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张晓风散文与基督教的关联
2017/08/18 09:52:45瀏覽123|回應0|推薦0

摘要

“基督教”是西方文学的根基,可以说,没有基督教就没有西方的文学。“创造,救赎,奉献,牺牲,永生,复活”“信心,盼望,博爱”是西方传统经典文学作品常见的题材。基督教与所有世上的宗教,主义,理论完全不同。“基督教”不属于西方,“基督教”属于全人类。在现代中国,也有优秀的文学作品创作者,她们的作品与“基督教”有着密切的关联。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就是其中一位。张晓风是一位极其优秀的作家,强烈的民族主义者,虔诚的基督徒,她的文学作品将基督教发扬光大,为基督教的传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是不可否定的事实。

本文试针对张晓凤的散文作品研究点滴,探讨其基督教在文中的内蕴。

(一) 前言

张晓凤是台湾最重要的现代文学作家,她创作的文学形式多元丰富。有散文,小说,戏剧。她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台湾青年,被赞誉为“一代作家”“十大散文家”。

张晓凤“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她的行事为人实在是在遵循基督的圣范”(1),有什么用的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人生观,生命观,价值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对基督的真诚信仰,深刻影响了她的思想,她的思想又通过她的散文表达出来,使得她的作品明显与别的作家不同。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神的敬拜和对人,对自然的大爱。

本文试针对张晓凤的散文作品研究点滴,探讨其基督教在文中的内蕴。

(二)赞美神的创造——到山中去
到山中去,是一篇游记。记录了作者在“内双溪的一日之游。本住在山间的作者,不觉得山水有什么特别。有时候还爱人抬扛”何必呢?余胸中自有丘壑“。而当一种神秘的力量仿佛在上的那边催促着她,她便离家,”和朋友们相携而去。

山,石头,书面,溪水,晚霞,竟然在一双寻索的眼中,成了真理的代言人。平常看来普遍太普通,平凡太平凡,熟悉太熟悉的山水让作者快乐极了。大自然的美景让作者想起一首英文歌曲“我的父亲极其富有,全世界在他权下,我是他的孩子—–我掌管平原山野”。

这是对全能独一真神耶和华上帝创造论的宣扬与赞美。圣经第一句话“起初,神创造天地”。神对大自然的创造充满了对人的挚爱,山水自然让作者的心灵得以宁静,情操得以陶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大自然能给人医治,亲近大自然能让人单纯轻松。

从从未污染过的山水之中,作者联想到,用人的思想去比配上帝的思想,用人工去模拟天工,那岂不是近乎荒谬的吗?


现代人的生活,远离大自然,内心沉重,没有平安。作者告诉我们:“我们人是泥作的,不是吗?我们的脚总不能永远踏在柏油路上,水泥道上和磨石子地上—–我们得踏在真实的土壤上。”。创世纪第一章26-27节记载,神说,我们按自己的形象与样式造男造女。人,不能离开神而活的轻松快乐。我们的脚要踏在“真实”的土壤上。真实的活在神的创造中,神为你的创造中,才能“踏实”。

在作者和朋友一天的旅行中,所见到的山,水,人,都让作者时刻感受到神的真实。所以,作者最后以祷告结束此游记。她说“从大自然中归来,要坚持无神论是难的”。“父啊,让我知道,你充满万有。让我知道,你在山中,你在水中,你在风中,你在云中。容许我的心在每一个角落向你下拜。当我年轻的时候,教我探索你的美。当我年老的时候,教我咀嚼你的美。终我一生,叫我常常举目望山,好让我在困扼之中,时时支取到从你而来的力量。”

创造论,是基督教的最主要的教义之一。所有的学科,都是从神的创造开始的。敬拜与赞美是基督徒的生活方式,作者以一篇游记,表达了神创造的真实,神创造的美好,神创造的目的。使得普通的生活因着神的同在提升到永无止境的爱的享受中,也使得作者的游记提升到至高的水平上.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5b650d60&aid=108389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