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養前父母一定得先同調?
2022/12/05 14:30:52瀏覽24|回應0|推薦0
我當心理師的頭幾年,也常分享「父母雙方得先同調再來教養孩子」的觀點,但是隨著多年來跟許多在教養上遇到困境的家長相處,加上自己做了8年的家庭主夫後,我開始不認同這個論調。


不同照顧者有相似的教育理念,以一致的方式教養孩子,對孩子益處很大——這個大前提並沒有錯。然而現況和理想卻有很大的落差,多數的夫妻無論再怎麼努力、用心,都極難做到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若夫妻雙方都堅信「教養要盡量同調」,那要以誰的做法當基準?例如父親想給孩子立規矩,但媽媽覺得關愛跟陪伴才是最重要的,此時要用爸爸的「嚴格」還是媽媽的「寬鬆」來作為管教標準呢?


別掉進「把孩子當戰場」的陷阱

此時,夫妻倆很容易掉進「把孩子當戰場」的陷阱,為了證明自己才是「對」的,爭鬥不休,冷嘲熱諷、扯後腿。例如強調要嚴格的父親,看見孩子在人群中的表現比較畏縮,可能就會對孩子說:「你就是被媽媽寵壞了,看到什麼都怕。」媽媽聽到隨即回應:「害怕也沒有不好,總好過像爸爸那樣,冷冰冰像個機器人!」


這種鬥爭可以從嬰兒時期要用「百歲醫生育兒」還是「親密育兒」開始,幼兒期管教要嚴還是要鬆,到學齡期要重視課業表現還是快樂學習,一直到孩子成年,為了要對方跟自己同調而廝殺得不亦樂乎加拿大留學移民


我在旁觀案主跟另一半陷入這類爭鬥時,總是覺得感慨。之所以選擇走入婚姻,是為了尋求人生路上的幫手?還是找到讓人生更有挑戰的勁敵?教養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人?還是用孩子來證明自己才是正確的?


良好的伴侶關係先於教養

有一方獲勝,會不會代表整個家庭就輸了?說實在話,「該不該送孩子去學美語」這類決定,沒有重要到需賠上夫妻間寶貴的感情。在面對任何教養上的歧見時,一定要反覆地提醒自己「跟另一半維持良好關係,是教養孩子最重要也是最優先的事!」


夫妻間的溝通要順利,必須建立在雙方都能體認——雖然彼此有歧見,但共通點遠比差異要來得多。例如同樣愛這個家、在意孩子的安全與健康、希望孩子快樂、喜歡被關心與瞭解、近來承受許多壓力與痛苦、厭倦了衝突與爭執等活動帳篷


當夫妻能把目光從差異點轉移到共通點上,就會從原本劍拔弩張的敵對者,變成同樣受苦、朝著同個目標前進的旅伴。這將大幅增進夫妻間同理對方的意願、相互合作的能力。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5eec1e55&aid=17765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