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篇版】科幻談:我所認知的科幻
2007/02/26 22:44:06瀏覽114|回應0|推薦0

我在國際書展時,無意間瞥見科幻經典、美國四巨頭之一的艾西莫夫所撰之《基地Foundation》,六冊打43折、精裝紙盒外加送一本剛出爐沒多久的台譯《基地與地球》,心中不免心動。

但很奇怪的,《基地》的紙箱一箱箱放在一旁,賣得最好的是吸血鬼獵人D。店家問我:如果你要,1.5折算你好不好。我為那些放在一旁被冷落的書感到嘆息,我已經擁有一整套,而且,我還有《太空漫遊Space Odyseey》等著我閱讀。

一整天下來,賣得最好的書,莫過於涼宮春日。所謂的經典科幻,只不過是占空間發霉的老書而已。

聽到「科幻小說」,很多人哈欠連天。科幻牽涉範圍太僵硬,使得讀者還沒碰到紙張就已經打退堂鼓。更糟糕的,普羅們已經偏食,奇幻小說口感比起科幻更棒,況且,科幻是什麼東西?

當然,科幻真有其事,也是小說的一種文字娛樂,但不代表隨意的把名詞集合在一起,就可以稱之為科幻小說。好的作品不是隨便搖搖筆就可以完成;何謂真正的科幻?我們有義務先給科幻小說一個標準的定義。

科幻小說,顧名思義分為兩個主要成分:第一是科學的背景、理論的根據;第二是幻想的創作、故事的安排。缺一不可,不論好壞與否,達到上述的條件者,基本上就可以以Si-Fi,科幻稱之。但有些時候,具備這些條件的事情也不一定等於科幻。

很多輕小說也學會使用大量使用科幻名詞,最常見者只叫出某一物體的名稱,卻無賦予讀者思考的空間,更無學理。只要名詞不容易讓人懂,大部份人都會將之放入科幻內,間接模糊邊界。「異想」與「幻想」無限上綱,導致毫無根基,飄搖不定。輕小說其實認真以內容進行分類,都屬於幻想、奇幻類小說,跟真實的科幻搭不上邊。

真科幻,《基地》為例,整個故事建構於「心理史學之」的科學理論。而心理史學,則建構於機率、場、向量等基本數學原則之上;在蒐集群體行動案例後,將會得到一個答案:這些事情與想像是極有可能被實踐的項目。

艾西莫夫算是具有相當內立的作者,也是科幻作家的典範之一。真正擁有高深科幻功力的作者而言,科幻不但要擁有科學知識的素養,要如何把深奧、艱澀的理論寫成小品─也就是讓讀者感受到如理所當然、吃飯喝水一樣。

聽起來弔詭?一點也不。讀者看不懂名詞卻能理解內容,而且能取得趣味,這的確就是一般科幻小說所面對的最嚴苛挑戰─且無法與其他類似性質的小說進行區隔、即使是能夠區隔也將會喪失閱讀樂趣。大師的經典,就是兩者間找到平衡的作品。

科幻所以驚人或者有趣,並不是在故事內容裡多加渲染聲色腥煽,也不是如何纏綿悱惻;拋頭顱、床上功夫都不重要,真科幻是在於對未知事物以合理科學手法推斷,即便是在科學上的門檻過高,現實無法實現亦是如此。 科幻的主軸就的確如其名,是「科」與「幻」。

真科幻,一種非常具有未來氣息、超時代思維與邏輯的架構。作者不能站在這裡跟讀者溝通,而是帶著讀者以光速旅行,讓他們看見未來、置身未來。不過,成為科幻作者,並非遙不可及、艱困難行。

每個人都可以寫科幻小說,只要你對於科學有熱誠,大量攝取知識─不論是像我本身就是以科學研究為終身職志的人,或者是自修大學等級以上的人,甚至是本身以文學為己任的人都可以寫;每個人都有不同呈現科學與幻想交織的世界,但不要忘記,科幻的本意是什麼:科學之光下的幻想,合理而且夢幻的世界。

科幻:一種對於未來的寓言;科幻作家:新世紀大門的開起者。仰望蒼穹,你一定會看到什麼;因為蒼穹像是鏡子,倒映著思緒,飛馳宇宙,橫越星光,掌握到如此,你一定能寫出經典。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strayB&aid=77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