的女兒宜初二、三回娘家,不可於大年初一、四、五這幾天回娘家,會導致娘家家運衰敗。 •大年初一到初五忌吃魚頭、魚尾,魚為年菜必備菜餚,留下魚頭魚尾不吃象徵「有餘」,來年慶有餘。 •大年初一到初五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物件。 •大年初五,傳統習俗上初一到初四,垃圾為「財氣」,但到初五隔開日以後,垃圾反為「窮氣」,因此初五要將過年期間所有的垃圾清倒乾淨,謂之送窮出門,可帶來好運與財運。 •過年期間忌將衣服曝曬於戶外。 •忌用白色物品,例如年糕用的糖不用白糖而用紅糖。 •忌煎粿,萬一不小心將年粿煎焦掉,焦台語與「赤」同音,不祥由赤貧之意。 ◎附註:〈現代觀點〉 1. 過年期間可以掃地,唯勿灑水;先集中垃圾箱,至初五再倒垃圾。若屬易發臭餿水剩菜,則可於初四先倒餿水剩菜,一般垃圾暫勿倒棄。 2. 初五晚間應將初一至初四之所有垃圾傾倒乾淨,有除舊佈新之意。 3. 過年期間儘量避免生病上醫院;但急症則例外,應立即就醫治療,切忌延誤醫療。 4. 過年期間可以洗澡,因初一、初二不洗衣,可將待洗衣物置放衣籃子。初三至初五洗衣後,曬於戶內陽台~勿曝曬戶外;或逕送洗衣店烘乾。 5. 煎粿或炒年糕,避免燒焦。若沒把握,可用電鍋或蒸籠蒸食,或切雙數條置入菜湯內煮食。
•大年初一忌打破碗、鏡子等玻璃、陶瓷器物品,以防破財破運;若真不小心打破了補救方式就是用紅紙包起來,先放置在神桌上,默唸「歲歲平安」吉祥話語,等待破五日再丟棄。 •大年初一早上忌洗澡、洗頭、洗衣物,才不會將財富與財運洗掉。 •大年初一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這樣會讓對方整年都被人催促做事。 •大年初一早上忌吃稀飯、忌吃葷食與忌吃藥,古時後窮人才會吃不起飯而吃稀飯,若於大年初一吃稀飯會導致一整年的貧窮,另外大年初一忌殺生,所以也不適宜吃葷食,因而台語有句俗諺「初一早吃菜恰贏吃一年齋」,初一也儘量不要吃藥,除非重病外,健康的人不適宜在這一天吃補藥。 •大年初一不煮新飯,要吃除夕留下的過年飯。寓意去年的東西吃不完,到今年還有剩餘。 •大年初一忌睡午覺,依古訓「禁晝寢」~勸人不要懶散,若於大年初一睡午覺會影響事業運。 •大年初一、二忌洗衣,傳說者兩天是水神生日,因此忌洗衣。 ◎附註:〈現代觀點〉 1. 大年初一「早上」忌吃稀飯、忌吃葷食與忌吃藥~限於初一「早上」;忌吃葷食似指生肉、活蝦、生蛋、生魚片、生蚵仔之類;熟食則無妨。 2. 大年初一不煮新飯,要吃除夕留下的過年飯~若除夕未留下過年飯?故此條似乎不合時宜。折衷之道:初一中午煮稀飯,晚上則煮麵食米粉。 •大年初二,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 •大年初一、二忌洗衣,傳說者兩天是水神生日,因此忌洗衣。 ◎附註:〈現代觀點〉 初二回娘家,回門禮宜雙數,若省錢一大一小亦可。送賀年紅包亦同樣要雙數~金額與張數儘量皆成雙~不過實際有點麻煩,故金額成雙數即可。 •大年初三老鼠娶親忌點燈。 •大年初三赤狗日忌拜年,赤狗為熛怒之神,遇之不祥,因此不宜外出也不宜拜年。 ◎附註:〈現代觀點〉 1. 初三老鼠娶親忌點燈~似指睡眠時客廳、廚房、走廊避免燈光太亮,點小燈〈5 瓦左右〉則無妨。 2. 初三不宜外出~指不宜出遠門,如逾半日者儘量避免;不宜拜年~指不宜登門或視訊拜年,電話、簡訊拜年或路上碰面互道恭喜則無妨。 •忌出遠門,這一天是民間習俗接神日,迎接眾神明、灶王爺與家神回來守護家人,灶王爺會點名,所以不宜外出。 ◎附註:〈現代觀點〉 1. 初四忌出遠門,同初三逾半日者儘量避免。若有要事或出國旅遊,儘可能留守一位家人代表全家,身帶全家福照片以便於接受灶王爺點名。 2. 新聞報導初四「迎財神」,正確來說是「迎眾神明」~包括財神在內。而主要是迎灶王爺,灶王爺亦是財神之一,屬性像護家財神。 財神廟供奉的文、武財神,於大年初四時通常是隨機抽點部分樂善好施的家庭賜福;但灶王爺分身無數,一定會降臨每一個家庭賜福。 •一定要將過年期間所製造的垃圾清掃乾淨,謂之「送窮」,否則會帶來窮困。 ◎附註:〈現代觀點〉 見「整個過年期間〔大年初一~初五〕」附註之2.。 •大年初七為七煞日,諸事不宜,尤其是出遠門。 ◎附註:〈現代觀點〉 見「大年初三」附註之2.。又大年初七與初三係依每年黃曆所載諸事不宜,宜避免外出遠門,日期不定;大年初四則係固定不宜外出遠門者。 •大年初九為天公生,為玉皇上帝聖誕,忌曬衣服,也不能挑肥糞。 ◎附註:〈現代觀點〉 初九日洗衣後儘可能逕送洗衣店烘乾〈或家庭洗衣機使用附有烘乾功能〉;或可暫停洗衣一天休息。 除舊佈新~堪薩斯大學漢語系〈網路分享〉 = = = = = = = = = = = = http://year.ibook.idv.tw/taboo.php 新年期間也並非意味著可以毫無禁忌的歡樂。這段期間,有些迷信及禁忌仍深植於人們心中。例如:中國人相信如果在大年初五前掃地,可能掃走屋內的好運與財富;此外,盡量避免說不吉利的話或討論與「死」有關的話題;如不小心打破碗碟,要盡快地說「歲歲平安」,以便及時化解凶災;為祈求年年益壽,神壇上的香與蠟燭必須終日點亮;某些家庭禁用刀子與剪刀,因為這樣才能避免家人在使用刀剪時不小心受傷。 為求新的一年能夠大吉大利,初一時需遵守許多禁忌,如不可掃地、倒垃圾,怕把財富掃出門外;不可說壞話及吵架;不可打破碗盤,若不小心打碎了,要趕緊說歲歲(碎碎)平安,以化解凶災。 過年喫餃子: 餃子〈知識+/塵緣〉↓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喫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喫不過餃子"的俗語。在北方,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喫,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裡混著喫,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喫法在我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喫餃子,要在湯裡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裡單獨喫。 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元朝稱餃子為"扁食"。明朝萬歷年間瀋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劉若愚的《酌中志》載:"初一日正旦節喫水果點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語。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 民間春節喫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 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喫,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喫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喫餃子有很多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喫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裡咬著,這樣纔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喫。 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喫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托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裡。喫到如意、喫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喫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喫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有些地區的人家在喫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喫豆腐,像征全家幸福;喫柿餅,像征事事如意;喫三鮮菜。像征三陽開泰。臺灣人喫魚團、肉團和發菜,像征團圓發財。餃子因所包的餡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種類繁多。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喫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喫;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和面條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線穿元寶"。 餃子這一節目佳肴在給人們帶來年節歡樂的同時,已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過年喫年糕: 傳統廣東年糕〈維基〉↓ 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喫年糕。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作為一種食品,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母繫氏族社會遺址中發現了稻種,這說明早在七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種植稻谷。漢朝人對米糕就有"稻餅"、"餌"、""等多種稱呼。古人對米糕的制作也有一個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展過程。公元六世紀的食譜《食次》就載有年糕"白繭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飯,及熱於杵臼淨者,舂之為米咨,須令極熟,勿令有米粒"即將糯米蒸熟以後,趁熱舂成米咨,然後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滾上糖即可食用。 將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這一點可從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得到證明。其制作方法是,將糯米粉用絹羅篩過後,加水、蜜和成硬一點的面團,將棗和栗子等貼在粉團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這種糯米糕點頗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產,在北方有糯米那樣粘性的谷物,古來首推黏黍(俗稱小黃米)。這種黍脫殼磨粉,加水蒸熟後,又黃、又粘、而且還甜,是黃河流域人民慶豐收的美食。明崇禎年間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記載當時的北京人每於"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難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諧音而來。 年糕的種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臺灣的紅龜糕等...。年糕有南北風味之別。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