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看一本書/不要滿足雞飼料 飛呀老鷹
2011/05/26 08:34:31瀏覽748|回應0|推薦2
看一本書/不要滿足雞飼料 飛呀老鷹
【聯合報╱記者 張錦弘】

《飛呀,老鷹,飛呀》書中鼓勵小朋友發現自己的優點,肯定自我。 圖/聯經提供
有一天,一頭牛走失了,飼養牠的非洲農夫很緊張,沿著山谷、河床、一路找到峭壁,當他攀上峽谷,發現一隻剛孵化的小鷹,被風雨吹出巢外。他趕緊接住小鷹,帶回家養,才發現牛已自己走回家。

「老鷹是鳥中之王,但是我們要把他訓練成雞!」農夫把小鷹放在雞群中生活,從此牠吃東西像雞,走路像雞,思考的方式也像雞。

「嘿!那不是雞,那是隻老鷹!」農夫的朋友有天來訪,看到已被訓練成雞的小鷹,想證明牠其實是老鷹。但不管怎麼試,牠就是不飛,喜歡賴在地上和雞吃飼料。農夫大笑:「我早就說過了,牠是一隻雞!」

農夫的朋友不死心,又帶著小鷹在日出前到達懸崖,告訴小鷹牠屬於天空,不屬於地上,鼓舞牠:「飛吧!」第一道金色陽光溫暖小鷹的羽毛,牠抬起頭,終於展翅高飛,當一隻真正的老鷹。

繪本《飛呀,老鷹,飛呀!》,是個南非版的「醜小鴨」,作者格瑞哥羅斯奇藉由一個非洲寓言,想鼓勵長期被西方人歧視、奴隸的非洲人:「人們總認為我們被創造成雞,而我們也自認為是雞;但我們是老鷹,千萬不要滿足於雞的飼料!」

就像南非第一任黑人總統曼德拉和美國現任總統歐巴馬等許多黑人,小時候都曾被當作是小雞,認為他們不可能飛翔,但他們最後向世人證明,不論種族、膚色、宗教和性別,只要努力,都有可能像老鷹飛出自己的一片天。

翻譯這本書的趙秀英,移民南非10幾年,她從小膽子很小,認為什麼事都無法獨立完成,什麼都比不上同學。直到她的日記獲老師賞識,鼓勵她上台去朗讀;她覺得畫得很醜的畫,讓美術老師貼在牆壁上,她因此得到自信,展翅高飛。

她推薦台灣小朋友看這本書,是希望那些自認為是小雞、膽怯的小朋友,能發現自己優點,肯定自己,就像醜小鴨經歷許多不被認同的煎熬,最後仍能出類拔萃。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60365&aid=525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