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9/02 23:26:38瀏覽3406|回應0|推薦28 | |
寧波,聽過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奉化溪口,那是蔣介石的故鄉;余姚市,河姆渡的發源地。它,是我的秘境。一座,我從沒聽過的地方。要不是到寧波,否者,這座千年古縣城完全不在我的歷史典籍內。 “北有山西平遙,南有寧波慈城”。寧波老三區之一的江北區的慈城,從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奏置慈溪縣的當年,首任縣令房琯便從句章故地遷慈溪縣治至慈城,直至1954年,慈溪縣城被遷往滸山鎮。而今,慈城是中國古縣標本,江南極少數保存較為完好的古縣城,保存了完整的傳統生活結構方式,保留下來的傳統建築中不但有大量的民居建築,而還有孔廟、 會館、牌坊等。 明清兩代的民居如馮宅、俞氏故居、甲第世家、馮岳彩繪台門皆是慈城古建築的代表。2013年一場颱風,余姚市被淹沒,多鎮區都受影響。水淹進了慈城古鎮,去時許多古建築都沒有開放。 校士館,是封建科舉制童試之地。清道光15年(1835年),慈城當地鄉賢鄭廷榮父子慷慨捐銀二萬四千兩建造校士館,後被毀。現存的校士館,是按照光緒年間《慈谿縣志》上詳圖重建。整組建築物,採用傳統明清風格。 慈城古縣衙,創建於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是第一任縣房管所建。現存的縣衙按照光緒年間《慈谿縣志》上詳圖重建。最主要踏入古縣衙,除了了解縣衙院內的各主體建築;最珍貴的是一段唐代的磚砌甬道,這一些一千多年前的傳頭,呈深灰色、方形、只一指寬,一層層看列整齊,堆積起一條傾斜的1米寬的狹長甬道,是唐盛時期縣衙門大堂的遺跡。目前被規劃成,以清廉文化為教育素材的綜合性主題園,“寧波慈城清風園”。 城隍廟,位於慈城縣衙西側,建自唐代立縣之初,宋咸淳西年(1286年)重建,歷朝累有修葺。清同治九年(1870年),邑人馮本懷募捐修建,後毀。現重建的城隍廟建築屬清代規製。 孔廟,位於城內中心位置,建於宋雍熙元年(984),初建於縣西城隍廟址,宋慶八年(1048)遷移到現址。比現今北京國子監早318年。現在的孔廟仍保持清代光緒年間原貌。建築規模宏大,中軸線由南而北為欞 星門、泮池、大成門、大成殿、東西兩廡、明倫堂、梯雲亭;東軸線為魁星閣、文昌閣、土地祠、學聖祠。西軸線為節孝祠、廣文祠、尊經閣、忠義教悌祠、鄉賢名宦祠。東西兩軸線上各有一條長廊。 雖然重建,走在慈城體驗這座古縣城,不僅僅看看古時候的居民古宅,可以體會到四百年前孔廟的宏偉。也上了一堂沿用千年的“科舉制度”教育課,校士館的重建與陳列,對科舉制度一目了然,對於封建時代的中央集權更了解。古縣衙的風貌,不僅僅看到電視劇裡的畫面,能明白縣衙的作用。如何與廉政有瓜葛,反腐倡廉的政策,是否靠縣衙來管制與打造? 累了,在慈湖感受優美景色,坐在亭院吹著涼風。慈湖,位於慈城古縣城東北角,是體現江南山水書院式園林風格的縣城後花園。慈湖,開鑿於唐朝,是由當年慈城的第一任令房琯為灌溉農田,造福鄉裡,下令開鑿而成。不然,走附近的“走馬樓”吃一頓慈城的美味佳餚。“走馬樓”飯莊,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榮譽獎。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