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陪小孩解開「困惑」的感覺
2022/04/14 08:59:43瀏覽30|回應0|推薦0
在這期「情緒劇場」故事裡,樂樂沒有和好朋友們把事情說清楚,只說「爸爸要我趕快把東西整理好,不然……」就匆忙離去,留下一群困惑的朋友,他們甚至誤以為樂樂是要搬到國外,因而準備了一場烏龍歡送會。


「困惑」雖然不是我們常使用到的情緒語彙,卻是經常感受到的一種情緒紐西蘭大學


「困惑」常常是由於訊息不夠充分,無法理解可能會發生的事情,而出現的不舒服感受。在人與人相處時,有時會因為一時沒有清楚理解對方想要表達的意圖,而出現一種「不確定」的不踏實感覺,這時我們的大腦很自然會去填補遺失的細節,甚至誘發許多不同的聯想和想像。


別急著數落孩子鑽牛角尖


在孩子五、六歲時,雖然已經很會說話,但仍無法很完整的清楚描述事件,雖然說得很多,卻


因為缺少關鍵句,還是常常讓聽的人一頭霧水,因此,孩子們往往需要從表情、手勢、語調等其他方式來獲得判斷的資訊。不過,因為這個階段孩子的推論能力還不夠成熟,且有時可能會鑽牛角尖,容易導致自己越想越難受,這時就需要大人的協助澳洲樓


1、收集訊息


「困惑」往往是因為資訊不足,導致出現不確定的想法。換言之,如果有足夠多的資訊,孩子就可以精確的判斷。當孩子有鑽牛角尖的狀況時,爸爸、媽媽千萬不要數落孩子「這點小事有什麼大不了」,這樣只會讓孩子覺得更委屈。相反的,可以先與老師聯絡,並詢問一下相關的訊息,有時可能只是孩子一時誤會了,又覺得不合理,而出現思路「當機」的情況Sheffield 治安


2、解決策略


因為「困惑」有著不確定感,所以容易誘發出各種不同的聯想,可能讓孩子的想法陷在某個循環中走不出來。這時爸爸、媽媽可以如同康康媽媽、奇奇爺爺一樣,引導孩子找出一個解決策略,讓孩子藉由參與另一件事,將心思放在可以處理的事情上,也能讓孩子更快脫離負面情緒。如果孩子已經七歲以上,可以請孩子想出三個解決策略,寫在紙上,接著和他討論哪一個解決策略比較好,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3、語意理解


由於中文有許多的同音詞,因此如果只是用聽的,但沒依照現場狀況來判斷,真的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有些孩子在聽話時,常會過度從字面解釋,導致無法理解別人的意圖。例如:聽到別人說「我凍得像根冰棒」,並不是指「他像冰棒」,而是指「外面的天氣很

冷」。對於語意理解能力不佳的孩子,爸爸、媽媽有空可以多和孩子說一些俏皮話的小故事,或是玩一些腦筋急轉彎的小謎題,讓孩子多多練習。當孩子的語意理解能力慢慢熟練後,自然就會減少誤會發生。


有「困惑」的感覺並不是完全不好,這表示孩子開始關心別人、嘗試去理解別人在想什麼,因此,爸爸、媽媽不需要太過緊張。當孩子有想法「卡住」時,我們記得給予適當的引導,就可以慢慢協助孩子改善了喔!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5eec1e55&aid=173307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