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5/12 17:22:23瀏覽1137|回應5|推薦67 | |
◎《天上的媽咪:我愛您!》: ~「母親節感言」散文 ...... 雁/2012.05.12: 前楔: 有幸推著輪椅,恭請八十多高壽丈母娘享用最愛的鱈魚排。 飽餐後思念起先慈,乃給天上的媽咪:獻一束康乃馨、三樣鮮果、一支檀香,三聲低吟: 「媽咪,我愛您!母親節快樂!」 河東獅吼: 襁褓時,人讚阿母面嚴〔非「惡」也〕心善;照父親的標準,她就是蘇東坡筆下的「河東獅」;不過,前頭不忘加了「可愛的」三個字 ..... 偶爸媽兩人,真是可愛的一對。【註一】 某日在木質破牆上發現一窩剛出生的小白鼠,欣喜若狂;養了數週突逃家不返,偶哭得稀瀝嘩啦..... 阿母大罵:死囝仔,靠夭啊!小白鼠長大就會到處搬家,懂嘸? 隔天就檢來一隻棄貓給我養,偶才破涕為笑:愛愛..... 媽咪..... 好棒ㄡ!若非我剛牙牙學語,必肅然起敬,驚贊曰:「阿母!您真乃俠骨仁心,今世觀世音菩薩之化身也!」。 仙瀑〈母愛,如高瀑深潭浩瀚無垠!〉
幼時家徒四壁,從出生到幼稚園,都住在木屋平房租來的閣樓裡;每天坐在樓梯中段看著母親辛苦幫一樓房東洗衣,也是一門幼稚園的必修功課。一直到唸大學時,我家才升格為貸款公寓。 某日因感冒不適從樓梯摔下來,腦袋砸昏了;阿母焦急地抱子四處求醫,才知是肺炎併發腦膜炎、又摔壞後腦。幸而阿母的真誠虔佛,感動了觀世音施以靈水..... 我「活過來,也笨過來」! 小三反擊: 因腦殘故,小學初年級被謔稱全校第一笨生,把阿母氣到五竅冒煙,遂強令小舅舅教偶生字、算術,寫錯了舅甥一起犒賞雞毛撢..... 可憐可敬的天上阿舅啊..... 笨甥有今日,不忘舅之苦勞;謹三叩頭致謝! 三年級轉校才有好轉,小三偶開始反擊〔與時下熱門的「小三」無關.....〕,排名由全校倒數第一竄升班上前十,擺脫了「墊底如如不動」的污名。只不過,才六年的小學共唸了五所,也算是一項台灣紀錄吧?【註二】 聯招際遇: 僥倖考入公立初中,否則可能提前打工當黑手;高中少填志願微分落榜,幸好暫免罰跪破算盤,拼半個月上了私立延平高中部,總算板回點面子。高三蒙母校不棄,賜頒了一紙模範生獎狀,給阿母歡喜一陣子。 大專聯招臨考時誤喝了精神百倍的中藥飲料,邊拉邊啃書,考得暈頭轉向;阿母的好意不怪,祇怪自己腸胃過敏。放榜又不幸中了美麗的錯誤:法文系;法國修女受不了我的「蒙古音」?超樂意將我打發送回中文系料理。【註三】 陷身「女人國」: 之後阿姐先嫁,兩侄兒都快不惑之年了,惜皆內向足不出戶之獃宅男。我晚婚,三八得女,陷身「女兒國」;卻先後被老、中、青三個好女人「笑罵」薄倖呆頭鵝?薄倖+呆頭鵝?矛盾!偶呀嗚呼哭哉! 壯年被老婆笑「呆頭鵝」〔君本是呆頭鵝,卿「相煎何太急」?〕;中年被阿母罵「不孝」〔沒生孫子耶?偶是夜夜「守著窗兒,獨自 怎生得黑.....」!〕,晚年被女兒嫌姥姥〔「早生華髮」非我願,無力餵球終有憾矣!〕【註四】 姐弟情深
猶記阿姐初嫁前悄悄對父親和我警告:「阿母愛甩耳光,不可惹她生氣 ..... 」父親給安慰,我則笑答之:「不妨事,甩耳光乃日倭國母儀之教風,非阿母自創耳。姐但請寬心嫁,儘管追求幸福便是了。」【註五】 其實阿姐出嫁後,阿母因常年家務勞累,體力已漸衰,不若當年氣勢足以「橫掃千軍」;我雖不再享受「金星四冒」之樂〔苦中作樂〕,心中反而悵然若失 ..... 阿母身體今可安好? 生我劬勞: 拜天上媽咪之浩蕩恩賜,我的大半生旅程也算充滿「神奇」;沒有阿母的「生我劬勞」,則「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就沒有今天的我啊! 【註六】 天若有情,請您許給我的「偉大母親」: 「一枚法喜,一朵愛蓮,一束康乃馨」! 慈母手中線〈中央社記者陳治煊攝〉
【註一】、「河東獅吼」:蘇東坡《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詩》詩中戲云:「誰似龍丘居士賢?談空談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父親之心境差堪可擬矣。 【註二】、「五所小學」:小時常因房東趕人,搬家轉校如家常便飯。只記得小三板橋國小,小五日新國小,小六太平國小。合起來正是「板橋日新太平」,天佑台灣太平也。 【註三】、「蒙古音」:因父親係早年大陸來台復員軍人,歷代祖先有內蒙、漢人及滿族血統,後舉家遷河北,口音略帶蒙古音。修女聽不懂偶之異類法語,我戲稱純蒙古人,豈料她也當真啊。 【註四】、「早生華髮」非我願,無力餵球終有憾:小女酷愛打羽毛球,老爸職司餵球,讓她「殺得過癮」。十幾年輕鬆接招,五十肩後漸力不從心,殺球接到滿身都是瘢痕。 蘇東坡《赤壁懷古.念奴嬌》後半闕: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又,蔡琴的《白髮吟》,老歌頭兩句道盡了偶的心聲: 「親愛我已漸年老 白髮如霜銀光耀 【註五】、甩耳光乃日倭國母儀之教風:按先慈生於台灣,北縣烏來〔現為新北市〕原住民阿美族,曾受日式教育,「跪算盤、雞毛撢、甩耳功」號稱正統日式訓子必備基本功。本屬早年日民族習俗,唯據醫學報導證實,常甩耳光易傷耳膜並損及聽力;今之父母們,切忌用之。 附記:先嚴 42 年前 60 大壽之諄諄笑示:「吾兒呀!謹記爾是咱中華民族的『大熔爐』!爾有俺之漢、滿、蒙血統,復有汝母本土阿美族加少量日倭族血液,堪稱舉世無雙!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爾當善自珍攝矣.....」嗚呼,偶只欠回、藏、苗三大族之血統,便得「天下一統」耶? 【註六】、「生我劬勞」:《詩經。蓼莪》詩云: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 = = = = = = = = = = = 引錄來源: http://www.fhl.net/2000/motherday/mother01.htm 母親節最早怎麼來的?有各種不同的說法。 另外還有一個關於英國母親節的傳說。那時許多的窮人,叫孩子去有錢人家裡幫傭,住在主人家裡。直到 Mothering Sunday 這一天,主人們會放他們假,讓大夥可以返家與母親團聚。那天這些年輕人就會帶著一種特別的蛋糕(mothering cake) ,與一些小禮物送給母親。 關於德國母親節由來,傳聞是希特勒記念他自己的親生母親,訂立一天為母親節。並用母親象徵的偉大意義,鼓勵年輕女子生產報國。 當然最有名的就是美國母親節的典故。在美國,最早關於母親節的記載是 1872 年由茱麗雅 Julia Ward Howe(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 的作者)所提出的 。她建議將這一天獻給「和平」。後來 1907 年,費城的安娜(Ana Jarvis)為了發起訂立全國性的母親節而活動。她說服了她母親所屬的、位於西維琴尼亞州的教會,在她母親的忌日(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舉辦母親節慶祝活動,後來也成為安慰歐戰中失去兒子、或先生的女性。在當天,人們配戴康乃馨向母親致敬。母親尚健在者,佩帶紅色康乃馨;若母親已過世,則佩帶白色,以表示內心的懷思。 不過諷刺的是,「母親節」跟其他節慶一樣,如聖誕節、情人節,又淪為商業下的犧牲品,商人炒作賺取暴利。使得母親節發起人 Ana Jarvis 死前痛苦的表示,她後悔發起訂定母親節。 中國人對待父母最高級的方式就是「尊親」,而聖經則是強調「娛親」,『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聖經箴言 23 章 25 節)並且更重視,人子要 趁父母健在的時候,趕緊把握住機會,使他們歡喜、快樂!「母親節」的意義也應 在此!我們為人子女,要讓父母親擁有「天天都在過父親節、母親節」的快樂。至 於怎樣慶祝、吃不吃蛋糕、戴不戴康乃馨,都只是旁枝末節的小事了。 <本文作者為本中心同工,高雄三一長老教會會友> 1. 《母親的學業》詩文.....作者/林耀潾〔高麟淵明部落格〕 http://blog.udn.com/z7608005/6415997 2. 《養兒方知父母恩》.....作者/蔡哲民 來源: http://www.fhl.net/2000/motherday/mother05.htm 3. 《母親節小辭典》.....作者/婦女論壇 來源: http://forum.yam.org.tw/mday99/dic.htm 4. 《維基百科》/「目連救母」: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9B%AE%E8%93%AE%E6%95%91%E6%AF%8D ◎節錄西晉竺法護譯《佛說盂蘭盆經》經文: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犍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連悲哀,即以缽盛飯,往餉其母,母得缽飯,即以左手障缽,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連大叫,悲號涕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 「佛告目連:『十方眾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禪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具清淨戒,聖眾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 「時目連母即於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 ◎佛門報恩經文舉隅: 《報恩經》:「父母者三界最勝福田。」 《不思議光經》:「非飲食及寶,能報父母恩,引道向正法,便為供雙親。」 《大般若經》:「佛是知恩報恩者,何以故?知一切世間恩,報一切世間恩,無過佛故。」 《觀無量壽佛經》:「..... 及其長大,愛婦親兒,觀父母反生憎疾,不行恩孝,無異畜生。」 《大方廣佛不思議境界經》:「知恩者,雖有生死,不壞善根;不知恩者,善根斷滅,是故諸佛,嘆知恩報恩者。」 《地藏經》~光目女:「十方諸佛,慈哀愍我,聽我為母,所發廣大誓願,若得我母,永離三途及斯下賤,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 .....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連悲哀,即鉢盛飯,往餉其母。母得鉢飯,便以左手障飯,右手摶飯。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連大叫,悲號啼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 佛言:「汝母罪根深結,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雖孝順,聲動天地,天神、地神、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吾今當為汝說救濟之法,令一切難皆離憂苦,罪障消除。」 爾時目連比丘及此大會大菩薩眾皆大歡喜,而目連悲啼泣聲釋然除滅。是時目連其母即於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 爾時目連復白佛言:「弟子所生父母,得蒙三寶功德之力,眾僧威神之力故。若未來世一切佛弟子行孝順者,亦應奉此盂蘭盆,救度現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為可爾不?」 佛言:「大善快問!我正欲說,汝今復問。善男子!若有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王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萬民庶人行孝慈者,皆應為所生現在父母、過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飲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乞願便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餓鬼苦,得生天人中,福樂無極。」 爾時目連比丘、四輩弟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