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4/14 21:57:08瀏覽4499|回應2|推薦25 | |
今年美國經濟的灰犀牛已經很難避免了,美國去年全年的GDP為25兆美元,而目前美國的國債總額已經達到了31兆美元,甚至現在準備把上限提升到51兆。這說明任何國家手上持有的美元,在接下來的幾年要面臨貶值40%以上的風險。而矽谷銀行破產事件,說明美元加息已經對金融業產生巨大影響,美國的債務總量增長60%,但是由於現在是加息周期,未來的債務利息支出要成長好幾倍。在這種情況下,又無法縮減軍費,那剩下的方法只有對內削減其他開支,對外壓榨歐洲和日韓台。 韭菜抱住了鋼筋,美國的鐮刀收割不動 過去美國遇到金融危機收割他國,發展中國家總是被收割最嚴重的,98金融危機、2008金融危機,東南亞、東亞都被收割嚴重。然而現在情況卻不一樣了,中國大陸已經從當年被美國收割的韭菜成長為鋼筋了,美國根本割不動。更要命的是,其他國家開始和這個鋼筋抱團,即便自己是韭菜,只要抱住了鋼筋,美國就割不動。這就是為何這次美元加息,反而是歐洲被割韭菜,因為其他地方割不動。 中國大陸內部方面已經表示,可以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保護友好國家的經濟,這也是為何最近好多國家去訪問中國大陸,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宣布使用非美元結算意向的原因。此消彼長,美元超印的壓力就會壓縮到五眼+歐盟+日韓台身上,通貨膨脹會進一步加深(比如雞蛋、豬肉)。 引爆地區衝突,讓美元回流的老辦法還行得通嗎? 引爆地區衝突再吸引美元回流是美國一貫做法,世界上有幾個衝突熱點,其中俄烏已經爆發衝突,那就只剩下中東、台海、朝鮮半島。美國如果狗急跳牆,必將會引爆其中的一個,但是現在的美國還有能力引爆這些衝突嗎? 中東 中東在中國大陸的斡旋下,現在開始了大和解,如果美國選擇中東引爆衝突,比如以色列和伊朗,則目的性太明顯了,會招致中東國家的反感以及報復。現在產油國家已經決定減產,石油價格衝上高位,這已經是對美國的警告了。那麼在中東方向,美國能影響的就只有土耳其了,通過扶植代理人的手段,讓現在的土耳其總統連任失敗,換上親美國的領導人,然後通過代理人引爆衝突。 台海 美國在台海的影響主要是靠軍力,但是現在中美在台海軍事力量已經互換,美國已經喪失了優勢。美國想要通過軍事方式挑動台海衝突是自取其辱。現在時間在中國大陸一邊,根本不著急,不需引發衝突就能回應一切挑釁。那美國只能想辦法在南海挑起衝突了,但問題是東南亞國家已經決定抱緊中國大陸抵禦美國割韭菜了,這個時候怎麼會願意去配合美國呢。 朝鮮半島 在俄烏衝突的背景下,北韓已經非常低調了,偶爾發射飛彈回應美國挑釁。美國想要在朝鮮引爆衝突根本沒有可行性。 可以看到,美國沒什麼好用的牌了,放眼望去最薄弱的地方恐怕也只有土耳其了。 法國的反應讓美國深感不安 馬克宏敢於說出「歐洲必須減少對美國的依賴」這種話令美國大為緊張,大國之間的博弈有很大部分其實就是依靠信心。而現在中美處於博弈關鍵時期,馬克宏這種話是令美國很不滿的。而且在其回國之後還繼續說類似「雖然是盟友,但我們不是美國的附庸」這種話,不禁讓人聯想翩翩,馬克宏這次是否太招搖,太不給美國面子了,還是老歐洲已經形成統一共識,不會在俄烏衝突中繼續支持美國了。 之前由於鋼筋的原因,美國只能收割自己盟友,老歐洲這些國家也是敢怒不敢言。現在正處於美國最需要盟友支持的時候,老歐洲開始要價,美國該怎麼辦,美國能給得起嗎,如果對歐洲放手,美國又能去吸誰的血? 美國最後還是要把目光拉回到中國 不難發現,美國霸權現在遇到的一系列的問題,背後的根源就是中國大陸在阻撓,似乎沒有大陸,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如果沒辦法極限施壓讓中國大陸妥協,那麼反而是自己在一點點失血,可是現在能打的牌卻沒多少。5月份G7將於日本召開,美國可以藉此機會對中國發難,畢竟日本遠離歐洲,此外,比如歐盟的馮德萊恩,德國的綠黨,皆是美國在歐洲安插的暗樁,通過操縱可以讓盟友把目光從烏克蘭重新轉移到台海。不過以這一屆大陸領導團體來看,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肯定會有所對策。而在經濟上,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戰很明顯效果不佳,現在想要找機會訪華也只是為了給自己增加信心,畢竟美國連一個301都不願意放手,就知道其毫無誠意。況且現在中國大陸第一貿易夥伴也不是美國,其重要性已經大大降低。 如果說中美之間是一場比賽的話,今年中國大陸打了一個非常好的開局,外交、經濟的成績都非常亮眼,而美國就相形見絀了,現在急於找回場子,但是效果不佳。如果未來G7會議沒有達到預料效果,而美國依舊沒有擺脫俄烏衝突的泥淖,挑起地區衝突雖然是一個可行的辦法,但是賭注太大。況且8月份的金磚會議,不僅僅會有擴容,甚至有成立新貨幣體系的可能,這些都是對美國不利的因素。到時候美國的選擇就更少了,是直接引爆台海危機,還是加大貿易戰、科技戰、外交戰等的力度,但是如果這些辦法都沒有收到預期效果,甚至反噬自己,最後就只能私下和中國大陸妥協,美國能夠接受嗎?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