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2/10 22:35:38瀏覽795|回應0|推薦25 | |
看著小孩天真無邪,在橋上追逐。看著河埠石級上,搗衣洗菜的滄桑老女人。看著石欄上閒暇的老男人,喝茶聊天。看著河上的烏篷船,緩緩劃過。看著夕陽餘暉,豔陽在古城落幕。看著昏暗的天空,映在河中的光,夜晚的水鄉,情景令人屏息。
水,縱橫;橋多。枕水人家,臨河築屋。船,悠悠穿梭。翠柳,岸邊垂下點水。唐代詩人杜荀鶴的《送人游吳》雲:“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風物景緻,描繪得恰如其分。蘇州,一直以園林及水鄉聞名。古色古香至於,飄著“文青”及浪漫的韻味。
春天的氣候飽和,不熱不冷,徒步徘徊七里山塘,置身於古代的氛圍。體驗重新修建的老房子、重溫歷史性的建築與故事、探索山塘老街的精華。當年的風華再現,豈能不慢慢品嘗。“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兩處好地方,無限好風光。
唐代詩人白居易,唐寶歷二年(825年),奉命到蘇州任刺史,欲讓蘇州水陸交通便利,開鑿了一條西起虎丘東至閶門的山塘河。山塘河和山塘街長約七里,故稱為“七里山塘”,有著典型江南水鄉的風貌。位於河塘築堤,即山塘街,曾是明清中國貿易、文化發達的街區,被譽為“神州第一古街”,街長為360米。
夜夜笙歌、畫船斟酌,繁華的山塘老街。燈亮了,璀璨的美景。那鱗次櫛比的店鋪,琳琅滿目的道地飾品與小吃。當年特色的古建築,奠定山塘老街的歷史悠久。就連當年的清皇帝乾隆,也對七里山塘情有獨寵,回到北京後,仿照了老街的面貌,在頤和園內,修建了蘇州街,如此惟妙惟肖。乾隆帝,也不忘在七里山塘御筆書寫“山塘尋勝”;如今這四個字的石碑,依舊保留在山塘老街里的御碑亭內。
山塘老街,僅是七里山塘的一小部分,卻蘊含著百年的風華,藏著明代的建築,即玉涵堂,乃明代南京吏部尚書吳一鵬的府第。吳一鵬,蘇州山塘街人,明朝弘治六年,考中進士,任翰林院編修;嘉靖年間官至禮部尚書。府第,面積大,是蘇州城外,保存完整的明代建築。其他重要的建築,莫過於古橋:通貴橋、普濟橋等,皆是水鄉的橋畔風光。七里山塘,會館公祠齊聚,還有古戲台。 河畔的燈籠高高掛,船家搖船緩緩過。運河旁的“朝宗閣”前,婦女們翩躚起舞。閶門的三孔城門,是七里山塘的焦點。古運河在燈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乃賞夜景的絕佳處,七里山塘。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