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羅清論(2)
2008/08/28 18:20:21瀏覽1292|回應0|推薦2


二  羅清的魅力,不僅在於他頗具傳奇色彩的悟道傳法經

曆,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他在意識形態領域掀起了一場無聲的

理論風,動搖了傳統的儒釋道以及民間宗教在信仰世界影響

,並為人們留下了一套集中反映一種全新的民間宗教思想理

論的《羅祖五部經》。因此,要想了解羅清的宗教思想,就

必須解析這套經典。《羅祖五部經》,又稱《羅祖五部六冊

》,其各部內容簡介如下:

第一部經《苦功悟道卷》,一卷一冊,不分品,計8867字。

該部經卷詳細地敘述了羅清十三年“晝夜不停”參悟無為大

道的曆程,故又稱“十八參”。

第二部經《歎世無為卷》,一卷一冊,不分品,計 11754字

。該部經卷歎息世間三災八難,師徒面色不常,父子恩愛不

久等等,反複講述“虛空”道理,宣揚世人要想脫離苦海,

只有趕快參拜“明師”,加入無為教一途。

第三部經《破邪顯正鑰匙卷》,一卷上下兩冊,二十四品,

計 23487字。該部經卷認為“一切有為之法”,均屬邪見偏

執,必須破除,同時弘揚羅清參悟出來的“無為正法”,以

此作為一把打開能通向悟道明心大門的“鑰匙”,交給信奉

者。

第四部經《正信除疑無修證自在寶卷》,一卷一冊,二十五

品,計 13959字。該部經卷從正面闡述了無為教教義,以堅

定信奉者的信心,並批判了白蓮、彌勒等教害人邪法,告誡

信徒不可輕信上當。

第五部經《巍巍不動泰山深根結果寶卷》,一卷一冊,二十

四品,計 14298字。該部經卷探討了宇宙本原、世界生成,

教導人們要“識得本來面目”,要求信徒崇奉“無為教主”

與“無為大道”,要像泰山那樣巍巍不動,堅定不移。

《羅祖五部經》共計五部六冊, 72365字。從以上簡介中,

人們可以看出,《羅祖五部經》闡揚的是一套具有內在邏輯

聯係的完整的宗教思想體係。它從羅清苦功悟道,明心見性

開始;接著痛述世間無窮苦難,感歎人生苦短,不可留戀,

盼望早得解脫,快入正道;繼之曆數各種邪見雜法騙人害人

,障道敗法,並一一加以批駁;在破除邪見的同時,闡明無

為大法、無極正道;最後勸導世人堅定信仰,“頓悟成真”

,與無邊的虛空合為一體,像泰山那樣巍然不動,才能徹底

解脫,縱橫自在,安享極樂。在這套宗教思想體係中,最為

閃光耀目的則是羅清提出的宇宙觀與創說。羅清認為,“真

空”(又稱“無邊虛空”、“本來面目”等)是宇宙的最高

本體,世界萬物是由它派生出來的,即由原始本原的“真空

”幻化出宇宙的萬有——大千世界:“老君夫子何處出?本

是真空能變化;山河大地何處出?本是真空能變化;五穀田

苗何處出?本是真空能變化;三千諸佛何處出?本是真空能

變化;……盤古初分何處出?本是真空能變化;春秋四季何

處出?本是真空能變化。”顯而易見,羅清是把“真空”當

作宇宙的根本和永恒的真理。在此基礎上,羅清提出,人們

只要“曉得真空法”,悟通“無為大道”,就可以回到出身

之地——“家鄉”(亦稱“自在天空”),一座溫暖如家的

天堂。人們一旦回家還鄉,就會享受天堂勝景,無生無死,

安然快樂。然而,世人為什麼不知回歸“家鄉”呢?羅清認

為,原來他們從家鄉墜落塵世以後,被世間“虛花景象”所

迷惑,失掉了本性,再也找不到出身之路,因而沉淪苦海,

困入六道輪回,受盡各種磨難。因此,羅清將人們受苦受難

的世間稱為“流浪家鄉”,奉勸世人切莫留戀這個家鄉,為

轉瞬即逝的享樂和榮華所誘惑,應該趕緊參修“無為大道”

,“曉得真空法”,回歸人們本來的“家鄉”。羅清在這裏

借用了中國傳統觀念中的“思鄉”情結,把他的宇宙觀生動

地講給群眾。值得注意的是,羅清在他的宇宙觀中,還沒有

把“真空”與“家鄉”作為一個宗教概念——“真空家鄉”

提出來,他這裏所說的“家鄉”並不在彼岸天國,而是仍在

人的心性之中,真正把“真空家鄉”作為民間宗教夢寐以求

的理想境界,是其後世信徒。那麼,誰是“真空”的真正主

宰?羅清則為人們塑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至上神——“無極

聖祖”。他認為“無極聖祖”即是“無邊虛空”的真正主宰

,也是萬能的造物主:“大千界,天和地,無極執掌;……

五湖海,大洋江,無極變化;……天和地,森羅象,無極神

力;……日月轉,天河轉,無極神力”;同時又是塵世眾生

的救世主:“無極聖祖大慈大悲,恐怕眾生作下業障,又轉

四生六道,不得翻身,故化顯昭陽寶蓮宮主太子,歎退浮雲

、一切雜心,顯出真心參道,究這本來面目,出離輪回生死

苦海,又化現鹿王善友惡友金牛太子,勸化眾生。”但是,

羅清並沒有到此打住,而是進一步提出“母即是祖,祖即是

母”,即母與祖為一義,祖與母集一身,於是一位慈祥如母

的至尊女神也就呼之欲出了。羅清在這裏又借用了中國傳統

觀念中的“戀母”情愫,把他的創世說形象地宣示於群眾。

同時也可以看出,羅清顯然是吸收與改造了明初以來流傳於

民間宗教世界的老母信仰,如明初宣德五年(1430年)刊行

的《佛說皇極結果寶卷》中就有“老母”信仰的演述,該部

寶卷比《羅祖五部經》面世(正德四年,1509年)要早近八

十年。羅清的後繼者們正是在此基礎上,正式提出了“無生

老母”信仰,如他的出家弟子釋大寧在其所著《明宗孝義達

本寶卷》中,就明確地提出“無生老母”信仰,而到了他的

七代傳人明空所著《佛說大藏顯性了義寶卷》,則進一步把

“無生老母”描繪成一個慈祥的老婆婆,並編造了一個完整

的老母創世神話。縱觀羅清的宗教思想,可以說是融主觀唯

心論與客觀唯心論為一體的混合物。他之所以這樣進行理論

思維,是基於建構一套完整的宗教思想體係的需要。羅清在

闡述自己的“悟道”經驗時,推崇與弘揚的是佛教南禪“我

心我佛”的頓悟法,即成佛了道,不必坐禪,不必苦行,也

不必念佛念經,只要主觀覺悟即可,這是一種典型的主觀唯

心主義。但是,當他闡述自己的宇宙觀與創世說時,則又摭

拾與彰顯儒、道、佛的“無極”、“太極”、“道”與“虛

空”理論;“無極是太極,太極是無極”;“太極是生兩儀

,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為乾坤世界;理即是道,

道即是理;理即是善,善即是理;理即是太極,太極即是理

;太極即是善,善即是太極;未有天地,先有太極”;“大

道無邊是無極,虛空本是無極身;未有天地先有道,大道本

是無極身”。不僅如此,他又由此引出了一位創造世界萬物

的至上神——“無極聖祖”,掌管著宇宙本原和最高本體。

這種把“無極”、“太極”、“道”與“虛空”以及“無極

聖祖”外在化、客體化的宇宙觀與創世說,證明羅清又是一

位十足的客觀唯心主義者。然而,羅清又如何將這兩種世界

觀合而為一呢?他宣稱:“想當初,無天地,先有本體;想

當初,無日月,先有吾身。想當初,無仙佛,先有本體;想

當初,無菩薩,先有吾身。想當初,無僧俗,先有本體;想

當初,無男女,先有吾身。……未曾初分先有我,今朝因何

不承當;未有天地先有我,今朝因何不承當。”這就明確地

告訴人們,羅清是將“本體”和“吾身”同等看待,即把二

者都看成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和“先天”就存在的絕對神秘體

,於是唯心主義的兩種世界觀便如此這般地被羅清合而為一

了,從而為他建構一套完整的宗教思想體係作了自圓其說的

理論論證。正如恩格斯所說:“創立宗教的人,必須本身感

到宗教的需要,並且懂得群眾對宗教的需要。”羅清正是這

樣一位以畢生精力尋找自我解脫之路和助人解脫之路的宗教

家。他在《羅祖五部經》中所表現出來的宗教思想,既是時

代的產物,也是佛、道日益世俗化的結果,更是對明初以來

民間宗教信仰的整合與改造。他以一位宗教改革家的氣魄,

將佛、道、儒玄妙的哲學思想通俗化,又把明初以來的民間

宗教信仰理論化,從而建構起一套更符合下層民眾迫切需要

的新的宗教思想體係,並采用一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宗教文學

形式——寶卷表述出來,因此使他立即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退

伍軍丁,一躍而成引領明清兩代民間宗教世界風騷的人物。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411120&aid=2170492