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英文不好---- 語言學習漫談之二~信心
2020/03/21 01:05:48瀏覽509|回應0|推薦1

那時,來美國已經幾年了, 日日夜夜在英語環境中出生入死,該犯的錯都犯了,該遇到的狀況都遇過了;就連作夢都會溜幾句英文,有時覺得中文快還給老師了。就是...

我不能看到交談的對手皺成一團的眉頭!一旦對方皺眉,我開始自我質疑:「我說錯了什麼?」;對方的眉頭一寸寸擠在一起,我的信心一塊塊剝落。我開始結巴,額頭盜汗,犯更多的錯誤,腦子一片空白...。

其實,對手皺眉的原因很多;也不見得每一個交談的對象都皺眉。熟悉我的人,跟我談笑風生,眉頭舒展;越是生疏的人,越少接觸外國口音的對手,皺眉傾聽的機率越高;有些人看到長得不一樣的人上前來說話,神情已經不太自在...。和朋友比對後,經過老師的開導,結論是:我的外國口音是關鍵,但不是全部的問題;作為世界語言,英文原本就有各種口音腔調;對手皺眉,是因為不習慣外地口音,不見得是我的問題。想清楚了之後,我的信心倍增,學會不在乎對方打結的眉毛,流暢地把話說完。

信心是語言能力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們使用母語時,往往話沒經過大腦,就脫口而出;使用不熟稔的語言時,我們再三斟酌用字、句型;甚至在腦中演練數次,才敢開口;台灣人多半至少有雙語的能力,對每一種語言的自信心卻是強弱不同。通常對自己的母語自信滿滿;越是不熟捻的語言,我們越心虛。

謙虛的背後

台灣人很謙虛,常常就自稱自己英文不好。關於這一點,我有兩個疑問:第一,為什麼台灣人說中文喜歡穿插英文字?第二,很多人說話,普通話,台語,英語的文法混淆在一起,令人啼笑皆非;然而,從沒有人自謙中文不好!

當然,我在雞蛋裡挑骨頭;語言是溝通的工具,只要對方了解,再怎麼中英交雜,文法混淆,都不是問題;沒有理由要求每個人說話都像寫論文。按照這個邏輯,台灣人的英文不太可能有100分的流暢;只要能溝通,出國時可以用英文求生,台灣人的英文究竟要說到什麼程度,才叫「好」呢?

這些人說「我的英文不好」,其實有幾句話沒說:第一,我的英文發音不佳,有腔調。學習外語時很大的迷思之一,是誤把腔調和流暢程度當作語言水平的評分。尤其是前者,可能是語言學習中最難克服的課題之一。很多移民,說了一輩子的外文,還是有很濃重的「腔調」,因為修正腔調實在是語言學習的大工程。腔調的問題,在英文作為世界語言的前提下,其實不是很大的問題。根據維基百科,每4位英語使用者,約只有一位的母語是英文。也就是說,世界上使用英文的人,大部分都有「腔調」。再說,即使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之間,也有英國腔、美國腔、愛爾蘭腔、澳洲腔、紐西蘭腔...。美國國內,也有紐約腔、南方腔、甚至以英文為母語的第二代移民,也有特殊的腔調。台灣的人大概分辨不出來美國國內不同的南腔北調,這是很正常的事,也沒甚麼大不了的。腔調是身分認同的一部分,跟身分認同感一樣,都是非常複雜的議題,可大可小,可輕可重。打個比方,語言的腔調像台灣人和中國人之間的細微差別,或許是穿著打扮,或許是言行舉止。這些差異,有些為西方人分得出來,分不出來的也大有人在;有些台灣人很在乎這些差別,拿來當作進退之間的準則;也有人根本不在乎。回到英文的強調,撇開認同不說,台灣人的角色相對簡單:台灣人說英文沒有腔調才是奇怪呢!有什麼好在意的?

「我的英文不好」背後的第二句話是,說話者自覺沒有辦法用英文精確地表達意思。這問題比較嚴重一些,卻也不難解決。接觸得多,多練習,漸漸都能達到表情達意的水準。而且,我看過很多人,才說完自己英文不好,就憑著三兩三的英文,硬闖出去,把問題解決了。那麼,為什麼說自己英文不好呢?

謙虛是美德,缺乏自信卻不是好事。自信是使用外語的時候,重要的無形支柱;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維持健康的自信心也是很重要的功課。語言學習是馬拉松式的自我挑戰,說穿了,就是在無數次的犯錯、手足無措之後,練習、練習、再練習,達到溝通的目的。沒有人喜歡犯錯,犯錯累積挫折,會鬆動信心。很多人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因為怕犯錯,不敢開口,挫折減損學習動力,最後放棄。

信心喊話

沒有人天生有這麼強大信心,信心是照顧和訓練出來的;也不是把臉皮打厚,就會有信心的。

首先,沒有動力就沒有信心。打著失敗主義,很難培養出信心來。早年在世界闖蕩的「第一代台商」,有個共同特色:英文都很爛;對不起,我收回!我的意思是,以學院的標準來說很爛。但是他們生意作得呱呱叫,為6,70年代的窮困台灣賺進大把外匯。更何況,他們的事業版圖並不是都在在英語系國家,說西班牙文的中南美洲,法文的非洲,也都有他們的足跡。他們去之前恐怕連怎麼打招呼都不會呢!他們怎麼辦到的呢?語言顯然不是最大的功臣──信心和毅力才是他們的利器。一段時間之後,他們也能說著流利的「菜英文」!

今天我們有很多資源,學習一代台商的勇闖精神即可,沒有必要打沒有準備的戰役,殺到傷痕累累;畢竟,語言仍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如果能提升語言能力,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誤會和冤枉路。

那麼,如何提升外語學習的能力,達到精確表達的目的呢?談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看怎麼樣維持信心?語言學習是一場長期抗戰,大部分人起頭的時候都意志昂揚,信心十足。遭遇挫折之後,眼看自己的進步不如預期,於是開始自我懷疑,信心開始鬆動。維持信心,呵護信心的要訣是不要好高騖遠。設定做不到的目標,只會讓自己受挫,挫折多了,再堅強的自信心也要動搖。相反的,管理學習過程中的挫敗,在務實的小目標上達標,就容易維持學習的興致與信心。比如說,計畫在六個月之內,從無到有,把外語說得流利,就是好高騖遠的標的,很少人能做得到;退幾萬步,要求自己在幾個星期內注意第三人稱的動詞加S,則為比較容易達到的務實目標。我們都要面對現實:對大多數的人來說,語言學習只是生活中眾多活動之一,分配到的時間精力有限,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事!

另一個維持學習活力的好方法,是將語言學習融入生活,夾帶在自己有興趣的活動中;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學習。我的方法是用新的語文作筆記,先從日期、數字開始;這些單字可以獨立存在,沒有文法的問題;慢慢地,內容文字也有外文單字;最後,把外文的文法套進去。反正是給自己看的筆記,錯了不丟臉。重要的是,創造一個外語的情境,訓練大腦用外文思考。

信心加油站

信心並不是上帝恩賜的奇蹟,需要我們小心翼翼地呵護,維持。並要理智地看待語言學習的過程,並不是一蹴可及;而是要持之以恆地練習、探索。

在語言學習漫長而孤獨的路上,走過了多少里程,大概只有自己知道。考試、檢定成績是片面的,並不完全反映語言能力;有些人就是很會考試!一般說來,語言學習的進步曲線呈現左右相反的「ㄣ」型:初學時,學了基本詞彙,問候語,好像跨出了一大步,下一步就可以去國外,找個老外,用外語侃侃而談。殊不知,中間有很長的一段苦學期,重複地背字彙,句型,背了又忘,看不到明顯的進步;即使到了現場,還是很難聽懂,很難開口,...。很可惜,很多人就在這段苦學期放棄!如果能撐過了這個階段,下個階段又是個跳躍式進步的收割時期,因為我們掌握了新語文的基本要件,可以用新語言學習更心的東西;剩下的是習慣、改善、提升,距離自由運用的目標已不遠。關注自己的學習曲線是有必要的,認清事實才能維持學習動力和信心;若是看不到盡頭,就容易心生倦怠,索性放棄。

換種說法,有效率的成人語言學習,必須關注兩個大面向:第一是語言的技術層面,像是發音、語調、文法、拼字、句型...等等。簡單說,就是學校考試的那一套,這對台灣教育制度出品的我們,不難理解。第二個面向是學校沒教的,對自己學習過程的評量與檢討。在成人的學習過程中,卻更重要!問題是,認真檢視自己「語言學習過程」問題的人不多;這面向中,可能沒有任何問題比心理建設更重要的問題。一旦信心崩盤,很可能的後果就是放棄;放棄學習新的語言,退回到自己的舒適圈。

大部分人在非技術面向的功課,僅限於「這個學習方法有沒有效?」這樣的層面,卻沒有認真評估自己的學習目標,還有自己如何執行某個學習方法。每個人的聰明才智、生活條件都不進相同;同樣一個方法,A可以貫徹執行,B卻覺得礙手礙腳。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是需要花一點心思的。在信心的主題上,我們需要學習評估自己的語言學習過程,以及,學習把「檢討問題」和「鞏固信心」區隔開來。別讓客觀的技術問題干擾了心理建設;也不要害怕信心受損,而鴕鳥地迴避技術的缺陷。

大部分的技術問題都不難解決;但不要抱著一次解決所有問題的心態。相反的,一次專注一種問題,給自己時間練習,等習慣了正確的說法,再挑戰下一種問題。台灣人的英文發音有兩個最容易忽略的毛病:一是省略無聲子音,二是長短音不分。前者像是 tenT 尾音的T,如果省略,就聽起來就像數字ten。長短音的問題更嚴重:beach 的ea是常音,bitch的i卻是短音;長短之間意思天差地別。平常沒注意的話,要一次兼顧兩種問題,非常不易;尤其在即時的對談中,更難兼顧發音的細節。這告訴我們,私底下練習的重要性;如果私底下朗誦文章習慣了發音,實際對話時,就不容易穿幫。穿幫次數少了之後,我們的自信心自然強壯;所以說,信心是訓練出來的。

建設語言信心的方法很多,每個人的情況也不盡相同,沒有所謂「通則」可以適用所有的人。但是,如果我們花點心思檢討自己的語言學習,而不只是專注在語言的技術細節上,我們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增進語言信心。上一段落提到的長短音問題是所謂的技術細節,是「語言技術」很重要的課題,卻不是「語言學習過程」的最重要的事。

如果,學習新的語言是一件重要的事,心理建設就是我們不能忽略的事。這裡面包括學會不怕犯錯,找到語言學習的樂趣,保持持續學習的動力。

學習新的語言是一件重要的事作為前提下,心理建設就是我們不能忽略的事。這裡面包括學會不怕犯錯,找到語言學習的樂趣,保持持續學習的動力。

如果,你有興趣知道,我在英語環境連連受挫,為什麼還有信心撐下去?

有生存壓力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撐下去。區別在,缺乏信心的人,即使在外語環境裡,只有退縮到中文的舒適小圈取暖。能維繫信心的人才能掌握進步的契機,勇闖新地。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HKEIN&aid=13212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