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臺灣 -用眼睛看,用心體驗,古玩之意的鹿港!
2014/09/30 22:11:34瀏覽1297|回應4|推薦19


是否聽過歌手羅大佑的歌〈鹿港小鎮〉:“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鹿港的清晨,鹿港的黃昏,徘徊在文明裡的人們...”。旅行臺灣,除了繁華都市,也可以尋找最原汁原味的閩南風貌。我喜歡臺灣古早味建築物,尤其是老厝以“橘色”的磚塊層層形成。建築物及文化的保留,不僅能帶動旅遊業,也可以讓後世體驗歷史的真相,這就是為何筆者熱愛各國的文化遺產。



有一年初夏,炎陽炎熱。背心的天,短褲的街,拖鞋的路,我從台中市搭和欣客運到鹿港。穿梭這座臥虎藏龍的老鎮,許多耐人尋味的建築物。人文也是一塊值得去了解的事情。鹿港為臺灣重要的歷史古鎮之一,當地保留古蹟相當完善,也是著名的文化發祥地。鹿港與臺南,萬華為臺灣三大門戶,早期稱為“一府、二鹿、三艋舺”。鹿港蘊藏著豐厚的人文風情,如果一直生活在大城市,這裏絕對給你不一樣的驚喜。






復古文化,像一朵不朽的花,它依舊芬芳,如果未來人類沒有失去理智。老房子,賣的是“童年往事”,回溯童年美好的記憶,盡然感同身受。小孩子的玩意及玩具收藏,正是純正年代;大人當年的消遣,是海報上的電影,愛情甜蜜的你儂我儂。面孔熟悉,電影情節在腦海裡盤旋。鹿港的老街“童年往事”,勾起童年有趣天真無邪的生活,加上美味台灣古味美食,旅行一大享受。






難道當年的建築格式,與天隔絕?稱之為“不見天街”,是否走在街上,不被太陽照耀,看不見漆黑的天空?鹿港最熱鬧的一條街在中山路上,就是鼎鼎大名的“不見天街”,僵住風格十分特殊。據了解,鹿港靠海,風沙頗大,為防止風沙的入侵,鹿港居民在街上蓋上屋頂,於是行人仰頭是看不見天的,就稱為“不見天街”。也不知道誰家門外的井口“半月形”,頗有故事感。



每個地方都有它的故事,喜歡鹿港老街的古韻味,風華再現,頗有情調的地方。瑤林,埔頭二街的紅磚道,便令人油然而生一股古樸之意,宛如進入時空隧道。閩南風味的古老宅第,門楣上的各式避邪古物,以及兩旁的門聯,都訴說著舊時父老們的生活步調及型態。觀光古蹟保護區采風盛行,古厝營起民俗藝品店,讓人流連忘返。












小時候,從台灣本土電視劇而認識台灣傳統文化。總覺得,台灣的信仰離不開拜“媽祖”文化。親身感受自己記憶裡的東西,更加貼切。香火繚繞,香客虔誠不分男女老少。鹿港天后宮,臺灣唯一奉祀湄洲祖廟開基聖母神像的廟宇,湄洲媽祖不但神靈顯赫,香火鼎盛,更因廟宇年代久遠規模宏偉而聞名遐邇。尤其建築結構富麗堂皇,古色古香,雕樑畫棟獨具匠心,彩繪及木石雕刻,皆精緻絕倫巧奪天工,堪為寶島工藝寶庫。這里人潮洶湧,水洩不通。除了求保祐平平安安,還可以到月老那,寫張祈福卡,庇佑桃花愛情運順順利利。這里有禮品部,有媽祖紀念品。買了紀念品,可以拿到媽祖前或香爐前參拜,祈求平安,我看到很多善男信女都這樣做。夏天水一杯又一杯,還好鹿港巷子里的風,可以寧靜享受。看見老人坐在藤椅上,草扇子扇著。鹿港媽祖的百年歷史,成了遠近馳名的旅遊景點。在廟口前,商人幸苦的叫賣,土產也變得更吸引。不如一支冰淇淋,涼爽些。古早味的臺灣,我感受到了!








一步一步,走在鹿港的路上,周邊皆是鹿港的故事,精緻可貴的老房子。人要有故事,去創造吧!不是鹿港的居民,也非於此成長,終然給我的感覺新鮮有趣。果真,這裏古意十足,臺灣味豐富。靈感,給人能力創造,就像供奉神仙,就像建築物設計,含義的源頭。奇妙的九曲巷,從前為防盔賊侵入,並防止九降風肆虐,遂將巷道築成迂迴曲折狀,故過去有“曲巷冬晴”的雅譽。十宜樓為一跑馬樓,是騷人墨客夜宴吟詩論對的聚會所,相連的兩樓間建一跑馬廊,以供清客憑欄望月,旁邊為早期的防禦建築“鎗樓”。十宜:宜琴,宜棋,宜詩,宜畫,宜花,宜月,宜煙,宜酒,宜茶,宜博。這裏彷彿就是古時候的文風,消遣休閒,敘舊暢談,尋知音。








在鹿港,也去了城隍廟。一間民祀城隍廟,舊稱鰲亭宮,是“鹿港不見天街”上唯一的閤港大廟,於1985年11月25日公告為縣定古蹟。該廟所供奉的城隍是從福建石獅城隍廟(泉州府晉江縣石獅鄉)分靈而來,而石獅城隍廟又是自永寧城隍廟分靈而來。龍山寺,被公認臺灣現存最完整最美的清代建築。當然,建築壯觀精緻,雕刻巧妙。高大挺秀的山門,結構之細冠蓋全臺的藻井,還有名畫家的經典彩繪,架構獨特的戲亭及雕窗,等無一不美。我絕非專業考察者,但,眼前這座寺廟絕對歷史深厚,空間格局或建築藝術皆高超,建造人的才華橫溢。










國情的問題,臺灣沒有一座古蹟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記錄。尋覓美食,逛夜市,搭南北迴線環島,探索文創,了解臺灣古早文化。有一件事不能缺席的是,即從臺灣的各廟宇,古早建築物了臺灣的歷史。“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但樹不一定時時代代蓊鬱茂密,如果後人的愚昧,終究枯萎。辛苦了保護文物的工作者,考察與保護,讓歷史文物更有生命力。珍惜古人的創意及用心,體會當年的文明,這真是不簡單的工作。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uguste08&aid=17726781

 回應文章

我是凱南Kena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0/01 10:40

感受到您的用心 謝謝你分享台灣值得被看見的地方

跟著你的一步一腳印  重新認識了鹿港


郭進川(Auguste08) 於 2014-10-01 11:46 回覆:

我對鹿港的認知,就從一個旅遊者的個人角度,去了解。真正的歷史背景,還需要認真探索。

從你的文章,也讓我一一看到臺灣的人文風情,美食(還沒去的地方)。

謝謝留言/分享。有朝一日,再去臺灣旅行。祝,美好的一天


JET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0/01 01:41

對了!王宅的半邊井 一半在牆外

是屋主為憐憫 鄰坊或行旅而留的

古時飲水若非河邊 皆須鑿井汲取 非常不便

這胸懷 真是很感人!

郭進川(Auguste08) 於 2014-10-01 10:14 回覆:

有心人的想法,這也是臺灣的文人吧,不會自掃門前雪!

謝謝分享。


JET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0/01 00:29

抱歉 更誤

周車輻=>舟車輻


JET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0/01 00:28

是否聽見南管曲? 一步一步不見天

煙水萬家周車輻  風帆爭飛舊祖前

你根本就是 台灣人

感嘆 或許台灣人都沒你的熱衷歷史文化 謝謝您!

ps:其實有十一宜 你少說一個"宜自拍"

郭進川(Auguste08) 於 2014-10-01 10:12 回覆:

我沒有聽過南管曲。

一直跟媽媽開玩笑說:我要移民去臺灣,長期住在那裡,哈哈!

覺得就華人文化,跟生活很貼切。

十一宜,自拍,有意思!希望2015/2016,再去臺灣。想去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