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1/05/01 11:41:15瀏覽2026|回應5|推薦29 | |
日本福島核電站爆炸是徹頭徹尾的人禍,而不是天災。從海嘯發生到反應堆爐心融解,其中每一個階段都有操作可以挽回這一切。地震來臨時,立即停堆,就可以終止核反應,可是並沒有這樣做。當電力中斷時,立即使用外接發電機,冷卻反應堆,可是也沒有這樣做。當沒有電力時,也沒有注入硼酸水吸收中子,暫停核反應。最後爐心融解,鈾燃料棒不斷進行鏈式反應,產生的高溫使得包裹鈾的鋯管與水反應產生氫氣,最後氫氣爆炸,大量核物質噴發而出。現在的福島毀壞的核電站,其內部核反應依舊在進行,需要靠大量的海水冷卻這些物質,否則這些物質會熔化反應堆底部,向更深層入侵,一旦更深層有聯通區,那受污染的不僅僅是福島腳下的土地了。 核污水和核廢水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正常的反應堆,直接接觸堆芯的水是不排放的,二迴路的冷卻水也只是偶爾排放。直接接觸堆芯的一迴路的水,其中充滿核物質,不過都被擋住了。不過有一種物質氚,是氫的同位素,因為體積夠小,可以穿透各種材料,所以二迴路也會有一定的氚,但是少很多。而福島核電站排除的污水,是直接接觸核材料的水,相當於一迴路的水,充滿了放射性物質。簡單來說就是煮雞蛋的水和雞蛋破了之後變成蛋花湯,這是不同的。日本人總是提氚的含量,其實是轉移視線,其他的放射性同位素如碘129、銫134、鍶90、碳14、鈷60等才是重點,其中碳14的半衰期高達5730年。日本避重就輕說他們有處理污水的設備,可以消除這些元素,真的難以令人信服。如果真能消除這些元素,日本完全可以把污水排到自己的湖裡。而且日本大搞氫能源動力,電解核污水造氫也是一種不錯的辦法。 2008年中國大陸汶川地震,在四川的核動力研究院進行了緊急停堆。四川的高通量工程試驗堆中子通量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當時地震發生時,研究人員立刻停堆,就要搶0.65秒的時間。0.65秒,是使反應堆內懸置的控制棒快速下插入堆芯,終止鏈式反應,使反應堆停止運行,停堆時間最短的緊急停堆模式,控制棒下插到底需要的時間。一旦強震持續過久,系統完整性極易受到破壞,控制棒無法順利落入管道,可能導致反應堆燃料元件燒毀,放射性外溢,污染環境。而強震一旦引起操作室倒塌,人員被困或遇難,將無法進行停堆操作,反應堆在持續震動中運行,將有巨大危險,後果不堪設想。可以肯定的是,西方對待中國可不會對待日本那樣寬容。 為何又要提糧食危機呢? 台灣人是無法對糧食產生危機感的,無非就是價格貴一點,因為台灣人口就這麼多,無法對國際糧價產生影響。「治大國若烹小鮮」,大國之治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大陸人口14億,糧食價格的波動會對生產和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無法掌握糧食供應安全,就會產生糧食危機,大陸曾經因為糧食發生的危機不用我多說了。 日本排放核污水,污染的是海洋,氚會經過大氣水循環遍及世界各地,但是放射性重金屬元素不會,他們只會逐漸富集在各類海洋生物中。那我不吃海洋魚類不就行了嗎?事情沒那麼簡單,因為這個世界的養殖業已經離不開海洋了。 魚粉是用一種或多種魚類為原料,經去油、脫水、粉碎加工後的高蛋白質飼料原料。其不僅包含優質蛋白質,還有其他各種微量元素,甚至是未知的生長因子,可刺激動物生長發育,現代的養殖業已經離不開魚粉了。比如秘魯、智利每年對中國大陸出口的大部分就是魚粉,用於養殖業。如果海洋受到污染,魚粉產業也會受到衝擊。在飼料中,牛奶蛋白是最好的蛋白質,但是成本太高了,魚類蛋白也不錯,但是現在會受到污染。而大豆蛋白作為植物蛋白,雖然不如前兩位,但是勝在價格便宜。大陸每年從美國進口大量大豆,其實是作為養殖業用的飼料豆粕,榨出的大豆油只是副產品。當中止美國大豆進口後,豬肉價格立刻開始漲價。 因此,當魚粉作為飼料開始減少,相當於少了一個不錯的飼料來源,作為替代品的大豆肯定會開始漲價,隨之而來的是各種農作物產品開始漲價,以及作為終端的各種肉類開始漲價。而如今,因為全球氣候變暖以及疫情的原因,毫無疑問核污水的排放會對這個世界本來就非常脆弱的糧食安全雪上加霜。 既然日本大力發展氫能源,為何不順勢把核污水電解生產氫氣和氧氣呢?這樣可以把放射性物質富集起來處理。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