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8/18 10:00:56瀏覽155|回應0|推薦0 | |
(二)人人都是罪人与凡事都互相效力——霜橘 霜橘以书信的形式,表达了圣经中极其重要的两个个教导:人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和凡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三)被人污蔑,冤枉,甚至造谣中伤是每个人都会感到愤怒,受伤的事情,一般人对污蔑造谣中伤者总是严厉地谴责,甚至试图报复。在《霜橘》(2)一文中,张晓凤表示“如果我们真能了解一点人生,多去揣测一点人性,我们就知道,我们没有资格不被批评。”“对于伤风的人你总能原谅他打喷嚏的。那么如果,你能体恤一些痛苦烦躁而病态的心灵,你就不再介意他的毁谤了。他是不得已的,他何尝不明白说人闲话的无聊呢?他是身不由己的。如果你我站在他所立的地位上,处在他所受的煎熬中,也许我们比他更坏上无数倍呢!”。作者以神的眼光来看恶毒攻击别人的人,是心灵疾病和残缺者,这样让人不但不生气,不想要报复,甚至可怜那个攻击人的病态者。在神的眼中,人人都是罪人,所以,被攻击的人,也没有比攻击别人的人好多少。人人都需要基督的救赎。 而被攻击的人,如果能认识到自己也是罪人,而神预备了救赎,接受基督的救赎,每个人的行为是自己对神负责。只要我们爱神,就能将坏事变成好事。“一个能承认错误的人绝对比论断错误的人高贵”,被攻击的人因着遵行神的教诲,别人口中的“耻辱”竟然可以成为你的高贵。这就是让我们凡事谢恩了。临到我们头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神化妆的祝福。“凡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2)张晓凤《晓凤散文集》(道声出版社)中华民国66年10月。79页. (三)神是我们的父亲——我有 “我有”是最典型的基督教题材散文。新约圣经约翰壹书三章一节说: 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神的儿女!我们也真是他的儿女。”基督徒是接受耶稣基督为个人救主的人,而耶稣基督是神的独生子,凡接待耶稣的就是信耶稣名的人,就是神的儿女。 既然基督徒是神的儿女,那么,神所创造的一切就都属于基督徒。文章写到“我站起身,眼前的绿烟红雾缭绕着。使我有着微微眩昏的感觉,遮不住的晚霞破墙而来,把我罩在大教堂的彩色玻璃下,我在那光辉中立着,洒金的份量很沉重的压着我。 “这些都是你的,孩子,这一切。”一个遥远而又清晰的声音穿过脆薄的叶子传来,很柔如,很有力,很使我震惊。 “我的?” “我的,我给了你很久了” “唔,”我说,“我不知道。” “我晓得,”他说,声音里流溢着悲悯,“你太忙。” 我哭了,虽然没有责备。 当作者心情不好的时候,感到心情沉重。是天父的圣灵亲自来安慰,开导她让作者知道,她拥有很多,拥有了常人所没有的,她非常的富有,不需要为一点小事情斤斤计较。 基督教教导,基督是属神的,基督徒又属于基督,凡基督拥有的一切,基督徒都可以拥有。所以,作者立刻从这样丰富的祝福中,消除了对人的失望。“你还有我,不要忘记”。这是基督徒最大的福气,创造天地万物的神,居然属于基督徒。 (2)张晓凤《晓凤散文集》(道声出版社)中华民国66年10月。168-169页. (三)永生的盼望——我喜欢 中国人是很忌讳谈到“死亡”的,死亡意味着,恐惧,害怕,生命的消失。而对基督徒来说,谈论死亡是正常的,甚至是令人向往的,是“好得无比的”。这对一般人来说,绝对不可思议。张晓凤在“我喜欢”一文也谈到了与心爱的人一起谈论到“死亡”的故事。“我喜欢在读完一章书后仰起脸来和他说话,我喜欢假想许多事情,“如果我先死了,”我平静地说着,心底却泛起无端的哀愁,“你要怎么样呢?”“别说傻话,你这憨孩子。”“我喜欢知道,你一定要告诉我,如果我先死了,你要怎么办?”他望着我,神色愀然。“我要离开这里,到很远的地方去,去做什么,我也不知道,总之,是很遥远的很蛮荒的地方。”“你要离开这屋子吗?”我急切地问,环视着被布置得像一片紫色梦谷的小屋。我的心在想象中感到一种剧烈的痛楚。“不,我要拼着命去赚很多钱,买下这栋房子。”他慢慢地说,声音忽然变得凄怆而低沉:“让每一样东西像原来那样被保持着。哦,不,我们还是别说这些傻话吧!”我忍不住澈泪泫然了,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喜欢问这样的问题。“哦,不要痴了,”他安慰着我,“我们会一起死去的。想想,多美,我们要相偕着去参加天国的盛会呢!”我喜欢相信他的话,我喜欢想象和他一同跨入永恒。 新约圣经腓利比书提到“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使徒保罗在这里清楚的告诉我们,当他离世的时候,他就立即与基督同在,他渴望这日子早点临到,因这是一件好得无比的事。也就是说,保罗他觉得能为主殉道,离世与主同在,这是好得无比的。对基督徒来说,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一起去参加天国的盛宴。还有比着更美的事情吗?多么令人向往的人生,多么光明喜乐的信仰。信心,盼望,真爱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活在盼望中,实在美好。 (2)张晓凤《晓凤散文集》(道声出版社)中华民国66年10月。147页.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